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7153 上传时间:2017-02-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4.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潍坊职业学院食用菌栽培课件3.5草菇栽培(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草菇栽培 概述 生物学特性 品种与栽培期 栽培技术 情景 3 概 述 一、 生产概况 二、 食疗价值 返回本章 一、生产概况 历史 起源:中国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 传播:由华侨传至东南亚,后传至美国 及欧洲一些国家 声誉:中国蘑菇,唯一获殊荣的菌类 现状 50年代初,草菇纯菌种培育成功 原仅限于南方栽培,现已遍及全国 70年代初用塑料棚及菇房进行室内栽培 我国草菇产量占世界总量的 70%80% 担子菌亚门、伞菌目、光柄菇科、苞脚菇属。代号: V 位置 返回本节 产量 最低 味道 最美 生长 最快 原料 最广 成本 最低 方法 最易 设备 最简 特点 返回本节 二、食疗价值 营养 肥、嫩、滑、味

2、鲜爽口 菜甚至菇类之首 含有人体必需的 8种氨基酸,并且含量较高 药效 味甘性凉 ,解暑、解毒、 降血压和胆固醇 护肝、健胃 防止坏血病,加速伤口的愈合 提高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等 返回本节 生物学特性 一、 形态特征 二、 生活史 三、 生活条件 返回本章 一、形态特征 初白色,后浅黄色,生长稀疏 有金属样光泽,似蚕丝 气生菌丝旺盛,爬壁力强 后期易产生红褐色厚垣孢子 (一)菌丝体 (二)子实体 初白色球状 采时呈卵形( 顶部色深,向下渐浅 ) 单 生 或丛生 成熟时呈伞形 菌盖:圆形,中凸 菌褶:白 粉红 红褐 菌柄:中生、白色 菌托:白色、杯状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二、生活史

3、 属同宗结合的菌类 担孢子 初生菌丝 次生菌丝 厚垣孢子 子实体 担子 红褐色厚垣孢子 可作为识别草菇的重要依据 返回本节 针头期:白色米粒状 小纽期:黄豆大,有菌盖、菌褶的分化 纽期:雀蛋大,有菌盖、菌褶、菌柄的分化 卵形期:形似鸡蛋,顶部尖细,最适采收期 伸长期:开伞,伸出菌盖、菌柄,产生担孢子 成熟期:菌盖平展,菌褶深褐色,菇体软而轻 菇质纤维化,弹射担孢子。 的发育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三、生活条件 (一)营养 草腐菌 分解纤维素能力强 较厌高氮( C/N=4060:1) 缺少分解半纤维素与木质素的酶系 对氮源的需求 有机氮为主 铵态氮为辅 硝态氮很差 (二)温度 属高温、恒

4、温结实性菌类,对温度极为敏感 。 返回本节 最低 10 最适 3035 最高 44 菌丝 生长 温度 子 实 体 生长温度 最低 22 最适 30 左右 最高 44 (三)湿度 喜 湿 性 菌 类 培养料含水量: 65%70% 空气湿度 发菌期: 80%85% 育菇期: 85%95% 其菌种不耐低温,最适保藏温度 15 左右。 返回本节 (四)空气 草菇呼吸量为蘑菇的 6倍 。通风换气勿形成太大温湿差。 (五)光线 黑暗益于菌丝生长 一定散射光益于 子实体分化和生长 (六)酸碱度 喜偏碱性菌类 最适 播种前调至 适时向菇床喷 2%石灰水 返回本节 栽培品种与栽培期 一、 栽培品种 二、 栽 培

5、 期 返回本章 一、栽培品种 包被厚 不易开伞 圆菇率高 味道好 抗逆性强、产量高 优良 品种 标准 品质好 颜色 按 大小 灰色( 灰黑、灰白、灰褐 ) 白色(栽培面积小) 小型种 中型种 大型种 (一)品种类型 返回本节 (二 ) 主要品种 鼠灰色, 大型种 包被厚而韧,不易开伞 产量较高 抗逆性较差,对高温、低温、干风敏感。 高温型品种 白色, 中型偏大 包被厚,不易开伞,丛生菇多 产量高 对温度敏感, 25 以上才能形成子实体 高温型品种 回本节 中温型、白色、中型品种 菇型圆整、均匀,适合市场鲜销 抗低温能力强,但抗高温性能弱 较易开伞 灰黑色 , 中型品种 , 不易开伞,商品性状好

6、产量较高 抗逆性强,耐较大温差和低温 低温型 回本节 二、栽 培 期 室(棚)内: 5月中旬 9月上旬 北方 室外:多选择 6月 8月 栽培季节短,生产周期约 20余天 自然条件下 气温稳定在 23 以上 昼夜温差变化不大时 便可 栽培 南方 春末夏初 :4月下旬 6月中旬 秋季: 9月上旬 10月 0旬 返回本节 栽培技术 一、 培养料的配制 二、 栽培方法 三、 管理措施 四、 易出现的问题 返回本章 一、培养料的配制 传统原料是稻草,现所用原料广泛,以废棉渣产量最高。混合料比单一料效果好。 (二)配制 生料 主料用石灰水湿透,拌入辅料 调 水量约 70% (一)配方 干粪肥或麸皮 5%,

7、石灰 5% 主料 辅料 废棉渣等各种下脚料 90% 药物 多菌灵、敌敌畏各 返回本节 发酵料 拌好的料建成长形堆( 宽 约 8060 时维持 1天翻堆( 翻 12次,约 5天 ) 水量约 65%(指缝泌水)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浸草池 返回本节 二、栽培方法 (一)棚内畦式覆土法 可利用闲置期蔬菜大棚,有高产、稳产效果。 1、 建 畦 宽 60 10浇底水时加少量石灰及粪肥 喷杀虫、杀菌药 宽 120 10浇透底水,喷杀虫、杀菌药 畦底撒层石灰粉 菇 畦 覆土畦 土壤 处理 翻耕晒土,喷杀虫杀菌药后闷棚 返回本节 喷药 返回本节 菌龄勿超过 20天,用种量 10%。料厚 1520、播种 平式

8、料面 播 种 法 铺料 10层菌种 再铺料至 20表层种 层播: 穴播: 在铺好的料面上挖穴放种 余种撒盖料面 播 种 后 压实 盖土(约 3 盖膜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增加出菇面积 改善料面通风状况,防止高温烧菌 比平式料面增产 10%15% 优点 垄式 料面 料垄 分布:畦中铺 23条纵垄 规格 宽 2030 1820沟料厚约 10垄穴播 压实 盖土(约 3 盖膜 播种 返回本节 垄高垄宽垄沟垄高垄宽垄沟垄高垄宽垄沟垄高垄宽垄沟返回本节 (二)压块式栽培 长 70 40 30大 小 长 50 30 20回本节 层播, 2层。中层菌种撒在四周 四周务必压实,以免不成形 砖距 20种 放置 木

9、模放于畦中或菇床上 覆盖 盖土 3以后间歇期盖)盖膜 返回本节 三、 管理 光线暗 空气新 控料温 3238 料温勿 30 或 40 时间 约需 5天 措施 加强光照及通气条件 气温约 32 喷 30 、 1%石灰水 走道间隔灌水 时机 菌丝长满料 措施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现米粒状原基 温差勿大 勿喷黄豆大以前的菇 用约 30 的晒水喷 注意 措施 温度约 30 湿度 85%90% 空气新鲜 卵期收 (23次 /天) 时机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已 过 采 期 返回本节 清净、整平料面 喷 2%3%石灰水( 追肥 合肥 麦麸水 麸水比 =1: 10 煮后

10、过滤 滤液再稀释 1倍喷用 间歇期 57天 约收 23茬菇 返回本节 四、易出现的问题 通 风 差 菌丝徒长(形成菌被或菌膜) 脐状菇 (菇顶部的包被有圆形缺口) 菇体长白毛(影响成熟,易萎缩) 菇生长 过快 菇小、肉薄、体轻、质差 表现 原因 气温高,通风差 返回本节 返回本节 死 菇 菌种退化或老化,菌龄 1820天为宜 菌种 不良 管理 不善 培养料偏酸、偏干、偏松 空气湿度小 高温高湿通气差 喷用水 20 或 40 干热风袭击 气温骤降至 20 以下 病虫害严重 采菇时的扯拉作用等 返回本节 主要内容 (一)生物学特性 丝体、子实体) 实体发育过程) 养、温度、酸碱度) (三)管理措施 发菌期 分化期 子实体生长期 间歇期 (二)畦栽法的过程 建畦、播种、覆土、盖膜 返回本节 作业题 实体各有哪些主要特征? 思考题、讨论题 果及防止措施是什么? 返回本节 鲜美菌品草菇 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 八种食用菌速生高产栽培新技术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8 草菇栽培新法 国农业出版社, 1996 杨新美 第 11章 国农业出版社, 1996 食用菌生产技术 5章 国标准出版社 1999 食用菌栽培 下册 章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食用菌学 3章 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 食用菌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指南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J200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