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36862313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 毕业论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法的探索和实践摘要:本文就培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介绍了结合学校特色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完善教学体系、实践平台和创新机制的一些尝试和做法。在以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指导思想下,针对具有较强实践性的课程提出一种将实验室带在身边的方法,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大有裨益。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电子信息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先导,在这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下,信息技术的创新在产业的复苏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将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驱动力。

2、“把握两个着力”,(一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二是推动信息技术应用。)将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的总体工作思路之一。具有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将成为社会、企业的需求,据此众多院校结合自身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注重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应用型人才主要从事将科学原理及学科体系知识做成设计方案或设计图纸并转化为产品,简言之就是将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生产实践,这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方面。 (1)应用性。与理论型人才培养相比较,相对于其注重理论性知识,我们更要强调应用性知识;相对于其强调理论研究

3、,我们更要强调技术应用;相对于其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我们更要强调专精实用,满足企业聘用即能工作,努力解决用人单位用人难、大学生就业难的“两难”问题。 (2)创新精神。在大力倡导创新的当今,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方具有竞争力。创新需要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就要求在培养学生过程中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很好的教学环境,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激励体制和活跃的创新探索氛围。 (3)可持续发展。电子信息行业发展迅猛,新技术不断的涌现,学生要想与时俱进跟上技术的发展,就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在扎实的基础技能基础上,学习吸收新技术。 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已经倡导多年

4、,各高校通过各类资金、教改项目对专业实验室设备进行了升级,建立了开放实验室、创新实验室以及实训基地,改善了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践的硬件环境,促进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然而存在如下几个问题制约着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作为我国高校开设数量最多的十大专业之一,许多院校制定的培养计划几乎千篇一律,按照一个既定的课程体系进行培养,没有特色可言。 2.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方法呆板 由于教师的原因导致教材和知识陈旧,教学手段和方法落后。教材不能反映电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发展,如何把实用的工程技术传授给学生,是我们培养应用型人才应亟待解决的问题。 3.实践教学体系不

5、健全 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虽然实践教学倡导多年,而由于传统的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模式根深蒂固,部分实验教学环节往往流于形式。再加上电子信息类课程难度大,在一些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上,缺乏足够的场地、课时安排来满足教学需要,在这种条件下教师为能完成教学任务,只能向学生提供全面的电路、程序等资源,而学生只要照猫画虎简单操作即可完成工作,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4.实验室管理体制僵化 创新实践是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活动。活动时间和内容灵活、不确定,无法像既定好的教学计划那样预先安排固定的时间,也不能保证在某个固定的时间段内一定能够完成某个问

6、题,当一个人进入某种创新思维的状态的时候,不希望被打断,有的人甚至需要连续、通宵达旦地实验,因此创新思维应减少时间上的制约因素,而且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实验平台。而现有的实验室上班开门、下班关门的状态不能够满足要求。 5.参与实践创新的人数少,主动性不强 在“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大部分以能够考到高分作为学习的目标,往往对实践活动不重视,再加上指导老师人数相对较少、实验设备和场地有限限制了参与创新活动的人数。许多高校只是把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实践作为口号,绝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参与到其中。 二、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重心的教学体系建设 以“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首先,

7、要有明确的层次定位,与电子信息类专业较强的学校相比,在学生培养层次上需要考虑所在学校办学思路和长远规划,并与学校强势学科结合寻找差异化发展道路,建设特色鲜明相对稳定的专业平台。其次,应用型本科院校主要面向地方经济和行业需要,服务区域比较明确,在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及专业方向上,需要充分考虑行业发展趋向,合理调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同时也可以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自身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与提高。 1.稳定课程体系,优化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落脚点。与众多院校一样,按照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基础平台、专业方向平台,结合南京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强势学科背

8、景设置课程体系。由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内涵丰富,覆盖面广,专业课程设置较多,同时,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给课程设置和实施带来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课程衔接、教学内容更新等方面。我们认为课程体系需要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学生基本课程和基础应用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如 EDA、单片机和 DSP 的设计和开发,就是锻炼学生具有再学习的能力。当然根据行业长远发展趋势优化课程内容也是需要的,但是不能一味地跟风业内热点技术,这些热点技术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让学生有所了解。 2.构建层次分明、相互衔接的实践教学体系 为充分体现应用型人才教育的思想,通过先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完备的工程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

9、力,树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统筹协调的理念,从根本上改变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观念,落实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基本要求层次。对低年级学生进行电子实验基础知识教学及训练,提高基本操作技能,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二是专业基础学科的实践层次。通过专业基础科学原理课程的实验训练,养成科学、规范的研究习惯,掌握实验设计、装置准备、数据采集和处理、结果分析和报告的方法。 三是专业学科的实践层次。围绕

10、EDA、单片机、DSP 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及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电子设计常用的工具性软硬件开发方法和手段。 四是综合实践训练层次。通过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研究等综合实践环节,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加强创新实验室的建设 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但创新能力不是书本中能看到的,关键要从实践中锻炼。创新实验室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训练为核心,通过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科研、工程及应用实践的密切联系,设计出一批趣味性强、实用价值高、构思巧妙、方法灵活的实验项目。同时结合有效的管理,如所谓项目驱动、进

11、阶式传帮带等措施,提高创新实验室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实验室环境对学生的培养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改变以往教师上班开门、下班关门的状况为学生值班,实行指导老师负责制度,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测试仪器、开发平台先进齐全的宽松的实验室。 4.新型专业实验室建设理念的建立与实施 按照学校关于实验室建设集约化的思想,我们提出了电子专业便携式可移动实验室建设理念,一方面,引进先进的仿真手段,加强虚拟实验室的建设。另一方面自主开发实验系统,强调系统的开放性、可移动性、集约性特点。在 EDA、单片机和 DSP 三门课程中成功实施,每个同学可以将实验板带在身边,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和实践开发,这样就突破了实验室的时空限制,

12、不仅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而且在后续的综合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中也能够发挥良好作用。如图 1 所示为 DSP 课程实验、设计实验板,性价比高,满足了学生学习 DSP 技术的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5.建立激励机制,活跃创新实践环境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被动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的特点,通过建立并落实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授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对他们给予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表彰其创新精神和事迹;实施创新学分制和本科生导师制,学生老师可以进行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查阅文献,适当调研提出研究课题;指导老师审核课题,检查、指导学生工作,创新

13、成果经学校评审认定后授予学分;加强创新成果转化和推广直接产生效益,可以激发大学生科研创新的热情,为学生参与创新提供动力。 6.多方合作,共同培养 与本地企业合作建立多个实训基地,与 TI、XILINX 等业内知名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利用两种不同的资源和环境,采用技能培训和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向“零距离上岗”的市场需求迈进。 三、结语 我们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几年的努力和尝试,建立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活跃了学生学习的氛围,从整体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向培养优秀的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迈出了一大步。然而,本专业与名牌工科学校相

14、比,在生源、师资和学科资源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此情况下,培养具有怎样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才能受社会欢迎,有待我们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1钱国英,等.本科应用型人才的特点及其培养体系的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05,(9). 2肖应旺.电子信息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3田逢春,等.建设开放性实验平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9). 4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 5郭伟锋.实验室环境下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观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

15、009,(10). 6刘望军,浣喜明,陈爱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6,(3).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XuyUP2kNXpRWXmA&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

16、9AmYWpazadNu#KN&MuWFA5u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UE9aQGn8xp$R#͑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uWFA5uxY7JnD6YWRrWwcvR9CpbK!zn%Mz849GxGjqv$UE9wEwZ#QcUE%&qYpEh5pDx2zVkum&gTXRm6X4NGpP$vSTT#&ksv*3tnGK8!z89AmYWpazadNu#KN&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