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49394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2.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雾视验光法操作步骤(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雾视验光法:雾视验光法是一种缓解被检眼的调节张力的方法。适用于青少年屈光不正患者及远视、远视散光、混合散光的成年患者。近雾视法:是用+1.0-+1.5D的凸透镜,在看书写字时配戴,可减少看近的过度调节。远雾视法:是用+3.0D 的凸透镜注视远处,让眼调节充分放松。1、操作步骤:、用客观验光法(检影或电脑验光) 测出被检验基本屈光度,并在双眼前加上这一屈光度的镜片。、先检查右眼,将左眼加黑片遮盖。、在右眼基本屈光度的基础上,加减球镜度数,使右眼达到较佳的视力,此时,大部分的被检眼视力可达0.8以上。然后逐渐加上正镜片,使该眼雾视。 每次 +0.25D, 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 如是近视眼

2、, 也可以每次减少-0.25D直至视力下降到0.1-0.2为止。此时右眼基本雾视。、右眼黑片遮盖,用同样方法将左眼雾视。、 左、右眼完成单眼雾视后,再作双眼雾视。方法是去除黑片,要求双眼注视才大致看清0.2 视标 3 10 分钟。、 若在雾视过程中被检眼能逐渐清晰分辨视标0.2 ,则可对双眼酌情递增+0.25D 或 +0.50D 镜片, 以使双眼始终处于大致看清0.2 视标的状态。2、注意事项:、雾视过度、左右眼轮换雾视,使双眼充分放松消除调节、按“先加后换”原则换片、散光对雾视效果有影响3、在验光,结果就是真性屈光不正度数,不雾视的验光结果与其之差为假性屈光不正度数。举例:雾视 -1.00D

3、S; 不雾视 -1.50DS; 则处方应为 -1.00DS ,假性近视为 -0.50DS 散光表与裂隙片检查散光1、散光表:主要用于粗略判断散光轴位几镜度。、使用条件:应在矫正视力达到小数视力0.5 后。才能用散光表检查散光。、检查方法:看散光表,若轴线不均匀,则有散光,其中散光轴与最浓而清晰的线条方向相垂直。例如:浓而清晰线条位于90方向,则散光轴位为180定出散光轴位后,就可以用柱镜片加在被检眼前,使柱镜轴与散光轴在重合,再看散光表直至轴线浓淡均匀为止,则所加柱镜总和为散光度数。、 注意事项:散光表只能测规则散光真正清晰位与观察清晰位互补。例如,观察清晰位为15,则实际清晰位为 180-1

4、5=165 ,故散光轴位应为165-90=75 2、裂隙片:主要用于检查散光! 、原理:因裂缝宽度为0.5 或 1mm ,相当于针孔限制进入眼的光线,结果使像差减少,焦深增大,从而提高屈光不正眼的视力,并且具有方向性。、检查方法:遮住一眼,在另一眼前加一裂隙片,并注视远视力表。边转动裂隙片边问被检查者,至最清楚之位置的裂隙方向为散光镜度方向,则轴方向与其垂直,之后加正球镜片使其雾视,然后逐渐加负球镜片使视力提高到 1.0 为止,记下所加负球镜度( 扣除正球镜度后) 。例如:裂隙方向为75清晰,此时负球镜度为-0.50D ,则轴为165。补充:另一种雾视方法同样是先右后左,按正常验光步骤将视力矫

5、正至最佳,比如其能达到1.0 ,红绿视标效果已经等同。然后在眼前直接加 +1.00D+2.00D 的正球镜进行雾视,使其视力下降到0.4 或 0.5( 雾视过度反而会引起眼睛放弃观看视标,引不起晶状体的调节机制,所以起不到放松调节的目的,视力下降会很多) 然后在 0.5 视力的基础上进行普通验光,理论上每减+0.25D 会提高一行视力,直至视力达到原先的视力标准,比较两个结果。如:患者初次验光为R:-2.00D 矫正至1.0或者更好,加+1.50D 后视力减退到0.5( 此时眼前的实际屈光度为-2.00D+(+1.50D)=-0.50D)然后再按 +0.25D 的阶段慢慢减下正球镜度( 注意要先加后减) 同时相应的增加视标标准,询问顾客观察情况,直至使视力恢复到刚才的矫正标准1.0 。而眼前还余 +0.50D 的正球镜,那么就可以说明患者存在假性近视,继续减 +0.25D, 视力反而下降则更可以说明此点( 此时的结果为 -2.00D+0.50D=-1.50D),直至测出真实最佳视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