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记者和小记者同品幸福生活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9222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42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年记者和小记者同品幸福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年记者和小记者同品幸福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年记者和小记者同品幸福生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 月 1 日, 南昌晚报 的老年 记者们来到八一广场,参加江西首 届幸福生活嘉年华暨 南昌晚报 创刊 55 周年读者节公益活动。 200 多商家齐聚一堂,这是一 场丰富多彩的狂欢盛会,幸福生活 一站到位, 五大展区服务到位。 这 是一种具有创意的文化营销,更是 一场知名品牌的盛宴。 在这特殊的 日子里,众多热心读者赶到活动现 场,参与活动、享受实惠,庆祝属于 我们自己的节日,体验了 南昌晚 报一站式服务的幸福生活。 金舵 陶瓷等商家挂起了横幅 “ 祝南昌市 民五一劳动节日快乐”; 五粮液陈 泥香酒在这里请大家品尝,味道可 好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吸引了 众多游客 我们感慨万千, 无比激动,

2、弹指一挥间, 南昌晚报 已创刊 五十五周年了, 五十五年风雨兼程,已育树成林。 翻开这份沉甸甸 的报纸,有热线新闻、文娱新闻、 体育新闻; 有南昌新闻、 中国新 闻、世界新闻;还有车市、楼市、财 经;更有南昌茶座、原创地带等。 这份报纸,有着阅不尽的宝藏,挖 不完的金库。 看 南昌晚报,就像 博览群书,畅游在知识的海洋。 市 民买房,看 南昌晚报;年轻人买 车,看 南昌晚报;老年人休闲养 生,还看 南昌晚报。 南昌晚报 是广大市民生活中不可缺的精神 粮食。 如今,南昌日报传媒集团的 “ 一社三报一刊三网”, 更是全方 位为受众服务。 作为 南昌晚报的老年记者, 我们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通过

3、 这次活动,回忆过去,看看今朝,展 望明天,一种幸福的感觉从心底油 然而生。 我们相信, 南昌晚报的 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我们的幸福生活本报老年记者 姜仁花今年的 “ 五一”节过得真有意 义。 这一天,主流媒体 南昌晚报 在八一广场举行江西省首届幸福 生活嘉年华暨 南昌晚报创刊 55 周年读者节大型公益活动。 现场, 一块块讲述晚报发展史的展板和 刘记者的详细介绍,不禁勾起我和 晚报几十年情缘的回忆。 1969 年,我脱下军装,来到江 西汽车制造厂, 分配在厂“ 政工 组”,负责组织报道工作,需要经常 和媒体打交道,从此便与 南昌晚 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1970 年,我 还有幸全脱产 3 个月

4、参加了 南昌 晚报的 “ 工农兵通讯员”学习班。 在那里,使我和晚报及晚报记者老 师们联系更加紧密。还有很多晚报的记者都是我 的良师益友。 我跟在他们身边学 习,深切地感受到他们深厚的人格 魅力。 后来,因工作调动,我到基层 工作, 不再直接和媒体打交道了, 但对晚报仍情有独钟, 天天要看, 时时关注,不时也送去几块 “ 豆腐 干”。 退休以后,订的几份报纸中, 南昌晚报永远是保留项目。 最近,我和 南昌晚报又结上 缘了。 一天, 我接到晚报的电话: “ 朱老,恭喜您,您已正式被批准为 南昌晚报老年记者团的成员了,您 这位老通讯员,转正了! ” 看,我和 南昌晚报的缘,又 要续下去啦! 南昌晚

5、报 创刊 55 周年了, 作为这个城市的文化符号,它见证 了南昌市的每一个重要的历史时 刻;忠实记录南昌经济社会发展的 伟大历程和沧桑巨变。 同时,它也 见证了我们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 不易。 作为它的同代人,我是看着 晚报长大的, 一路风雨共成长、共 见证。 无论是当年的毛边纸、黑白 片,还是如今的新闻纸、彩色图,它 承载了许许多多。 说起与晚报的缘分更是一言 难尽。 喜欢文学的我,不太爱看新 闻而喜欢看副刊,吸引我的是那些 诗歌、散文、杂文之类。 那时闻着淡 淡的墨香、看着成行的铅字,心中 就幻想着能有自己的名字印在上 面就好了。 工作后,我也试着往报 社投稿,接到退稿信时也暗地里流 过泪,

6、可看到编辑鼓励的话又抖擞 精神继续投稿。 过了许多年,真有 一些豆腐块见报后,心中窃喜。 要说晚报是我的良师益友一 点也不为过, 除了了解时事新闻、 吸取知识外,我还常参加报社组织 的活动。 特别是近些年,只要能抽出空,我一定会积极参加。 我参加 过晚报组织的 “ 玩家俱乐部”,与大 家一起游历祖国山河,领略风光美 景。 我还通过 “ 读者学堂”学到许多 实用的知识,如做凉菜、做素食、做 特色小吃等。 我还参加过 “ 万人看 新城”活动,通过活动我看到了昌 南客运站、生米大桥、青山湖污水 处理厂等市政建筑。 这不,晚报办 老年记者团,又帮我圆了自己想当 记者的美梦,同小记者和老记者们 一道,同

7、学习同成长,既丰富了我 的退休生活, 又让我老有所乐、老 有所享。 最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晚 报, 我与小学老师李怀京的重逢, 让我们共叙四十年的师生情。 真是无巧不成书,退休后我上 市老年大学, 翻出一些笔记本,其 中就有一本 南昌晚报1998 年初 举办的 “ 1997 南昌十大经济新闻” 评选活动获奖纪念册,上面还盖有 报社的鲜红大印。 我要说: 南昌晚报是我永远 的朋友, 与你同行我不会寂寞,我 一如既往与你共成长。 将来一切会 更美好,请接受我的祝福。 南昌晚报是幸福的。 在创刊 55 周年读者节活动盛大举行的日 子里, 有 200 多家合作商全程陪 伴,为市民打造了 “ 实惠盛宴”,

8、更 有十万多读者同赴盛大庆典。 报社 现场解答了读者提出的问题,解决 了他们的困难,收到了许多读者的 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读者零距离接 触, 更好地为读者提供全方位服 务,更接地气。 南昌晚报是幸福的。 在几代 报人的不懈努力,将她打造成 “ 中 国城市晚报品牌十强”, 从一张报 纸发展为拥有“ 一社三报一刊三 网”的南昌日报传媒集团。 南昌晚报是幸福的。 她推出 了两个富有特色的品牌:一个是有 着数千名充满活力孩子的小记者 营,另一个是有着五十多名重新焕 发青春的老年同志的老年记者团。 他们都在晚报的怀抱中快乐地幸 福生活着。 作为晚报老年记者的我是幸 福的。 在年近古稀之年圆了一个记 者梦

9、。 不但结识了曾经工作在各条 战线的兄弟姐妹, 学到了许多经 验,还得到了许多深入社会、走近百姓的机会。 我是幸福的。 在报社学习新闻 写作知识, 学习如何使用电脑技 巧,听取心灵讲座;第一次见识了 微电影, 重新认识学习雷锋的精 神。 春游白鹿洞书院探寻古代文化 渊源; 秋到共青城橘园摘橘子,了 解橘农的情况; 元宵节猜灯谜,春 节来临写对联我的老年生活 过得充实有意义。 我是幸福的。 跟随晚报走访青 山湖区,与百姓零距离接触,见证 南昌十年跨越,十年辉煌。 为自己 是南昌市民感到骄傲与自豪! 南昌晚报和我都是幸福的。 因为我们赶上了好时代! 南昌晚报 勇担媒体社会责 任,肩负 “ 正确舆论

10、导向,凝聚社会 共识,传达正能量”的职责,善于发 现社会中的真善美,为实现中国梦 鼓与呼。 我则秉承晚报宗旨,深入 社区贴近百姓,用自己的眼睛发现 身边美好的人和事,用真心和真情 写百姓心里话,努力做好老年记者 工作。 我爱 南昌晚报,我们都是幸 福的!B292013 年 5 月 7 日 星期二 编校 / 赖海荣 美编 /黄 悦特别报道南昌 乐客在线 www.0791L24 小时新闻热线 86865110“ 五一”假期,老年记者和小记者参加江西首届幸福生活嘉年华暨本报读者节活动 老年记者和小记者同品幸福生活? “ 风雨同舟五十五载,辉煌历程共同见证。”五一劳动节期间,江西首届幸福生活嘉年华暨

11、南昌晚报创 刊 55 周年读者节活动在八一广场隆重举行。本报联合众多企业商户与读者一起,共同庆祝这一值得纪念的 日子。 同时,本报以各种形式回馈广大市民和读者。 在此期间,本报组织了晚报记者团的小记者和老年记者 一起来到活动现场,与市民读者共同见证这一幸福快乐的时刻。 活动当日,老年记者和小记者们在本报记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活动现场的所有展区,并一起来到本报创 刊 55 周年纪念展区参观,共同回顾晚报 55 年的办报历史。 作为权威主流媒体,作为一份历久弥新的报纸, 晚报不仅给小记者、老年记者带来了生活的惊喜,还给所有的晚报读者带来了 “ 五一”假期的欢乐。黄皓 记者 陶慧霞 文 / 图5 月

12、1 日, 我随着南昌晚报 老年记者团参加了南昌日报报业 集团在八一广场举行的江西首届 幸福生活嘉年华暨 南昌晚报创 刊 55 周年读者节大型公益活动。 经过五十多年的艰难打拼, 南昌晚报成绩斐然,已拥有大 批的作者和读者, 已成为老百姓 心目中的一所大学校。 1962 年我从南昌师范学校 毕业,被分配到珠市小学工作,校 长万长枬就是 南昌晚报的资深 作者。从那时起, 南昌晚报就成 了我每天必读的报刊之一。 在万校长的引导下, 我爱上 了写作,开始向 南昌晚报投寄 一些小文章。 晩报的编辑老师从 不会怠慢我们这些小青年的稿 子,不论刊用与否都会有回音,或 为鼓励或为指导, 给年青作者以 浓浓的亲

13、切感。 从此陆续有几篇 “ 豆腐块” 散见于报端。 1964 年,电影 飞刀华风靡 全国。一时间校园到处出现飞镖, 险象环生。 我写了一篇 莫学 “ 飞 刀” 刊登在 街谈巷议栏目。 1965 年 5 月,报社举办通讯 员学习班。 南昌晚报的记者老 师们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历给我 们上了一堂堂新闻采访写作课, 使我们受益匪浅。 1980 年,我被调入江西师院 南昌分院图书馆工作, 与刚复刊 的 南昌晚报有了近距离接触, 我又开始了向报社投稿。 退休后, 我一直自费订阅几 份报纸, 南昌晚报必为首选。我 不但阅报,而且剪报、用报。 将其 中的 南昌茶座、 城市周刊、 美文悦读、 原创地带 等栏目 分门别类保留下来, 并不时拿出 来阅读, 不但陶冶了情懆也给自 己的退休生活增添了乐趣。 几十年来, 南昌晚报 不仅 教我写作, 更教我认识人生回报 社会。 如今,我又成为了 南昌晚 报的老年记者。跟着 南昌晚报 一路走来,我感觉到无比幸福。 南昌晚报和我都是幸福的本报老年记者 石春玲我与晚报共成长本报老年记者 罗梅英我和晚报的情缘本报老年记者 朱瑞生牵手晚报五十年本报老年记者 邬建峰老年记者在活动现场合影小记者参观车展小记者在活动现场合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