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203610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诗词五首》word教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五首 1、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 2、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 3、领悟诗词中营造的意境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4、记住诗词中的千古名句。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诵读感悟诗词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诵全文; 3、结合创作背景体会诗词丰富深刻的意蕴以及它在后世的意义衍射效应; 4、品味精妙的诗歌语言。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使至塞上使至塞上 作者:王维作者:王维 单车欲问边1,属国过居延2。征蓬出汉塞3,归雁入胡天4。大漠孤烟直5,长河落日圆6。萧关逢候骑7,都护在燕然8。1. 单车单车:单车独行。问边:慰问边防。 2. 属国属国:一指少数民族附属于汉族

2、朝廷而存其国号者。汉、唐两朝均有一些属国。二指官 名,秦汉时有一种官职名为典属国,苏武归汉后即授典属国官职。唐人有时以“属国”代 称出使边陲的使臣。居延:地名,汉代称居延泽,唐代称居延海,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北 境。又西汉张掖郡有居延县(参汉书地理志),故城在今社员济纳旗东南。又东汉 凉州刺史部有张掖居延属国,辖境在居延泽一带。此句一般注本均言王维路过居延。然而 王维此次出使,实际上无需经过居延。因而林庚、冯沅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认为此 句是写唐王朝“边塞的辽阔,附属国直到居延以外。” 3. 征蓬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 4. 归雁归雁:因季节是夏天,雁北飞,故称“归雁入胡天”。

3、5. 大漠大漠:大沙漠,此处大约是指凉州之北的沙漠。孤烟:赵殿成注有二解:一云古代边防 报警时燃狼粪,“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散”。二云塞外多旋风,“袅烟沙而直上”。 据今人有到甘肃、新疆实地考察者证实,确有旋风如“孤烟直上”。又:孤烟也可能是唐 代边防使用的平安火。通典卷二一八云:“及暮,平安火不至。”胡三省注:“六 典:唐镇戍烽候所至,大率相去三十里,每日初夜,放烟一炬,谓之平安火。” 6. 长河长河:疑指今石羊河,此河流经凉州以北的沙漠。 7. 萧关萧关:古关名,故址在今宁夏固原东南。候骑:侦察兵。王维出使河西并不经过萧关, 此处大概是用何逊诗“候骑出萧关,追兵赴马邑”之意,非实写。 8

4、. 都护:都护:官名。唐朝在西北置安西、安北等六大都护府,每府派大都护一人,副都护二人 ,负责辖区一切事务。燕然:古山名,即今蒙古国杭爱山。后汉书窦宪传:宪率军 大破单于军,“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此两 句意谓在途中遇到候骑,得知主帅破敌后尚在前线未归。 导读导读开元二十五年(737)夏,诗人出使河西节度府,至凉州时作此诗。“大漠”两句历来 为人传诵:大漠广阔,长河悠远,使人既感到胸襟开阔,又惊异于宇宙之广袤和深长。“ 孤烟直”、“落日圆”使画面富有立体美和律动感。“孤烟直”既写出人烟之稀少,又暗示出一种独立苍穹的英雄气;“落日圆”增添了画面的色彩,用夕阳

5、暮色将画面覆盖,形 成浑然一体的壮阔意境。诗人用四种景物对比构图:宽广的大漠拥抱着悠悠的长河,浑圆 的落日映衬着直逼霄汉的一束孤烟。大、长、圆、孤、直都富于空间感,而且都是诗人主 观的审美感受。在如此广阔而且苍凉的天地间,驰骋疆场的将士们破敌靖边,其悲壮的英 雄气浩然与日月同辉,与长河共远“都护在燕然”,这是一种未言艰辛而艰辛之事已毕, 未见英雄而英雄之业已出的衬托式写法。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引宗臣曰:“阔大悲壮” 。而庵说唐诗:“大漠长河一联,独绝千古。”无题无题 作者:李商隐作者: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1,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2,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

6、去无多路3,青鸟殷勤为探看4。1.颜氏家训颜氏家训:“别易会难”。 2.乐府诗集乐府诗集西曲歌西曲歌作蚕丝作蚕丝:“春蚕不应老,昼夜常怀丝。何惜微躯尽,缠绵自有 时。” 3. 蓬山:蓬山:传说中的蓬莱仙山。列子汤问:“渤海之东有五山,五曰蓬莱。” 4. 青鸟:青鸟:传说中西王母的神鸟。汉武故事:“七月七日,忽有青鸟飞集殿前。东方朔 曰:此西王母欲来。有顷,王母至,三青鸟侠侍王母旁。” 导读导读这首诗写作年代不明,有说作于开成三年(838)婚王氏之前。就内容而言,吴、冯、 张、汪诸家皆以为寓意令狐氏之作。或谓进士方及第后,调弘农尉时,寓意君王之作。然 皆属猜度而无实证。从明显描写的内容看,似是一

7、首爱情诗。首句言相见难得,离别难堪 。二句以百花无力象征为离别相思之情所困扰,情绪低落。三、四句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是全诗的重心,言相爱之深切凝重,生死相以。五、六句想象被怀念的女子的生活情景, 暗含离人相思,心心相印之意,并示关切、珍重之意。结尾说相距本不远,但既难相见, 又难通音信,希望能有人代为传递信息,带去问候。如此解说,则这场恋爱必是难有成果 的苦恋。另一种可能是:此诗并无本事,只是作者抒写一种经过概括、提纯的生活体验, 或者是爱情体验,或者是友情体验,或者兼而有之。如此,则是托男女之情而寓意人生。 总之,此诗乃义山诗中最为传诵的名篇,绵缈深沉而不晦涩,华丽而又自然,情怀凄苦而 不失

8、优美。泊秦淮泊秦淮1 1作者:杜牧作者: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2,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3。1.1. 秦淮:秦淮:即秦淮河,源出江苏溧水县东北,流经南京地区,入长江。相传为秦始皇南巡会 稽时开凿的,用来疏通淮水,故称秦淮河。 2. 笼:笼:笼罩。 3. 商女:商女:一说商女即歌女,在酒楼或船舫中以卖唱为生的女子。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 :“商女,是以唱曲作生涯者。唱后庭花曲,唱而已矣,哪知陈后主以此亡国,有恨 于内哉?杜牧之隔江听去,有无限兴亡之感,故作是诗。”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云: “牧之此诗所谓隔江者,指金陵与扬州二地而言。此商女当即扬州之歌女,而在秦淮商人 舟中者。夫金

9、陵,陈之国都也。玉树后庭花,陈后主亡国之音也。此来自江北扬州之 歌女,不解陈亡之恨,在其江南故都之地,尚唱靡靡遗音。牧之闻其歌声,因为诗以咏之 耳。”今人钟振振云:“商女当释作商妇”(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与误解,载文学遗产1998 年第二期)。一说即商人妇,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商人妇。二说皆可通。 后庭花:即乐曲玉树后庭花,以此曲填歌词者,今存数种,而以南朝陈后主陈叔 宝所作最为有名。因陈后主是亡国之君,所以后人又把他所喜爱的玉树后庭花曲、词 当作亡国之音的代名词。如旧唐书音乐志引杜淹对唐太宗语:“前代兴亡,实由于 乐。陈将亡也,为玉树后庭花;齐将亡也,而为伴侣曲。行路闻之,莫不悲泣, 所谓亡国之

10、音也。”许浑金陵怀古诗云:“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导读导读 此诗写秦淮月夜,朴朔迷离,酒家夜市繁荣,弦歌处处,而世风日下,花天酒地歌舞沉迷 已成风气,商女只知清讴娱客,岂知前朝亡国之鉴?诗之警策之处在“不知”与“犹唱” 的对比。诗人以冷眼看时事,以醒目观醉者,以历史讽现实:多少王朝的衰败,就是这样 在人们醉生梦死、无忧无虑的享乐声中不知不觉地酿成的。人们脚下的金陵古城,就曾见 证过多少这样的亡国故事啊!浣溪沙浣溪沙 作者:晏殊作者: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导读导读晏殊词珠圆玉润,和婉明丽。晏殊的精神生

11、活潇洒出尘,优裕的物质生活自然难以满足他渴望探求人生价值和意义 的心灵。他敏感的心灵常常无端地触及人类心灵的深处,他善于从繁盛中体会孤独,在歌 乐中品味空虚,在圆满中体会不圆满。于是一缕轻烟薄雾似的哀愁就涌入笔端,化为幽怨 深至的小词。这首浣溪沙大约正是写于某次宴饮歌乐之后。词中透露出一种深沉的人生感慨。 把酒而唱新词,本是开心的雅事,但却忽然想到节气可复而人生不可复,亭台依旧而人之 岁月已逝,遂对乐景而生悲怀。这是晏殊式的人生反省,在不经意间淡淡泛出,却强烈地 撞击着智慧人类的心灵,引发人灵魂的悸动。晏殊冷静地深思,当那一丝无可奈何的感觉 掠过心际时,他没有绝望,只是一缕高贵的感伤。“无可奈

12、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是无情与有情、可重复的自然与不可重复的人 生的对比,从而凸现出人生之无奈。这组对仗句看似妙语天成,不假修饰,实则煞费苦心 ,得之不易。据复斋漫录载,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写成后,隔了一年多仍未对出 下句。后路过维扬,寄居大明寺,他的朋友王琪对出了下句。晏殊因此将王琪“辟置馆职 ,遂跻侍从”。“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一种高贵而美丽的思想者的孤独。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作者: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 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

13、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导读导读 这首词被许多评论家认为是词中之天问,又有李白之仙心。屈原天问洋洋一百七 十余问;李白把酒问月是即兴遣怀之作。苏轼此词是中秋望月,欢饮达旦后的狂想曲 ,亦属”伫兴之作”(王国维人间词话)。 它们都有起得突兀、问得离奇的特点。屈原呵问青天,“似痴非痴,愤极悲极”(胡浚源 楚辞新注求确)。李白把酒问月: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

14、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李白是因失意而怅惘而问月。 苏轼作此词时 40 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自请外任密州。他既对朝廷政局深切关注,又期 望重返汴京,心情复杂,时逢中秋,一饮而醉,醒后感慨弥深,遂作此词。上阕主要表达政治失意后入世与出世的矛盾心理。见月而问天,追月而迟疑。下阕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宕出,专写“人间”一路,小序中“兼怀子由”之意也随 之拈出。换头三句实写月色照人之形。转、低、照三字写足月光移动之神韵。“无眠”二 字始直接涉及中秋人事,“怀”弟之意隐约而出。接下五句又跳出个人思绪,由个人之离 别联想到普天下人之离别,使词的境界陡然提升。不惟自慰

15、,实兼慰人,意思愈转愈深。 作此词六年后,苏轼(46 岁,在黄州)又作了一首中秋赏月词念奴娇: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琼楼,乘鸾来 去,人在清凉国。江山如画,望中烟树历历。 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 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风,翻然归去,何用骑鹏翼。水晶宫里,一声吹断 横笛。其情景与前阕皆相仿佛,但意趣已自不同。前阕之矛盾曲折、境界开阖在此词中化为 一股清旷之气。刘熙载曾说:“东坡词具神仙出世之姿。”(艺概词曲概)。 附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16、,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王维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世代官僚地主之家。其母崔氏 奉佛三十余载。佛经维摩诘经,是智者维摩诘居士与弟子讲学之书。王维的名和字取 于此。王维后半生之避世与佛教有关。新唐书本传说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辞,与弟 缙齐名,资孝友。”年十六、七,即往长安、洛阳游历,谋取仕进。此期间写了一些游侠 诗。开元七年(719)七月,他赴京兆府试,中解头。他是一位文艺全才,诗、文、书、画 都很著名,又精通音乐,善弹琴、琵琶。开元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等官,后弃官 隐居。 开元十七年(729),在长安从大荐福寺道光禅师学顿教。开元十九年,王维的妻 子病故。他从此不再续娶,一直孤居三十年。开元二十三年(735)被宰相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