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8522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关于小学英语语篇教学活动设计有效性的探讨上海市三新学校 刘芳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强调以语篇教学为主,具体表现为:以语篇学习带动词句、语法学习。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语篇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重知识,轻技能重知识,轻技能2.重文本篇章本身,轻开发拓展思维重文本篇章本身,轻开发拓展思维3.重语篇阅读过程,轻语音、语调训练重语篇阅读过程,轻语音、语调训练4.重气氛,轻实效重气氛,轻实效针对上述问题,本人提出以下看法和建议判断教学活动是否有效,首先要明确活动对促进语篇教学的教学目标达成是否有积极作用。其次,虽然每节课都有一个整体的教学目标,但应当针对语篇教学的各环节设置

2、相应的子目标,并逐个实现。通常认为,语篇教学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 pre-reading, while-reading,和 post-reading。某个教学活动在语篇教学实施过程中是否有效,要综合各环节分目标和语篇教学的整体目标来评价。一般说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具体到每个环节的子目标,根据教学重心和教学进程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正是这些子目标的有效达成而促成了一堂课整体教学目标的达成。1.pre-reading:本环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各种手段引出话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和兴趣;为正式的文本阅读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为进一步阅读扫除语言上的障碍,具体表现为预授

3、一些影响语篇阅读理解的关键词和关键句。为了达到这些目标,可采取以下的教学活动模式:话题导入式,常见的活动有头脑风暴,即教师给出话题,由学生根据话题自由发挥,畅所欲言,并带着自己的猜测与想象进入下面的阅读。兴趣导入式,常见的方法包括:视频导入、音乐导入、故事导入、设置情景导入等。问题导入式,教师可以就话题提出几个预测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阅读,值得提出的是这些问题需要具备趣味性,并能开拓学生的思维,即能产生通常所说的信息沟(information gap) 。如在教授上海版牛津英语 4AM2U3 Read a story“the lion and the mouse”时,我在介绍了“the

4、 lion”和“the mouse”后提出了一个问题:“If the lion catches the mouse, what will happen?” 并给出四个选项“A. The lion eat the mouse. B. The lion let the mouse away. C. The mouse run away. D.”在设计这个问题时,我提供了三种常见的答案,如果学生选了其中之一,需给出理由,同时他也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提出第四种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说出了各种答案。这既调动了课堂气氛又从阅读伊始就开拓了孩子们的思维,是一举两得的好方法。 ,前两种导入

5、模式具有直观性,能够快而直接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阅读语篇中。需注意第三种导入模式如果提出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或是“是非”题,则不能起到拓展思维的作用,也不能很好为进一步阅读做铺垫,这样的问题是无效的。2. while-reading: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主要为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让学生能够借助图片理解短文,包括理解篇章大意和把握具体信息和细节;解决语篇中出现的关键词句和语法;能够以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语篇文章。虽然本环节的有多重教学目标,但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年级特点和语篇特点有所侧重,如,中低年级需着重理解短文和朗读,而高年级则要强调阅读策略的培养和把握篇章内容。具体操作时,这一环节可以概括为“一

6、文三读”:一、 “听”读。在“听”读时,学生要做到整体把握篇章大意梗概,并训练听力。在此处,常见做法是教师先提出一些有关文章主旨信息的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进入高年级后, “听”的环节和“skimming, scanning”应交替使用,一方面适应语篇长、难的特点,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学生阅读策略的有效手段。二、 “阅”读。在此阶段教师可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带着细节性的问题去默读文章。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采用:表格填空;归纳(找出)关键词句;判断正误;排序;代词指代判断和一般生词词义猜测;在语篇中填入所缺单词或句子等。在本环节中,还需设置语境操练关键生词和重点语法。三、 “朗”读。朗读阶段,是培养

7、学生正确朗读习惯和纠正错误语音、语调的最好时机。常用的跟老师读、分角色读已让学生们产生了“审美疲劳” ,因此根据可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采用多重形式训练朗读水平。3. post-reading:本环节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进一步开拓学生思维;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和兴趣相联系,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激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动机。具体可以采用的活动包括:根据故事梗概,填入所缺单词或句子;根据故事画画(低年级采用较多) ;根据关键词和插图复述故事大意;用自己的语音动作表演故事;自由组合、配对或分组讨论、改写故事(或结局) ;分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看法、观点,改写故事

8、(或结局) ;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短文,此活动一般适应于特殊体裁的语篇文本,如学习了信件、日记后进行当堂小练笔。此环节活动设计是整个语篇教学各环节中的重点和难点,一方面它是对前面教学的一个总体评价的过程;另一方面,此环节活动设计还必须具有开创性和开拓性,使学生的学习与思维在其中得到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任何活动设计如果流于形式或形成生搬硬套的套路,那么这样的课堂肯定是乏味而没有创造性的,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情适时地改变和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活动,并不断地开创新的教学思路和活动设计,以此来丰富我们的课堂和教学。同时,教师任何的创造性的活动都应当建立在语篇内容的基础上,脱离了语篇内容而一味追求活动的新异性,这样的教学活动本身就是无效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