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3572623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6.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文明转换中进步——《全球通史》读后感(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文明转换中进步 从全球通史看世界历史发展模式摘要摘要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用全球史观的历史研究视角对世界历史的发展进行了考察,认为世界历史发展呈现出在文明转换中发展的模式。世界历史经历了三次文明的转换:由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向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的转换、古典时期向中世纪过渡的转换和世界进入近代以来的转换。三次文明转换的规律对深入了解当今世界局势和国家的发展有重大的启示意义。关键词:全球史观;全球通史;文明;斯塔夫里阿诺斯;一、作者简介和内容提要(一)作者简介斯塔夫里阿诺斯是美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1913 年生于加拿大温哥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在克拉克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2、;曾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历史教授、西北大学的荣誉教授和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二)内容提要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采用全球史观的历史研究方法,即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整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全书分为八编,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 1500 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 1500 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各部分内容如下:1.1500 年以前各孤立地区的世界

3、1500 年以前的世界各地区包括西欧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儒家世界、非欧亚世界不同类型的社会以及西方的扩张文明。在这部分中,作者阐释了 1500 年作为世界史开始标志年份的原因: 1500 年前后,彼此隔绝散居各地的各种族集团第一次建立了海上的直接联系。而西方之所以能够在 15 世纪初期做出巨大发现主要是由于西方进行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及经济增长和民族国家的建立。2. 1500 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1)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1500 年到 1763 年是西方国家有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准备时期。由于在武器和船舶制造等技术方面的迅速发展,地区之间的联系和争霸夺权取代

4、了以往的地区性孤立。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充当了殖民扩张的主角,殖民霸权频繁更迭。争霸战争加速了世界一体化格局的形成。(2)西方居优势地位的世界(1763-1914)由于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欧洲诸国对世界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扩张。19 世纪末,欧洲列强已经吞并了整个非洲,并有效控制了亚洲,世界已被基本瓜分完毕。到 1914 年,欧洲对全球的支配达到顶峰。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互相联系而又矛盾冲突的有机整体。(3)1914 年以来西方的衰落和成功一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加速了全球一体化进程,欧洲的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迅速传播,对世界产生巨大影响。另外一方面,西方影响的加强有促

5、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觉醒,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兴起,不仅松动了西方对世界的控制,还引发了西方社会内部的一系列经济政治危机。二战后,国际政治局势形成美苏对峙的二元格局。如今,美苏争霸又被多元世界取代,世界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根本变化。二、在文明转换中进步的世界历史发展模式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看来,世界历史的发展是通过文明的不断转换这种机制模式而得以实现的。在这种发展模式中,当一个文明处于落后或不发达的状态时,这个文明会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发明创造出一系列新的生产技术、政治制度以及艺术文化等,从而推动历史不断向前进。而当这个文明在取得很高的成就成为文明中心之后,这个文明的创造力便会逐渐丧失,对于历史的推动力

6、便会减弱,其自身也会陷于停滞发展的状态。这时便会有另一个新的富有创造力的文明来取代前一种文明以保证历史继续向前发展。具体到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斯塔夫里阿诺斯举出了三次这种文明的转换:(1)由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向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的转换。在优越的自然条件,比如适宜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源的综合作用下,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成为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方。在农业技术方面,美索不达米亚人已种植大麦和小麦等作物,养殖牛、猪、羊等驯化动物。在手工业方面,他们发明了轮子,使用青铜制和铁制工具。在文化方面,他们发明了完整的文字体系,并将这一文字体系用于表达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事务。在国家制度方面,美索

7、不达米亚地区出现了阶级的分化,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政治和法律制度。这一切成就使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文明地区,并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文明输出地不断向外输出文明成果。以农业生产工具犁为例,到公元前 3000 年时,犁已在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得到普遍使用,并传入印度;到公元前 1400 年时,犁还传入了遥远的中国1。但是,当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发展到相当高的程度之后,它没有继续向前发展到更高的水平,而是停在原地徘徊不前。另一方面,以前落后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向他学习的其它文明区,如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却展现出了旺盛的创造力,并逐步超过这一人类最初的文明地区,起到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8、。最后,在游牧民族的不断打击下,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中心地位彻底没落,其周边的印度、中国和希腊等成为了新的文明中心。(2)由古典时期向中世纪过渡时的转换。伟大的希腊、罗马、印度和中国文明,在欧亚核心区居于统治地位。通过这次转变,古典三大文明被摧毁,新生的西方文明代替了希腊一罗马文明,儒家文明继承了中国文明。另外,一个全新的伊斯兰文明兴起,并逐步将其实力范围扩展到从大西洋沿岸到印度的广大地区。同时,文明中心也随着文明的变换而出现了改变。随着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中东地区再次成为了人类文明的中心,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51引领着历史的发展。(3

9、)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后的转换在中世纪取得累累硕果的伊斯兰文明和儒家文明陷入了停顿和封闭的境地之中。而在漫长的中世纪一直默默无闻的西方文明,此时却显示出了勃勃的生机。于是,在这次文明转换中印度和中东所代表的伊斯兰文明;中国及其周边国家,如日本和朝鲜等所代表的儒家文明衰落了下去。同时,也相应的失去了其文明中心的地位。西方文明则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开创性成为了领导世界发展的新动力,世界的文明中心又一次回到了欧洲。 二、文明转换模式的启示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史中,世界历史的发展在形式上是通过文明不断变更及文明中心在不同文明地区之间的转变而实现的。而文明转换的过程中体现出的规律对当下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启示意

10、义。在人类文明发生第一次转换时,正是因为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高度发达使这一地区丧失了继续向前发展的动力。其周边的较落后的欧洲、印度及中国则由于自身的落后,所以急于向外界学习,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创造力,使他们能够不断的进步,成为新的文明中心。同样的,在古典时期向中世纪转变时,欧洲的文明在游牧民族的冲击中被摧毁殆尽,中国南方和印度南方因为与游牧世界相距遥远而幸免遇难,中国北方和印度北方虽遭蹂蹭,但却幸存了下来1。以中国为例,由于“汉族人口众多,民族大迁徙对其农耕文化虽造成冲击,但并未致命,反倒是在不断冲击中,汉文化融进了一些新的内容。 ”2如此,传统的中国文明在与外来的新文明因素如佛教等宗教因素的结合

11、下形成了新的儒家文明,并迅速恢复了其文明的发达水1 吴骁. 吴于廑与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史观之比较研究D. 武汉大学.20052 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 年第 5期平,在中世纪创造了辉煌的成就。这在斯塔夫里阿诺斯看来正是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因为在中国人享受高度发达的文明的同时,他们自己创造的文明成果也使得他们变得保守和自大。如科举制度、官僚机构以及提供社会凝聚力和思想理论基础的儒教信仰使得中国在国家管理和思想理论上都处于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但同时这些文明体系也将中国人的行动和思想牢牢的禁锢了起来,阻碍了中国人的创造力进一步发挥。同时

12、,因为这种先进性中国人逐渐产生了一种优越心理。他们认为自己的文明是最优秀的文明,不需要向外国学习,并认为外国人都是野蛮人。如此,中国就失去了向外界学习,提高自身的机会,到了近代必然会衰落下去。故中国的发达起到了使其自身的发展放慢的作用。而与此相反,欧洲的古典文明被摧毁得最为彻底,且再中世纪没有得到恢复,因此在从约 500 至 1500 年这一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中,西方是欧亚大陆的不发达地区1。但这正是欧洲的优势所在。正因为欧洲在中世纪的贫穷与落后才使得欧洲积极的向外界学习,通过向其他文明发达的地区进行学习来提高自己的文明水平。同时也由于没有既成规则的限制,欧洲人可以自由自在的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从

13、而创造出新的更高的文明成果。简而言之,中国之所以在近代落后是因为它在中世纪的领先,而欧洲能够在近代以后飞速崛起完全是占了“落后的优势” 。正如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说:“最具适应性、最成功的社会要在转变时期改变和保持自己的领先地位,是极为困难的。相反,不太成功的落后社会更有可能适应变化,突飞猛进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优势背后潜藏着固步自封的危机。面对当今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要始终在浩浩荡荡的国际潮流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应该保持开放的心胸和包容的态度,积极地向外学习,紧跟时代的步伐

14、以谋求自身的发展。 三、结语任何理论范式都是从某一特定角度出发对现象的简化,不能解决所有的问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982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M.商务印书馆.1995.22题。某一种范式,确实能够“看到”其他范式看不到的“现象” ,但同时它却不可能“看到”由其他的角度才“看得到”的现象。从不同的历史观的角度出发,对于世界历史发展的考察,包括历史发展模式,就会呈现出不同的理论范式。在全球通史中,斯塔夫里阿诺斯用全球史观的历史研究视角为世界历史发展构建出了“在文明转换中发展”的模式。而在这种模式的解释之下,世

15、界历史经历了三次文明的转换:由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向埃及、印度、中国和希腊的转换、古典时期向中世纪过渡的转换和世界进入近代以来的转换。这种模式是否能解释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或者说能在什么层面和多大程度上进行解释,这都尚待考察。但这种全球史观的历史研究理论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建构的“在文明转换中发展”的历史发展模式无疑为我们了解当今世界局势和国家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思路,具有重大的启示意义。五、参考文献1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 21 世纪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3美托马斯库恩.金吾伦,胡新和 译 .科学革命的结构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4吴骁.吴于廑与斯塔夫里阿诺斯世界史观之比较研究D. 武汉大学.2005 5刘爱兰:民族大迁徙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影响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