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6475654 上传时间:2018-03-29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24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媒体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实践(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Rethinking Expressions of power 媒體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實踐 媒體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實踐 奇斯夫斯基 奇斯夫斯基 十誡十誡 (五五):可人:可人 思雁 志善是大部分人所認同的價值,只是出卻由自主。知難一話出我們面對生活選擇時的矛盾。自小我們接受道德教育,無是有否宗教背景的學校,也會教一些做人的道,告訴我們應該做的事。這些應該做的事合社會道德的標準,但我們卻能實踐出。究竟我們在認知層面上承認自己接受的一套價值觀,但有甚麼因素使我們將這套被認為是正確的事出呢? 或許我們根本沒有想過被灌輸的一套價值與我們有甚麼關係,以致我們能將這些實踐在我們的生活中。又或者這些價值標準

2、根本就是模糊清,我們只看到表面的部分,甚麼是應該和甚麼是應該的二元分法,沒有深入地想到生活中的矛盾,以致我們只在分辨別人的過犯,而忽視自己在生活中面對的處境。 媒體教育在香港經常出現在公民教育的課程中(Cheung, 2005),這種媒體教育是透過媒體作為工具去達至特定的教學目的(learning “through” media),而並是以分析媒體作為教學目的(learn “about” media)。本文旨在是討前者,即透過媒體可否達至教學目的。 奇斯夫斯基的十誡 (The Dekalog)拍攝於八十代為波電影台拍攝的劇集系,每一集以一條誡命為主題,用當時的時代背景創作十個沒有關的故事,而十

3、個同的故事同樣也發生在一座大廈/大廈的住客身上。十個故事是奇斯夫斯基及編劇 Krzysztof Piesiewicz 對於天主教聖經十誡現代的詮釋。本文嘗試用十誡的第五集 可人進觀眾研究,研究的對1Rethinking Expressions of power 象是三個大學一級的學生,目標是要解他們怎樣解這個文本,而解文本對他們產生甚麼意義。 究竟透過電影閱,學生可否將價值觀與自身的經驗緊扣並進討,去建他們的價值及對已認知的價值有新的體驗? 本文嘗試以解人怎樣建價值開始,再研究可否透過媒體培養學生的合特質 道德教育的元素。 1. 道德教育:價值建道德教育:價值建 Tim Sprod 在“Phi

4、losophical Discussion in Moral Education一書提出人要在道德上有自主能,即是道德可以推動人的為,並為為負責,人是需要有合特質(Reasonableness)。 一個合的人,是有能在同的原因選擇要的事。而怎樣培養人可以有合特質,是要在以下五方面得到發展:批判性、創意、承擔、處境化、結合身體。 批判性思考有助於將問題細分及收窄,在同的背景及情況下,人有能去出同的因素影響事物的發生。人需要在同的範疇有解,才可以較全面的掌握真實情況。這個過程是需要斷自我完善的。 除對現實情況有所掌握外,能有創意去想像、作出假設,方能對事情有敏感。敏感的人會容意到自己及別人的情緒,

5、同心因此也會提高。正因為他們較想像別人的處境及對方的感受,往往能顧及別人的感受,作出為別人設想的為。 情緒代表著人的慾望、價值及承擔。當我們發現現實與期盼或價值有所同或符合,我們會作出為或心上的反應。這些帶有情感的經驗直接影響我們對事物的判斷及承擔。 2Rethinking Expressions of power 我們的生活的環境會改變,影響我們的因素也會改變。我們有同的經驗,所以帶我們有同的判斷。這些在同處境下產生的經驗可能使我們鞏固我們已有的判斷,或者是斷修正自己的想法。個人背景經、個人情感、周圍環境的同會影響我們的選擇,而抽空這些因素討事情是沒有意思的。但是,人們可否在同的情況(con

6、text)下能產生一個共通能呢? 我們的價值考慮同時要顧及我們的生需要。作為一個人,我們能否認我們是有同的生需要。身、心、三者並存,價值是否可以身體出?還是一些人的身體也可接受的事情。 除個人因素外,我們也是與社會緊扣。透過公開及斷的反討,將一套思維轉化在同情境或同群體之中。 以下的子嘗試明合特質。一個人如果在一九八九已成長,經過四民運帶的震撼,那時如果有對學生爭取的有認同及期盼,結果在電視上看到的畫面會有能想像到真實的情況,情緒一定會受牽動,是我們成長在八十代的人的共同經。當慾望被踐踏、價值被扭曲,產生負面的情緒;而這個帶有情感的經驗我們產生承擔。當這些帶有情感的經驗沒有被忘記,也沒有其他的

7、經驗否定這些價值,人會對事情仍有承擔。這些在殖民地時代的對抗爭取,在今天回歸後的會否產生變化?仍有人相信以身體抵禦坦克的做法嗎?董建華時代的過去,社會要和諧在大部分人心中的意義是要激進的抗爭,搞好經濟為目標,這些爭取在天星碼頭的保運動在社會能得到支持嗎?我相信對於每個香港人對以上的看法也有同,他們有同的取向,可能因為他們有否同樣的情感經驗,他們怎樣選取同的情況作分析,他們在同的處境或情境。所以在價值建的過程中,我們會產生同的想法與反應。 2. 奇斯夫斯基建構十誡的意義奇斯夫斯基建構十誡的意義 奇斯夫斯基出生在波。他成長在共產統治的代,而波深厚的天主3Rethinking Expressions

8、 of power 教根基使他對天主教信仰有一定的認。茲電影學校畢業後,他為波共拍攝紀片。他的劇情片經常圍繞著命運的巧合及自己的選擇。他在十誡英文版的 DVD 小冊子上道, 我相信命運是所有生命 包括我自己 的重要部分。固然,一個人可以選擇他/她要走的人生,也在某程上決定途中的際遇;但要真正解自己當下的處境,我們必須回望過去同的人生段,分辨出哪些是必然會發生的,哪些是自由意志使然,又有哪些純粹是機緣巧合。 他認同人的生命有些是我們受著環境而能改變,但有些是我們可以有自由意志去決定。 我們意到從沒有哲學或意型態曾挑戰千十誡的基本宗旨,然而它們卻每天都遭到違背。我們努建構影片的故事情節,務求使觀眾

9、在座時,腦子想著的問題,和我們把紙張放進打字機時尚未打出劇本時想著的問題是一樣的。 奇斯夫斯基在創作十誡時想著滿腦子的問題,他希望透過十誡引起觀眾討這些曾受挑戰的宗旨為麼每天被人違背。 十誡的第五誡:可人。 我想我拍這部片的原因,是因為這一都以我的名義在進,因為我是這個社會的一分子,是波這個國家的國民之一。如果在這個國家,有人在另一個人的脖子上套上一個繩圈,然後把他腳下的凳子踢開,他是以我的名義在做這件事。而我並希望它發生,我願意看他們做這件事。我想這部影片並真的在討死刑,而在指涉一般的。無你為麼由人、的對象是誰、誰去動手,都是錯的。我想這是我拍那部影片的第二個由。第三個由是我想描述波的世界:

10、一個可怕而乏味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人們對彼此毫無憫之心,他們彼此仇視,但互相幫助,反而互扯後腿。在這個4Rethinking Expressions of power 世界,他們彼此厭。一個孤孑者的世界。 (奇斯夫斯基, 1995) 奇斯夫斯基認為死刑是一場,身為國民的一分子對於國家以自己的名義去人表示同意。在影片,無是少死的士司機,抑或是司法制死少,在其本質上也是一樣的。 另外,他用色的光鏡去拍攝此影片。色的片子給人是草如茵的感覺,根據他的法是使世界就會變得殘酷。他所表達的華沙是一個孤寂的城市。在影片中,少在酷的城市上走,他所遇的人和事也是冰冰的。影片沒有交待他的士司機的原因,但從他人前的寂

11、寞及在死前與師的對話我們知道他的妹妹的死使他寂寞,他在也無法逃創傷。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一個經常在十誡出現的角色。在每集中同一個演員會用同的身份出現。在可人中,他以一個手拿著一把用做土地測的長尺及長梯的角色出現。他與各主角也沒有對話,但他在少人之前在的士內與少有眼神的接觸,他對著少愁眉苦臉地輕輕搖頭,我覺得他的搖頭是告誡少可人。在一些評,有人嘗試解這個角色為上帝的角色,一個無所在但在默默地看著事情發生,有時面帶愁容,在十誡的第一誡的開首在火堆前。本地影評人舒琪認為,這個角色在看世界,是一個天使甚至是上帝的角色,在默默地看著人的罪而愁傷。 3. 研究對象的特質及背景研究對象的特質及背景 是次研究邀

12、請三個香港大學本科一級生與。他們背景的相同處是他們畢業於同一所天主教中學,同樣自中產家庭,在同一區長大。邀請他們與的是他們在求學時一定有機會接觸到聖經,對十誡也有一定的認。他們會對十誡有一套故有的想法。 另外,他們受中學教育的背景是相同的;而透過研究,我們可以得知相近教育背景對十誡的詮釋在觀看影片前及觀看影片後的相同及同。 5Rethinking Expressions of power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是師生關係。研究者是他們中三至中五時(三前)的學或電腦師,所以彼此關係密,存在著互信的關係,也知道對方的基本資。尋找研究對象的方法是透過互網絡其中位學生,再請他們自由邀約他們的同學。結果最後有

13、三人作為研究對象。 4. 研究的方法研究的方法 研究對象組成小組。研究者首先搜集他們的背景資,再訪問他們對信仰、十誡及特別是十誡中的第五誡的看法作紀(約 30 分鐘)。接著,我們在會議室一起觀看十誡 (五):可人(片長約 58 分鐘),研究者從旁紀他們的為及對話。最後,研究者再作訪問研究對象對有關影片的內容及感覺(約 30分鐘)。 5. 研究結果研究結果 研究對象用 A、B、C的代號代表。 5.1 研究對象的背景及在觀看影片前對十誡:第五誡研究對象的背景及在觀看影片前對十誡:第五誡 可人的看法可人的看法 A: 齡 / 性別:19 / 1. 宗教背景: 能肯定自己仍是否天主教徒。中二至中七時與天

14、主教同學會的活動,升上大學後沒有接觸宗教,覺得有些事情是自己可以掌握,如果凡事也依賴宗教決定失去自主權。 2. 對十誡的印象: 十誡給她的第一個印象是她在低級的宗教科師。十誡對她是一些人們可做的事。 3. 他與十誡的關係: 雖然她能確認自己天主教徒的身份,但她認為十誡符合她的家庭教導她的道德標準,所以她認同十誡是要遵守的。 4. 他對可人的看法: 她認為人是傷害人的為,所以能接受。除在要保護自己的情況下,否則怎樣也可以人。 6Rethinking Expressions of power B: 齡 / 性別:19 / 男 1. 宗教背景: 一直也沒有任何宗教背景。 2. 對十誡的印象: 十誡是一些誡條,是人基本要遵守的,像中國的義恥。 3. 他與十誡的關係: 十誡是他會遵守的,也是他的價值觀。 4. 他對可人的看法: 無任何原因,人也是可接受的。他認為生命是可貴的,每人也有生存的權。 C: 齡 / 性別:19 / 男 1. 宗教背景: 他在中(前)曾與基督教的聚會,也曾相信基督教。之後,他在互網上看到關於無神的文章,他認為輯合,相信基督教。 2. 對十誡的印象: 他認為因為人有原罪,所以要有十誡。最深印象是可妄呼我的名字,那是他在上課時回應我的提問時的回答。 3. 他與十誡的關係: 有部分是要守的,如那些與中國人的觀相關的要守。是要影響其他人。 4. 他對可人的看法: 基於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