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56347 上传时间:2018-03-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语文版语文选修4.12《留侯论》word学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2 课课 留侯论留侯论目标定位 1.掌握本文的重点实词和词类活用情况。2.了解本文的论题及艺术手法。3.正确辩证地看待“忍” 。1背景探寻苏轼在嘉祐二年(1057)应举,主考官欧阳修见其文, “惊喜以为异人” ,疑是自己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抑置第二。拆封看名,当时就说此人“当是文章必独步天下” 。苏轼进士及第后因母丧回蜀。服孝三年,又赴京应制举。此留侯论是嘉祐六年(1061)正月作者应制科时所上“进论”之一。是苏轼的早期作品。本文根据史记留侯世家所记载张良圯上受书以及辅佐刘邦统一天下的事例,论证了“忍小忿而就大谋”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的策略的重要性。文笔纵横捭阖,极尽曲折变化。留侯一

2、生事迹很多,可论者不少,作为一篇史论,不可能面面俱到,必须有重点、有所侧重地选择材料,苏轼则是紧紧围绕题旨“忍” 。作者在留侯一生丰富的材料中,只选取了两件最能体现留侯能“忍”的典型材料,一是圯上受书老人教“忍” ,二是辅佐刘邦定天下并教之以“忍” 。前者是留侯之“忍”的来源,即“得忍” ;后者是留侯之“忍”的历史作用,即“用忍” 。2文学常识史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记叙和评价的一类文体。可以全面评述,也可以抓住一方面联系现实,体现现实价值进行评说。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挟持( ) 圯上受书( )刀锯鼎镬( ) 虽有贲、育( )孺子( ) 称其志气( )鲜腆而深折之( )答案 xi y h

3、u bn r chn xintin2通假字卒然临之而不惊 通_,_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通_,_答案 “猝” 突然 “现” 显现3一词多义过Error!怪Error!其Error!所以Error!而Error!之Error!答案 超过,超越/错 奇怪/“以为怪” 难道/大概 “用的方式”/“的原因” 连词,表修饰/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连词,表转折 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4词类活用其君能下人: 臣妾于吴者: 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 此固秦皇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答案 名词用作动词,谦逊对待。名词用作动词,称臣称妾。名词用作动词

4、,称王。使受惊,使发怒。这两个都是使动用法。使受摧折。5古今异义此其所挟持者甚大古义: 今义: 千金之子古义: 今义: 其身之可爱古义: 今义: 其君能下人古义: 今义: 答案 古义:怀有的抱负。今义:从两旁抓住或架住被捉住的人。古义:富贵人家;女儿。今义:用于称他人的女儿,有尊贵之意。古义:值得爱惜。今义:令人喜爱的,讨人喜欢的,深受热爱的。古义: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今义:仆人。21cnjy6文言句式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 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 勾践之困于会稽: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 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 而命以仆妾之役: 答案 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

5、。一、词句梳理1解释加点的词语必有过人之节: 匹夫见辱: 是故倨傲鲜腆而深折之: 肉袒牵羊以逆: 其君能下人: 非有平生之素: 养其全锋: 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答案 操守。被。使受摧折。迎。谦逊对待。交情。保持。 “的原因” 。二、疑难突破2文中蕴含着关于张良成功原因的不同观点,你能根据文中有关语句来谈谈吗?答案 作者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能“忍” ,而前人认为张良成功在于他得到了一本神奇的书。3文章在评论张良时写到荆轲、聂政、郑伯、勾践、秦皇、高祖等历史人物,分别有什么作用?答案 写这些人物,都是为了衬托张良。第二段写荆轲、聂政是反衬,写出张良当初的鲁莽不忍。第三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

6、是引“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写秦皇、项籍是反衬张良的能忍。第四段写高祖是正面衬托张良的能忍。4张良是一个著名的历史人物,在军事、政治等方面都具有卓越的才能,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评论这个人物。文中哪些句子能表现作者的独到见解?答案 (1)“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指出“圯上老人”即黄石公并非“鬼怪” ,而是人,是“秦之世有隐君子者”,从人事上对“受书圯上”加以合乎情理的解释,从而否定了司马迁的“神怪论” 。(2)“且其意不在书。 ” “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

7、大谋。 ”司马迁及其后的众多学者,大多认为黄石公意在授书,即传授太公兵法 ,张良熟读兵法,才能“运筹帷幄” ,佐高祖以平定天下;苏轼否定了这种看法,认为黄石公的目的是使张良能“忍” 。www-2-1-cnjy-com(3)“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 ”这是一个全新的观点,一般都认为张良主要是为刘邦出谋划策,辅佐刘邦得天下,而苏轼则认为是张良教会了刘邦“能忍”才取得了天下。一、文白对读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 情有 所 古代被称为豪杰的人,必定有超过一般人的操守。一般人有时在不能 忍 者, 匹夫见 辱,拔剑而起, 生活中会碰上看来不能忍受的事情,一个普通人被侮辱,一

8、定会奋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起反击,这不能算是勇敢。过人之节:超过一般人的 操守。人情:指人之常情。天下有 天下有大勇 者, 卒然临 之 而不惊,一种大勇的人,危难侮辱突然降临到他面前而不慌乱,危难侮辱无故 加之 而不 怒 。此无缘无故地加于其身而不恼怒即喜怒不反映在表面上。这是因为Error!其所挟持者甚 大,而其志甚远也。 他所怀有的抱负远大,志向高远。Error!夫子 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 , 其 有一老者在桥上与子房相遇并赠他一册兵书,说起来这是一事 甚 怪 ;然 亦安 知其非 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 件很奇怪的事情;但是,又怎么知道不是秦代隐居的高人有意考而试之?观其所以微 见 其

9、意者,皆圣 贤相与 验他呢?想想老人隐约神秘地表现出来的意思,是圣人贤人共同警 戒 之 义, 而世 不 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 告诫人们的道义,世俗之人不能理解,认为鬼怪,那就错了。且 其 意不 在书。 当 韩 况且老人用意不在于授书,而在于磨炼张良坚忍的意志。在韩国之 亡,秦 之方盛也, 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 已经灭亡,秦国正强大的时候,用酷刑对待天下士人,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 贲、 育, 无辜被诛杀的人数不胜数,即使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武之士,Error!无 所 复 施。 再也没有什么办法。Error!夫 持 法 太急 者,其锋 像秦始皇那样施行严刑峻法非常急切的人,其锋芒

10、不可犯, 而 其 势 未 可乘。子房 的确势不可当,但是等到他疲惫的时候却有机可乘。张子房不 忍 忿忿之心, 以匹 夫之力,而逞于 却不能忍耐一时的激愤,想凭借个人力量,快心于一击之间。 一次袭击中。忿忿:愤怒 不平的样子。当此之时,子房之 不死者, 那时候,张良虽然侥幸没死,其 间 不 能 容 发,盖 亦已危矣。千金 但实际上生死之间连一根头发也容不下,真是太危险了。富贵人之子 ,不 死于盗贼 ,何 者? 其 身之可爱,而盗贼 家的子弟,不会死在盗贼手里,为什么呢?因为他的身体宝贵,犯不上之不足以死也。 因盗贼而死。可爱:值得爱惜。子房以盖 世 之 才,不 为伊尹、 张良有超越世人的才能,不

11、采用伊尹、太公 之谋 ,而特出于荆轲、聂政 之 计, 以 太公安邦定国的谋划,却采用荆轲、聂政行刺的办法,企图侥幸 于 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在侥幸中保存性命,这正是桥上老人深为他惋惜的。所以老倨傲 鲜 腆 而 深折 之。彼其能有所忍也, 人傲慢不恭而又厚颜无礼深深地屈辱张良。他如果能经受得住,然后 可以 就大事, 故曰:“ 孺子 可 教也。” 然后才可以成就大业,所以说:“这个年轻人是可以调教的。”Error!Error!楚庄王 伐郑 ,郑伯肉袒 牵 羊 以 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裸露上身,牵着羊出来迎接,以示降服顺从。庄王曰:“其 君能 下人 , 必能信用其 庄王说:

12、“郑国的国君能够降低自己身份,谦逊待人,一定能得到Error!民 矣。”遂 舍 之。 人民的信任。”于是舍弃了郑国。Error!勾践之 困于会稽而归, 臣妾于吴 越王勾践被围困在会稽,被迫带着臣妾到吴国者,三年 而 不 倦 。且 夫有报人之 志, 去做人质,三年当中没表现出厌倦不满之意。心中埋藏着复仇之心,Error!而不能下人者 ,是 匹夫 之刚也。 却不肯向人低头,这是普通人的刚强。Error!夫 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 馀,而忧 桥上那位老人,认为张良才能有余,担心其度量之不足,故深 折 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 他度量不足,所以狠狠地挫伤他那种年轻人的锐气,使他忍住 小 忿 而 就大谋。何

13、 则? 非有平生之素, 小小的愤怒而成就大业。为什么呢?老人和张良从来不相识,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 以仆妾 之役, 只是偶遇在荒郊野外,却指使他做奴仆做的事,张良却自然油然 而不 怪者 , 此 固 秦皇 而然地去做了,一点也不感到奇怪,这本是秦始皇Error!之所不能惊 ,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 所不能惊惧他和项羽所不能激怒他的原因。Error!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 忍与反观汉高祖的胜利和楚霸王的失败,原因就在于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 不能忍,是 以 百 战百 不忍之间的差别。正因为项羽不能忍,逢仗必打,虽然所向胜 而轻 用 其 锋 。 高祖 忍之,养无敌,却轻率

14、地消耗了他的精锐兵力。汉高祖却能忍耐,保其 全 锋 而 待 其弊 。此子房教之也。 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来等待对方疲敝。这是张良的计策。当淮阴破 齐 而欲自 王,高祖发怒,见于 词 当韩信打败齐王,想自立为王时,高祖发怒,都表现在言语色 。由此观之, 犹有刚强不 忍 之 气,非 和面色上。由此看来,高祖也有刚强不能忍耐的脾气,不是子房其谁 全之 ? 张良谁能保全他呢?养其全锋: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 力。待其弊:等待对方疲敝。弊,通“敝”。太史公 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 ,而 其 状貌 司马迁以为张良是魁梧高大的男子,但看了他的画像,形貌乃如妇人女子, 不称其志气。呜呼,此 其 所以 却像妇

15、人女子,与他的志气不相称。啊,外柔内刚,正是张良所以为 子房 欤!为张良的原因吧!称chn: 相称。二、文本深读本文“对比衬托,烘云托月”的手法运用得非常巧妙。对比,是互相比较,通过比较,各自的特点就会显得更鲜明。衬托,是一方衬托另一方,效果是使被衬托一方的特征更加突出。一般来说,衬托的一方是陪衬,是次要的,被衬托的一方是主要的。常言道“烘云托月” “好花还要绿叶衬” ,说的就是衬托。苏轼的散文,是善于使用这种方法的。本文第一段,不能忍的豪杰之士和能忍的豪杰之士并比而出,是对比,而且也带有“反衬”的性质。第三段写郑伯肉袒牵羊和勾践卧薪尝胆,是以隐忍而成事者作衬,从正面衬托“子房之能忍,见其为天下勇” 。这是正衬。第四段首句“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 。这是反衬。第五段以子房状貌乃如妇人女子,反衬子房能忍而大勇以及志气非凡的大丈夫气概,表明不能以貌取人,这是反衬手法的作用1结构图解2中心主旨本文论述了张良的忍。通过击秦帝、受兵书、教高祖三件事来论证张良“忍”的作用和意义。3写作特色(1)从小角度写大人物。(2)抓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