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858517 上传时间:2018-04-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南京、武汉、西安重点高校实力分析与对比高校分类高校分类南京高校南京高校/得分得分武汉高校武汉高校/得分得分西安高校西安高校/得分得分综合类南京大学 4武汉大学 4西安交通大学 4 华中科技大学 4 西北大学 3社科院校南京大学 4武汉大学 4西安交通大学 4 南京财经大学 1华中师范大学 3西北大学 3 南京审计学院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3陕西师范大学 2 南京师范大学 2湖北大学 1西北政法大学 1 中南民族大学 1西安外国语学院 1理工院校南京大学 4华中科技大学 4西安交通大学 4 东南大学 4武汉大学 4西北工业大学 4 南京理工大学 3武汉理工大

2、学 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3中国地质大学 3长安大学 2 河海大学 3武汉科技大学 1 南京工业大学 2湖北大学 1农林院校南京农业大学 3华中农业大学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3医学院校南京大学医学院 3武汉大学医学部 4西安交大医学院 3 东南大学医学院 2华科同济医学院 4西北工大医学院 2 南京医科大学 2武汉理工大学医学院 1 中国药科大学 2军事院校南京政治学院 3海军工程大学 3空军工程大学 3 解放军理工大学 4空军雷达学院 2第四军医大学 3 通信指挥学院 2西安政治学院 2 二炮工程学院 2 西安陆军指挥学院 3综合性武汉/8 分西安/7 分南京/5 分 社

3、科类武汉/12 分西安/11 分南京/8 分 理工类南京/19 分武汉/16西安/13 分 农林类西安/3 分武汉/3 分南京/3 分 医学类武汉/8 分南京/8 分西安/4 分 军事类西安/13 分南京/7(缺)武汉/7 分说明:各个分类中的各个高校后面的得分只是一个大概的打分。5 分为满分,适用于北大 清华级别;4 分为在各排行榜中一直位于前 20 名的名校,适用于南大,武大,华科和西交 大等,鉴于东南大学和西工大的理工科实力,也给与 4 分,以示与其他普通重点高校的区别;3 分为在各排行榜中位于前 60 名的一般重点高校,如南京理工,南航,地大,华师, 西北大学等高校;2 分为各大排行榜

4、中 60-100 之间的高校,例如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 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1 分为其他的一本院校和在本领域较有优势的学校,如湖北大学, 西安外国语学院,南京审计学院等。统计的资料不仅限于各大高校排行榜,更多地来源于 我平时对各个学校的认识,例如网友的口碑,高校高考录取分数线以及考研考生的认可度 等。需要说明的是,这只是一个比较笼统的统计和分析,仅限于我个人对这些学校的一些 认识,没有上网详细查资料,也不具有学术机构的严谨和权威性,仅作参考。不足指出, 希望大家指明。点评: 1、社科类武汉略有优势,理工类南京有明显优势,农林均衡,医学院校武汉略有优势 得益于原同济医学院和湖北医科大学以及原

5、武大医学学科的口碑,军事类院校南京和西安 占明显优势。 2、经济发达程度与高校事业关系。就高校所在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言,南京相对发 达,但在经济总量上与武汉相当,两市均超过西安市的两倍,由此来看,当地经济的发展 程度与高教事业的繁荣有直接的关系。就当地政府的投入而言,南京市的优势较明显,江 苏省的财政投入远远大于湖北省和陕西省,无论是在对部属高校还是对于省属高校的投入 上。很明显的例子是,南京的南大,东大,南航,这几个学校的品牌效应一直很明显。另 外在江苏省的支持下,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原来的一批二本学 校,最近的发展速度异常快,已经在全国重点高校中有一定的影响力。反观

6、武汉的高校则 不然,武大和华科只能靠着兼并之后的规模效应和大规模招生来维持自己的牌子,除了教 育部每年 3 亿元的投入外,很难得到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而另外几所部属高校,则更是 步履维艰,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因为属于冷门行业,生源质量一直在下降,又没有特别大 的名气,没有其他的收入,近年来在各种大学排名中位置不断下降,从 90 年代的湖北第三 沦落为在武汉只能和华中农业大学一起垫底,在地学领域里也没有往日的绝对优势了,当 然,华农和地大的境遇类似。像其他的华中师范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以及中国地质大学, 本来都是有相当的实力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现在只能招到很普通的生源了。华中师范大学 和武汉理工大学

7、在同类院校中,只能排在相对靠后的位置。而武大和华科,也俨然没有上 交大中山大学等实力原本相当的学校的发展势头了。而当地的省属高校,如武汉科技大学, 湖北大学,虽然也算一本,但在省外的认可度一直不太高。再来看西安,形式更严峻。西 交大原本是交大的主体,实力绝对不逊于上交大,可以说和当年的哈工大一样,在理工院 校中绝对算一流名校,可是现在看看,陕西省政府没有钱,教育部投入有非常有限,现在 的西交大甚至在许多排行榜中已经迭出前十名,甚至前 15 名。西工大倒是靠着军工的背景 依然维持着较高的科研投入,但是,也俨然无法和往日相比。西电虽然在电子和通信领域 很有实力,可与北邮相比,仍然略显寒酸。西北大学

8、,则绝对算是一个牺牲品,已沦为二 流甚至三流的重点的大学。其他的诸如陕西师大,长安大学,则只能在同类院校中垫底了。3、三市的其他高校情况。至于部分一本学校及二本学校,南京实力最强,例如南京审 计学院等,西安有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等靠着学校的名字也 招了不少相对优秀的生源。而武汉则鲜有比较好的二本,唯一可可以算是二本的湖北工业 大学在省外也没有什么名气。至于三本,很难说吧,但武汉市在这方面有较大的优势。武 大东湖分校,华科文华学院,华科武昌分校以及武科大中南分校等独立学院的招生分数线 在很多省份都远超过二本线甚至接近了一本线。 4、最后,关于哪个城市是中国第三个高教中心的

9、争论,将会一直持续下去。因为从这个分析来看,3 个城市各有优势,没有哪个城市在所有或者在绝大多数领域有绝对优势, 而这些优势,则明显存在于北京、上海和其他大城市之间。要有个定论,那也得十年以后 才能看出分晓吧,而目前看来,优势正在慢慢倾向于南京,当然,这是与中国经济社会发 展有着紧密的联系的。当然,我一直不愿意看到却发生了的事就是,国内大学的发展越来 越功利化,从上海这个经济中心的高教发展就可以很容易看清这个问题。以上这些大学都 是名牌至少也是全国性的重点大学,他们培养的应该是共和国的未来的精英,而盲目追求 功利,显然是有悖于他们的教育理念的。反观欧美,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著名高校, 不一定都位于经济最发达的地方,甚至只是一个小镇而已。这值得我们的高等教育管理部 门的思考,也值得国人的思考。 5、好了,我不希望这个帖子变成一个口水贴,至少我不能给出哪个城市是第三高教中 心的定论,显然不能盲目下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