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81185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2013—201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关于进一步做好我院 20132014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科室:今年是全国范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最后一年,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逐步趋于合理和规范,大多数科室能够达到预定的各项控制指标,为保证长效管理机制的落实,医院经过数次讨论,编制了20132014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的实施方案和修订了各专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控制指标,并以此作为医院今后长效管理的基本方案,经研究决定,现予以发布,望各科室的各级各类医师遵照执行。南京江北人民医院2013 年 9 月 1 日附件:

2、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0132014 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南京江北人民医院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20132014 年抗菌年抗菌药药物物临临床床应应用用专项专项整治整治工作工作实实施方案施方案根据卫计委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84 号)、 关于进一步开展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337号)及“2013 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扎实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苏卫办医【2013】49号)等文件要求,结合我院经过前期整治工作所存在的不足或问题,有必要对我院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作进一步的强化改进,并实施

3、常态管理,现制定我院 20132014 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一、一、进进一步一步统统一思想,提高一思想,提高认识认识,加,加强组织领导强组织领导,不断,不断强强化管理,化管理,层层层层落落实责实责任,采取任,采取积积极措施,极措施,认认真真贯彻贯彻落落实实,确保整治活,确保整治活动动达到达到预预期成效。期成效。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 84 号)和我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实施细则,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从阶段性活动逐步转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常态管理轨道,促进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能力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改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针对 2012年度抗菌药

4、物专项整治的结果,提出如下改进目标计划及措施:(一)、继续加强组织教育培训,2013 年 8 月初,邀请外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专家来我院进行全员培训,特别是针对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原则、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细菌耐药预防、相关制度规范、相关法律责任等进行再培训,培训要做到人人参与、人人过关,培训率达到100%。(二)、通过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签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责任状形式,在责任状中将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各专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强度和病原学送检率细化明确,列入月度及全年考核,并以此期望科室负责人将医院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及措施向临床各级医师广

5、为宣传并付诸实施,并按责任状约定,承担相应义务与责任。(三)、调整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和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专家组组织。以下组织架构,将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结束后,由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专家组作为常态化管理组织。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名单如下:组 长:王国品副组长:周建松、殷 杰成 员:冯 路、张红霞、戴永红、孔德凤、包新慈、李 矗、刘 颖、范秀兰、侯小龙。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处,冯路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活动的日常工作。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专家组成员名单如下:组 长:殷 杰副组长:冯路、叶正龙成 员:戴永红、孔德

6、凤、张红霞、夏明成、杨震、宰国田、王平、冯灏、彭程、邹辉、蒋琰华、匡荣康、耿建国、李新苹、曾庆华、顾仕贤、徐克、蒋勇敢、史法见、季加忠、高进炬、杨莉、濮本恒、王爱宝、谢叶、王俊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专家组负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技术指导、督察及会诊工作。二、明确重点,二、明确重点,强强化措施,提升抗菌化措施,提升抗菌药药物合理物合理应应用水平用水平(一)、集中医务处、药学部、信息中心、院感科等部门,梳理经过整治活动以来我院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管理方面类切口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门诊、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的薄弱部分如何评价考核进行技术支持,理清统计信息和提出相关管理

7、要求的信息化管理需求,将统计信息工作完善。(二)、根据要求,完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审批使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程序,以保证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的病原学送检和会诊制度的落实。(三)、今年内,必须完成全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既定指标,即门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20%;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比例40%。针对门急诊抗菌药物使用的不达标问题,将开发至少包括医师抗菌药物处方功能、药师抗菌药物处方调剂功能、处方点评功能、监测评估预警功能等的信息管理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将使用科室和使用人在处方点评的基础上进行统计分析,予以通报和考核。(三)、强化急诊越级使用审签管理,点评合理性。(四)、根据江苏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管理

8、目录(20122014 年版)遴选修订我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2012-2014 版)并按规定报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五)、由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院感科、药学部共同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细菌耐药预警机制,并由药学部发布预警信息。1、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30%的抗菌药物,应当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2、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40%的抗菌药物,应当慎重经验用药;3、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50%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4、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 75%的抗菌药物,应当暂停针对此目标细菌的临床应用,根据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三、抗菌三、抗菌药

9、药物物临临床床应应用管理用管理(一)、临床医生使用抗菌药物要严格掌握适应证并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严格执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实施细则的有关规定,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和抗菌药物联合应用和预防应用的指征,制定个体化的给药方案;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药物的适应症、药代动力学特征及患者的病情特点,严格选择药物,并注意药物的剂量、疗程和给药方式。(二)、对已确定为单纯性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患者不应当使用抗病毒以外的抗菌药物;对发热原因不明且无细菌感染征象的患者,不宜使用抗菌药物,但对病情严重或细菌性感染不能排除的,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抗菌药物进行经验性治

10、疗;凡存有感染迹象,并能留取检验标本的患者,在使用抗菌药物前应当尽早留取检验标本,进行病原体检测和药敏试验,并按药敏结果结合临床审慎进行选择或修正原用抗菌药物。(三)、各级临床医师在使用抗菌药物前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临床使用和更改药物提供依据。避免无针对性地以广谱抗菌药物及限制使用级和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感染的手段。门诊原则上应使用单一抗菌药物治疗,尽可能避免联合用药。需要联合应用的,只能选择两种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门、急诊一般的感染性疾病患者联合用药不得超过两种,严禁三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抗结核、抗麻风等治疗除外)。门、急诊静脉滴注抗菌药物的一次处方用量不得超过两日量;严禁在门

11、急诊治疗中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四)、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选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严重感染、免疫功能低下合并感染或者病原菌只对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敏感时,方可选用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五)、手术及侵袭性操作应以无菌操作作为预防感染的主要手段。必须预防性用药时,应采用“围术期”给药,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医嘱及麻醉记录中应明确记载,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 24 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 48 小时。避免以广谱抗菌药物特别是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常常见见手手术预术预防用抗菌防用抗菌药药物表(物表(卫生部 20

12、09 年 38 号文附件)手手术术名称名称抗菌抗菌药药物物选择选择颅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颈部外科(含甲状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经口咽部粘膜切口的大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可加用甲硝唑乳腺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周围血管外科手术 第一、二代头孢菌素腹外疝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胃十二指肠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阑尾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结、直肠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可加用甲硝唑肝胆系统手术第二代头孢菌素,有反复感染史者可选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或头孢哌酮/舒巴坦胸外科手术(食管、肺)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心脏大血管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泌尿外科手术第一、二代头

13、孢菌素,环丙沙星一般骨科手术第一代头孢菌素应用人工植入物的骨科手术(骨折内固定术、脊柱融合术、关节置换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头孢曲松妇科手术第一、二代头孢菌素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涉及阴道时可加用甲硝唑剖宫产第一代头孢菌素(结扎脐带后给药)注:1.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2. 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头孢唑啉 1-2g;头孢拉定 1-2g;头孢呋辛 1.5g;头孢曲松 1-2g;甲硝唑 0.5g。3.对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克林霉素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氨曲南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4.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检出率

14、高的医疗机构,如进行人工材料植入手术(如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永久性心脏起搏器置入、人工关节置换等),也可选用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预防感染。(六)、严格控制 I 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其中,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除非涉及高危人群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I 类切口手术(清洁手术)是指: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器官的手术。清洁手术原则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

15、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1.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2.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3.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4.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0.5-2 小时。清洁手术确需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用药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 24 小时。需要延长给药时间时,应当在病程记录中注明理由。(七)、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我院仍定在手术室给药而非病房给药。经治科室在手术通知单上标注,签发人审查后发出;病房于手术前一天下午或当天进行相应抗菌药物皮试,手术安全核查时核查皮试结果

16、;手术医生开具医嘱(医嘱上注明术前 30 分钟),在麻醉前使用,并在麻醉记录单和手术护理记录单上注明术前所使用的抗菌药物药名、剂量及给药时间;剖宫产手术需要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则在断脐后由麻醉医生医嘱并在麻醉记录上载明所用药物、剂量和注明“断脐后”;如果手术时间超过 3 小时,或失血量大(1500 ml),可手术中由麻醉医生医嘱给予第 2 剂,并在麻醉记录上载明。药学部应及时跟踪麻醉手术科抗菌药物贮存基数,并保证相关药剂批号与病区同步,以达到病区皮试药剂批号与麻醉手术科使用药剂批号一致,消除安全隐患的目的。(八)、严格遵照南京江北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及管理实施细则(江北医201141 号)中医师处方权限及应用管理原则的规定以及根据“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规范抗菌药物临床使用。(九)、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严格掌握用药指证,须经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指导专家组中有抗感染临床经验的感染性疾病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药学部门等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