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葵碱对人胃癌MGC-803荷瘤小鼠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6259016 上传时间:2018-03-27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8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龙葵碱对人胃癌MGC-803荷瘤小鼠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龙葵碱对人胃癌MGC-803荷瘤小鼠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龙葵碱对人胃癌MGC-803荷瘤小鼠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龙葵碱对人胃癌MGC-803荷瘤小鼠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论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农 业科学 , J o u rna l o f A n h u i A g r i S c i 2 0 1 3 , 4 1 ( 3 0 ) : 1 1 9 6 51 1 9 6 6 责任 编辑石金友责任校对卢瑶 龙葵碱对人 胃癌 MGC- 8 0 3荷瘤小 鼠癌细胞钙粘蛋 白表达 的影响 张卫东, 孑 J 、 睿, 李莉, 张丽 敏, 薛 春梅, 罗志文 ( 佳 木 斯 大 学 生 命 科 学 学 院 , 黑 龙 江 佳 木 斯1 5 4 0 0 7 ) 摘要 目的 研究龙葵碱对癌细胞钙粘蛋白表达的影响, 探讨龙葵碱抗癌机制。 方法 制作人 胃癌细胞荷瘤小鼠, 以不同剂量龙葵碱 干预, 采

2、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 E c a d h e fi n和 B c a t e n i n 免疫组化染色, 并通过 医学图象分析软件统计胃癌细胞阳性表达的平均光密度, 采用t 检验分析测定结果。 结果 对照组和龙葵碱组的癌细胞 中有部分阳性表达, E c a d h e r i n 表达平均光密度值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 。龙葵各剂量组的 B c a t e n i n 表达平均光密度值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但各龙葵碱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 0 5) T h e A O o f B c a t e n i n e x p r e s s i o n

3、s a mo n g g r o u p s o f s o l ani n e w a s n o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i c a n t , b u t s i g n i fi c a n t d i f f e r e n t b e t w e e n c o n t r o l gr o u p a n d g r o u p s o f s o l a n i n e ( P 0 0 5 ) C o n c l u s i o n S o l a n u m n i g r u m c a n l o w e r t h

4、e e x p r e s s i o n s o f B c a t e ni n,i t i s g e t i n v o l v e d i n r e g u l a t i o n o f s i g n ali n g i n a po p t o s i s Ke y v c o r O G a s t r i c c a r c i n o ma; S o l a n u m n i g r u m;B u l k d e n s i t y ;N u mb e r d e n s i t y ;L y mp h a t i c e n d o t h e l i a l ;

5、L Y VE 龙葵 ( S o l a n u m n i g r u m) 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一种药用植 物 , 全草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 包括生多种维生素、 矿物营养 物质、 氨基酸、 多糖、 甾体皂苷、 花青索及生物碱等成分。龙 葵生物碱种类包括澳洲茄碱( s o l a s o n i n e ) 、 澳洲茄明碱 ( 茄达 碱) ( s o l a s o d a mi n e ) 、 澳洲茄边碱 ( s o l a m a r g i n e ) 、 8 一 龙葵碱 ( s s o l a n i n e ) 、 8 - 龙 葵碱 ( 8 - s o l a n i g r i n e

6、 ) 、 龙 葵定 碱 ( s o l a n i g r i d i n e ) 等 “ , 统称龙葵碱。研究表明, 龙葵生物碱是抗癌主 要成分之一。 胃癌早期资料显示 , 2 0 0 7年我 国胃癌发病率为第 2 位 , 死亡率为第 3 位 。胃癌导致的死亡原因主要来 自于癌细 胞的转移, 在 胃癌的转移中, 肿瘤的浸润转移是包含一系列 复杂步骤的癌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 中, 癌 细胞与原发灶失去粘附脱落是一个早期和必要的步骤 一 。 为了研究龙葵碱的抗癌机制, 试验培养人 胃癌 M G C 一 8 0 3细 胞 , 制作荷瘤小 鼠模型, 施加龙葵碱进行干预, 观察细胞外基

7、质 E钙粘蛋 白和 B 连环素在移植瘤中的表达变化 , 以期从细 胞粘附角度探索龙葵碱抗癌可能机制。 1 材料与方法 1 1 材料 1 1 1 研究对象。龙葵碱 ( H P L C I9 5 ) , 购 自美国 S i g m a 公司。 1 1 2 动物及瘤株。昆明种小 鼠4 |D 只 , 体重( 2 0 2 )g , 雌 雄各半 , 由佳木斯大学动 物中心 提供。M G C 一 8 0 3人 胃癌细 胞 , 购 自 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基金项 目 作者简介 收稿 日期 黑龙 江省教 育厅科 学技 术项 目( 1 1 5 4 1 3 5 7) 。 张卫 东( 1 9 6 7一 )

8、, 男, 黑龙 江佳 木斯人 , 副教授 , 硕 士 , 从 事 药用植物 学研 究。 $通讯作者 , 副教授 。 2 01 3- 0 9 - 2 3 1 1 3 主要仪器。M C O 。 1 7 5 型 C O , 培养箱和全 自动高压蒸 汽消毒器, 购自日本三洋公司; 台式离心机, 购 自德 国 S i g m a 公司; S W C J 一 2 G超净 工作台, 购 自上海博迅实业有 限公司; C K X 4 1 型倒置相差显微镜, 购 自日本 O L Y MP U S公司 ; O P T I MA L 一 8 0 XP低温高速离 心机 , 购 自美 国 B e c k m a n公 司

9、; B 1 2 0 0 0 医学图像分析系统, 购 自成都泰盟科技有限公司。 1 1 4 主要试剂。E c a d h e f n和 B c a t e n i n , 购 自S a n t a C r u z B i o t e c h n o l o g h , I n c ; 免疫组化试剂盒 , 购 自武汉博士德生物工 程有限公司。 1 2方法 1 2 1 R P M I 1 6 4 0培养基的制备。1 0 胎牛血清2 5 r n l 、 青霉 素 1 0 0 g m l 4 0 U、 链霉素 1 0 0 g m l 4 0 U。 1 2 2 细胞的培养 。取胃癌 M G C 一 8 0

10、 3细胞, 放在 R P M I 1 6 4 0 培养基中, 在 3 7、 5 的 C O 培养箱中培养 ; 用浓度 0 2 5 胰蛋 白酶消化传代, 2 3 d传代 1次。取培养的对数期 胃癌 MG C 8 0 3细胞 , 经浓度 0 2 5 胰 蛋 白酶消化后 , 加入 R P M I 1 6 4 0 终止消化, 充分吹打后 , 用 R P M I 1 6 4 0 液清洗 2 次, 离 心 , 用 R P M I 1 6 4 0液重悬, 采用细胞计数板计数, 调整细胞浓 度约为 1 x 1 0 爪 f I l l 。 1 2 3 移植瘤模型的建立。于小鼠背部皮下接种稀释后 的 癌细胞悬液

11、0 2 f n l , 2 4 h后随机分为 4组, 即生理盐水 组、 低、 中、 高剂量组( 9 3 7 、 1 8 7 5和 3 7 5 0 m g k g ) , 每天用无菌 龙葵碱药剂腹腔给药 1 次 , 连续给药 1 0 d 。 1 2 4 取材与制片。接种与给药 1 5 d 后 , 将小鼠断颈处死, 取出皮下肿瘤及周围组织, 材料经甲醛固定 , 常规石蜡包埋, 4 m连续切片, 常规 H 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每个材 料任选每张切片选 3 个视野, 在 4 0 0倍显微镜下观察, 并用 B I 一 2 0 0 0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分析平均光密度。 1 1 9 6 6 安徽农业科学

12、 1 2 5 统计学处理。采用 S P S S 1 1 0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 分析和 L S D t 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 1 细胞的 E - c a d h e r i n表达观察可知 , 对照组和龙葵组 中都有部分癌细胞表达 , 呈棕黄色 , 着色部位主要为细胞膜, 也有细胞质部分着色。通过 B I 一 2 0 0 0 医学图像分析软件分析 平均光密度可知, 对照组与龙葵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 低剂量组光密度与中剂量组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 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也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 表 1 ) 。 2 2 细胞的 3 - c a t

13、 e n i n表达观察可知, 人 胃癌 MG C - 8 0 3形 成的小 鼠皮下原位肿瘤细胞中, 大部分细胞无阳性表达, 阳 性表达细胞呈黄色, 阳性表达主要为细胞膜。由表 1可知, 龙葵组与对照组之间平均光密度有明显差异( P 0 0 5 ) , 中剂量组 与高剂量组也无明显差异 ( P 0 0 5 ) ; 而低剂量组与高剂量 组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 。 表 1 不 同组别 E c a d h e r i n、 c a t e n i n平均光密度值 注 : 为对照组与处理组比较 ; 一 为低剂量与 中剂量组 比较 ; 为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 ; 为低剂量组 与高剂量组

14、比较 ; 为对照组与处理组比较; P 口 为低剂量与中剂量组比较; 一 为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 为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比较。 3结论与讨 论 B c a t e n i n是一种多功能蛋白, 可形成 E c a d h e r i n 、 p c a t e n i n 复合体 , 参与调节细胞一细胞粘附以及细胞一 E C M间的相 互作用 , 是肿瘤细胞黏附的重要结构。在正常情况下 B c a t e n i n 与跨膜蛋 白E c a d h e r i n 的胞浆区连接而并与 e a r e n i n 相 互作用, 构成复合结构定位表达于细胞膜, 且使细胞膜和细 胞骨架紧密连接。少数

15、游离的 B e a t e n i n 可被胞浆内的泛素 蛋白酶 系统降解 , 保 持胞浆 B e a t e n i n的含量在较低水平。 细胞浆 B - e a t e n i n 堆积人核, 与 T C F 4结合, T C F并做 为转录 因子活化靶基因。但在无 B c a t e n i n时, T C F 4则可作为 wn t 信号响应基因的转录抑制因子, 抑制基 因转录。细胞浆内游 离的 B e a t e n i n增至一定水平便 易位 于细胞核 内与 T c f L e f 作用形成 B e a t e n i n T c L e f 复合体 , 从而活化转录 , 促进下游 靶基因的过度表达。试验结果表明, 龙葵碱组与对照组的 E c a d h e r i n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无统计学意义, 表明龙葵碱对 其作用还无法判断。尽管 B e a t e n i n 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在龙 葵碱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 , 但与对照组之间存在 明显差异, 提示龙葵碱降低了 B e a t e n i 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