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应急雪灾地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6456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应急雪灾地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公共应急雪灾地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公共应急雪灾地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公共应急雪灾地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公共应急雪灾地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应急雪灾地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应急雪灾地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09 国考素材系列国考素材系列最新申论热点最新申论热点材料一:公共应急材料一:公共应急 20082008 年关大考年关大考2008 年 1 月 10 日左右,当南方各省下起第一场大雪时,几乎没有人意识到今冬的雪 强度会这么大、持续时间会这么长、危害会这么严重,起初人们甚至很欣喜,因为多年都 没见到这么大的雪。然而当人们意识到灾害的严重性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救援以及应对 时机,一场雨雪冰冻灾害最终让全社会措手不及。过于依靠常规经验判断异常天气,对超 规模冰雪的麻痹大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此次自然灾害影响的蔓延。 雪灾破坏了南方大量电网,因为这次罕见的雨雪冰冻气候超过设计标准,很多高压电 塔因

2、负载过重而纷纷倒塌,湖南、贵州等地的电网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而且没有可 替代的应急供电方案 此外,南方地区的地下水管质地脆弱且埋得过浅,很多水管冻裂,居民生活用水无法 得到保障;南方很多省市连专业的除雪除冰设施都没有,人们依靠简陋的铁铲、撬子等工 具一点点地打碎厚厚的冰层,除雪效率低下致使路面受阻情况迟迟得不到缓解;南方大多 数司机缺乏雪地行车的经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雪灾还使得物资供应空前紧张,肉类、 蔬菜等价格出现较大规模的涨幅,煤电供应频频告急,取暖设备一时间被抢购脱销这些都暴露了我们防灾意识薄弱、对灾害形势估计不足、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等弱 点,很多职能部门也没有及时启动应对措施,

3、初期甚至抱有侥幸心理,没有做最坏的打算, 也就没有做最充足的准备。分析:2008 年初雪灾影响扩大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灾害发生在南方各省,我国南部 地区因气候较为温暖,缺乏应对强降雪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与春运特殊时期重合。恶 劣天气更给今年春运增添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再者,在此次灾害中受影响的京广铁路以及 京珠高速都是我国主要的南北交通干线,承担着运送大批旅客的艰巨任务;另外,受灾严 重的广东省是我国输入农民工最多的省份之一,春节期间有大量外地务工人员需要返乡。材料二:灾难关头,渴望信息光明材料二:灾难关头,渴望信息光明 整整 12 天被围困在“冰雪孤城”中的特殊经历,将长久地印刻在湖南郴州市

4、民心里。 家住北湖区的张晓刚回忆,雪灾中他最感动的是当地政府部门送给他一台小收音机。他说, “当信息渠道中断时,那种孤独和茫然,比停水停电带来的生活困难更可怕。 ” 及时了解灾情信息和救灾进度,成为应对重大灾害的“减压阀” 。在最艰难的时候,成 千上万的灾区群众从报道中了解到中央领导同志赶赴一线指挥抗灾的行踪,了解到人民子 弟兵与冰雪搏斗的壮举,他们因此更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信息公开、畅通、及时,是这次抗击雪灾成功的经验之一。为吸取美国、加拿大特大 雪灾教训,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批示精神,国务院应急办在 2007 年 12 月 11 日就发出了开 展暴风雪应对准备工作检查的紧急通知,组织有关地方

5、和部门,针对薄弱环节加强整改。 此后,随着天气形势变化和灾情进展,自 2007 年 12 月 19 日至 2008 年 1 月 21 日,连续发 出 5 个预警和加强防范应对工作的通知,一些重要工作部署在中央门户网站上陆续公布。 信息公开的背后是大灾考验催生的执政新理念。在抗击非典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 院正是从信息公开入手,采取果断措施,扭转了被动局面。此后,通过各种渠道迅速及时 地将有关信息传达给公众、在积极引导舆论中组织和动员群众,成为我国应对突发公共危 机的通行做法。 分析: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 信力。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让权力在阳光

6、下运行,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 达权、监督权。然而,要使这一理念深入人心,尚需努力。特别是在这场历史罕见的灾害应对中,信息及时公开尤显重要。2008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我国行 政公开法制建设的新起点。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将是考量政府是否忠实履行职责的重 要标准。材料三:应急联动体系建设材料三:应急联动体系建设 从最近发生的几次灾害看,无论是雪灾、地震,还是洪水,我们看到:中国政府迅速 成立了救灾应急指挥部;中央和地方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并调集全国力量全力救灾;而 且国家领导人还亲赴救灾第一线。中国政府的应急反应工作是快速的、透明的,各级政府 应对突发事件的能

7、力正在稳步提高。然而,这几次灾难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各部门都有自己的系统,都有自己的预案,都各自为政。 ”一位参与过汶川救援工作 的应急工作人员称,灾难发生后,他们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但是发现救灾需要地理、医 疗、水、电等专业机构的数据支持,然而,各机构间却缺乏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快速响应机 制。 “几经周折我们联系到地质部门的应急系统工作人员,但他们说已把我们的请求上报 有关上级部门,我们没有权限,所以暂时不能调运他们的数据。 ”这位参与过汶川地震救援 的一线工作人员感慨道,直到上级政府部门应急指挥中心赶赴一线协调后,各部门的屏障 才得以打开。 “这耽误了多少宝贵的救助生命的时间啊!” 那位一

8、线救灾工作人员痛心的 说。 “我们也想把数据拿出来共享,和其他部门合作开展工作,但是部门间条块分割太严 格,各种条款限制的又太多。 ”一位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无奈的说。 尽管各地政府部门有应急预案,也做了灾备,但在受到自然灾害物理打击和断路、断 电、断缆影响下,各受灾地区通讯几乎大面积停滞,数据备份更是几乎蔑视殆尽,而且即 使是要害部门的业务连续性更是无法保障。这突出说明目前我国应急预案和灾备的不足和 脆弱。 分析:反思今年抗雪抗震救灾的教训,不难发现条块分割、利益多元的弊端。突发事 件来临,由谁来提出处置动议?谁来整合跨部门、跨区域的应急预案?遇到人事变动,岗 位责任制如何落实?这一连

9、串疑问的背后,是一些地方在雪灾之初,应急工作不到位的事 实:个别公路收费站全然不顾已经排起长龙的车队,人为增加道路拥堵;有的区域和行业 间应急预案,衔接不畅;基层应急部门没有应急状态下组织指挥的职责,眼看着错失抗灾 良机如何加强组织协调以增强综合减灾能力已成为今后应急工作的一个重点。材料四:材料四:20082008 年中国南方雪灾受灾情况调查报告年中国南方雪灾受灾情况调查报告 一.暴风雪的范围: 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 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其中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等地雨雪持续日数超 过百年一遇,贵州、江苏、山东等地达到 50

10、年一遇。 二.特点: (1)降雪量比往年要多很多;(2)降雪范围比往年要广;(3)持续降雪时间比往年 长 ;(4)主要降雪影响地区比往年偏南;(5)降雪带来的灾害性比往年严重 三.受灾情况: 2008 年中国雪灾是 2008 年 1 月 10 日起中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 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和新疆生 产建设兵团等 19 个省级行政区均受到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死亡 60 人;失踪 2 人, 紧急转移安置 175.9 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 7270.8 千公顷;倒塌房屋 22.3 万间,损坏房屋 86.2 万间;直接经济损失

11、 537.9 亿元。其中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 6 省、区受灾最为严重。 五.产生的环境、社会问题 (1)电力系统带来的影响,连日的大雪、冻雨压断电缆、电塔,寒冷天气造成用电量 猛增,电力供不应求,造成部分地区大面积停电。 (2)电煤运输的交通问题,大秦铁路、京杭运河等公路、铁路、航空、港口的电煤运 输压力增大。 (3)煤炭生产和供应情况,南方地区煤炭供应紧张,北煤南运任务迫在眉睫。 (4)影响市民出游计划,许多原打算利用寒假以及黄金周出游的人被迫取消出游计划。(5)交通运输问题,京广线南段、沪昆线部分路段停运、多次列车晚点、广州站上万 名旅客滞留、京珠高速部分路段封闭 (6)部

12、分农民工不能回家过年,一些农民工买不到车票,或者由于交通原因,及时有 车票也无法回家过年。 (7)通讯的影响,连日的大雪、冻雨将中国移动的多条信号通讯塔压断,造成一些地 区一段时间内手机无信号。 (8)农产品供应,由于降雪原因,一些南方农产品被冻,或者由于交通原因不能及时 北运,造成北方许多地区以及南方受灾地区食品供不应求或价格连续上涨。 (9)对人的生命健康,已经有数名工作人员、交通警察在连日的迎战暴风雪过程中倒 在了他们的工作岗位上。 六.解决措施 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相关部门、企业单位都高度重视这次暴风雪,采取了积极有效的 措施来应对这次暴风雪带来的灾害。 一是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认真分

13、析企业应对强降温雨雪天气工作的状况,采取有 力措施,切实提高抵御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的能力; 二是要加强管理,保证生产安全。主动化解不利于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火电厂尤其 要做好电煤、燃油等的储备以及运输力量的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厂网协调,严肃调度纪 律,合理安排运行方式,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 三是要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尽快修复受灾电力设施。合理组织抢修,加强安全 监察工作,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要全过程、各环节落实责任; 四是要落实责任,保证安全信息报送畅通。要主动向当地人民政府汇报,安全有序地 开展各项防灾救灾工作,同时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及时报送安全信息。 材料五:沙尘暴材料五:沙尘暴

14、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 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经统计,60 年代特大沙尘暴 在我国发生过 8 次,70 年代发生过 13 次,80 年代发生过 14 次,90 年代初发生过 20 多次, 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2002 年 3 月 18 日到 21 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我国北 方 140 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 1.3 亿。从 1999 年到 2002 年春季,我国境内共 发生 53 次沙尘天气,其中

15、有 33 次起源于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 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和华北北部地区出现的强灾害性天气,沙尘暴可造成房屋倒塌、交 通供电受阻或中断、火灾、人畜伤亡等,污染自然环境,破坏作物生长,影响交通安全, 给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产生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和极大的危害。如 1993年 5 月 5 日,发生在甘肃省金昌、威武、民勤、白银等地市的强沙尘暴天气,受灾农田 253.55 万亩,损失树木 4.28 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 2.36 亿元,死亡 50 人,重伤 153 人。 分析:治理和预防沙尘暴的措施:1、停止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式开发,把环境保护提到 法制的高度上来。2、保护和恢复林草植

16、被,建立以植树造林为主的生态屏障,防止土地沙 化进一步扩大,尽可能减少沙尘源地。3、因地制宜制定防灾抗灾救灾规划,完善区域综合 防御体系。4、控制人口增长,减轻人为因素对土地的压力。5、加强科普宣传,提高人们 的环保意识。 6、与蒙古国建立长期合作防治沙尘暴的计划框架,减少境外沙源对我国的 危害。材料六:沙尘暴材料六:沙尘暴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卷入空中, 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 1km 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经统计,60 年代特大沙尘暴 在我国发生过 8 次,70 年代发生过 13 次,80 年代发生过 14 次,而 90 年代至今已发生过 20 多次,并且波及的范围愈来愈广,造成的损失愈来愈重。2002 年 3 月 18 日到 21 日,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影响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沙尘天气过程袭击了 我国北方 140 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影响人口达 1.3 亿。 从 1999 年到 2002 年春季,我国境内共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