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6723308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课程开发初探计算机系计算机系 吴锐吴锐“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专家经过十几年的实践开发的一整套的包括理念、哲学的指导思想、教育学的理念、具体的操作方法等等。我们的专业建设要在教育的指导下,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一、强调学生的能力侧重点不同教育部和原国家教委的文件强调职业能力是“综合职业能力” ,是“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生存生活,从事职业活动和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观条件,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能力,不断学习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动因。职业教育提出的指导思想就是工

2、学结合,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特点。如何理解工学结合是指导今后课程改革,我们要理解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什么,不仅仅是传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这是不够的,而是要让学生在学校期间在一定程度上学会工作。我们很多学生成绩很好,但在企业里表现一般,而不好的,表现优秀,这是我们的评价机制有问题,你是根据知识、技能来评价,但没有关心学生到了工作岗位上是否会工作。如何学会工作呢,只有通过工作学会工作。黑板上学种庄稼、学开机器是学不会的。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课程理念、目标、模式、开发方法、内容要发生重大的变革,这也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将教师与学生分配到两个位置,一个教一个学,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

3、中也是作为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被动的接收知识,学习效果可想而知。此外,比学习课业知识更重要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却得不到煅练。但是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当中,学习内容是根据学生将来可能从事的工作中的一些典型的工作过程,在工作过程教学中学生将被分为一个个小组,学生在小组中通过学习交流一起完成任务,学习知识的同时个人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习知识的形式灵活,学习的主动性也有所加强。这对于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来说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简单来讲,计算机网络专业的相关专业课程在教学的过程中,大多数已经采用了项目教学的方法,如:怎么样配置一个 IP 地址,怎么样配置一

4、台服务器等。教学的教室也是一般都在现代科技大楼 305,教学条件比较先进,基本符合教学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训的要求。现在我们所差的是没有把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获取知识。如果我们能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将一个个教学项目按照典型工作过程设计成学习情境,那么就很容易转变到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中来,学生受益,老师受益,学校也受益。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置中更注重学生未来职业领域的全面发展高职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培养目标搞不清楚,甚至很多示范学院开发的课程像培训班的课程,而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区别在于几年以后能否促进其职业生涯的发展。职业教育的价值在于培养那种不能很快被机器取代的能力。

5、按照中国劳动部的职业资格体系,培养一个中级工正常需要三到半年,如果我培养的学生出来就拿一个中级工的话,这个学校根本没有开设价值,一个民工,参加培训班就能拿个中级工,我们培养的学生可能第一个岗位是这种工作岗位,但我们培养的学生不可能一辈子在这个岗位上。这种工作很容易被机器取代。我们的学校不能为未来的失业大军做准备,我们培养的学生不是简简单单的技能,我们职业教育不是简单的技能培训,是为他未来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职业基础。以我们计算机网络专业而言,一个学生毕业以后可能会从事与计算机网络相关的职业,如网站编辑,网络工程人员,网络程序员,装机调试人员,业务员等,我们目前所开设的课程都是围绕

6、学生的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而开设的,这些课程覆盖了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的大部分行业,但是较少考虑到我们培养的学生在进入企业并经历三到五年的煅练以后,完全有可能担任企业的部门经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职务。这些,一些必要的管理方面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指导思想下,我们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可以开设一些诸如人际关系学,管理学以及会计基础等方面的课程,以增加学生在未来可能的职业领域中全面发展的适应能力。三、在课程开发方面与现在开发方式存在本质不同课程内容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涉及事实、概念及理解、原理方面的“陈述性知识” ,一类是涉及经验及策略方面的“过程性知识” 。 “事实与

7、概念”解答“是什么”的问题, “理解与原理”回答“为什么”的问题。而“经验”指的是“怎么做”的问题, “策略”强调的则“是怎样做更好”的问题。显然,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主要解决“怎么做” (经验)和“怎么做更好” (策略)的问题。这是培养职业型人才的一条主要途径。其课程内容的序化首先要解决的是内容的取舍问题。我们应以过程性知识为主、陈述性知识为辅,即以实际应用的经验和策略的习得为主、以适度够用的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为辅。“知识的总量未变,知识排序的方式发生变化” ,正是对这一新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这就是课程开发的全新理念:不通过资格课程的学习而是通过经验反思在

8、经验中获得能力。现阶段我们的课程设置是比较混杂的,既要照顾基础的陈述性知识,又要有一些过程性知识。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而言在大学一年级学习的课程主要是一些计算机常用软件,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程,而在大学二年级主要是开设一些专业基础课程,在大三的时候主要开设一些面向就业的模块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必备的技能。这是一种杂合式的,为了适应当前的状况。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要打破原有的思路,将教学中的教学任务根据学生未来可能的职业分布划分成典型的工作过程,即基于工作过程理论中所说的学习领域。一个专业约有 10-20 个学习领域。基于典型的工作过程基础上再相应的改革教材,实训室以及培训教师等相关

9、方面配套。再通过在每个学习领域中设置若干学习情境来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状态,让学生在与真实工作环境基本一致的学习情境中学习,这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能力都产生深远的影响。让学生在与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环境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如何工作,真正体现当今职业教育的主流思想,即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真正实现工学交替。我觉得赵志群同志的基于工作过程教学改革思想中亦存在一些不足,这些不足需要我们这些真正处于职业教育一线的教师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际的工作中找寻,正是在改革中学会改革。同时我们还明白改革是必须的,但同时改革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需要我们在改革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多学习,多与同事交流,才能真正的做好教学改革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