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6718194 上传时间:2018-04-01 格式:DOC 页数:66 大小:7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玉玲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1 -第一章第一章 概概 述述第第一一节节 矿矿区区概概况况一、交通位置一、交通位置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位于右玉县东南元堡子乡红寺洼村南,行政区划属右玉县元堡子乡所辖。地理位置为:东经 1123730-1123856;北纬 394401-394950。井田东南距北同蒲铁路(岱岳站)约 43 公里,西北距右玉县城(油坊)约 32 公里,山(阴)和(内蒙和林)公路距矿区 2.5 公里,公路、铁路均可运输,交通较为方便。二、地形地貌二、地形地貌井田位于大同盆地西缘,洪涛山以北,属山前丘陵区,地势平缓,井

2、田内总体表现为南高北低,最高点位于井田东部土梁,海拔为1527.80m,最低点位于西北部的大沙沟河漫滩上,海拔为 1427.0m,相对高差 100。80m。三、河流水系三、河流水系井田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桑干河支系。区内无常年性河流,只在井田中部分布一条较大沟谷大沙沟,平时一般干涸无水,仅雨季时有短暂洪水排泄,向西北汇入元子河。元子河雨季最大流量达 980m3/h,河床宽度为 300500m,于井田西北侧由北向南流过,为井田附近主要河流。四、气象及地震情况四、气象及地震情况本区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沙,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甚短,降水多集中在夏末秋初,全年气温变化剧烈。年均气温 4.5

3、,最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2 -高气温和昼夜温差显著。极端最高温度 33.4,极端最低温度34.1,平均日温差为 15左右。降水量主要集中于 79 月,年均降水量为450m。年蒸发量为 1556.71926.7mm,其中 48 月蒸发量大。蒸发量是降水量的 34 倍。每年结冰期从 10 月上旬至翌年 4 月下旬,最大冻土深度 163cm,一般为 138cm。西北风几乎贯穿全年,5 月份风力最大,风速在 14.022.0m/s。第第二二节节 矿矿井井地地质质一、地质构造一、地质构造1.井田地层本井田属于大同煤炭国家规划区,全井田均

4、被黄土掩盖。根据以往地质勘查资料结合井筒所揭露的实际地层情况,井田内赋存地层由老到新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和第四系。现分述如下:(1)奥陶系中统上马家沟组(O2s)为煤系地层之基底。岩性主要为灰灰黄色、深灰色厚层状石灰岩,隐晶、微晶结构、致密坚硬,溶洞发育被方解石脉充填,上部夹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灰岩中含丰富的海相动物化石。(2)石炭系(C)1)中统本溪组(C2b)底部为浅灰色铝土岩及赤红色铁质岩,局部为深灰色、灰黑色泥岩,致密块状。其上为灰黑色粗粒砂岩及泥岩,粗粒砂岩成份为石英、长石,含有片状白云母,分选、磨圆中等,较坚硬。中部夹有 1-2 层灰色、深灰色石灰岩,致密块状,性脆,可见方解

5、石脉。上部为中粒砂岩。中粒砂岩多为灰色,成份为石英、长石。硅质胶结,分选,磨圆中等,泥岩多为灰黑色,致密块状。顶部含一层不稳定薄煤层(14 号)本组厚度 18.63-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3 -50.57 米,平均 29.05 米,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2)上统太原组(C3t)主要由灰白色砂岩,深灰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煤层组成。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共含 7 层,即 4、5、8、9、10、11、12 号。主要可采煤层有 2 层,即 9、11 号。底部为一层厚约 2.86 米的灰色粗粒砂岩(K2)与下伏地层分界,砂岩成份

6、为石英、长石,硅质胶结,分选较差,磨圆中等,植物化石有脉羊齿、猫眼鳞木等。本组厚度 61.82-118.56 米,平均 109.43米。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3)二叠系(P)下统山西组(P1s)主要由灰白色粗粒砂岩、细粒砂岩、浅灰-深灰色砂质泥岩、泥岩及煤层组成。本层共含煤 3 层,即 1、2、3 号煤层,底部为一层厚约 6.0 米的灰白色粗粒砂岩(K3)与下伏地层分界。植物化石有带羊齿楔叶等。最大残留厚度 44.60 米,本组地层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4)第四系(Q)1)中上更新统(Q23)由土黄色亚砂土、亚粘土组成,广泛覆盖全区。富有垂直节理,本组厚度 2.80-23.85m,

7、平均 10m,与下伏地层为角度不整合接触。2)全新统(Q4)为现代冲洪积层,岩性主要为砂、砾石、卵石及亚砂土,厚 10-20 米,平均厚 10 米。2、含煤地层井田含煤地层为大同煤田的下煤系,即石炭二叠系煤岩系,其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和二叠系下统山西组。现叙述如下: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4 -1)太原组(C3t)主要由灰、灰白色砂岩、灰黑色粉砂岩、砂质泥岩、高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该组为本区主要含煤地层,含 4、5、8、9、10、11、12 号煤层,由于煤层埋藏浅,4、5、8 号煤层井田内全部风化,10、12 号煤层为不

8、稳定不可采煤层,9、11 号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赋存稳定。本组最底部发育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中、粗砂岩,定为标志层 K2,厚度 0-6.15 m,平均 4.30 m,作为与下伏本溪组的分界标志。该组含有丰富的植物化石,沉积韵律较为清楚,属山前平原的曲状河到泥炭沼泽的沉积类型,为过渡相含煤建造。本组厚 61.82118.56m,平均 109.43m,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2)山西组(P1s)由一套灰、深灰、灰白色碎屑岩、粉砂岩、砂质泥岩和煤层组成。本组含煤 2 层,其中:山西组中部的 2 号煤层分布有零星可采点,3 号煤层以不稳定煤线赋存。最底部发育一层灰白色碎屑岩(K3),赋存稳定,作为与太原组的

9、分界标志。本组属古陆边缘的山前冲积平原型,以内陆河床相、河漫滩相为主,为陆相含煤建造。最大残留厚度 44.60 米,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太原组地层与山西组相比,具有颜色深,粒度细,泥岩发育等特点。在其形成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聚煤环境,聚煤作用相当发育,属海陆交互相沉积。这一时期,地壳上升处于海退阶段,中间过程作小的海侵、海退振荡。本区地层厚度、岩性、岩相、物性、沉积特征等沿其走向和倾向都无明显的变化规律。3、构造该区位于大同向斜南部西翼南缘,根据钻孔及见煤点揭露,以煤层底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5 -板等高线分析本区构造为走向北东,倾

10、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平缓,一 般为1-2。在井田中部发现走向南北,延伸长1800m,宽80m 的印支期煌斑岩岩脉,未发现断层和陷落柱。综上所述,本井田地质构造属简单类。三、煤层及煤质三、煤层及煤质 煤层1、含煤性井田内主要含煤地层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地层厚度为61.82118.56m,平均 109.43m,共含煤 7 层,为4、5、8、9、10、11、12 号煤层,煤层总厚度平均为 20.87m,含煤系数为 13.7%,其中 9、11 号煤层为稳定可采煤层,可采煤层总厚为17.08m,可采系数为 11.2%。2、可采煤层本井田内可采煤层共 2 层,分别为 9 及 11 号煤层,现将井田内可采

11、煤层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9 号煤层9 号煤层位于太原组中部,煤厚 6.7617.38m,平均 12.50m,含 2-7层夹矸,结构较简单复杂,全区稳定可采。在井田中部有南北走向的煌班岩岩墙井田内部分地段煤层已风化。根据矿方反映,煤层风化无规律性。(2)11 号煤层11 号煤层位于位于太原组中部,9 号煤层下 7.6119.93m,平均15.20m,煤层厚 5.657.57m,平均 5.77m,含 2-3 层夹矸,结构较简单,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6 -属稳定可采煤层。在井田中部有南北走向的煌班岩岩墙。可采煤层特征见表 2-1

12、-1。表 2-1-1 可采煤层特征表煤层号煤层厚度(m)最小-最大平均煤层间距(m)最小-最大平均结构(夹矸数)稳定性可采性顶板岩性底板岩性96.76-17.3812.50较简单-复杂(2-7)稳定全区可采中粗砂岩砂质泥岩115.65-7.575.777.61-19.7315.20较简单(2- 3)稳定全区 可采砂质泥岩砂质 泥岩 煤质1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本井田各煤层以弱玻璃光泽为主,断口差参状,块状构造,韧性较大,镜煤内生裂隙发育并充填方解石,可见黄铁矿结核。宏观煤岩类型以半暗煤为主,半亮型煤为辅。9、11 号煤层容重为 1.48t/m3。2煤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现将井田内钻孔煤质化验结果

13、9、11 号煤层主要化学指标分述如下:(1)9 号煤层:水分(Mad) 原煤 2.22% 4.02%,平均 3.29%,浮煤 1.78% 3.18%,平均 2.65%;灰分(Ad) 原煤19.59%36.78%,平均27.60%,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7 -浮煤 6.40% 9.44%,平均 7.45%,挥发分(Vdaf)原煤36.04%39.66%,平均38.54%,浮煤37.64%39.67%,平均38.72%,硫分(St.d) 原煤 0.65% 2.17%,平均1.67%,浮煤 0.51% 0.93%,平均0.87%,粘结

14、指数(GRI) 4462,平均56,发热量 (Qnet,ad MJ/kg) 19.25-29.59 MJ/kg,平均23.26 MJ/kg。(2)11 号煤层水分(Mad) 原煤 1.83% 2.63%,平均 2.27%,浮煤 1.85% 2.41%,平均 2.20%;灰分(Ad) 原煤31.37%38.53%,平均34.53%,浮煤 7.80%10.11%,平均 9.06%,挥发分(Vdaf)原煤36.10%42.51%,平均38.98%,浮煤38.07%42.33%,平均40.18%,硫分(St.d) 原煤 1.77% 2.84%,平均2.26%,浮煤 1.06% 1.54%,平均1.34%,粘结指数(GRI) 5763,平均 60,发热量 (Qnet,ad MJ/kg) 18.55-21.33 MJ/kg,平均20.23 MJ/kg。3、煤的风化和氧化本区煤层埋藏较浅,风氧化侵蚀较严重,其中局部可采的 5、8 号煤层,基本全部被风氧化,全区可采的9 号煤层404、405 钻孔中有风化现象, 11山西教场坪集团玉岭煤业有限公司矿井重组整合施工组织设计中航长城龙鑫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8 -号煤层在405 钻孔中有风化现象,另在井下巷道揭露有多处风氧化现象。9、11 号煤层风氧化范围见底板等高线及资源 /储量估算图。风化煤和氧化 煤与正常煤区别,一方面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