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76165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北师大版第五册《观察物体——搭一搭》教学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察物体观察物体搭一搭搭一搭执教教师: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林丽珍指导教师: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黄志强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杜耿星设计理念设计理念课标把“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作为空间观念的一个表现。高年级学生经历着由“直观形象具体表象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丰富的操作活动能帮助学生提炼积累表象经验。本节课通过画一画,搭一搭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利用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归纳等思维手段形成对空间图形、客观事物的抽象概括。同时在利用平面图形搭立体图形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引导推理描述:观察立体图形的顺序与方法;思维过程的描述与刻画;还原立体图形时推理分析的有效性。让学生在交

2、流中掌握按照一定的顺序与方法来思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 78、79页。学情与教材分析学情与教材分析学生在苏教版三年级上、下两册教材里,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由 2 个、3 个或 4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成的物体,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形状。在四年级上册,又继续学习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换,学生能按要求摆出从某一个面看到的立体图形;会用三视图表示一组摆成并列的、不相连的两部分组成的正方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基于课标“能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转化”,在北师大版的六(上)教材里,要求学生对 5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3、立体图形的组合,能画出三视图,并能根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认识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不能唯一确定一个物体。根据学习苏教版教材学生已有的知识情况,我把本节课教学对象确定为五年级学生;教学内容确定为:根据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并能根据三视图还原立体图形。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根据给定的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进一步体会从三个方向观察就可以确定立

4、体图形的形状并还原立体图形(5 个小正方体组合)。2.让学生通过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操作活动,在体验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相互转换的过程中,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体会数学思想方法。3.让学生在主动学习、探索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对学习空间与图形的兴趣,通过与伙伴的交流,初步形成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能根据不同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原有的形状,并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的数量范围。课前准备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每桌 10 个小立方块,每人一张方格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欣赏古诗,激趣促学一、欣赏古诗,激

5、趣促学【设计设计意意图图:从:从苏轼苏轼 题题西林壁西林壁 中中蕴蕴含的数学意含的数学意义义作作为为本本节课节课教学的起点,教学的起点,使学生使学生进进一步一步认识认识到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到同一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观察,所得到的察,所得到的认识认识是不一是不一样样。 。为为了能更清楚了解事物,我了能更清楚了解事物,我们们必必须须从不同的从不同的侧侧面和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以此思想和面和整体的角度去分析。以此思想和学法作学法作为为教学的切入点。教学的切入点。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画一画,直观感知1.课件出示三个立体图形,学生从中选出其中的一个先画出正视图和左视图。2.

6、交流汇报。3.比较这 3 个立体图形,再画出从上面看到的形状。小结:小立方块位置的变化了,从不同方面观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设计设计意意图图:学生已:学生已经经能正确辨能正确辨认认从不同方向从不同方向观观察到的立体察到的立体图图形(形(5 个小正方个小正方体体组组合)的形状,并画出三合)的形状,并画出三视图视图, ,这节课这节课以以这这个个为为出出发发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点,充分尊重并利用学生个人的数学知人的数学知识识与与经验经验,先,先让让学生画一画,再学生画一画,再进进行比行比较较,在复,在复习习旧知的同旧知的同时时, ,进进一一步感受小正方体位置的步感受小正方体位置的变变化化导

7、导致从不同方面致从不同方面观观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体察到的形状有相同也有不同,体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同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同时时也初步感受从也初步感受从 2 个方向个方向观观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察,是不能确定立体图图形形形形状的,状的,为为下面的学下面的学习习做好做好铺垫铺垫。 。 】 】 想一想,操作确认课件出示一组由 5 个小立方块搭出的立体图形,给出从正面、上面画下来的形状。(上面) (正面)1.想象立体图形。2.评判哪个队搭得对,并说明理由。(平面 立体)3.学生搭一搭验证。4.尝试不同的搭法。【设计设计意意图图:引:引导导学生在想象、判断的活学生在想象、判断的活动动中感受立体中感

8、受立体图图形与平面形与平面图图形在空形在空间间位置中的关系与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变化;化;尝试尝试引引导导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学生用分析推理的思路表述自己的想法,充分地培养学生思地培养学生思维维的条理性、开的条理性、开阔阔性、灵活性和概括性,在表达与交流的性、灵活性和概括性,在表达与交流的过过程中空程中空间间理解意理解意识识和解决和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的能力得到提升。 】 】猜一猜,思辨验证学生根据教师逐一提供的条件,猜一猜立体图形的形状。1.师先给出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学生想象、描述这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得出:根据从一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形,没办法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和小立

9、方块的数量。2.同时出示从两个方向看到的平面图: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学生思考:准备从哪里入手来搭这个立体图形?交流方法后动手操作(同桌合作)。展示交流并把各种搭法进行分类整理,找到规律。得出:根据 2 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我们还无法确定立体图形,但是能确定搭成这个立体图形所需要的正方体数量范围。3.老师再给一个提示:从上面看:学生动手调整。 (能确定这个立方体的形状吗?有几种搭法?)得出:根据 3 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就可以确定立体图形的形状。4.交流小结。观察的方向图形的形状方块的数量从 1 个方向看无法确定无 数从 2 个方向看无法确定5 - 7从 3 个方向看可以确定5【

10、设计设计意意图图:本:本环节环节以以竞竞猜的游猜的游戏戏形式形式进进行学行学习习,学生,学生经历经历了了“研究研究视图视图充分想象充分想象搭出物体搭出物体验证验证搭法搭法”的的过过程,有效地程,有效地发发展他展他们们的空的空间观间观念。在念。在利用平面利用平面图图形搭立体形搭立体图图形的形的过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按照一定的程中,学生掌握了按照一定的顺顺序与方法来思考序与方法来思考的解决的解决问题问题的策略;并的策略;并对对思思维过维过程程进进行描述与刻画,在交流中体会搭法是多行描述与刻画,在交流中体会搭法是多样样的,的,而且学会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各种搭法分而且学会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各种搭法分类类整理

11、,找到解决整理,找到解决问题问题的的规规律。律。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课本“试一试”第 2 题。1.先让学生根据内容想象这个立体图形是怎样搭的。2.和同桌说一说,再动手操作验证结果。3.交流、小结。4.学生根据从正面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出立体图形。 从正面看:四、交流总结,提升认识四、交流总结,提升认识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对你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帮助?2.学生自由发言。设计思路设计思路本节课通过动手、动脑等一系列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再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的过程,进一步体验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转化过程,发展自己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同时在学习

12、的过程中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本节课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活动线索是:画一画,体会面与体的位置关系。辨一辨,感受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在空间位置中的关系与变化。搭一搭,根据平面图形还原立体图形。这个环节以竞猜的游戏形式进行学习,学生经历了“研究视图充分想象搭出物体验证搭法”的过程,并对思维过程进行描述与刻画,在交流中不但要展示自己的摆法,还要关心别人的摆法,体会摆法是多样的,而且学会按照一定的方法把各种搭法分类整理,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这个过程既能有效地发展空间观念,也能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与习惯。练一练,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本活动的设计提供足够的探索交流的时空,让学生主动地去观察、比较,根据老师提供的条件不断地调整、探索,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执教者简介执教者简介林丽珍,本科学历,2009 年 2 月评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现任泉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教育科研处副主任。多次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或录像课比赛并获奖。撰写的多篇论文、教学设计发表在省级以上刊物。负责学校多个课题的研究,其中市级课题构建和谐课堂的实施策略研究2008年 12 月通过验收,并被评为优秀课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