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529013 上传时间:2018-03-30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案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教案(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课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本课设计意图一、本课设计意图(一一) 教育教学目标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识目标(1) 识记发展的实质。新事物和旧事物的基本含义。量变和质变的基本含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2) 理解发展的普遍性。事物发展的道路和方向。事物发展的形式。(3) 运用列举实例,结合所学知识,运用相关原理,说明自然界是无限发展的,结合百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说明人类社会是永恒发展的,人的认识也是不断发展的。了解唯物辩证法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列举实例,运用相关原理,理解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明新事物必然战胜旧

2、事物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结合古人有关的名言警句,组织学生讨论生活和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分析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关系对于我们生活和实践的意义。2能力目标能力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方向、发展的道路和发展的形式,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2) 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3) 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困难挫折与理想目标之间的关系的能力。发展的本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这就决定了发展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现实生活中,既应该看到事物变化发展的光明前景,同时又要看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艰难曲折

3、性。使学生既具备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还要拥有一份平和的处世心态,提高自己应对社会、承受困难和挫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166(2) 增强学生对社会发展的信心,树立为美好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3) 培养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的精神,让学生切实认识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既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促进质变,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4) 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二二) 课程标准

4、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内容目标: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示与建议:例如,生产工具的演变,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等。针对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阐发可持续发展的哲学依据。撰文:用哲学观点,阐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二、教学内容分析二、教学内容分析(一一) 教学提纲教学提纲框题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1) 自然界是发展的。(2)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3)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1)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2)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框题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

5、曲折的(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3) 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2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1) 量变和质变的含义。(2)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3) 做好量的积累,实现事物的发展。167(二二) 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结构分析及探究活动设计意图1本课的逻辑结构本课的逻辑结构唯物辩证法既是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科学,又是关于世界永恒发展的科学。根据课程标准,第八课是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其内容设计为两个框。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理解发展的实质和发展的普遍性。本框分为两个目。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的逻辑顺序是: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

6、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世界上的一切事物,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再到人的认识都是永恒发展的,都经历了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漫长的不断发展的过程。第二目,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是从事物前进性和方向性出发来理解发展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最后得出结论:没有发展就没有自然界,就没有人和人类社会。学习了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就要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在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进一步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好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在曲折的

7、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懂得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此要对事物发展的前途充满信心;另一方面事物发展的道路又是曲折的,要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与挫折。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目的逻辑结构是: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的状态一量变的概念质变的概念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做好量变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 本目的重点是让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着眼于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的积累,踏踏实实,埋头苦干,还要抓住机遇,果断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在本课中,第一框侧重于从世界观的角度分析唯物辩证法的发展

8、观点,第二框则侧重于从方法论的角度讲发展,即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懂得踏踏实实做好量变的准备工作,又要在适当的时机促成事物的质变,推进事物的发展。这两框的内容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遵循一个严密的逻辑顺序。2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本课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第一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第一目,发展的普遍性。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旨在说明自然界是发展的。让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认识到,从生命产生到人类的出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讨论,得出结论:世界168 是永恒发展的,今天体质的人类也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第

9、二个探究活动,引人中国百年历史巨变的照片和文字,旨在说明:从 1900 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再到 2000 年中国健步迈进小康社会,中国社会所发生的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教师在此应有意识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唤起学生时刻愿意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人类社会也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第三个探究活动,引入牛顿经典力学理论不断被后世新的理论所否定和发展的故事,说明任何理论都会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随着人的认识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充实和完善,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定律,没有永远完美的理论。对自然科学的认识是如此,人们对具体事物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个由不知到知

10、,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的由浅到深的发展过程。这一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真正理解认识没有终点,真理没有顶峰。第二目,发展的实质。这一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这一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从身边计算机的更新换代开始,了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学生通过思考认识到,没有发展就不会有五彩的自然界,就不会有不息的人类社会,就不会有人的认识的提高,当然也就不会带来蒸蒸日上的现代科技。这是因为,哲学上所讲的发展是世界发展方向的前进性和上升性,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第二框,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第一目,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一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旨在告诉学

11、生,只要是新事物,就会有远大、光明的前途,因为它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主义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因为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遭受了巨大挫折而否定其作为新事物的巨大发展潜力和优越性。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道路虽然曲折,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我们应该坚定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前途的信心,不能因为社会主义社会在一时、一地受挫而否定社会主义社会,正如邓小平所说:“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告诫学生要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主义社会在发展道路上所受的挫折。第二个探究活动,导人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又遭受了与袁世凯和

12、张勋两次复辟斗争的历史事件。引入这一案例,目的在于说明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对于封建制度来说是新生事物,因此,肯定会有挫折,但挫折是暂时的。第二目,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这一目设计了三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探究活动,选自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中引用的两个论证。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黑格尔的这段话,并理解和体会“谷堆”和“秃头”的形成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典型过程。第二句话“量的进展看起来并不改变什么,而只是增加和减少;但是最后却过渡到了反面去。 ”这是黑格尔的原话,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结合量变和质变的概念和特征,帮助学生分析。169第二个探究活动,列举了我国

13、古代哲人留下的富含哲理的名言警句,旨在让学生分析其中包含的哲学道理: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逐步发展到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这些名言警句和学生学习、生活非常贴近,可以让学生自己举出类似的名言警句。第三个探究活动,引用了一位世界马拉松冠军得主在畅谈自己夺冠经验时所说的一段话,旨在让学生理解,当我们需要完成一个艰巨的任务时,虽然一个人的技能、体力等必备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如果还能使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则可以使任务的完成变得更加轻松和愉快。这位马拉松冠军得主正是使用了化整为零的方法,把马拉松的路程变成了一个个量的积累,变成了一个个希望的实现,才出色完成了马拉松赛程,促进了质变。这

14、个故事对学生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教师可以借此故事举出更多的生活实例,并在讲课中启发学生,让学生切实感受到哲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生活处处有哲学。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一) 重点、难点问题分析重点、难点问题分析1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个比较复杂的范畴。广义的发展,是指运动、变化的一切过程,既包括上升的运动,也包括下降的运动;狭义的发展,特指事物的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由无序向有序的前进和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陈代谢是宇宙间不可抗拒的规律。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唯物辩证法确信

15、事物都是发展的。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依据当时的科学材料,详细研究了自然界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马克思用毕生的精力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和人类历史,发现人类社会历史与自然历史过程一样,也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要,不断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便同他们一直在其中活动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这促使人们来变革生产关系,进而改变整个社会制度,改变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全部上层建筑。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一部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史。发展是人类生存的现实世界的主导趋势。人类是发展的,生命是发展的,地球是发展的,太阳系是发展的,人类能够观测到的整个宇宙也是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的全部思想,都

16、贯穿着这样的发展观,渗透着这样的发展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努力,就是运用这个最彻底、最完整、最周密、内容最丰富的发展观去考察事物,特别是考察现代资本主义,从而揭露它的发展机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理论则对这个发展观进行全面而深刻的探讨。2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这是由新旧事物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因为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新事物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吸取、170继承了旧事物中积极的、仍然适应新的历史条件的东西,增添了一些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的创造性活动的产物,符合绝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反映着社会进步的要求,因而最终能得到绝大多数人、特别是有远大前途的先进社会势力的支持。 新生事物不可战胜的规律,在社会生活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把握这一规律,对于理解社会生活、认识社会发展、增强人们为进步事业而奋斗的信念,具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