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9387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3.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语文教学的任务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从语文学科的名称确定开始就有了明确的定论,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 “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连在一起,就叫语文。”可见,发展学生的语言, 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是反映语文科本质特点的主要任务。我国先后颁发的六部大纲都把“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这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都要学习并共知的。然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 是否真正成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呢?就目前教学现

2、状来看:还没有。在突出政治的年代,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政治思想教育;后来强调加强“双基”, 语文知识成了主要任务; 然后注重智力能力, 研究的重点就转向思维训练,学法指导;目前强调多媒体在语文课堂的运用,教师的主要精力又转向课件的制作与运用上; 同时,应试始终都笼罩在广大师生头上,课堂教学围绕着试题也难以避免。一门学科的主要任务, 我以为不能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主要任务的变化必然导致学科性质的变化。 无论语文教学的内涵任何扩大,学科任务如何增加,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语言。前一段时间, 关于“语言文字训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的讨论,比较广泛而深刻,广大的教师已基本形成共识。然而

3、,近期的网络在教学上的运用,教师们又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用到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上, 同时在考试中的学生成绩,仍然是考察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指标,应试教学并没有消失。因此,是有必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重新重视语言文字训练的时候了。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他们词汇贫乏, 掌握的句式也非常有限, 对于他们来说,扩大词汇量,熟悉各种句式,是学习语言的首要任务。小学生学习语言是通过一篇篇课文来实现的。因此,学习课文中的语言,也就是说,让学生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句式。课文中的新词汇应该让学生吸收、 积累;课文中新出现的句式应该让学生熟悉,内化。这样才能丰富学生词汇, 提高语文水平,发展学

4、生的语言。然而,目前的教学仍然大量存在的现象是:学生学完一篇课文,往往是里面的思想内容理解了,语文知识也学会一些 (尤其是大量的术语),但是课文都没有读熟,课文中的词汇,句子在脑子里印象不深,甚至没有什么印象。如有位教师教学学画,用补充课题的方法来进行讲读课文,整个教学过程演绎成“一问一答”的补充课题的过程:怎样的人?谁学画?在什么地方学画?怎样学画?王冕干什么?学画什么?学画的荷花是怎样的?通过这些问题从课文中概括出: 穷苦好学的王冕在一个夏天的傍晚,在湖边勤学苦练地学画美丽的荷花。 一堂课花了九牛二虎之力不为朗读训练,不为词句训练, 不为说话训练,也不为素质教育。 为了什么呢?难道仅仅为概

5、括出这篇课文的内容?这样的教学把富有情趣的语言文字学习变成了枯燥的内容梳理,难免空洞,冷漠。学生在这堂课中没有进行任何的语言训练,长此以往,这位教师还根本地改变其教学思维,那他的学生语言能力从何提高?目前,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可归结为以下三点:1把语文课上成了文学作品分析课,文学作品鉴赏课,语文知识传授课。长期以来,语文课往往注意时代背景的介绍, 情节内容的分析,段落结构的划分,主要角色的评定,中心思想的提炼,道德教训的揭示,写作知识的传授,文学特色的欣赏,对语言文字本身却缺乏有效的训练。2教学要求盲目拔高,以考试手段来导向、制约教学。当前,有种错觉,似乎教学任务要求越高,

6、教学质量就越高,而考试是检验质量的唯一手段,于是考试要求日趋提高。 以高年纪为例,阅读能力的考察偏重分段,分层,概括段意,层意,归纳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强化篇章,淡化词句,不重基础,脱离实际, 这个错误导向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迫使课堂教学为应试服务,无暇顾及语言文字训练。3、重“教”轻“学”的教学观念,“提问”、“分层”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统治地位。多数教师追求把课文讲透, 围绕情节内容的提问分析和讨论谈话,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这些琐碎的提问和多余的分析,取代了语言文字训练, 严重影响了教学成效。有必要对语文教学的性质, 任务再认识。小学语文学科是思想性很强的工具学科,是具有交际性的基础工具学科。

7、它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上午情感,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 由此可见, 语文课应该是语言文字的训练可,它既不是文学常识课,也不应是政治课。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目的是在训练实践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文字训练应该贯穿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在课内课外的语文学习中。语言文字训练的形式和方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反映了教学艺术和教学水平的。加强语言文字训练的关键在于精心的设计,精心指导,不能认为只要多给一些时间让学生读和练就行了。解决了认识问题之后,如何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呢?1从课题入手,围绕“题眼”,揭示文章的

8、中心。从一年级时, 我就开始有意识的让学生逐渐认识课文的不同命名方式;如:以主要人物命名的 -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公鸡和小鸭子;以主要事件命名的- 小猴子下山;以地点命名的日月潭。到了二年级,学生在导入新课时,都能准确地指出课文的命名方式,这时开始进行审题,解题的训练,让学生抓住“题眼”就是课题的中心词,是理解课文的突破口,如黄山奇石中,题眼是“奇”, 即独特,与众不同, 那么黄山的石“奇”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再往下学习,课文路一目了然。又如飞夺泸定桥,以课文描写的主要事件命名, “飞夺”就是课题的“题眼”。 “飞”指“抢时间”, “夺”指“攻天险”,这既是课文的难点,也是课文的重点。教学时

9、,可以直接学习这两部分内容,可以长文短教,收事半功倍之效。再如高年级将相和一文的题眼是“和”,意思是和好、团结,那么是谁和谁和好了?原来为什么不和?后来为什么又讲和了?抓住题眼,设疑,再解疑,便理出了文章的思路,中心思想亦在思想步步解疑中挖出来。2让学生品词品句, 运用对比法,体会词句的细微差别, 学会准确地运用词句。语言文字训练, 相当的一部分要学生学习词语的运用,中文中有大量的词汇。 能否正确、流利、优美地使用语言,关键是看学生能否理解大量的词汇,词语的教学始终贯穿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之中,语文教学中词语的教学是相当重要的。著名的特级教师斯霞老师指导学生用“饱满”一词造句:师:哪位小朋友能用

10、“饱满”来造句?生:菜子结得多饱满,豆粒长得多饱满。斯霞老师走到教室门口,突然转过身来,胸略一挺,头微微昂起,面带微笑,两眼有神,问道:“你们看,老师今天精神怎么样?”生:老师精神很饱满。师:现在让老师看一看,小朋友上课精神是不是饱满?“饱满”一词有两种用法, 一是表示颗粒丰满, 二表示精神充足。 此时如果单纯使用抽象的语言, 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无法真正理解的。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运用形象的手段帮助学生认识到“精神饱满”就是昂首挺胸,双目有神,这样理解就够了。小学生模仿能力强,造句较易陷入范句模式。其实,有时候学生造不出有新意的句子并不是学生不动脑子,而是头脑中没有适合与表达的客观

11、事物, 缺乏造句的基本素材。 斯霞老师在课堂上所做的昂首挺胸,双目有神的动作, 填补了学生感受上的空白, 给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 提供了造句的素材。于是“老师精神很饱满”就脱口而出,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同步到位。比如“飘浮”这个词语, 让学生弄清了它的含义之后, 第一步指导学生知道它的用途,可以用在哪些方面。它可以用在天空中,空气中,水面上,作风上,记忆上等。“几片薄纱似的白云, 悠悠地飘浮杂蔚蓝色的天空中。”“他一向怕困难,作风飘浮。”等等;第二步指导学生知道“飘浮”这个词语,即使用在同一方面的句子中, 还可以用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结构来表现。 让学生知道句子的表现形式是千百万化的, 同一思

12、想内容, 可以用不同的句子形式来表现;同样一个词语,可以用来构成不同结构形式的句子,当然其作用也往往各不相同;第三步知道学生知道“飘浮”这个词语的多种用法和把句子中有些词语作些改动,又可以写出好多不同的句子来。只要我们教师做到精心设计语言文字的训练点,一步一步地精心指导, 就能使学生准确地掌握词语,熟练的运用词语。3让学生换词换句,知道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表达方法。同时,也可以体会词语间细微的差别。在地年级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较多的近义词,而不必通过枯燥的说教。如在一年级课文小猴子下山的教学中重点的词语有:“非常”一词,“他非常高兴。”师:“非常”什么意思?生:就是“特别”的意思。师:那“他非常高

13、兴。”一句中,“非常”可以换成别的什么词,句子的意思不改变呢?生:他特别高兴。生:他很高兴。生:他可高兴。师:如果在高兴后面加一个词,可以换成什么词呢?生:他高兴极了。这样的发散教学, 使学生自然地明白同一意思的句子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进行近义词的教学,不露痕迹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如:白杨一课中,抓住重点词语:高大挺秀。学生说说这个词语的含义。指名朗读相关课文, 借助上下文体会“高大挺秀“的意思,接着以“高大挺拔”与“高大挺秀”对照, 让学生想想能不能用“高大挺拔”换下“高大挺秀”让大家通过读书来体会。有的学生说:“因为这儿是大沙漠,没有山、没有水,很荒凉,在大沙读中看到白杨树,就分外

14、显得秀美了。”有的学生说:“我认为白杨树本身就很秀美。它又高又大,风一吹,树叶哗哗响,在沙漠中看到白杨,给人一个惊喜。”师生一致认为不能用“高大挺拔”换下“高大挺秀”,一个“秀”字传神地写出了白杨的美, 教师又问:“秀”仅仅赞扬了白杨的外表美“外秀”吗?引导学生认识白杨的“内秀”它们高尚的品格,可贵的精神, 再读课文体会。通过提问换句,可以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并将其落到实处。带出课文的中心。四、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 最终目的是要以说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表达自己的思维说话,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作文,因此,课堂上的说话训练,显得尤其重要。在教一年级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课文中

15、的一句:“小鸡画竹叶,小马画月牙,小鸭画枫叶,小狗画梅花”。我先出示小鸡、小马、小鸭、小狗的脚印图,然后分别出示竹叶月乐、 枫叶、梅花图,让学生进行比较, 然后用“因为 ,所以, ”来说:为什么说小鸡画竹叶?学生很容易地说了出来:“因为小鸡的脚印象竹叶,所以说小鸡画竹叶。说完四种小动物后,我要他们连起来说,最后学生用一大段话“ , 因为, ,所以, ”把四种动物的脚印说了出来,轻松地突破了教参的要求,使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赢得听课老师的一片赞扬,而在备课时, 不少老师反对这样做, 认为一年级才入学不久的学生,进行这种训练是拔高。其实只要精心训练,诚缓坡度,就能达到训练目的。只有让学生在课堂

16、上多练、 多玩,才能形成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师要在这上面舍得花时间、精力。高年级可以进行复述的训练, 复述是进行口头语言训练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复述可以利用插图进行复述,编写提纲进行复述,创造性复述。五、低年级的抄写和听写句子。作为一种整体性、 综合性的练习, 我认为不妨让学生抄写或听写句子,比如二年级学完课文温暖之后,让学生所写下面这段话: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国家为人民工作了整整一夜之后, 还亲自与清洁工人握手, 说声感谢, 送去了春天般的温暖。周总理与人民的心连心。在这段话中包含了才学不久的几个生字,9 个新词,包含了课文中几个重要句子,还实实在在地渗透如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六、让学生练笔,模仿段落进行练习。根据教材特点, 精心设计课堂练笔, 加强语言文字的训练, 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特级教师于家正老师在教学 新型玻璃时, 在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后, 设计了“新型玻璃自述”的练笔, 他把全班学生分为五组, 每组分别练习一篇新型玻璃的自述。他用饱含激情的语调说:“现在,别忘了,你就是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