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72780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6.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年高考数学专题复习课倒题设计(续)--不等式(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 、 v z g s n n 、 中 学 数 学 教 学参 考 l 一 w 一 一 一 - 1 2 0 1 4 4 V - 3 W 1 0 氯高 数 专题 复 习课例题 设计 ( 续 ) 臼岛 许 建 林 ( 山 东 省 垦 利 县 第 一 中 学) 曹凤 山(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高级 中学) 不 等式 部 分是高 中数 学 的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在 高考 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单独考查 , 更多的与 函数、 导数 、 数列等内容结合 , 试题难度层次跨度也很 大 。因此不 等 式 的复 习 在 高 考 复 习 中也 就 显 得 尤 为 重要 。本文从含参不等式的解法 、 线性

2、规划问题 、 基 本不等式、 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以及不等式 的综合问 题解 答 等 方 面进 行 设 计 , 以期 对 大家 的复 习 有所 帮 助 。 教学目标 1 : 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 熟练掌握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对含有字母的一元二次不等 式 , 理解分类标准确定的依据 , 会合理地表述 、 理解求 解不等式过程 中蕴涵的转化与化归、 函数 与方程、 分 类讨论 , 以及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 例 1 解关 于 z的不等 式 n -z 。 一 ( 2 a +1 ) z +2 0时, 不等式可以化为( 一 ) ( -z 一2 ) 2 , 即o , 不 等 式 的 解 集 为

3、 ( , 2 ) 。 当a 0 , 不等式的 解集为( 一C 3 , ) U ( 2 , +C 3 ) 。 综上所述 , 当 n 时, 不等式的解 集为( , 2 ) 。 教 学提 示 : ( 1 ) 重点 在 于理 解 、 运 用 三个 二 次 之 间 的关 系, 体现数形结合、 函数与方程、 分类讨论等思想 方 法 。 ( 2 ) 学生 先行 , 体 验 在前 , 归纳 在 后 。通 过 学 生板 演 , 展示 学 生真 实 的思考 与 技 能水 平 。课 堂 要 多 一 些 归纳演绎 , 要引导学生 自觉梳理知识 、 强化技能、 归纳 方法 、 总结规律 、 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 在反思

4、 中使知识 系统条理、 方 法熟练 、 思想 领悟 , 达到 复习再 提高 的 目的 。 ( 3 ) 分类 讨 论 是 重 点 , 也 是 难 点 。要 让 学 生 讲 清 楚分类讨论的必要性、 标准确定 的依据 、 注意 的问题 等 ; 问题的形式也可 以适 当变式 , 如 导数 背景下 的单 调区间问题、 函数的定义域问题等。 ( 4 ) 引导学生完成解后反思 : 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 步骤是 、 、 。( 一 “ 根” 、 二“ 图” 、 三“ 解 集 ” ) 解含参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时 , 可能产生讨论 的 地方 有 、 、 。( 二次 项 的系 数、 根 的存在性、 根的大小关系)

5、 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过程 中用到 哪些 数学思 想方 法 、 、 、 。 ( 分类讨论 、 数形结合 、 函数与方程 、 化归与转化) 教学 目标 2 : 了解二元一次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 能 画出不 等式 组 表 示 的平 面 区域 , 能解 决 涉 及 截 距 、 斜 率 、 距离等最值 的线性规划 问题 , 能采取适 当的策略 解 决线 性规 划 的逆 向性 问题 。 、 w 、 V z l 留 ; i t ;t 珧 , f 2 一 1 O, 例 2 已知不等式组 + 4 , 所表示的平 l 面区域为 D, 点( , ) 在 D 内。 ( 1 ) 求 Z - - z +2 的最大值 ;

6、( 2 ) 一 的取值 范 围是 ; ( 3 ) = 兰 f 的取值范围是 ; 7 C T Y。 。 。 ( 4 ) + 的取 值范 围是 ; ( 5 ) 若有无穷多个点 ( , ) , 使 z+a y取 到最 大值 , 则 n 一 ; ( 6 ) 若 z +a y仅在 ( 3 , 1 ) 处取到最大值 , 则 实 数 n的取 值范 围是 。 解 : 画出简图, 根据几何意义作答 , 过程略 。 ( 1 ) 萼 ; ( 2 ) 1 , ; ( 3 ) , ; ( 4 ) E 2 , 1 0 ; ( 5) l; ( 6) ( 0, 1 )。 教学 提示 : ( 1 ) 可 以由学 生 板演 过

7、程 , 或 者 学生 自 主练习 , 然后投影展示。线性规划是高考 的一个高频 考 点 , 一 般难 度不 大 , 重 在熟 练 、 准确掌 握相 关知 识 。 ( 2 ) 以变式 题 组 形 式 出现 , 强 化 对 目标 函数 几 何 意 义 的理解 。如果 学 生在 画可 行 域 方 面 问题 较 多 , 也 可 以改 成 目标 函数 的确定 、 关 于可行域 的变式 。 ( 3 ) 重 点点拨 “ 会 而不 对 、 对 而不 全 ” 的症 结 ( 两 个 关键点: 画图、 几何意义) 。 ( 4 ) 引导学 生完 成如 下解后 反思 : 求 线性 规划 问题 的步骤 : 、 、 、 。

8、( 画 、 移 、 求 、 答 ) 目 标 函 数 一 “ + b y, 一 y -b, 一 、 ( n ) +( 一6 ) 代表的几何意义分别是 、 、 。( 截距 ( 相关 ) 、 斜 率 、 距 离 ) 教学目标 3 : 会 证 明基本不 等式, 理 解其几何 意 义, 会用基本不等式及其变式求最值 , 熟 练求最值 过 程 中一些 常见 代 数 变 形 形 式 ( 如拆 项 、 代 入 、 配 系数 、 换元 、 分式 中分子分母 同除等) , 在不能直接利用基本 不等式求最值 时, 借 助于 函数 、 方程 、 不 等式等 知识 求解 。 例 3 ( 2 0 1 2年高考数 学浙 江

9、卷) 若 正数 ,1 7 、 Y满 足 z十3 一5 x y , 则 3 x +4 的最小值是( ) 。 A 了2 4 B28 C5 D 6 解法l : ( 基本不等式) 因为z +3 y 一5 x y , + 秘 n | 一5 , 所 以 3 z + 4 y i1 ( 3 z + 4 ) ( 1 + 导 ) 一 5 f 坠y + 一1 2 y ) + 1 2 + 譬一 5 , 当 且 仅当z 一 2 -z, 0 0 0 u ,t 取等号, 所以 3 x+4 y的最小值为 5 。 解法 2 : ( 化为一元函数 ) 因为 +3 y 一5 x y , 所以 一 ( z 詈 ) + 4 y s +

10、 一 萼 十 詈 ( 5 x - 3 ) + 5 , 当 且 仅 当 一 1 时 取 等 号 , 所 以 S x +4 y的最 小值 为 5 。 解 法 3 : ( 柯 西 不 等 式 ) 3 z + 4 一 ( 导 十 ) ( 3 + 4 y ( 导 3 x + 上y 4 ) 。 一 s 。 解 法4 :( 三 角 换 元 )由 +3 5 ,设 V f 三一5 r n 丹 , lJ 3 x + 4 y = ( + ) ( c O 9 十 s ) = = = 1 3十 , 19 ta nz + 5。 值 。 一 寻 + 1 z 是 斜 率 为 一 3 , 在 轴 的截距为 1 的直线 ,可 行

11、 域 为 一 , 如 图 1 , 当直 线 与 曲 线 图 1 相切 时 最小 , 可 以求 出相 切 时 一5 。 教学提示 : ( 1 ) 根据学生水平选择合适的方法 , 多 解不 一定 都 呈 现 , 重 在 分 析 多解 产 生 的 原 因 , 解 法 的 产 生要 自然 , 突 出基 本方 法 。 ( 2 ) 注重引导、 启发 , 从 代数式形式 、 基本不等式 结构、 待求结果等引导联想 , 归纳求解最值 问题 的解 法与条件的一致性 , 熟练求最值问题的几种通法 。 ( 3 ) 引导学生完成如下解后反思 : 利用均 值 不等 式 求最 值 时需 要注 意 的 问题 、 、 。(

12、一 正 、 二 定 、 三 相 等 ) 多解是 如何产 生 的?( 视角 不 同就 有不 同解 法, 如不等式角度、 函数角度、 三角角度等) 教学目标 4 : 以二次函数图象为载体 , 理解三个二 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强化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 问题 中的定 向、 指引 、 启发作用 。 m m : = 例 4 ( 2 0 1 2年 高考数学浙江卷) 设 口 ER, 若 0时均 有 ( 一 1 ) z一 1 ( 3 2 。 一n z 1 ) 0 , 则 a o 解 法 1 : Y 1 一 ( n 一 1 ) z l , Y 2 一z 一n 一1 , 它们者 B 过 定 点 P( 0 , 一

13、1 ) , 画 出 简 图 ( 图 2 ) 。 当 n一 1时 , Y 一 一1 , 不合题 意 ; 当 日 1时, y ; 、 j,= ( 1 一1 t ! 1 V =xax一 1 图 2 一( n 一 1 ) z 1 过 点M ( , o ) 。 根 据 题 意 , 函 数 Y 一 z 。 一a x -1 的图 象一定也过点M( l_ , 0 ) , 所以 口 一1 , ( l啊 ) 。 一 一 1 0 , 解 得 “ 一 3 ( 舍 去 a 一 0 ) 。 解法 2 : 把条 件改写成 a 一 ( -z+ 1 ) n 一( z 。 一1 ) 0 。令 - 厂 ( z ) 一 Lz , g

14、 ( z ) 一z+1 , h ( z ) 一 一1 , 问题转化为 O时 , I f ( x ) 一g ( z) I f( x ) 一h ( z ) 0 , 其 几何 意义 是 f( z) 的 图 象介 于 g ( z) 、 h ( ) 图象之问。画出图象 ( 图 3 ) , f( x) 一定过 g ( z ) 、 h( z ) 的交点( 2 , 3 ) ( 另一个交点不合题 意) , 直 线 一 厂 ( z ) 的 斜 率 只 能 是 _差 _ , 即 n 3 。 解法 3 ( n 一1 ) z一1 ( z 。 一a x 一 一一z 。 ( n 一 )a 一 x z -1 ) o , 问

15、题 转 化 为 当 o 时 n 一 ( + ) n 一 ( 一 ) o , 图 4 当 x O时均成 立 , 即 Y 一。的图象 在 f( ) 一1 + 与 g( ) 一X- 之 间 。由 1 + 一 一 得 X O 一2或 。 一一1 ( 舍去) , 这时 一f ( x 。 ) 一g ( x 。 ) 一芸 。 解 法 4 : 取 z一2 , 由 -厂 ( 2 ) 一一 ( 2 a 一3 ) 。 0 , 直 接 得 到 n 一 。 教 学提 示 : ( 1 ) 引 导学 生 深度 参 与 , 充 分 展 示 学 生 的思 维过 程 。在 核心知 识 的 理解 运 用 , 重 要 的 数 学思 想方法的明晰、 应用中要 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