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681351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含选择题详解)(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第 1 页(共 6 页 ) 汕头市 2015 年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参考答案1C (A go/h o,y n,lu /l ;B m ,ch /x ,l /l u;C sha/nia, ku/gu ,zhu /zh o;Df n/f n,chn/ch ng,gun)2D(D 不符合情理的请求。用于自谦。不符合语境。A 息息相关:彼此关系非常密切。B 口耳相传;指文化一代一代传下去。在这里符合语境。C 传播:广泛散布。 )3A (B 成分残缺,“建立”的后面缺宾语中心语,应在“教育资源”的后面添上“配置方式” ;C. “因为 , 的原因造成的”句式杂糅,

2、整句改为“这是历史的原因造成的”;D. 语序不当,“关键迈出一步”应为“迈出关键一步”)4D 5B ( 第,副词,只是,尽管)6C ( “母忧”指“母亲的丧事”,与“归”形成因果关系,故此处“以”字作为连词表因果,而“其”字只能作为代词解释为“他的”,句意则变成“他的母亲担忧回去”,既解释不通,也与上下文语境不合;“而”在此处作连词,表转折,联系上下语境可用之,“乃”字虽然也有表 “却”的意思,但只作为副词使用,因此此处只能用 “而”而不能用“乃”。“敢于”是固定结构,如用“为”则成为介词,无论是解释为“为了”还是“替、给”,在此处都解释不通。)7D 8C(A 项, 曹锡宝并未接受侍读一职,而

3、且从 “大学士傅恒知其欲以甲科进,乃不为请迁”一句可知曹锡宝之所以没有升迁是因为自己想要通过科举考试凭借自己的实力得到晋升,而非来自于傅恒的阻挠;B 项,前后并无因果关系,而且乾隆只是放宽对他的惩罚,而不是免除惩罚; D 项“从子”是指“侄子” ,而不是指 “儿子”,因此曹锡宝是曹一士的侄子,而非儿子。 )9 ( 1)这样(看来) ,曹锡宝所弹劾的内容没有虚假,应该加以优待奖赏,来表彰他的敢于直言。 (3 分, “是” 、 “旌”的解释各1 分;句意1 分。 )【评分细则】“是”字做代词,译为“这样(看来)” ,也可译为“这说明” “从这件事中(看来)” ,只要能解释为指示代词,都应该予以1

4、分:“旌”译为“表彰”,也可翻译为意义相近的词,如“表扬”“褒扬”等,但不可译为“奖励”“奖赏”; 1 分的句意可落实到“所劾”和“以”字上,“所劾”属于所字结构,翻译时应译为名词性短语,如“所弹劾的内容”“所弹劾的情况”等; “以” ,连词,表目的,译为“来”、 “用来”。 (句意“所劾”与“以”译出一个即给分)曹锡宝的家里有个瓮,(用来)焚烧谏书的草稿,曹江曾经向那些能够写文章的人请求(给曹锡宝)写诗歌,(这些诗歌)被传诵一时。(4 分, “尝” 、 “诸”各1 分,后面补充出省略的主语1 分,句意1 分。 )【评分细则】“尝” ,译为“曾经” ,1 分;“诸”,兼词,相当于“之于”,此处

5、属于状语后置,翻译时需要倒装,1 分;后一句省略句,需补充出主语“这些诗歌”,1 分;句意可落实到“草”和“传”字上,“草”,可译为“草稿“、 “稿子”、 “稿件”等, “传” ,可译为“流传” 、 “传诵”等。(2)侍郎吴省钦得知曹锡宝要弹劾和珅,暗中告知和珅;和珅让家奴刘全销毁和藏匿罪证,使皇帝查无实据。(一点 2 分,两点3 分) 【补充】“朝中无人弹劾”,也可,但需译出,不能照抄原文。【评分细则】题目要求“概括说明”,因此凡是直接摘抄原文语句的不给分;如学生仅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第 2 页(共 6 页 ) 对原文进行翻译,不能概括,可酌情给1 分。附【参考译文】曾锡宝,表字鸿

6、书,另一个表字剑亭,上海人。乾隆初年,凭借举人身份考取功名,被授予内阁中书, 担任军机处章京一职资历深了以后, 应当提拔为侍读, 锡宝推辞没有就任,乾隆二十二年改任庶吉士,因为母亲的丧事回家,又生了溃烂之病,几年后才好转。乾隆三十一年,曹锡宝在庶常馆学习期满,改任刑部主事,再次升官担任郎中。被授予山东粮道一职。皇上到山东巡视,召见曾锡宝, 让他到京城当做部属任用。因为大学士阿桂的奏举推荐,皇上让他进入四库全书馆贡献自己的力量。四库全书编成以后,朝廷以国子监司业一职来提拔任用他。过了三年, 皇上因为曹锡宝补任司业没有期限,特意授予他陕西道监察御史一职。当时协办大学士和 珅掌握大权,他的奴仆刘全依

7、仗权势谋求私利,衣服、车马、居室都超出了规格。曹锡宝打算论告弹劾,侍郎上海南汇人吴省钦与曹锡宝是同乡,听说了这件事,(当时)和珅 正跟随皇上在热河,吴省钦飞马把这件事告诉了和珅,和珅命令刘全拆掉超出规格的房屋,衣服、车马只要是超出规格的,都隐藏得没有踪迹。曹锡宝的奏章到了皇上那里,皇上责问和 珅。和珅回奏说自己平时对属下警戒约束很严格,但是或许自己随从护驾在外,奴仆无人管束, 逐渐惹是生非, 请求严格查办加重惩罚。皇上就命令留在京城处理事务的亲王大臣召见曹锡宝询问情况,又命令步军统领派遣官员跟着曹锡宝到刘全家去检察查看,没有发现证据, 曹锡宝自己承认鲁莽轻率。皇上下诏命令曹锡宝到热河当面责问,

8、曹锡宝上奏说刘全依仗权势谋求私利,但是没有实际证据,自己只是为了帮助和珅 “杜渐防微” ,才有这次上奏。皇上又让军机大臣、大学士梁国治等人审察询问,曹锡宝又承认“杜渐防微”的话不恰当, 请求给自己治罪。 交给相关部门议罪,应当降官贬职。 皇帝亲手写了诏书,大意是说:“朕平时任用人才,处理政事, 从来没有事先猜疑别人心存欺诈怀疑别人不诚信的想法,如果委任群臣百官却不能示人以诚,公正无私,而猜疑防范,根据一时没有根据的谈论,仓促地给别人罪名, 使得全天下人重叠着脚站立,斜着眼睛看人,十分恐惧,绝对没有这样为政的。曹锡宝没有查清实际情况,仅拿书生拘泥迂腐的见解,假托是合于正道的话来向君王进言,姑且宽

9、恕他的罪行,改为革职留任。”乾隆五十七年,曹锡宝去世。仁宗亲理朝政,诛杀了和 珅,一并抄没了刘全的家产,才回想起曹锡宝的直言进谏,下诏说: “先前的御史曹锡宝,曾经弹劾和珅 的奴仆刘全依仗权势谋求私利,家财丰厚。那时和珅 气焰嚣张、 声势凌人, 整个朝廷没有一个人敢于举发弹劾,而惟独曾锡宝能够严辞上奏皇上, 不愧是一个谏诤之臣。现在和珅 被治罪后, 一并抄没了刘全的家产,发现财产达到二十多万。这样看来,曹锡宝所弹劾的没有虚假,应该加以优待奖赏,以表彰他的敢于直言,追授曹锡宝为副都御史,他的儿子曹江也照此封官职。”曹锡宝,是曾一士的侄子,两代人都官居台省,以敢于直言进谏而闻名。家里有个瓮,用来焚

10、毁谏书的草稿。曹江曾经向擅长写文章的人请求就曹锡宝的事迹写诗歌,(这些诗歌)被传诵一时。10 (1)诗歌的前六句描写眼前之景(实写),除夕夜中,诗人在异乡宴饮度岁,(1 分)夜已深,烛已尽,酒尚存,菜肴佳品堆满眼前(1 分) ,面对良辰美景,陈酿佳肴,诗人不由思念亲人,只好含泪给弟弟写起家书。(1 分) . 后两句由眼前的实景转入虚景,想象此时此刻家人也应在计算路程,想到诗人也应该在此时梦到长安(1 分) 。 (细则:不指出“实”“虚” ,0 分;前面没有总写,后面对“实”“虚”分析准确,即1 点 3 分,两点 5 分。 )(2)诗人的“强笑”是指诗人“强颜欢笑”,除夕是团圆的佳节,本应是欢乐

11、的时候,但诗人却因为客居异地而无法与家人团圆(1 分) ,尽管眼前有美酒佳肴,却难以抑制内心对亲人的思念,只能含泪给弟弟写信(1 分) ,因而“强笑” ,此处直抒胸臆,抒发了诗人羁旅异乡,思亲念亲之痛。( 1 分) (细则:欢笑,除夕与美酒佳肴,任一点2 分;内心悲伤,羁旅之情与思乡之情,任一点2分;一点2 分,两点3 分)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第 3 页(共 6 页 ) 11 (1)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势拔五岳掩赤城,对此欲倒东南倾(3)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蝾岁月稠(4)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12 A D(A “几千年前”应为“几千年来”。D “经典就是中

12、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若作”错,经典还应包括“西方”的经典,原文的表述是“我们所提倡的经典,首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原文第三段“而经典所代表的传统文化(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倡导的则是”也暗示羟典应包括东西方的经典著作。)13 A(A 项表述绝对化,原文的表述是“使大部分人服从于自身的欲望,不知满足地去追求” 。 )14 (1)商业文明倡导声色犬马的感性生活,使人偏离庄敬平和的理性生活,片面追求感官层满足,甚至放纵自我。( 2 分)(2)商业文明“惟利是图”的商业原则使大部分人不知满足地追求无止境的欲望,可能导致整个社会文明尤其是精神文明的分崩离析。(2 分)【评分说明: 两个要点每点2 分,分

13、别对应 “个人” 和“社会”。如果第 (2)个要点答成 “商业文明使人类的生活重心偏离了文化主轴,使人类自身被文化克制了十几个世纪的动物本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释放”也可给2 分,但第( 1)个要点如果答漏,最多给2 分。社会可从两个点答,但只答“社会”最多给2 分】15 (1)缺失经典阅读,个体可能难以从纷纭扰攘的商业社会中抽身,无法感受理性思维的愉悦及因其而存在的人生价值,可能被现实的商业气息完全同化。(2)缺失经典阅读,个体将无法(难以)通过文化进行群体认同并传承本民族文化。(或:缺失经典阅读,人的精神状态难以得到提升,难以履行民族认同的责任。)(3)缺失经典阅读,个体难以在理性上反省自己,

14、找回自己,确立个体存在的文化意义,生活难以趋向理性。(或:缺失经典阅读,人难以回归理性,去商业化,还原自我,难以找到精神的归宿。 )【评分说明:以上三个要点每点2 分,答对任意两个要点即可给满分,意思对即可。表述角度不对不给分,观点表述绝对化酌情扣分。】16菱草象征纯洁真挚深挚坚贞的爱情。第段写“有人叫它爱情草”;第段徐志军因有了女朋友而写菱草;第段写“我”跟妻子讲菱草与妻子的回应;第段徐志军的女朋友“深情”地介绍菱草;第段“我”观赏菱草时的心情;第段由菱草联想到徐志军关于爱情的菱草 , “菱草”贯穿全文,象征意义十分明确。【评分说明:象征意义2 分,分析满3 处 2 分,共 4 分。 “友情

15、”分析正确给3 分】17特点:秀气纤柔美丽、翠绿、香味袭人。手法:比喻、拟人。(描写菱草的段落为段。第段详写,“草尖闪着金属一样的光亮”比喻;“草味含着幽情,扑人抓心”拟人。 )【评分说明:三个特点共3 分,手法2 分,共 5 分;特点可从“形” “色”“味” “神”方面分析, 3 点 3 分; “神”可答“坚贞” “坚强”“亘久不变”等都可】18本文主要讴歌了人世间美好深挚的情感。第一种情感是纯洁坚贞的爱情。徐志军通过写诗菱草表达对爱情的热切守护;他的女朋友在他死后多年依旧单身,“眼角爬着忧伤的皱纹” ,体现出她对爱情的坚守; “我”向妻子讲述菱草的故事,妻子多情地回应“我懂的”。第二种感情

16、是深切真挚的友情。“我” 受朋友之托去看望他的女朋友,他的女朋友来送“我”菱草,我们对不幸去世的朋友同样有着深深的怀念。【评分说明:主题2 分,两种情感概括及分析各2 分,共 6 分。只写爱情不超过3 分。细则调整:只分析友情最多3 分,只分析爱情最多4 分。 】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语文第 4 页(共 6 页 ) 19在下雪的时候,学生们主动排队为他开路;逢年过节, 总会有学生来他家里看望他;政府把刘希章转为国家正式教师,刘希章实现了梦想,生活也越来越好。【评分说明:一点2 分, - 点 3 分,三点4 分。细则:补充9 段培养学生成才;10 段受到奖励,受到村民好评;11 段工资增加,生活越来越好;12 段,我们的学校学生发生了好的变化。 】20为了表现刘希章“人生信念始终不变”,作者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1 分) 一方面通过对刘希章的正面描写,突出刘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