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6410950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X 页数:91 大小:23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紫光芯云中心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本)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紫紫光光芯芯云云中中心心建设单位建设单位(盖章盖章):成成都都国国微微科科技技有有限限公公司司编制日期:编制日期:2018 年年 1 月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的单位编制。1. 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 30 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 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终点。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

2、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不填。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一)(表一)项目名称紫光芯云中心建设单位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葛元庆联系人

3、彭亮通讯地址成都市天府大道南段 2028 号石化大厦 1801 室联系电话18030628063传真/邮政编码610199建设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益州大道东侧立项审批部门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监管局批准文号川投资备【2017-510109-70-03-223063】FGQB-1161 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业 K7010占地面积(平方米)21986.20绿化面积(平方米)3297.93总投资(万元)597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417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70%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工程内容及规模: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的由来一、

4、项目的由来成都高新区致力于建设自然、人居、政策、服务及基础设施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创业和生活环境,随着近年来高新区的不断发展,对社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逐渐增长。经政府招商引资,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 59700 万元在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益州大道东侧科研设计用地进行“紫光芯云中心”项目的建设。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于 2012 年办理过环评手续,原项目名称为“成都国微研发中心”,于 2012 年 12 月 4 日取得本项目的环评批复文件(成高环字2012611 号),项目一直未动工。如今,项目重新启动,原项目环评文件已过期,本次重新申报环评。现项目名称为“紫光芯云中心”。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拟

5、在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益州大道建设紫光芯云中心项目(下称“本项目”)。本项目投资 5.97 亿元,规划建设净用地面积 21986.20 平方米,建设两栋高层科研楼(23F)、及一栋科研楼(3F 局部 4F)及其相关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为 120347.85 平方米(最终以规划部门批准方案为准)。2017 年 12 月 5 日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监管局以“川投资备【2017-510109-70-03-223063】FGQB-1161 号”文件对该项目进行备案登记。本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将产生一定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因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6、以及国务院第 253 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内容,项目建设前必须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相关规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类别为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受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委托,成都中成科创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承担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资料收集,按照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编制说明及相关环评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上报审查。二、工程地理位置二、工程地理位置17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项目西侧为益州大道,往西是空地和嘉祥瑞庭南城;北面紧邻勤俭变电站;南面为

7、空地,往南是在建项目;项目东面是互信通信息研发基地、和芯科技、在建工地;东南侧为蜀郡(居民小区)。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 1,外环境关系及监测示意图见附图,外环境关系及监测示意图见附图 2。三、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规划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三、项目产业政策符合性、规划符合性和选址合理性分析及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产业政策符合性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业,属于允许类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 年本)(2013 年修订版)中鼓励、限制和淘汰类规定的范围,本项目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同时,本项目建设不属于国土资源部“关于发布实施限

8、制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2012 年本)的通知”规定的项目。成都高新区经济运行和安全生产监管局以“川投资备【2017-510109-70-03-223063】FGQB-1161 号”文件对该项目进行备案登记,同意本项目备案建。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现行产业政策。2、项目规划符合性、项目规划符合性本项目为房地产的建设项目,属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类。本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取得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于 2016 年 9 月 9 日取得了成都市规划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地字第 510122201629047号,用地性质属于科研设计用地。于

9、2014 年 11 月 8 日取得国土证(成高国用(2014)第 34118 号)。本项目于 2012 年 1 月 17 日与成都市国土资源局高新分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5101 高新(2011)43 号),因此本项目符合规划。3、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本项目建设于成都市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分布有当地居民、公共绿化等,项目评价区域内无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定的42保护目标。本项目为房地产开发,产生的噪声污染物较小,通过采取各项措施后,对周围声环境质量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建成运营后,不会因本项目而造成扰民现象。本项目营运期

10、供电由市政电网提供;用水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排水经市政管网排入成都市第三污水处理厂(三瓦窑污水处理厂(三期),处理达标后排入府河。项目运营期的各项用料来源和污染物排放得到了有效的保证和治理。项目用地及附近均为科研设计用地,无基本农田、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项目的建设将与外界环境基本达到和谐与一致。本项目外环境 200m 范围内无基站。项目北面为天府五街、西面为益州大道、东面为吉泰路路,与府河最近距离705m。交通十分的便利快捷。项目西北面为国际创业服务大厦、中国成都留学人员创业园;东面紧邻一幢和芯科技大厦;东北面与研发基地相邻。本项目也主要为研发楼,因此项目选址与周边环境相容。项

11、目北侧 1m 有勤俭变电站(110KV),建议本项目建筑与变电站应划定电磁建议本项目建筑与变电站应划定电磁辐射安全防护带,落实此建议后,辐射安全防护带,落实此建议后,同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同周边环境具有相容性。项目西南侧有高压线,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第五条明确规定第五条明确规定 110kv110kv 高压电高压电缆与建筑物水平距离是缆与建筑物水平距离是 5m5m。本项目。本项目 3#3#栋与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为栋与高压线的水平距离为 11.25m11.25m,建筑物满足,建筑物满足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要求。的要求。综上所述,项目的选址是合理的。4、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合理性

12、分析、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1)规划布局)规划布局本项目是由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开发建设的研发办公用楼地产开发项目。项目建成后,共 3 幢研发作为主楼,分别是 1#栋 23 层、2#栋 23 层、3#栋 4 层。此外还包括地下车库、绿地等,总建筑面积 120347.85m2。42本项目机动车与人行出入口分开设置互不干扰,非机动车全为地下存放,机动车库分为地上车库和地下车库。本地块采用人车分流的道路系统,在本地块均设置了两个机动车出入口,分别位于地块东南侧与西北侧。本项目厂界外均以办公楼为主,与外环境关系相容,不会对周围住户带来影响。本项目柴油发电机房设置在地下室设备用房内,柴油发电机废气

13、经自带尾气处理系统处理后由排风风机抽出后,经 3#栋烟井楼顶排放。本项目 3#栋研发楼楼高为76.05m,因此本项目柴油发电机废气排放口布置合理;地下室停车场排风口位于小区绿化带内;故本项目发电机废气、地下室停车场废气经处理后排放对周围环境及本项目研发楼均无明显影响,布局合理。本项目东北角、东南角分别设置有单独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垃圾收集点位于项目东北角和东南角,封闭设置,因此垃圾收集点设在此处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对居民的影响,运输较方便,因此垃圾收集点的设置是合理的。本项目污水预处理池位于项目西侧,方便与西侧益州大道市政污水管道进行接管。本项目配、变电系统以及备用发电机设于地下层,能够较好的屏

14、蔽其对小区住户的干扰。本项目采用分体式空调,不采用中央空调。通过上述对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对项目以及项目周边环境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2)建筑设计)建筑设计项目由 2 栋科研塔楼组成,沿基地纵深方向布置两栋 23 层研发楼,两栋研发楼造型相同,错位布置。在基地的西面紧邻益州大道旁设计一栋 4 层研发楼。考虑到与项目周边环境及城市空间的协调性,同时塑造出积极并充满蓬勃朝气的城市印象,本项目建筑方案的设计以简约的现代风格为主。塔楼的立面为强调建筑体块对比的现代风格。通过对周边建筑环境的研究,对项目本身建筑体块的推敲,以及不同材料的相互结合,创造出怡人的建筑空间形象,体现出高科技

15、研发中心应有的锐气与活力以及相应的实力(3)交通组织)交通组织1)项目人行出入口有一个,设置于项目西侧,邻近益州大道。车行交通出入口42设置2个,分别位于项目西侧。满足日常交通使用,消防车出入口既为车行交通入口。2)消防通道均为环形,形成环状的消防交通道。3)整个小区设置地上车库和地下车库,其中非机动车全为地下停放,共365个停车位。机动车地上车位为45辆,地下车库停车位835辆。设计从整体规划出发,力求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通过巧妙的建筑设计,为片区注入新的活力。设计中,沿基地纵深方向布置两栋 23 层研发楼,两栋研发楼造型相同,错位布置。在益州大道上看过去,极具标志性,很

16、好的体现了企业的形象。在基地的西面紧邻益州大道旁设计 3#栋 4 层研发楼。整个项目沿益州大道立面高低错落,避免了高层建筑常出现的体量单一的问题;基地的两个车行出入口分别布置在基地的西面,使车行在基地内部形成环形通道,交通便捷,出入方便。提升了项目的品质。因此,项目总平面布置合理。本项目总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3 所示。四、项目概况四、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项目名称、地点、建设性质项目名称:紫光芯云中心建设地点:成都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益州大道东侧建设单位:成都国微科技有限公司建设性质:新建本项目暂不建设食堂,只预留隔油池及烟道。后期建设食堂再另行环评。2、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南区大源组团,规划建筑面积 120347.85m2。地上计容建筑面积 87944.79m2,其中研发楼总建筑面积 87713.64m2,物管用房建筑面积231.15m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