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43670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论高校新校区建设融资模式创新中国是一个拥有 1000 多所高等学校的教育大国,为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国家自 1999 年起采取扩招政策。到 2010 年,全国各种形式的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已达 3000 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提高到 25。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也逐步加重,一些高校的校园显得狭窄了,教室、实验室和学生宿舍也不够用了。于是,扩建校区或另建新校区、增加教学设施设备等成为高校不得不采取的举措。然而,由于政府投入的相对不足,高校新校区建设经费面临严重短缺。因此,探索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模式便具有了现实的意义。一.目前

2、高校新校区建设的主要融资渠道 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收入渠道包括财政拨款、学费收入、科研收入、校办产业收益和社会捐赠性收入等方面,由于财政拨款只能满足人员经费开支,学费收入满足学校基本运转之后所剩无几,科研收入必须专款专用,校办产业收益规模小且不稳定,社会捐赠性收入还没有形成规范,因此这些经费来源都无法解决新校区建设所需的巨额资金问题。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融资渠道,目前主要有二种:一是银行贷款渠道;二是 BOT 项目融资渠道。 2银行贷款渠道是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从 1999 年开始,高校开始扩大招生,由于政府投入的不足,迫使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依靠银行贷款进行融资,银行与高校的

3、合作渐成潮流,高校的银行贷款急剧增加,银行贷款成为高等院校近几年发展较快的融资渠道之一,特别是在新校区建设以及后勤基础设施建设的融资过程中运用最为突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此而带来的理财风险:一是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很多高校的新校区建设资金需求量都非常大,通常预算都是几亿,甚至十几亿、二十几亿,而且建设工期都较长,而银行一般都是按照高校的需求并且按项目分期分批发放贷款,如果在建设过程中银行感到风险较大,可能会停止发放新的贷款,那对完全依赖银行贷款进行的建设项目会带来很大风险,有可能由于资金短缺而造成停工,最终影响学校的建设发展;二是无法按期偿还贷款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的主要还款来源是财政拨款和

4、学费收入,虽然来源比较稳定,但目前在这两个融资渠道上已很难获得更多的增量,高校每年的还款能力相对是固定的,而商业贷款的期限都不是很长,如果资产负债率很高,会带来到期无法偿还贷款的风险。另外,由于国家宏观金融政策调整,很多银行开始不断压缩地方高校的贷款规模,使得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贷款和贷款到期续贷工作难度加大。一些银行明确表示不再向高校3发放信用贷款,要求高校采取抵押或收费权质押等债务担保措施。银行贷款政策的紧缩迫使高校要采取多渠道融资以获取新校区建设所需要的巨额资金,而不能太多地依赖银行贷款这一融资渠道。 BOT 项目融资模式是我国高校新校区建设另一个重要融资渠道。BOT 的英文全称是 Bui

5、ld-Operate-Transfer,意思就是建设一经营一移交,是一种主要运用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融资模式。这种方式就是由政府授予特许权,利用私人资本来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后,给予投资者一定的年限经营管理,当特许年限结束后,私人投资者按照约定将该设施无偿或者以极少的名义价格移交给政府。这种模式不仅解决了政府建设基础的资金短缺问题,最大程度的提前建成了使公众受益的设施,还引导了私人资本进行正确的投资,使私人资本在合法投资盈利的同时不致对国民经济造成不良影响,达到双赢效果。近年来,BOT 项目融资模式不仅在政府的公共基础设施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成功的经验也被引入了高校融资的领域之中。1

6、996 年,我国第一个运用 BOT 项目融资模式建设的高校物业项目在天津建成,这个项目是由北京京华育缘公司投资兴建的天津大学国际会馆项目,项目总投资约 1600 万元人民币,占地面积约 2280 平方米,建筑面积约 6250 平方米。这一项目的成功运作开创了我国高校基础设施建设采用 BOT4模式的先河。有了这一成功的先例,各高校纷纷探索着采用 BOT 融资模式对本校的基建项目进行建设,例如上海体育学院采用 BOT 项目融资模式融资 500 万元建设学院食堂,上海大学宝山校区采用 BOT 项目融资模式融资建设 6 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采取 BOT 项目融资模式,引入资金近亿元

7、,兴建了一批学生公寓、食堂、文体设施等功能齐备的小区,南华大学采取 BOT 项目融资模式,引入资金 6000 多万元,建设了能够入住 6000 多学生的弘辰学生公寓小区等等。高校新校区建设引入 BOT 项目融资模式,既可以不失办学自主权,又能降低财务风险。不过,BOT 项目融资模式只适用于新校区中的部分设施的建设,如学生公寓、学生食堂之类。 二.高校新校区建设项目融资模式的创新性拓展 国际上还有一种比较流行的项目融资模式,简称 TOT。其运作方式是:甲方将已经建成投产运营的项目移交给乙方经营;根据乙方经营此项目未来若干年(双方约定的期限)的收益(现金流量),甲方一次性从乙方融通到一笔资金,并将

8、这笔资金用于新的项目建设;未来若干年期满,乙方将项目移交甲方。TOT 与 BOT 方式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 TOT避开了“B”(建设)环节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矛盾,双方比较容易达成一致。将 BOT 与 TOT 相结合,可作为解决高校新区建设融资问题的一种新模式。BOT 与 TOT 相结合的项目5融资模式可以应用于高校区建设所有项目,既可以筹措到学生公寓、食堂等收益性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又可以筹措到教学楼、科研楼、图书馆等非收益性项目建设所需要的资金。 (一)该模式的优点 在这种融资模式下,高校与投资者都是受益者,消费者(学生和教职工)也可以获得更优惠的价格和高质量的服务。 对高校来说,新校区建

9、设一次性投资大,通过 TOT 模式吸引投资者购买已建成的基础设施经营权,通过 BOT 方式吸引投资者建设新设施,可以降低高校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资产的转让,高校可以得到需要的一部分资金,用于建设其他的基础设施,或者偿还因建设转让的基础设施项目而背负的债务。二是特许经营招标运作程序复杂,专业性强,需要专业的项目咨询公司介入。如果对原有设施和新建项目分别实施特许经营招标,其运作周期会大大延长,相应的运作费用也会大大增加。将 BOT 与 TOT 相结合,一次性招标选择投资人,可以缩短运作周期,降低运作成本。 对投资者来说,首先,BOT 方式在建设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和

10、矛盾,如建设成本超支、工程停建或者不能正常运营、现金流量不足以及偿还债务等,而通过 TOT 方式6获得已经建成的设施特许经营权,可以尽快取得效益,降低了经营风险,使整个项目投资更容易成功。其次,通过对已有设施的经营,可以积累运营经验,为新建设施尽早投入运营打下良好基础。第三,已建设施和新建设施同时转让给一个投资者经营,可以确保规模生产,降低单位成本,产生规模效益,保证投资者的利益。 对消费者来说(学生和教职工),由于采用 BOT 与 TOT相结合的项目融资模式建设新校区,将提高基础设施运营管理的效率,同时提高项目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降低产品的市场价格,因此也能够从中受益。 (二)该模式的操作步

11、骤 甲方(高校)通过 TOT 方式,将已建项目经营权转让给乙方(投资者),同时通过 BOT 方式,将拟建项目的建设及一定时期内的经营权也转让给乙方,待特许经营期满后,收回新旧项目的经营权。在此期间,甲方首先需要对已建项目进行资产评估,然后,将已建项目与拟建项目一并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择乙方,并与乙方签订两份特许协议,即:a.转让已建项目经营权的协议,b.转让拟建项目建设与经营权的协议。甲方可以将从投资者手中融得的资金用于清偿债务和其他项目的建设与维护,也可以将部分资金入股 b 协议中的拟建项目。乙方在特许经营期内,在甲方监管之下,通过对已建和拟建两个设施的运营获得收益。 7(三)运用该模式应注意

12、的问题 选择合适的投资者。运用 BOT 与 TOT 相结合的融资模式,由于投资者既是已建项目的经营者,也是拟建项目的建设者和经营者,所以投资者的选择至关重要。高校在制定招标文件时,要严格标准和限制要求,特别是对投资者的资金、管理、技术能力要有较高的标准,并督促投资者在经营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制定恰当的转让期限。协议转让的期限对高校和投资者双方都很重要。协议转让期限不是采用 TOT 融资模式的转让期限和采用 BOT 融资模式的转让期限的简单相加,要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按照综合资金成本计算要求来制定双方都容易接受的转让期限。 要慎重决定是否参与组建项目公司。高校要视自身的情况,慎重决定是否参与组建项目公司。项目公司一般由项目经营公司、工程公司、设备供应公司等组成,其核心问题是获取“特许权协议” 。学生公寓、食堂等项目的建设资金、流动资金、经营管理等风险均由项目公司承担。高校在特许经营期间不能获取直接的经营控制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