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旺大坝教训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4327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斯旺大坝教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阿斯旺大坝教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阿斯旺大坝教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阿斯旺大坝教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阿斯旺大坝教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斯旺大坝教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斯旺大坝教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斯旺大坝的经验教训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曾经是埃及民众和政府的骄傲,可是这个大坝建成之后不久, 它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日益严重,就逐渐改变了人们对它的评价。10 年前,埃及总统穆巴拉 丸在次科学大会上,对参加会议的各国科学家们说:“兄弟们,姐妹们,从现在到 2000 年,埃及将不得不面临一些重大的挑战,你们一定要帮助我们取得胜利。这些挑战,也就 是现在和将来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严重问题,需要从各个角度进行严肃的科学研究,其中 最突出的就是阿斯旺大坝所造成的影响。 ”1 阿斯旺大坝的设想和兴建早在 20 世纪初就有一些专家建议,埃及可以在尼罗河上游修建高坝,从而调节河 水流量,并扩大灌溉面积。20 世纪

2、50 年代,当时的埃及(阿联)政府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经 济发展计划。由于埃及人口增长很快,年增长率达到 3,可利用的自然资源却非常有限, 于是,埃及政府就希望通过修建尼罗河高坝,开发新的资源以推动经济发展。当时的埃及政府和水利专家们认为。修建尼罗河高坝是箭数雕的高明之举。首 先,高坝既可以控制河水泛滥,又能够存储河水,以便在枯水季节用于灌溉及其它用途。 埃及的可耕地主要位于尼罗河两岸以及尼罗河三角洲的洪泛区,建成高坝后可以大幅度扩 大可灌溉的耕地面积,以适应迅速增长的人口。其次,大坝建成后可以产生巨大的发电能 力,为工业化提供充裕而廉价的能源。再次,修造大坝所形成的巨人水库及对下游水位的 调节,

3、可以发展淡水养殖及内河航运。埃及政府在苏联的资金和技术援助下,于 1959 年完成了阿斯旺大坝工程设计,1 960 年破土动工,5 年后大坝合龙,1967 年阿斯旺大坝工程正式完工。这个大坝是当时世 界上最大的高坝工程,它高 112m、长 5km,将尼罗河拦腰切断,在高坝上游形成了一个 长 650km、宽 25km 的巨大水库纳赛尔湖。到 1970 年,坝内安装的 12 台水电发电机 组全部投入运转。大坝水库的巨大容量不仅调节了下游流量,防止了洪水泛滥,还利用蓄积的水量 扩大了灌溉面积,因此,近 100 万公顷的沙漠得以被开垦成可耕地。同时,大坝电站每年 发电 80 亿 kWh,解决了埃及的能

4、源短缺问题。可以说,当时埃及政府修建阿斯旺大坝的 预期目标,都一一实现了。然而,由于当时人们认识上的局限,低估了水库库区淤积的严重性,因而对大坝 工程可能的效益过于乐观。兴建大坝时形成的巨大的纳赛尔湖,由于泥沙的自然淤积,水 库的有效库容逐渐缩小,因而导致水库的储水量下降。大坝工程的设计者未能准确地估计库区泥沙淤积的速度和过程。根据阿斯旺大坝 水利工程设计,这个水库 26的库容是死库容,而每年尼罗河水从上游夹带大约 6 00018 000t,泥沙入库,设计者按照尼罗河水含沙量计算,结沦是 500 年后泥沙才会淤满 死库容,以为淤积问题对水库的效益影响不大。可是大坝建成后的实际情况是,泥沙并非

5、在水库的死库容区均匀地淤积,而是在水库上游的水流缓慢处迅速淤积;结果,水库上游 淤积的大量泥沙在水库入口处形成了三角洲;这样,水库兴建后不久,其有效库容就明显 下降,水利工程效益大大降低。此外,浩大的水库水面蒸发量很大,每年的蒸发损失就相 当于 11的库容水量,这也降低了预计的水利工程效益。更为严重的是,埃及政府和工程设计者在建造如此宏伟的大坝时,还忽视了大坝 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既没有对此作出认真评估,也未曾慎重考虑生态和环境受破坏后的 应对措施。2 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阿斯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确有一些正面作用。比如。大坝建成前,随着每年千湿 季节的交替,沿河两岸的植被呈周期性的枯荣;

6、水库建成后,水库周围 53007800km 的沙漠沿湖带出现了常年繁盛的植被区,这不仅吸引了许多野生动物,而且有利于稳固湖岸、 保持水土,对这个沙漠环绕的水库起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大坝建成后仪 20 多年,工程的负面作用就逐渐显现出来,并且随着时间的 推移,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也日益严重。这些当初未预见到的后果不仅使沿岸流域的 生态和环境持续恶化,而且给全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1)大坝工程造成了沿河流域可耕地的土质肥力持续下降。大坝建成前,尼罗河下 游地区的农业得益十河水的季节性变化,每年雨季来临时泛滥的河水在耕地上覆盖了大量 肥沃的泥沙,周期性地为土壤补充肥力和水分。可是,在

7、大坝建成后,虽然通过引水灌溉 可以保证农作物不受干早威胁。但由于泥沙被阻于库区上游,下游灌区的土地得不到营养 补允。所以土地肥力不断下降。2)修建大坝后沿尼罗河两岸出现了土壤盐碱化。由于河水不再泛滥,也就不再有 雨季的大量河水带走土壤中的盐分,而不断的灌溉又使地下水位上升,把深层土壤内的盐 分带到地表,再加上灌溉水中的盐分和各种化学残留物的高含量,导致了土壤盐硷化。3)库区及水库下游的尼罗河水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水源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 害。大坝完工后水库的水质及物理性质与原来的尼罗河水相比明显变差了。库区水的大量 蒸发是水质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原因是,土地肥力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

8、 化肥,化肥的残留部分随灌溉水又回流尼罗河,使河水的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河水富营 养化,下游河水中植物性浮游生物的平均密度增加了,由 160mg/上升到 250mg/l。此外, 土壤盐硷化导致土壤中的盐分及化学残留物大大增加,即使地下水受到污染,也提高了尼 罗河水的含盐量。这些变化不仅对河水中生物的生存和流域的耕地灌溉有明显的影响,而 且毒化尼罗河下游居民的饮用水。4)河水性质的改变使水生植物及藻类到处蔓延,不仅蒸发掉大量河水,还堵塞河 道灌渠等等。由于河水流量受到调节,河水混浊度降低,水质发生变化,导致水生植物大 量繁衍。这些水生植物不仪遍布灌溉渠道,还侵入了主河道。它们阻碍着灌渠的有效运行

9、, 需要经常性地采用机械或化学方法清理。这样。又增加了灌溉系统的维护开支。同时,水 生植物还大量蒸腾水分,据埃及灌溉部估计,每年由于水生杂草的蒸腾所损失的水量就达 到可灌溉用水的 40。5)尼罗河下游的河床遭受严重侵蚀,尼罗河出海口处海岸线内退。大坝建成后, 尼罗河下游河水的含沙量骤减,水中固态悬浮物由 1 600ppm 降至 50ppm,混浊度由 30300mg 八降为 1540mg/1。河水中泥沙量减少,导致了尼罗河下游河床受到侵蚀。大 坝建成后的 12 年中,从阿斯旺到开罗,河床每年平均被侵蚀掉 2cm。预计尼罗河道还会继 续变化。大概要再经过一个多世纪才能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河道。河水下

10、游泥沙含量减少, 再加上地中海环流把河口沉积的泥沙冲走,导致尼罗河三角洲的海岸线不断后退。一位原 埃及士兵说,他曾站过岗的灯塔现在已陷入海中,距离目前的海岸竟然有 l2km 之遥。3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在 20 世纪 60 年代阿斯旺大坝兴建时,人们对大坝的认识还是片面的。阿斯旺大 坝建成后陆续出现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当中,有些是设计时预料到、但无法避免或无力解决 的;有些则是有所预料、但对其后果的严重性估计不足的;还有些问题则是完全没有预料 到的。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认为,要精确地预测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相当困难的。 由于在兴建大坝前,要判断大坝工程的后果有很大的不可预测性,所以,目前很多国

11、家的 公众舆论和学者专家们往往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持反对或谨慎的态度。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并非易事。首先,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很难用资金这 个单一标准来综合衡量和测算;其次,目前人类还只是在观测大坝的近期后果,而对大坝的远期影响还很难预测判断,因为有些影响在大坝建成后的几十年内可能还不明显或尚未 显露;另外,如何准确可靠地观测生态和环境的变化还是一个难题,例如,河水含沙量、 水库鱼产量、水量蒸发率等数据可以比较准确地采集,但是还有很多数据的观测分析还有 待探讨研究;还有,究竟以哪些数据信息来对超大型水利设施的效果进行科学公正的评估, 如何权衡判断利与弊,到底利多大、弊多深,利能否抵消弊,这

12、些问题尚需深入探讨。到 目前为止,世界上所有的超大型水利工程建成后。还没有一处建立起一个完整综合的生态 和环境监测系统,上述的困难或许也是原因之一。例如,从如何评价阿斯旺大坝对流行病发病率的影响这一问题中,就可以看出, 综合评估大坝的利弊虽然非常必要,却是十分困难的。当年有的专家曾经提出,阿斯旺大 坝建成后将会导致血吸虫病患大量增加,主要的理由是寄生钉螺在缓慢的流水中会繁殖迅 速。但是,大坝建成后的统计数字却表明,大坝建成前后血吸虫流行指数的差别并不明显, 而肠血吸虫则在大坝建成后有增加,具体原因目前尚不明了,但似与大坝无关。然而,流行病发病率不仅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因素如社会进步、经

13、济 发展、人口结构、居住迁移以及医疗卫生水平变化的影响。如果考虑到这些因素,分析大 坝建成前后血吸虫流行指数的差别,就显得更复杂了。也许还需要在埃及找到一个经济、 社会、医疗水平还停留在 3050 年代状态的地区,这样才能观察到,在没有明显社会经济 进步的情况下、建坝对血吸虫流行指数有什么影响。实际上,仅仅讨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还是不够的。因为大坝对生态和环境 的破坏会转变成对人类社会经济的损害。例如,阿斯旺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两岸土地肥力 的下降迫使农民不得不大量使用化肥,这大大提高了农业成本,降低了农业收益。1982 年 有一位土壤学家估计,由于土壤肥力下降、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农业净

14、收入下降了 l0。结果,虽然因为水利灌溉条件的改善,使农作物由一年一季变为一年两季,单位土 地面积的年产量增加了,但投入成本却增加得更快,导致农民净收入下降。如果个大坝已经建成多年,人类该如何面对它带来的种种正面、负面的影响呢? 目前,世界各国民众主要有两种相反的看法。一部分环境保护人士主张废掉水库大坝及发 电设施,他们认为,大坝所带来的各种效益与其产生的负面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应该对大坝加以改造,既然大坝已经建成了,只好逐步治理相关的种 种问题。从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人类应该注视大坝对生态和环境的破坏,积极采取 措施、设法减缓这些负面影响,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15、”。但是,也要看到,大坝对生态和环 境的破坏,有些是持久性的、难以治理的。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大坝的直接经济收益时, 万万不可无视大坝的负面后果。(摘自当代中国研究 1997 年第 3 期。(编辑:胡少华)编辑本段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1)大坝立下汗马功劳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结束了依赖尼 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 文明的重要动力。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30 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 功劳,经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积近 200 万公顷;另有 70 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 成了双季耕种

16、农田,农田复种指数增加。2)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 过,最大的争论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携带而下的泥沙无形中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在拦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下游的耕地失去 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加之沿尼罗河两岸的土壤因缺少河水的冲刷,盐碱化日益严 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抵消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的农田。3)减轻大坝的压力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 最低。为此,埃及专门设立了“阿斯旺大坝副作用研究所”。此外,埃及还成立了一个由水 资源部、环境事务部以及内政部组成的部长委员会。委员会计划在今后 5 年内投入 22 亿美 元,对尼罗河的水质监管系统进行升级改造,保护尼罗河的主河道环境。目前埃及政府已在着手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和平渠工程”和“新河谷工 程”。和平渠工程已于 1979 年动工,西起尼罗河三角洲的杜米亚特河,向东穿过苏伊士运 河,将尼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