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57193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223.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 为加快推进城市智慧化发展,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促进产业转型发展,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综合竞争力, 根据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 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特制定绍兴市智慧城市建设规划纲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总体要求,贯彻“坚持融合发展,强化特色优势,健全支撑体系”的城市发展策略,以“城市一体化”为主线,以“惠民、强企、优政”为宗旨,充分利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强城市治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 加速构建具有绍兴特色的现代信

2、息经济产业体系,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市民幸福感,开创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 (二)基本原则 1以民为本,务实推进。突出为民、便民、惠民,避免重建设、轻实效,持续发现市民诉求,持续提高市民感知度,持续优化市民体验,提供广覆盖、多层次、差异化、高质量公共服务。 2创新驱动,持续发展。探索智慧城市发展路径、建设运营模式和技术应用领域创新,以创新驱动跨越式发展。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激发“人” 、 “城” 、 “市”的活力,由政府做实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营造信息经济市场环境, 引导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和产业升级改造,激发市民参与智慧城市共建共享和社会治理的热情,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3全市统

3、筹,协同共享。根据城市一体化思路总体布局,加强全市统筹,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推进全市信息基础设施、共性信息化应用、系统互联互通、配套基建和建设运营保障机制等统筹工作,以推动跨层级、跨部门业务协同为抓手,促进信息资源共享开放与管理服务能力升级。 4夯实基础,重点引领。整体建设按先急后缓的原则,分批分步推进。夯实数据及时准确采集、已有系统合理整合、信息化水平过于薄弱部门提升等基础工作,避免出现“短板效应” ;以全市统筹的基础工程和健康、交通、安居等优势领域为重点,全面引领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强各项工程总体规划,落实分步计划,稳步提高社会公众满意度。 (三)总体目标 至 2017 年,完成绍兴市智慧

4、城市一体化框架建设,一批专项智慧应用初具成效,完成“满足所有数据共享需求,公开信息在线可查率 100%,服务信息主动推送”的阶段性目标,市民和企业享受公共服务的方便程度、 城市运行协同能力和监测能力、 行政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至 2020 年,努力把绍兴打造成全国智慧城市典范,在应用实效、产业转型与模式创新等方面成为全国样板。实现“信息互通、反应敏捷、服务精准、决策智能” ,城市综合竞争力稳步提升,在民生改善、产业发展、城市运行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完成以下目标: 市民生活便捷化。实现公共服务全人群覆盖、全天候受理和泛在的服务入口,有效提高市民幸福感。 产业发展高端化。 构建绍兴特色的现代信息经济产

5、业体系, 加快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形成智慧城市建设运营产业链,推动信息经济企业走出去。 城市运行一体化。全程整合社会资源、全景呈现城市动态、全面保障城市运行、全民参与社会治理。 行政管理高效化。政府部门之间资源深度共享、业务紧密协同,政府智能化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 二、主要任务 根据绍兴市智慧城市框架蓝图,主要任务以“1349 工程”为核心,深化智能化基础设施和网络安全建设,推动信息经济产业发展和“两化”深度融合。 “1 个云平台”代表跨部门统筹基础设施、信息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的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3 大功能中心”代表为管理变革而统筹建设的新一代政府行政中心、城市运行中心和市民

6、服务中心; “4 大云服务”代表基于云计算模式统筹共性应用的城市一体化云服务,包括市民云服务、企业云服务、城市运行云服务和政府行政云服务; “9 个专项智慧应用”代表在广泛的智慧应用建设中近期重点推进的专项,包括智慧健康、智慧社会保障、智慧安居、智慧城市治理、智慧经济运行监测、智慧交通、智慧旅游、智慧科教和智慧文体。 整体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数据共享、应用对接、系统升级改造等方式, 整合纳入智慧城市总体框架。 按照省政府政务云、 浙江政务服务网、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公文交换、应急视频会议等相关标准规范,实现与省级系统的对接。 (一)落实一个云平台建设 以云计算为基础,以统筹化和

7、集约化共建共享的方式,汇聚各方广泛需要的硬件、软件和信息资源, 建设绍兴智慧城市核心枢纽城市公共信息平台, 推动各类城市主体 (市民、企业、政府) 、外部主体(协作城市、省、部)和管理服务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 1城市云计算系统。城市云计算系统以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按需分配为目标,包含基础设施服务系统(IaaS)和应用支撑服务系统(PaaS) 。基础设施服务系统为各部门提供云主机、云存储、云数据库等基础设施服务,原则上各部门不再新增信息基础设施投资,新建系统和已有系统升级改造均基于此系统。应用支撑服务系统为 WEB 和手机 APP 等各类应用提供中间件环境、访问管理和位置定位等全过程开发服

8、务,提高开发效率,减少开发投入。 2城市中央数据库系统。数据共享是智慧城市的基础。城市中央数据库系统以现有的人口库、法人库、空间地理库为基础,加速推进多部门协同应用建设,以业务协同带动数据共享,完善现有共享数据库,新建城市部件库、经济运行库、视频监控库、政务资源库、诚信档案库等多部门需要共享的数据库。 3城市信息共享开放服务系统 完善市级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扩大交换规模,建设资源目录服务系统,满足全市统一数据共享和交换需求,原则上各部门不再新建数据交换系统。 完善服务请求系统。针对各应用场景对数据的不同需求,整合各部门资源,按照主题对数据进行封装,提供相应的服务请求接口,避免过多数据直接暴露,

9、提高数据安全性。 加快物联网公共服务系统建设。对政府或社会化建设的二维码标签、RFID 标签、摄像头、GPS/北斗、各类传感器、监测终端和传感器网络等物联网设备感知信息进行汇聚和共享,优先推进视频监控信息共享、GPS/北斗信息共享和地理信息公共服务系统建设。 推进政府数据服务系统(DataShaoxing.gov)建设。制定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和规范,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上, 授权各类社会机构和市民通过数据下载和系统接口等方式访问城市信息资源, 加大社会化力量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力度, 方便市民生活的同时带动本地信息产业发展。 (二)促进三大功能中心建设 以服务对象为导向,打破行政区域和部门边

10、界,以一体化管理和服务为标准,促进新一代政府行政中心、城市运行中心和市民服务中心三大功能中心建设,统筹相关的基建、共性信息化应用建设和信息化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冗余建设,为城市一体化运营提供实体支撑, 带动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生活服务中心等基层功能中心建设, 推进政府扁平化和城市运行网络化管理模式,积极应对网络社会政府管理变革趋势。 1政府行政中心。依托新行政中心建设,整合各部门人员集中办公,集约化提供办公室管理、会议室管理、设施管理等行政办公后勤保障服务,通过政府行政云服务集约化提供共性信息化服务,实现政府部门高度协同,整合信息化运行保障队伍,解决部门信息化专业人员匮乏问题。 2城

11、市运行中心。合理整合已有运行指挥中心,解决“部门单兵作战”的城市运营问题,建立以“一体化综合运作”为目标的城市运行中心,市应急办、市公安局、市人力社保局、市环保局、市建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文广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安监局、市旅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执法局、市人防办、市长电话受理中心和市疾控中心等涉及城市运行监控、执法处置和公共事务管理与投诉的部门派人入驻各联动专席,12345、12319 等热线统一接入 (110、 120 和 119 不接入) , 整个城市运行中心通过使用城市运行云服务, 实现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日常综合监控、综合指挥调度、综合应急和决策支持功能。 根据城市运行中心建

12、设规模, 各部门有新运行指挥中心建设需求时, 优先考虑入驻城市运行中心, 充分利用共享指挥大屏、 视频共享、 指挥专席、 会商系统和呼叫中心等配套设施,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 3市民服务中心。以现有市行政服务中心为基础,逐步整合出入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办事大厅,建成市民服务中心。 “一门式”受理升级为“一口式”受理,大部分窗口可办理所有事项,实现“一表填报、一口受理、协同审批、一口发证” 。根据办事人数动态分配窗口开放数量,优化资源投入,避免办事跑多个窗口,减少办事等待时间。依托市民、企业云服务和浙江政务服务网体系的整合, 持续推进在线服务能力、 实名制体系和电子证照库等建设。 (三)推进四

13、大云服务建设 整合面向市民、企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共性应用需求,汇聚各方数据,依靠随时随地都能访问的云服务模式,由全市统一建设市民云服务、企业云服务、城市运行云服务和政府行政云服务等四大云服务, 形成四个门户入口, 支撑三大功能中心运行以及各部门的管理和服务。 1市民云服务。提供百科全书式的在线服务,市民和游客通过账号或市民卡,从手机APP、网站、有线电视、社区自助机等入口登陆,享受所有政府和社会化资源提供的公共服务(包括个人信息服务、生活信息服务、家庭社区服务、政府服务和社交互动等) 。引导各部门把民生服务直接通过市民云服务在线提供,避免重复建设。结合 96345、老人一键通和村邮站等资源,

14、建设面向市民的智慧社区和智慧村庄服务体系, 汇聚养老、 就业、 文化娱乐、家庭服务、医养融合、社区生活、农村电商等服务资源,加快推进公共服务 O2O 进程,完善最后一公里服务体验。通过市民云服务建设,统筹市民公共服务品牌建立、宣传推广、互动反馈、快速优化等工作,打破“重建设、轻运营”的机制困局,提升用户感知度,优化用户体验,探索跨部门的协同服务,共同促进城市公共服务的个性化、智能化发展。 2企业云服务。以绍兴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为基础,整合市场监管、质监、税务、商务、科技、金融、人力社保等服务资源,升级建设成为企业云服务,形成企业一站式全生命周期服务门户(包括办事服务、信息服务、投融资服务、

15、创业服务、科技服务、诚信服务、知识产权等政府基础服务) 。吸引各类云服务产品供应商加盟、对接和纳入企业云服务,统一为企业提供内部信息化应用(包括电子商务、物流、办公、ERP、供应链融资和园区管理等) 。云服务由产品供应商自主运营,政府购买基本服务企业免费使用,增值服务或高级版本企业付费使用, 以政府引导的方式促进 “两化” 深度融合, 推进智慧园区和智慧商圈建设,带动本地信息化企业发展, 挖掘企业信息化需求, 为国内外知名信息化企业落户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3城市运行云服务。以云服务的方式建设全市运行指挥统一软件系统,各部门可通过指挥中心、PC、移动终端等多渠道授权访问。汇聚整合城市资源信息和

16、各领域运行动态数据,联动各已有运行指挥中心和各部门业务系统,提供信息展示、指标监测、终端监控、指挥调度、会商、协同处置和综合监督等共性应用,满足各类日常监控、日常指挥调度、综合应急处置和决策支持需求。 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指挥中心软件系统, 统一使用城市运行云服务,并基于此云服务叠加部门专业运行指挥应用,已建系统在升级改造时统一迁移。 4政府行政云服务。形成政府行政办公的统一门户,将全市各部门行政办公所需要的OA、行政审批、信息发布、电子监察、视频会议、档案管理、阳光信访、社区综合管理等系统融合纳入、 互联互通, 建成政府行政云服务, 全市政府工作人员一次登录, 按权限使用。各部门原则上不再新建相关系统,已建系统在升级改造时统一迁移。 (四)加强九个专项智慧应用建设 1智慧健康。整合升级已有的医院 HIS 系统、社区健康档案系统、医疗服务一卡通平台系统等,推动覆盖区域卫生、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医保控费、医院智能化和药品管理等方面的城市智慧健康平台建设,实现与市民卡的对接,实现跨机构、跨行业、跨区域的信息联动与整合,为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市民、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