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4454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消费呈现快速发展势头网络消费是指人们以互联网络为工具手段而实现其自身需要的满足过程。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商用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购买意愿不断增强。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 ”的原则,全国各主要城市积极推动和优化电子商务发展,推进电子发票跨境电子商务、智能物流、新能源汽车、诚信体系建设和互联网金融等试点示范,成功搭建了电子商务交流合作和品牌培育平台,形成了鲜明的产业聚集效应。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于稳定经济增长、扩大消费发挥了积极作用。一

2、、电子商务成为全球经济循坏的新途径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计,截至 2013 年底,世界互联网用户达到 27.49 亿人,相当于世界人口的 39%。预计 2014 年、2015 年世界互联网渗透率将达到 41.89%和 44.88%。据 eMarkerter 公司监测,2013 年全球网络零售额达到 1.248 万亿美元,较 2012 年增长了 18%。预计 2014 年将突破 1.5 万亿美元。研究表明,2013 年全球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约为 1050 亿美元。跨境电子商务在成熟市场体量大、增长稳,在新兴市场国家则高速增长。目前电子商务呈现商品种类多样化、跨境交易本地化、全渠道等鲜明发

3、展趋势,未来5年有望达到 2070 亿美元。其中,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和巴西成为世界跨境电子商务最发达地区。二、我国网络零售额跃居全球第一截至 2013 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 6.18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5.8%,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013 年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 3.02 亿人,同比增长 24.7%。2013 年,我国商务交易额突破 10 万亿元,同比增长 26.8%。其中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超过 1.85 万亿元,同比增长 41.2%,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 7.8%。我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交易市场。从目前电子商务网站所处的行业分布来看,排在前十

4、名的依次为:服装鞋帽、纺织化纤、农林畜牧、数码家电、机械设备、化工塑料食品糖酒、建筑建材、五金工具、医疗医药。根据海关统计,2013 年我国对欧盟和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分别增长 2.1%和 7.5%,对日本双边贸易额下降了 5.1%。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呈现爆炸式增长。艾瑞统计数据显示, 2012 年我国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交易额达到 2.3 万亿元,同比增长 31.5%。三、今年上半年网络消费快速增长今年上半年我国消费品零售额呈现稳中略降的态势,但是,以网络零售为代表的新型业态保持快速发展。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1375 亿元,同比增长 48.3%。其中,限额以上

5、单位网上零售额 1819 亿元,增长 56.3%。商务部监测的 5000 家重点零售企业中,5 月网络购物同比增长32.5%,比百货店、超市、专业店业态当月增速分别高出 27.1、25.9 和 24.5个百分点。网络消费快速增长一定程度延缓了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幅减缓的趋势。四、北京电子商务聚集示范效应显著近年来,北京陆续出台了 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的意见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物流业发展规划 ,并成立了由北京市商委牵头、市发改委等21 个部门组成的全市电子商务促进工作组,共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2013 年全国自营 b2c 排名前 9 位的企业中,京东、亚马逊、当当网、国美在线、凡客等 5

6、家总部位于北京,累计份额高达 62.8%。目前,北京培育了 2个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开发了 4 座电子商务特色楼宇,开通了北京市跨境电子商务公共信息平台, 12 家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获得商务部认定。电子商务加速向商贸、物流、金融、生活服务等领域的渗透和融合。2010-2014 年北京网络零售额及对零售额贡献指 标2010 年2011 年2012 年2013 年2014 年 1-5 月网上零售额120.1298.7596.8926.8458.3网上零售额占零售额比重(%)1.94.37.711.113.0网上零售额对零售额贡献率(%)26.737.142.364.7数据来源:北京市商务委北京市

7、电子商务发展支撑体系完善、市场监管机制健全,形成了以自营B2C 为特色的电子商务聚集区,发展水平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对扩大消费起到积极作用。2013 年北京网络销售额达到 926.8 亿元,同比增长 44.3%,网络消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达到 11.1%,对其贡献度达到 42.4%,电子商务成为拉动首都消费市场的新引擎。五、电子商务对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1、试点电子发票和电子签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2014 年 1 月 1 日,北京市电子发票服务平台面向所有具备条件 的电商企业开放。在北京的示范带动下,京东的电子发票开具范围扩展至全国 8 个省市,另外 3 个省市已完成上线测试。目前,电子发

8、票开具范围和开具数量均成为电子商务行业第一,仅北京市就开具电子发票 1000 万余张,累计金额超过35 亿元,电子发票由试点走向推广。电子发票的使用对于节约纸张、减少环节、支持循环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据测算,京东全面使用电子发票后,一年节约 5 亿张纸质发票,约合 300 多吨纸张,相当于减少近 1100 立方米木材消耗,相当于每年节约标准煤 200吨,节约用水 2.4 万立方米。电子发票不仅有利于节能减排,降低企业成本,同时有利于规范税收征管,推动国民经济精细化管理,对于推动云计算、大数据健康发展也具有深远意义。2、引入北斗导航技术和新能源汽车,减少城市拥堵电子商务本身就是绿色商业模式,据快

9、递物流资讯网测算,由于电子商务“门到门”的快递服务,在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每天约减少 200 万人次的出行。以京东为例,2013 年京东 1000 辆车实现了 1255 亿元交易额,相当于减少市民驾车外出超过 1.6 亿次,减少车辆行驶里程约 2600 万公里,相当于减少了 40 万吨标煤消耗,节约的能源至少能够满足 75 万户中国家庭一年的用电。此外,为节能降耗、减少城市拥堵,京东启动了 “基于北斗的电子商务云物流信息系统项目”,以加强北斗导航技术、现代物流配送规划技术对物流过程的全流程管理。目前京东正在与北汽、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上下游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电子商务领域新能源汽车基础设

10、施建设和车辆运营试点。3、启动“JD+计划“和”万店计划“,帮助传统企业转型升级为促进传统制造业升级转型,电子商务企业搭建了智能硬件产业开放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提供供应链管理、技术研发、小额贷款、营销服务等整体解决方案。一是实行“零”合作门槛,开通商业合作直通车,优先获得平台资源和品牌管理支持。二是开通 vc 数据平台,及时获取库存、日销、流量等数据,推行量身订制的行业发展趋势。三是互联网金融支持,优先享有 “京保贝”供应链小额贷款或孵化资金支持。五、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实施“社区场景升级计划”,解决最后一公里难题社区承载着越来越多的社会管理和惠民生职能,依据 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年 ,建议

11、启动“社区场景升级计划”,将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列入城市社区服务体系,搭建政府引导、企业共建、社区共享的电子商务“最后一公里”平台,以自提点、自提柜、移动自提车为载体,培育大社区服务。、实施“电商物流云计划”,以金融带动物流、信息流和客流的融和按照“四个交通”的总体部署,适应电子商务分布式、高效率物流需求特点,在铁路“电商班列”基础上,加快推出“电商物流云”战略,以技术为驱动,辅以金融物流等手段,加速提高联运能力以及物流、信息流和客流的整合能力。、统筹智慧城市建设,以要素平等交换促京津冀协同发展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点要求”,建议统筹规划智慧城市建设、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电商发展,扶持集

12、技术研发、电商平台、金融服务和智能交通于一体的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北斗导航系统,建立京津冀统一的物流及城市配送调度系统,并给予资金和进城车证支持,鼓励电商企业采用新能源汽车,扶持电商配送站点配备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4、扶持政府采购向电商化转型以京东为代表的自营电商,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及商品准入、全城管 控和退出机制,具有商品品类齐全、产品质量优、价格公开透明、交易全程追踪等特征,基本可满足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的购买需求,而且符合政府采购法规范采购行为的要求。建议以京东自营平台为试点,鼓励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团体组织和大中型企业上网采购办公用品以及生产生活资料,以大数据、电子发票分析预警替代公开招标,并监督采购行为和资金使用情况,全面提升政府采购精细化管理、高效率支撑水平。(经济预测部:祁京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