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49734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9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第一次期中检测五(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物理期中检测题五一、选择( 1-7 单选, 8-11 多选)1、一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发出由A 地驶向 B 地,并停止在B 地A、B 两地相距 s,火车做加速运动时,其加速度最大为a1,做减速运动时,其加速度的绝对值最大为a2,由此可以判断出该火车由A 到 B 所需的最短时间为()A. B C. D. 2、某同学为估测一教学楼的总高度,在楼顶将一直径为2cm 的钢球由静止释放,测得通过安 装在地面的光电门数字计时器的时间为0.001s , 由此可知教学楼的总高度约为(不计空气阻力, 重力加速度g取 10m/s2)( ) A10m B20m C30m D40m 3、如图所示, A、B 两物体

2、相距s=7m ,物体 A以 vA=4m/s 的速度向右匀速运动,而物体B此时的速度 vB=10m/s,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 a=2m/s2,那么物体 A 追上物体 B所用的时间为()A. 7 S B. 8 S C. 9 S D. 10 S4、一质点自 x 轴原点出发,沿正方向以加速度a 加速,经过 t 时间速度变为v,接着以 -a 加速度运动,当速度变为- 时,加速度又变为a,直至速度变为时,加速度再变为 -a,直至速度变为- , ,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一直沿x 轴正方向运动B质点将在x 轴上一直向前运动C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

3、于vt D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vt 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 值,g 值 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 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它是将测g 值归于测长度和时间,以稳定的氦氖激光的波长为长度标准,用光学干涉的方法测距离,以铷原子钟或其他手段测时间,能将g 值测得很准,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O点向上抛小球又落至原处的时间为T2,在小球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 H的 P 点,小球离开P 点至又回到 P 点所用的时间为T1,测得 T1、T2和 H,可求得 g 等于( ) A. 2 12 28TTHB. 2 1

4、2 24TTHC. 2 12)(8TTHD. 2 12)(4TTH6、如图所示,传送带的水平部分长为L,传动速率为v,在其左端无初速释放一小木块,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从左端运动到右端的时间不可能是( ) A vL gv2B vL gL2C gL2D vL27、以下是力学中的三个实验装置,由图可知这三个实验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的思想方法 B.放大的思想方法 C. 控制变量的方法 D.猜想的思想方法8、如图所示,一节车厢沿平直轨道以v0匀速行驶,人在列车车厢内,手在M点握一钢球,离车厢地板高度为h,在 M点释放钢球,若车不动,钢球落在M点的正下方N 点,若列车在水平轨

5、道上向右匀变速行驶,加速度大小为a, 则钢球落在N点右侧的N点,车厢足够长,则可判定()A列车做匀加速运动 B 列车做匀减速运动C NN 距离为v0 D NN距离为9、甲、乙两物体相距s,同时同向沿同一直线运动,甲在前面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在后面做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若 a1 a2,则两物体只能相遇一次B若 a1 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C若 a1 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两次D若 a1 a2,则两物体可能相遇一次或不相遇10、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车辆的平

6、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 “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 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 图像,表示的是物体的速度在减小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 图像,已知物体在t=0 时速度为 5m/s,则 2s 末的 速度大小为8m/s 11、木块 A、B 的重力均为40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 A、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x=2.0cm,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

7、10N的水平力推木块B,如图所示,力F作用后()A.木块 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 8 N B.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 C.木块 B所受静摩擦力为0 D.木块 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 N二、填空12、有一热气球正以5m/s 的速度匀速上升,在离地面10m 高处,从气球上脱落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小球从离开气球到落地经过的时间为s13、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 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 B、 C、 D、 E、 F 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如右图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叫a、 b、 c、d、 e

8、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左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可求出加速度(1)请你在xoy 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答题纸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 轴?答: (2)这种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可称为A类比法 B等效替代法C比值法 D控制变量法(3)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要想求出0.25s时刻的瞬时速度,需要测出哪一 段纸带的长度?答:(4)若测得 a 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 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物体的加速度为 m/s214、“研究共点力的合成”的实验情况如图甲所示,其中A 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

9、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位置,OB和 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示。(1)图乙中的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2)关于此实验 , 下列情况正确的是()A两弹簧秤的拉力一定比橡皮筋的拉力大 B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个弹簧秤的拉力是分力C如果将两个绳套换成两根橡皮筋,那么实验结果将不同 D两次拉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的目的是确保两次弹簧秤拉力的效果相同8三、计算书题 57、在某一个探究实验中,实验员将某物体以某一确定的初速率0v沿斜面向上推出(斜面足够 长且与水平方向的倾角可调节), 设物体在斜面上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mS,实验测得mS与斜面 倾角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10、g 取 10m/s2,求:物体的初速率 0v和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55、A、B 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在前,速度为vA=10m/s,B车在后速度 vB=30m/s,因大雾能见度低,B车在距 A车 d=500m时,才发现前方有A车,这时 B车立即刹车,但要经过1800m B车才能停止问: (1)A 车若仍按原速前进,两车是否会相撞?若会相撞,将在何时发生?(2)B 车在刹车的同时发出信号,A 车司机在收到信号1.5s 后加速前进, 求 A 车的加速度多大时,才能避免事故发生56、如图所示,一根长为8m 的直杆从一固定不动的圆筒的上方高20m 处自由下落, 该圆筒高为12m ,求杆

11、穿过圆筒所用的时间(g=10m/s2)期中检测五答案1、 【答案】 A 分析:当火车先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减速运动时, 总时间最短,设总时间为t ,加速时间为t1,则减速时间为t t1;则由平均速度公式可得出位 移表达式,同时可得出速度关系,联立可解得总时间 解答:解:当火车先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立即以最大加速度做减速运动时,总时间最短,设总时间为t ,加速时间为t1,则减速时间为t t1,物体加速过程最大速度也为减速过程的最大速度,则有:a1t1=a2(t t1)( 1) ;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则总位移: s= t=t ( 2) ;联立( 1) 、 (

12、2)可解得: t=故选: A点评:本题注意平均公式的应用,因加速过程平均速度等于,而减速过程同样也是,故可知全程的平均速度,即表示出总位移;平均速度公式在解题中要注意应用2、 【答案】 B 解析:由图可知AB的长度为 2cm ,即 0.02m,曝光时间为11000s ,所以 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为:0.020.001xvt=20m/s ,由于时间极短,故A 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近似为 20m/s,由自由落体的速度位移的关系式 v2=2gh 可得: h=2220 22 10v g=20m故 B正确故选:B 【思路点拨】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知道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 A

13、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由于时间极短, 可以近似表示A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最后再利 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由于AB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 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3、 【答案】 B 分析: 假设经过时间t ,物块 A追上物体 B,根据位移时间公式结合几何关系列式求解即可解答:解:物体 A 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A=vAt=4t 物体 B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过程的位移为:xB=vBt+at2=10t t2设物体 B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t1,有 t1=5s 在 t1=5s 的时间内,物体B的位移

14、为 xB1=25m ,物体 A的位移为xA1=20m ,由于 xA1+SxB1,故物体A未追上物体B;5s 后,物体 B静止不动,故物体A 追上物体 B的总时间为: t总=8s 点评:本题是追击问题,特别要注意物体B 做匀减速运动,要分清是减速过程追上还是静止后 被追上; 第二种情况下的位移用位移时间公式求解时要注意时间是减速的时间,而不是总时间4、 【答案】 D A、由图可知,质点的图象在时间轴下方,故速度一定有反向运动过程,故A 错误; B、质点的运动不是沿x 轴的, x 轴反应的是时间的变化,故B 错误;C、由图象, 质点每次返回的位移均小于前一运动周期的位移故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的距离一定

15、 小于第一个运动周期的位移vt,故 C错误; D、2t 时刻位移最大,故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 最大距离为vt,故 D 正确;5、 【答案】 A 【解析】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有 h 21g(22T)2,hH 21g(21T)2,联立解得 g2 12 28TTH6、 【答案】 D 【解析】因木块运动到右端的过程不同,对应的时间也不同若一直匀加速至右端,则 L0.5gt2,得: t gL2,C可能;若一直加速到右端时的速度恰好与带速v 相等,则 L 20vt ,有:t vL2,D可能;若先匀加速到带速v,再匀速到右端, 则 gvtvgv 22L,有: t vL gv2,A可能;如果物体一直

16、匀速运动到右端,运动时间为L/v ,所以选项B不可能考点: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点评:难度中等,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从受力分析入手判断物体的运动过程7、 【答案】 B【分析】 : 桌面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玻璃瓶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液体体积变化;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 【解析】 : 解:桌面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玻璃瓶的受力微小形变借助于液体体积变化;引力大小仍是借助于光的反射来放大,三个实验均体现出放大的思想方法,故选: B 【点评】 : 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要寻找出问题的相似性并且知道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极限法、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等8、 【答案】 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