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139500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秋湘艺版音乐三年级上册第7课《赛马》教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赛马赛马教案教案教学内容:教学内容:1、聆听:赛马(二胡独奏曲) 。2、扩展与活动。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民族乐器二胡,并了解二胡的形状、音色极其演奏特点。2、通过欣赏赛马进一步了解二胡的音色及表现手段,能分辨各段所表达的音乐情绪。3、能用打击乐器简单的表现乐曲。教材分析:教材分析:1、二胡,民族拉弦乐器的代表乐器,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2、 赛马 ,黄海怀创作于 1959 年,1964 年第四届“上海之春”二胡独奏比赛的新作品。结构是常见的带再现的单三部。它以二胡这种简单的民族乐器,使用多种演奏技巧

2、,表现了赛马时那种万马奔腾、蹄声“得得”的壮观场面。听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千军万马在草原上狂奔之中,令人随着跳荡的节奏而心潮起伏,对辽阔神秘的内蒙古草原无限神住,同时也表达了内蒙人民对草原、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在此曲中,黄海怀将一个整段的乐曲用拨弦技巧奏出,使该曲风格别开生面、独树一帜,成为一首不朽的二胡名曲。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段聆听二胡独奏曲赛马 ,了解乐曲结构,感受音乐情绪。课前准备:课前准备:课件、串铃、二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创设学习情境。一、导入,创设学习情境。1、师: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指导学生从图上认识蒙古族及其生活的地方。师:你们知道内蒙古

3、在我们祖国的什么位置吗?它在我国的东北部,1947 年 5 月 1 日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简称内蒙古。是我国建立的最早的一个自治区,人口约 2260 万,提起蒙古,你首先想到了什么?(草原)内蒙古自治区拥有我国最大的草原,占地约 110 多万平方千米。3、师:你对内蒙古有多少了解?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二、初听乐曲,感知音乐形象。1、现在,我们就一起去听一听、看一看“那达慕”大会上正在进行什么比赛项目。知道是哪一项比赛吗?(赛马)2、让我们再听一遍,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从音乐中我们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在欢度节日,举行赛马盛会时,是什么样的心情?(高兴的、欢乐的)3、作曲家黄海怀带给我们的赛

4、马 。4、你听出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简介二胡。我国民族乐器拉弦乐器中的代表乐器,它音色柔美,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擅于表现细腻的抒情乐段,还可以模拟各种声音,广泛使用于独奏、重奏、合奏和伴奏中。代表作有:二泉映月 、 良宵 、 喜送公粮三、细听乐曲,为三、细听乐曲,为赛马赛马分段。分段。现在,我们再来听这首好听地二胡独奏曲赛马 ,边听边想,它描绘了几个场景。1、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节奏。根据同学们描绘的场景,我们把乐曲分成了 3 部分。首先来听第一部分:(1)聆听第一部分,感受音乐情绪怎么样?(紧张、热烈)(2)跟着音乐用“en”哼唱一遍这个主题,感受节奏紧密的地方用了几分音符?(3)请孩

5、子们用铃鼓来烘托赛马紧张热闹的场面。坚定有力的强音拍铃鼓表现,急促的16 分音符摇铃鼓表现。2、细听第二部分,把握音乐的变化。师:比赛场面真是紧张、热烈,瞧!赛马比赛开始了。(1)现在我们来听下面这段音乐旋律(二) ,与第一段比较,这段音乐旋律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悠扬、舒展)(2)指导学生跟着音乐哼唱一遍这个主题。要求:听时,请孩子们在心中哼唱,旋律(二)出现了几次?第二次出现时,增加了哪种节奏?(第三次时教师提示)听,什么声音?(马蹄声)师:你知道这马蹄声是怎么演奏出来的?请孩子们仔细看。这种方法叫拨奏,它不用拉弓,而是用手指拨,就发出了这种马蹄似的声音。作曲家在这里运用伴奏乐器扬琴演奏旋律

6、(二) ,而主奏乐器二胡却模仿了马蹄的声音,将赛马比赛中马蹄急驰、你追我赶的场面刻画得活灵活现,音乐情绪也被烘托得更加欢快热烈。(3)让我们再来完整地听一遍第二部分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随音乐律动。 (讨论形式多样的表现方式)想想比赛到了什么环节?(紧张的时刻)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音乐,学生可以在旋律(二)第一次出现时比较抒情,请孩子们拉心中的二胡,有感情地唱 la;第二次出现时节奏变密集了,大家用骑马动作愉快地来表现;第三次出现时,仍然有感情地唱 la,并用扣掌心来模仿马蹄声。师:旋律(二)出现第一次,表现了赛马场上内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第二次、第三次通

7、过二胡的不同演奏方法,刻画了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激烈场面。3、细听第三部分旋律,体会“冲刺” 。(1)听,结尾的音乐和哪一部分相似?(第一段)哪一部分情绪更激烈?(第三部分)为什么?(赛马比赛已经进行到了冲刺阶段)音乐刻画了赛马比赛最后冲刺时的紧张激烈的场面,在最高潮中结束。(2)认真体验这种情绪,请孩子们跟着音乐在心中哼唱一遍。(3)既然它和第一部分相似,请孩子们用打击乐表现。4、乐曲小结。现在,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起再听一次乐曲,想一想乐曲的结构。师: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情绪都比较激烈,第三部分更为激烈,是全曲的高潮。第二部分的情绪比较欢快、热烈。四、扩展活动,学生表演节目。四、扩展活动,学生表演节目。1、欣赏了这么优美、欢快的音乐,我们仿佛来到了在美丽的蒙古草原,来到了“那达慕”盛会上,此时此刻老师忍不住想要为蒙古朋友献上一支蒙古舞了你还学过或知道哪些蒙古舞蹈的动作?(笑肩、硬肩、耸肩、挤奶、骑马、扬鞭)2、你不想给蒙古朋友留下你多才多艺的一面吗?(个人表现)五、小结。五、小结。师: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蒙古族,你还知道哪些民族?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对!56 个民族 56 支花,更有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等待着我们继承和发扬,希望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音乐小天使都能将我们的民族音乐发扬光大,传播到世界各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