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

上传人:l****6 文档编号:36579996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备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总课时数总课时数第 14 课时 转化的策略主备教师主备教师苏立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7 页的例 1 和第 28 页的“练一练” ,完成练习五第 13题。课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联系不同的知识,作出不同的推理,体会策略和方法 的多样性。 2.在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形成最优化思想。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 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转化的方法。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过

2、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回顾旧知,整理策略 谈话:从三年级上册起,每一册数学都教学一种策略,你们知道我 们学了哪些策略?(学生可能已经忘记,教师帮助回顾整理:依次 是分析量关系的“从条件向问题推理”和“从问题向条件推理” , 帮助理解题意的“列表整理”和“画图整理” ,还有“枚举” “转化” “假设与替换”等策略) 提问:这些策略你们都学会了吗?今天我们将合理的选择这些策略 来解决新的问题,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板书课题:转化的策略)二合作探究,运用策略 1、教学例 1(课件出示例 1) 学生读题,自主完成。 谈话:这是一个稍复杂的分数问题,除了用刚才我们做的方法来解 决,你们能否用以

3、前学的策略来思考呢?(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小组交流方法。 汇报交流情况:(学生遇到困难可作适当的引导。 ) 根据“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2/3”理解 2/3 这个分数的 意义,可以画线段图,看出男生人数是美术组总人数的 2/5。原来的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 35 人,男生人 数是总人数的 2/5,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 3/5,男生有多 少人?女生有多少人?这是简单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是多少的问题。 根据分数 2/3 的意义,可以推理出“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 。 原来问题就转化成美术组一共有 3/5 人,男生与女 生人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数的比是 2

4、3,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这是按比例分配问题。 根据分数 2/3 的意义,想到“女生人数看作 3 份,男生人数是 2 份” ,于是产生解题思路:先算出 1 份是几人,再算 2 份、3 份各是 多少人。 把作为单位“1”的女生人数设为 x,那么男生人数就是 2/3x,利 用美术组一共 35 人,能够列方程解题。 谈话:通过刚才的汇报和交流看出大家都有各自的想法,那你们最 喜欢哪一种方法呢?为什么呢?(让多名学生回答,征求各自的看 法。 ) 刚才我们运用了不同的策略来解决这个问题,你们能检验一下自己 做的是否正确吗?(引导学生交流检验方法) 2.做第 28 页的“练一练” 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策

5、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 要求学生说说“你选择了什么策略,是怎样想的” ( 通过他们在交 流中获得这些体验,让学生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 三巩固练习 ,回顾策略 1.练习五第 1 题。 要求学生根据示意图里的数量关系,写出分数,并转化成比。或者 写出比,再转化成分数。 (这道题可以看作沟通数学概念之间联系, 组建概念系统的练习,有助于问题的转化。 ) 2.练习五第 2 题。 根据已知的比或百分数,把线段图补充完整,要求借助线段图,把 稍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探索原来问题的解法。 (在线段图 上可以联想到的数学信息越多,思维就越开放,问题转化的思路会 越开阔,解决问题的资源也就越充分。

6、 ) 四课堂小结 , 提升策略 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小学阶段学习了很多解决问 题的策略,如果能合理选择,就能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帮助 我们更好的解决问题。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22-23 页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转化的策略 解决问题的策略:合理选择、化繁为简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总课时数总课时数第 15 课时 假设的策略主备教师主备教师苏立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829 页的例 2 和第 29 页的“练一练” ,完成练习五第 45题。课型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通过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进一步的提升思维水平。2.在运用假设和调整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假

7、设与调整的多样 性。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 的信心。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学会假设和调整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并体会假设与调整的多样性。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用已学的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通过 对条件的进一步分析和转化,使一个问题多种思维、多种 解法。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 (板书课题: 假设的策略)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 2(课件出示例 2) 全班 42 人去公园划船,租 10 只船正好坐满

8、。每只大船坐 5 人,每只小船坐 3 人。租的大船、小船各有多少只?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选择什么策略? 学生小组讨论。 画图法。 先画 10 只大船坐 50 人,再去掉 多的 8 人。 列举法。 从大船有 9 只、小船有 1 只开始, 有序列举。并填写右表。假设。 (1)列表假设。 假设大船和小船同样多,那么我 们要如何调整算出大船和小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船各有多少 只? 出示表格。 借助表格 调整。第一步:假设租 5 只大船和 5 只小船,就会比 42 人少 2 人。第二步:还少 2 人,也就是这 2 人还没有上船,那要让这 2 人也坐上船,大船和

9、小船的数量应该怎么调整? 先想一想,再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然后在表中填一填。 第三步:集体交流,得出方法: 引导思考:少了 2 人,需要把一些小船调整为大船,一条 小船调整为一条大船可以多坐 2 人,22=1(条),所以调 整为小船 4 条,大船 6 条。 检验结果。学生口答检验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 29 页“练一练” 。 (1)引导学生先用第一种方法,根据要求提示动手操作, 独立完成。 (2)用列表假设的方法再进行思考练习。 学生交流,并汇报想法。 2完成练习五第 4 题。 根据题中所给的假设学生自主调整,并汇报调整想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你

10、 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24-25 页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假设的策略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总课时数总课时数第 16 课时 解决问题的策略主备教师主备教师苏立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练习五第 69 题和思考题,了 解“你知道吗” 。课型课型练习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2.在不断练习和反思中,感受运用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 3.通过这些策略的运用,了解解题方法的多样性,感受数学知识的 魅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熟练运用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来解决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投影教学过程(师生互动)

11、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一谈话导入 在前面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主要运用了哪些策略来解决问 题的?(转化和假设的策略)你们学会了吗?今天老师想 考一考大家对这两个策略的运用情况,你们能接受挑战吗?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二练习应用 1.练习五第 6 题。 出示题目:要求先画图表示题意,再解答。 结合画的图进行分析:要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可 以通过上层放书的数量 100 本,及所对应的份数 5,先求一 份的量是多少,再求中、下层各放了多少本书。也可以引 导学生从其他方面去思考,如把比转化成分数来解答。 2.练习五第 7 题。 结合图引导思考:根据货车的速度是客车的 23

12、,可以想 到相遇时货车行驶的路程也是客车行驶路程的 23,接着 让学生在图上画一画,并解答。 3. 练习五第 8 题。 学生读题,出示右图:先在图中表示出第二、三 堆的白子和黑子。 学生动手画,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可能在第二、三堆中 把白子和黑子平均分,可让学生尽量避免这种特殊情况。 ) 结合图帮助学生理解:第二、三堆中的白子合起来正好是 完整的一堆棋子,也就是 60 枚,再加上第一堆中白子的数 量,这样就解决了这一问题。教学过程(师生互动)教学过程(师生互动)二次备课二次备课4. 练习五第 9 题。 出示题目和表格。先假设两种球分别投中的个数,再通过试验调整找出答案。学生独立完成。 5. 练习五思考题。 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思考,独立解答。 6.课外了解。 (第 32 页“你知道吗” ) 让学生了解我国古 代的数学,渗透国 情教育,并思考解 决。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 练习,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 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策略在特定问题中的应用。 四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26-27 页板板 书书 设设 计计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课转化和假设的策略教教 学学 反反 思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