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123131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243.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法硕联盟论坛法硕联盟论坛 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完整版)法制史个人血汗整理终极背诵笔记(完整版)夏朝的监狱多称为圜土,夏朝的中央监狱是夏台,夏朝的监狱又称为夏台或均台; 商朝的监狱也叫圜土,商朝关押要犯的监狱叫做囹圄,它的监狱又称蜣里。西周中期出现了契约制度。 商鞅改法为律,是强调法的普遍性,而不是强调公平。西周审理民事案件称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成为断狱;秦把讯问被告叫做讯狱,把庭审案件 叫做治狱。秦朝的起诉方式分为三种:告诉,自首,官吏主动纠举犯罪;秦朝把杀伤人,盗窃等严重的犯罪称为公室告;把子盗父母,父母擅刑称为非

2、公室告;公室告与非公室告的区别在于官府 是否受理不同。汉朝的起诉方式分为二种:告诉和举劾。 约法三章是西汉立法之开端,九章律是两汉的基本法律,汉律 60 篇(九章律,越宫律,朝律,傍章律仅仅这 4 个,不包括其他任何法律)标志着汉朝法律框架的基本形成。 过失犯罪在西周被称为 眚 ,在秦朝被称为 不端 。偶犯在西周被成为 非终西周时的 士制百姓于刑之中 指的是司法官在适用刑法不可畸轻畸重, 而不是指的立法方面的问题;西周时的毁,掩,窃,盗分别指的是什么 P 分析 386 页;西周时专门管理契约的官员叫司约,具体的市场管理人员叫质人,买卖大宗交易如牛马使用质,买卖兵器等小件物品使用剂; 西周六礼中

3、的 纳采 指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品提亲 纳征或纳币 指男方派人送聘礼至女家;嫡长子继承制在商朝晚期确立,至西周则逐步制度化和法律化,西周最高司法官名为大司蔻;西周审理民事案件为听讼,审理刑事案件为断狱,刑事案件交纳的诉讼费为均金,民事案件 交纳的诉讼费为束矢,西周时首创五听。郑国铸刑书,遭到晋国叔向(国将亡,必多制,其此谓之乎)的反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晋国铸刑鼎遭到孔子(晋其亡乎,失其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要分明哪句话是叔向说的,哪2 句话是孔子说的,实际上把叔向说的话记死就行。汉朝的附益律是为了抑制诸侯势力, 尚方律是为了抑制官吏随意提升品级, 上

4、计律 是为了考核官吏业绩, 汉官旧仪是规定官制的。 汉朝有传复制度即在审讯取得口供以后,再次审讯犯人,以求定案有据。西汉被告的口供称为 辞服 。 秦朝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责任:故意加重或减轻判刑的,承担不直的责任;要注意区分不直和纵囚的含义。 西汉诸侯官吏与诸侯王接为一党为阿党;中央朝臣外附诸侯构成附益。 西汉的地方政权结构分为郡县 2 级,而东汉末年则为州,郡,县*,这是因为西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区州演化为了州。 曹魏律和大业律为 18 篇;晋律和北魏律为 20 篇;北齐律,开皇律,唐律疏义,宋刑统都为12 篇,其中开皇律和唐律都为 12 篇 500 条。 北周规定流刑为五等,北魏增加鞭刑与仗刑

5、,北齐北周继承使用。 宫刑的废除始于北朝西魏,北齐时最终废除了宫刑。北齐时正式设立了大理寺,大理寺由廷尉扩大该称而成。法硕联盟论坛法硕联盟论坛 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秦朝的主要法律形式是:律,令(皇帝发布的命令) ,封诊式(司法机关审案的原因,治狱程序等) ,法律答问(相当于后世的律疏) ,廷行式(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即判例) ;两汉时期,以律,令,科(律以外规定犯罪与刑法的单行禁条) ,比;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行为为:律,令,科(北朝北魏实行以格代科,科才逐渐失去独立地位) ,比,格,式;北魏编有别条权格 ,东魏编有麟趾格 ,但是他们都是刑事法

6、 律性质,不用于隋朝和唐朝时期的具有行政法律性质的格;唐朝的法律形式为律,令,格(官吏守则,带有行政法律性质) ,式,典。 唐朝私贱民中,奴婢的地位最低;唐朝规定了行使民事行为能力的年龄标准,成丁的年龄为21-59 岁; 唐朝还规定国有土地主要是口分田,职分田和公廨田,私有土地主要是永业田和部分宅地。秦朝明确规定了司法官的责任:故意加重或减轻判刑的,承担不直的责任;要注意区分不直 和纵囚的含义。西汉诸侯官吏与诸侯王接为一党为阿党;中央朝臣外附诸侯构成附益。西汉的地方政权结构分为郡县 2 级,而东汉末年则为州,郡,县*,这是因为西汉武帝时设置的监察区州演化为了州;宋朝的地方机构分为路,州,县*。

7、晋律又名泰始律又名张杜律,以 刑宽禁简 而著称,也是三国南北朝时期唯一一部曾经同行全国的成文法典。北魏律是 综合比较,取精用宏 而成,这个你可以这样记。综合比较,北魏律在指南上是在晋律后面讲的, 你可以看成是 综合比较晋律 , 而取精用宏则可以想象为 取晋用宏 ,这样死也不会忘记了:)北齐律是代表三国南北朝时期最高水准的法典,以 法条明审,科条简要 而著称。开皇律就是以北齐律为基础制定的。开皇律的特点是 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秦时的课汉朝的科北魏的格;东魏磷脂格 ,北魏始以格代科;西魏大统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 式 为形式的法典。晋律首立 准五服以治罪 的制度;八议在曹魏时正式入律,这个你可以记为

8、曹操这个王 八蛋也就是曹王八对应曹魏时八议 ;官当在北魏律时正式入律,可以记为 为官 因为官当制度是为当官的设 置的,同时指南上也提到 官当也规定在陈律中;重罪十条规定于北齐律中;北齐时废宫刑,增加鞭刑与仗刑,并改廷尉为大理寺,大理寺在清末司法改革时被改为大理院。 三国南北朝时期首立死刑复奏制度与登闻鼓直诉制度。北魏重枷,大仗逼供;南梁测罚,南陈测立。 封建五刑制度在开皇律中正式确立。 武德律是唐朝立法的开端,它以开皇律为基础;贞观律标志着唐朝的基本法典即告定型;永徽律疏在元代以后被成为唐律疏议,它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具社会影响力的代表性法典。 隋朝流刑分为三等,各以五百里相差,即1000-150

9、0-2000;而唐朝的流刑在隋朝的基础上长度提高了 1000 里,且要服劳役,即2000-2500-3000(皆劳役一年) ,唐朝和隋朝一样都是以 500 里相差,另外唐朝还有加役流(流 3000 里,加劳役 3 年)以作为死刑的宽贷刑;隋朝 和唐朝的徒刑一样 (1-1.5-2-2.5-3 年分为五等各以半年相差) ; 隋朝和唐朝的仗刑一样 (60-70-80-90-100 分为五等各以十相差) ;隋朝和唐朝的笞刑也一样(10-20-30-40-50 分为五等各以法硕联盟论坛法硕联盟论坛 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十相差) ;元朝改变了隋唐朝以来的笞仗刑

10、,具体表现在仗刑分为 67-77-87-97-107 五等,笞刑则以 7 为起数分为六等即 7-17-27-37-47-57,因此元朝这个变态的民族的笞仗刑一起分为 11 等。唐朝时,借一般指使用借贷,贷一般指的消费借贷,因为古代都提倡帮助他人,所以借一般是指借去用,就象我们小时借别人橡皮擦一样,所以借指的 使用借贷 ,借来用以后,原 物仍然存在,而消费借贷则是把别人的东西借来消费掉了:)有息的借贷成为出举,无利息的成为负债,这与我们今天的思维正高相反。唐朝大理寺,刑部,御史台的长管会同审理,成三司会审;派出大理寺评事,刑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则称为三司史。 明朝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因为

11、明朝改御史台为都察院;明九卿会审指的是六部尚书与左都御史,通政使与大理寺卿。 宋刑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封建法典。遍敕开始于北宋太祖建隆新编敕遍例开始于北宋中期,盛于南宋,南宋神宗首颁熙宁法寺断例 ;南宋遍淳熙条法事类,为元典章的形成提供了蓝本。凌迟首用于五代,至南宋颁时成为法定刑,至明朝时正式入律,至 大清现行刑律删除。从夏商至三国南北朝时期,因*久远,指南和分析上只关注他们的刑事立法,而基本上没有对刑罚制度的关注,因此,关于刑罚制度我从宋朝时谈起。宋朝的刑法制度包括折仗法,刺配刑,陵迟刑三种; 元代的刑罚比较残酷,主要的是讲唐朝以来以十为尾数的笞杖刑改为了以七为尾数,因而使笞杖刑由

12、十等变为了十一等,还有就是它的烧卖银(杀人的民事损害赔偿)制度;明朝是个变态的朝代,创设充军刑(明代不以充军为本罪) ,创设臭名昭著的廷杖制度;清朝主要是发遣制度(比充军重的刑法,明朝发遣的只限于军官和军人,永远不得会原籍;清朝发遣的范围扩大,但是有机会返回) 。宋朝的监察制度(重要):监察御史(察院的长官)负责监察京外官吏,殿中侍御史(殿院的长官)负责监察廷殿内的官员活动,侍御史(台院的长官)负责监察中央百官。选择题可 以出为:负责监察中央百官的是侍御史或者出成是某某的长官。 宋朝首立审判分离制度与翻异别推制度(改换法官审理称为别推,改换司法机构审理称为别移,犯人翻异不得过三) ; 宋朝在民

13、事诉讼上规定了务限法(每年 10 月 1 日至次年 1 月 31 日受理民事案件,其他时间不受理) 。在财产继承方面,宋朝有很大的进步,宋朝沿袭以前的遗产兄弟均分制,并且首次规定在室女可以享受男子继承权的一半,同时承认遗腹子和亲生子享有同样的继承权,规定了户绝之 家财产继承的办法(立继从妻称立继,立继从尊长称命继) ;元代法律始正视奸生子。宋朝将一般卖卖称为绝卖,而将先预付后收取物价值的买卖称为赊卖;宋朝时对房屋的租赁 称为 租,赁,借 ,对人畜车马的租赁称为 庸,雇 。与我们现在相反,真是郁闷!宋朝的借指使用借贷(不付息的使用借贷称为负债) ,贷指消费借贷(付息的消费借贷称为出法硕联盟论坛法

14、硕联盟论坛 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整理发布,在读法硕学长在线答疑!举) 。至元新格是元朝统一中国后颁布的第一部比较系统的成文法典;大元通制使元代法典至定型;元典章以六部分篇是大明律的滥觞,大明律附载五复图的做法,在元典章中已经有先例,元典 章不是中央政府颁布的而是地方政府颁布的.在婚姻与继承制度方面,元朝规定建立婚姻关系必须订立婚书,婚书是成立婚姻必备形式要件,同时,元代始为对媒妁进行规范化管理;明代家长主婚权在法律上明确规定下来。元代宣政院主管僧人刑民案件;大宗正府主管蒙古人案件。明孝宗弘治年间.刑部删定使之成为正式法律,后来将律例合遍为一书,称为,开律例和遍的先河;大明会典乃仿

15、而做,其中的曾颁行天下.明朝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地方行政结构分为省,府,县*,明朝刑部设十三清吏司,而清朝刑部设十七清吏司.清朝秋审,朝审皆源于明朝的朝审;大审为明朝独有. 清朝顺治时颁布(清朝第一部完整的成文法典),雍正时颁布,乾隆时颁布;大清律例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部封建成文法典,也是中国传统封建法典集大成者;大清会典(编撰原则是以典为纲,以则例为目)开始于康熙,终于光绪,经历康熙,雍正,乾隆,嘉靖,光绪五朝;则例自清朝康熙始制定,可以视为清政府的行政法规。在诉讼程序上,笞杖刑案件由州县自行审结;徒刑案件由督抚作出判决(意即州县长官只能处理笞杖刑案件,督抚只能处理徒刑案件,其他案件都要上报更高级的机构审理) ;死流刑案件则要上报刑部;发生在京师地区的死刑案件由刑部直接审理,由皇帝勾决。发谴乃清朝独创,指南上说充军乃明创造,但是分析上说充军 存在于宋元, 至明广为运用 。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 十九信条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