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97494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八年级下册8.3《大气压与人类生活》WORD教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例分析:课例分析:8.3 大气压与人类生活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科学探究课,教材以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主线,安排了学生猜 想、制定计划、设计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等教学过程,让学生经历探讨滑动摩擦 力与压力、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教材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 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 同时,这节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及生产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的编写突出 了这一点。在通过实验得出摩擦力的有关知识后,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分析解 释大量生活生产中的摩擦现象,其中还编入摩擦与汽车防抱死系统等与现代科技联系很密 切的

2、内容。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1 教材特点 本节内容是在学过液体压强以后,进一步了解大气压强的知识,包括大气压强的存在 和大气压强的测量及其应用。 教材按照“体验大气压的存在估测大气压的大小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认识大 气压的应用”的顺序编写。 (1)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日常生活现象,感受大气压强的存 在,并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去思考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事例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达 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2)教材通过“信息浏览:马德堡半球实验” , 让学生在了解科学发展史的同时,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再者通过活动 2 介绍了估测大气 压强的

3、方法,让学生经历大气压的测量过程,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体验大气压的大小。 (3)介绍托里拆利实验,标准大气压和两种气压计。 (4)对于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材分别从人对大气压的感受、日常生活应用和航天事业三个侧面加以介绍,从日常生活 到科技领域,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大气压与人类生活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STS” 栏目介绍了离心式水泵和高压氧航等内容。整节教材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 向社会”的新课标理念。 2课时安排 由于本节课内容多,又要让学生观察实验,交流讨论,时间紧张。所以经备课组研究 将本节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授至“大气压与人类生活” ,第二课时学习“大气压与人

4、类 生活”并进行巩固练习。且在第一课时中将图 8-27 的实验移到巩固练习,这样做既可以节 约时间,也能起到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学情分析虽然我们生活在大气中,但平常很难感受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所以学生并不容易感知 和理解大气压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更要关注学 生“怎样才能知道大气压的存在” 。要多设计实验,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在感悟大气压强 的“神奇”的过程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大气压是确实存在的。通过亲自经历测 量大气压的过程,感悟大气压强的大小;通过生活实例了解大气压强在生产、生活中的广 泛应用。 三、分析教学目标按照课程标准,本节

5、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确认大气压强的存在 (2)了解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和估测方法,知道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2过程与方法 (1)观察跟大气压有关的现象,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 (2)经历估测大气压强的过程,领会估测大气压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观察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2)引导学生乐于用身边器材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探究 四、分析教材的重、难点1重点及处理 重点: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 处理:(1)体验大气压的存在:通过补充的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到大气压确实存 在,几个实验中尤以小洋人奶瓶实验效果更好,学生兴趣浓,直观感受深,信息

6、刺激强。 (2)感知大气压强的大小:由于人生活在大气中,对大气压感受很不深,马德 堡半球实验和托里拆利实验都不能直接演示,只能用课件展示,让学生反复观察实验过程, 通过交流讨论,尽可能让学生计算出一标准大气压的数值,让学生切实感知大气压的大小。2难点及突破 难点:(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3)感知大气 压的大小 突破:(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及方向:通过改变透明杯口的朝向,让学生认识 到大气压朝向各个方向(2)托里拆利实验及原理:让学生反复观察课件,希望通过多次刺激加深对实 验过程的认识。关于“大气压等于高为 760mm 的汞液柱产生的压强”的原因,由于分析

7、过程太难,就是有时间分析,学生也很难听懂,所以实际教学中,只从大气压支持着汞柱, 简单直接地得出两者压强相等。(3)感知大气压的大小:除了上述所述之外,还可以举一些数据加以说明。 五、分析教学过程设计 1首先通过复习液体压强产生原因及方向,引出空气有重力,能不能产生压强,压强 方向怎样,过度到新授,使前后知识相衔接,降低新旧知识过度的台阶。 2通过教师补充设计的三个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的存在,并通过演示 演示实验 3 让学生感受大气压朝向各个方向。 3关于大气压产生的原因,只让学生对比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作简单了解。 4课件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即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也直观地说

8、明了大气 压值是很大的,能很自然地引出“大气压到底有多大” ,进而过渡到“怎样测量大气压” 。 5估测大气压:重在交给学生估测的方法,在讨论估测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后,自然 引出托里拆利实验。 6托里拆利实验:重在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的观察,认识到是大气压支持着高为 760mm 汞柱。但实验不能直接演示,所以用课件反复展示实验过程。7反馈练习 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设计了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且有趣的练 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具体见教案) 8课堂小结 我先让学生以“你有什么收获”为线索进行小结,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我再做适当的 补充。因为学生大都只能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小结,

9、但对学习过程中的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却不能做一个很好的总结,所以我在学生小节后做了适当的补充,让学生知道探索知识的过程比单纯的学习知识更重要。 9布置作业 因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没有课堂书面作业,但我根据本节知识和能力两个方面的要求, 设计了两个练习,并要求学生下节课展示,这样做既对学生做出了严格要求,也给他们展 示自我提供了机会,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六、教学反思 1本节内容多,大气压概念抽象,学生感受不像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那么直观,大脑 对知识刺激产生的痕迹不很深。 2托里拆利实验过程展示不够,学生对实验过程不很清晰,对现象的语言叙述不明了。3估测大气压的处理不能落到实

10、处,课后学生动手做的不很多,问其原因,大多回答: 找不到注射器,也不知道挂什么重物,下节课或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共同做实验: 器材:一次性注射器(20ml) 、刻度尺、盛水塑料桶、杆秤 实验过程:(略) 收集的数据:V=20ml=20cm3 h=7cm 塑料桶和水的总质量 m=2.9kg 计算:F=G=mg2.9kg9.8N/kg=28.42NS=V/L=20cm3/7cm=2.8610-4m2p=F/S=28.42N/2.8610-4m2=9.937104Pa 4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不明确,课后了解了他们哪些知识未听懂。主要有: (1)大气压到底是怎么产生的(2)为什么大气压朝向各个方向(3)为什么大气压等于高 为 760mm 汞柱产生的压强。这些教师需要作必要的说明,高速他们本节课只要认识到什 么程度,至于他们的疑问,不需要掌握或者暂时还很难讲清。 5一个想法:是否有必要将每节课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程度用小黑板 挂出或印成学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