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6345875 上传时间:2018-03-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 免费下载安徽省芜湖市 2009 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 文 试 题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 6 页,三大题,21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用时 150 分钟。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用 05 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卷上指定的位置。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考卷有 5 分卷面书写分数,包含在总分中,答题时考生可以使用新华字典;考试结束, 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卷一并收回。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 1-3 题。板子矶在

2、芜湖市荻港南面的江边上,登矶远眺,江滔拍岸,浪卷如雪,令人心旷神怡。这 里居高临下,扼长江咽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60 年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 也是从板子矶登陆突破长江天险的。矶上绿树抱合,簇拥着一座花岗岩石碑,灰白的石片耸 立如帆,当中那片最高,镌刻着鲜红的大字“百万雄师渡江第一船登陆点”,左右各一片,错落有致,象征着万船竟渡。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 分)咽喉( ) 镌刻( )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2 分)错别字: 改正: 错别字: 改正: 3.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2 分)心旷神怡:错落有致: 4.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

3、当,句存在语病,请一一改正。 (6 分)2009 年 4 月 22 日晚,在奥林匹克体育馆,我市举办了一场红色经典歌曲万人歌咏大 会暨纪念芜湖解放 60 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市文化馆承担了此次歌咏大会合唱方阵队的 辅导排练工作,并全程接待外地来芜演职人员的吃、住、行,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受到了 大会组委会的表彰。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使全馆工作人员进一步认识到文化馆是开展群 众文化活动的龙头单位。改正: 5.名句默写。(10 分)窈窕淑女, 。(诗经)己所不欲, 。(论语)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感时花溅泪, 。(杜甫春望)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

4、调歌头)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 免费下载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诗人岑参送别友人时依依不舍之情的诗句是: ,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蕴含人生哲理的佳句,读来耐人寻味,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课 内外均可): , 。 6.走进西游记 。(5 分)唐僧西天取经,历经十四个寒暑,横跨十万八千里之遥,途径不少奇异的国度,其中 你印象深刻的两个国家是 、 。(2 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却说那师父驾着白鼋,那消一日,行过了八百里通天河界,干手干脚的登岸。三藏上岸, 合手称谢道:“老鼋累你,无物可赠,待我取经回谢你罢。 ”老鼋道:“不劳师父赐谢。我闻得西天 佛祖无灭无生,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在此

5、间,修行了一千三百余年;虽然延寿身轻,会说人 话,只是难脱本壳。万望老师父到西天与我问佛祖一声,看我几时得脱本壳,可得一个人身。 ” 三藏响允道:“我问,我问。 ”那老鼋才淬入水中去了。上文描写的是唐僧前往西天路上的一段经历。后来,取经归途中他们重逢,老鼋驮着 唐僧行快到通天河东岸时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请你简要概述。(3 分)答: 7.语文综合运用。(8 分) 下表中是第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获得的部分数据,请你用文字表述 2008 年的变化情 况。(不超过 35 字)(3 分) 成人图书阅读率成人人均年阅读图书2007 年48.8%4.58 本2008 年49.3%4.72 本答:调查显示

6、 2008 年: 小丽准备对九年级同学的课外阅读目的进行调查,她在设计调查问卷时,首先想到 了“休闲消遣” 。请你用四个字短语帮助她再设计两点。 (2 分) 2 月 28 日下午,温家宝总理通过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与全球网民进行在线交流时说: “我非常希望提倡全民读书。我愿意看到人们在坐地铁的时候能够手里拿上一本书,因为 我一直认为,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多读书吧,这就是我的希望。 ” 请你也说一段话,向全校同学发出多读书的倡议。 (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 (3 分) 二、阅读(35 分) (一)(20 分) 江南瓦 陈志宏 瓦是江南的帽,楚楚然,如片片暗玉点缀屋上。 瓦来自泥土

7、,历经火炼,是土里长出的硬骨,是火中飞出的凤凰。 一片片盖在屋顶,似鱼鳞,又像梯田,晴时挡烈日,雨天遮雨水。偏偏不碍风游过,上瓦 与下瓦之间有缝,沟瓦与扣瓦之留有隙,这小小的缝隙里,清风流淌,朗月流银。江南屋有风, 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 瓦是风雨之中最玄妙的乐器。风在瓦缝中穿行,声如短笛,拖着长长的尾音,是底气充 足的美声。雨点落下,清越激昂,雨越来越大,击瓦之声,与飞流的雨声汇聚成一曲浑厚的交 响乐。 最美要数檐下滴雨了。像是有一根无形的线,把那雨珠串起来,上连着屋檐最边沿的沟 瓦,下系在地上一洼清亮的雨水里。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

8、, 恣意地嬉戏。雨珠稀稀落落,那是小雨;雨珠变得密密挤挤,那是雨势明显增大之故;当檐下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 免费下载雨珠落成一条雨线时,雨就大了,很大,很大。 江南风暖瓦生烟。炎夏的阳光,火一般普照,屋瓦之间,丝丝然,飘飘然,升腾一缕轻烟。 如烟如梦,亦似花。烟,其实是光影的折射,却给瓦平添动感。日影飘然,烟瓦舞动,那是瓦在跳一支奇妙的日光舞。 江南少雪。真的落了雪,瓦就有最柔美的银白曲线,恰似性感女人着一袭素白的丝质旗 袍。融雪,是从水声开始的。屋瓦上的积雪化了,一滴一滴、一线一线的雪水,便从瓦上飞落 下来,屋檐下淅淅沥沥的滴水,其声势堪比一场中雨了。 岁月催人老,亦使江南瓦落尘泛

9、黑。 天长日久,沙土落在瓦上,叶片烂在瓦间,一层一层,积累着厚厚的光阴故事。偶尔,有 种子在风中摇落于瓦中,抑或从鸟嘴里飘落瓦上,便会长出一丛碧绿的“瓦上草”几十年 上百年的古屋的标志之一。 比草更能为江南瓦披绿装的是苔藓,特别是背阴的北边瓦,浓妆淡描,深浅不一。长苔 的江南瓦,神似一块暗玉,墨绿,深绿,暗绿,远远地看上去,绿意摇曳,深沉如佛。这种绿, 透着深蓝,于是,人们创造出了一个形容词瓦蓝。 江南瓦,没有北方琉璃瓦那种贵族气息,卑微如草芥;更没有琉璃瓦那种流光溢彩,粗糙 如土坷。但它是人们容身之需,安居之宝。 只是钢筋水泥,一步一步,把江南瓦逼进历史的暗角。真担心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用狐

10、疑的神情在“百度”里去探寻:什么是瓦?什么叫瓦蓝?那时,谁还会如我般深情地怀念那江南瓦。 (选自散文杂志 2009 第 2 期,有改动)8.请你筛选文中描写江南瓦的有关信息,填入下面的方框中。 (4 分) 答: 9.请从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两方面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江南屋有风,当数瓦上功。住在这样的青砖瓦屋里,冬暖夏凉,气韵悠扬。风吹来,雨珠飘来荡去,像个顽皮的孩子,尽情地撒欢,恣意地嬉戏。10.本文倒数第二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5 分) 11.文末作者含蓄地表达了对什么样的社会现象的忧思?你是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担忧 的?为什么?(5 分) (二)(20 分) 纯真与练达

11、 郭启宏 纯真与练达是两种不同的素质,这两种素质在文学家身上,表现得尤为鲜明。 纯真,指的是文学家胸中一片赤诚,有时竟如未曾入世的处子。 浮生六记作者沈复 绝无掩饰地敞露胸襟,是其纯真;鲁迅让爱子骑在脖子上,吟出“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 不丈夫”,是其纯真;郭沫若在抗战时期,为一曲思乡曲所动,竟于稠人广座之中失声恸泣, 是其纯真;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的诗人田间,在日常生活中并非口若悬河的雄辩家, 据丁玲所记,说话还有些腼腆,这也是其纯真。至于作家写作时异于常人的诸般表现,更令 人见其肝胆。传说汤显祖写牡丹亭至“赏春香还是旧罗裙”,抑制不住,跑到染房里落泪;狄 更斯伏在自己的手稿上哀哭;

12、福楼拜为他笔下的包法利夫人服毒而痛苦呻吟;果戈理突如其 来的哈哈大笑作家坦然披露胸怀,让世人一览无余。没有这种纯真,作者绝写不出真性 情的文字,而免不了时有造假。 练达,照字面上解,是熟练通达,实际上是对事情本质透彻的理解。 红楼梦中有一楹 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倘若剔除其世故的一面,便是很好的说明。上面列举外观与功能瓦上草和苔藓更多中考试卷请到 http:/ 免费下载的大作家都有各自的深沉,鲁迅的深刻固不消说,郭沫若又岂止热烈而已?对于巴尔扎克的 人间喜剧,恩格斯认为自己从中“所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当时所有的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 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果戈理晚

13、年为世界观所苦,终将死魂灵第 二部手稿付之一炬,也是练达的曲折表现。没有这种练达,作家绝写不出深刻的文字,而难免要流于肤浅。 纯真与练达这两种不同素质,乍看来似若冰炭,然而,它们却应该而且能够和谐地统 一起来,其实两者本来就是事物矛盾着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对立统一体。文学创作要求文学 家既纯真又练达。这是因为:只有纯真而无练达,任情感泛滥起来,文字自然缺乏深度;反之, 练达有余纯真不足,又容易变得圆滑,文字也会失却光泽。我们看到,古往今来的大手笔总 是两种素质兼而有之。我特别敬佩伟大的曹雪芹,你看,一部红楼梦,通篇是真情流露, “满 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同时又通篇蕴涵哲理, “都云作者痴,谁

14、解其中味”。 文学家既要纯真,又须练达,二者间充满辩证法:对待生活既充满热情,又能冷静进 行剖析;立身处世既心无诡诈,又胸有准绳;不论何种际遇,既能深入进去,又能超脱出来;在 创作过程中,既能如痴如醉,走火入魔,又能冷心铁面,不断战胜自己;灵感之强烈,如霹雳 经天,而思维之缜密,又如水银泻地;一篇写就,既能感情浓烈,色彩斑斓,又能鞭辟入里,力 透纸背;甚至行文上疏密有致,疏可走马,密不透风, “行于所当行,止于所不可不止”。凡此种 种,推而广之,都是纯真与练达之间的辩证法。 时代寄厚望于既纯真又练达的全素质文学家。 (选自云梦生涯,有改动)12.请在下列段落序号间用“”划分文章层次,并概括本文

15、的中心论点。 (5 分)答: 中心论点: 13.文章段中提到的人物有几个是重复的,如鲁迅、郭沫若、果戈理,换成其他人 物的实例好不好?为什么?(4 分) 14.揣摩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另外选取恰当的事例,写一段能够替代它的话。 (3 分)15.文章两段都是阐述“纯真”和“练达”之间关系的,能否删掉其中一段?为什么? (5 分) 16.本文关于文学家素质的论述,带给你怎样的启迪?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 (3 分)(三)文言文阅读(15 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