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3859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科研论文:浅谈竹文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科研论:浅谈竹化与中班音乐教学的融合我园地处美丽的九龙湖畔,四面群环抱,这里承载着丰饶的化底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在当地,几乎每户人家都会有一片大小不一的竹林。竹子,坚韧挺拔,象征着九龙湖人自强不息的生活态度。正因竹子有这样的品质和特点,我们九龙湖中心幼儿园结合地方特色,将“竹化”打造为我园的园本题,以此激发和培养幼儿坚韧的生活态度。竹子也给孩子们带了很多的乐趣,他们喜欢在竹子上敲一敲,打一打,竹子也会像和孩子们聊天似的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由于孩子们对竹子具有非常浓烈的兴趣,加之我自己对音乐教学有些许自己的想法,故决

2、定尝试将竹化融入到班级的音乐活动中,通过竹子特有的声音与敲击时的节奏,让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一、自主玩乐,兴趣提升纲要中指出: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它与歌唱等其他活动一样,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享有同等重要的地位,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就变成一个首要的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幼儿对打击乐器的兴趣,才能使他们更好的投入活动。策略一:教师的激情示范,激发幼儿兴趣。我比较喜欢唱歌,经常会在孩子们面前展示自己的演唱水平,孩子们也都特别喜欢听我唱歌,有时还会偏偏起舞。记得在一次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精心准备了孩子们特别喜欢的一首儿童歌曲喜羊羊与美羊羊 ,这首歌

3、曲孩子们比较熟悉,立即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我一边唱,一边用竹乐器进行敲击,孩子们都纷纷举手,说“老师,你手中拿的是什么呀?有声音的?好好玩?”我针对孩子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孩子们的疑问解决了,他们在想:让我玩玩就好了。于是我又准备了一些竹快板,让孩子们试试,孩子们觉得好玩极了。策略二:材料的适时投放,引发幼儿探索。在幼儿的学习环境及活动区域中,我们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提供一些常用的竹乐器和打击乐音乐,如:配有打击乐器的打击乐作品,及自制的快板、双响筒、竹排琴、长短不一,粗细不一的乐器供幼儿自主探索,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它们。在幼儿有机会自由尝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启发幼儿探索可以用什么方法演奏这

4、些乐器,鼓励幼儿用这些乐器创造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让各种乐器的声响和生活中的声响联系起,例如妈妈切菜的声音,我可以通过表示;穿着高跟鞋走路慢慢的,我就可以用的节奏表示。幼儿的兴趣非常浓烈。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幼儿对竹乐器有了一定的兴趣,于是老师要做的就是告诉幼儿认识这些乐器的名称和音质特性及打击的方法,例如:双响筒,是很多幼儿非常熟悉的乐器,双响筒音质圆润、干脆,非常的有节奏感。幼儿可以左手持柄,右手持棒敲击,可以敲击筒的一端,也可同时交替敲击筒的两端;竹排琴,竹片和竹片的距离非常的小,一般幼儿可以将竹排琴放在地上,幼儿跪在地上进行演奏,演奏一般以滑音和琶音为主。演奏音效也非常美妙。竹快板清脆

5、悦耳,一般是整个演奏乐器中的主旋律乐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熟悉这些简单的乐器性质后,演奏起就非常的方便了。二、探秘生活,声音再现节奏是音乐的重要元素,是音乐美感的重要,它充满活力,也充满情感和意义。在打击乐中,节奏更是尤为重要。人天生就有节奏的本能,但是需要诱发和培养,儿童阶段是感受和体验节奏的最佳年龄。竹质打击乐器清脆空灵的声音能很好的再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探索到的各类“节奏”。 “节奏”无处不在:大街上汽车喇叭“嘀嘀”声;动车驶过的“隆隆”声;敲门发出的“咚咚”声;夏日知了的蝉鸣声;夜里田间的蛙叫声甚至听到的自己的心跳声。这些“节奏”都能通过竹神奇的再现出。幼儿这种直观的学习方式,效果

6、相当好。在一次活动中,我首先带领全班孩子到幼儿园的各个角落去寻找声音,中大班的孩子特别有这种好奇心,三五成群的开始寻找起,找到声音的孩子们必须记住声音的节奏,回教室后再在竹乐器上进行打击。一回到教室,孩子们就“咚咚咚”的对竹子开始敲击起,击打部位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靠近竹节部位声音闷而哑,中间部位脆而亮,当我将自己听到的节奏敲出的时候,孩子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我,原竹子还能演绎出如此神奇的节奏音。我请幼儿用嘴先模仿日常生活中找到的“节奏”,然后按照节拍用竹乐器将“节奏”重新呈现出,孩子们都争先恐后的参与到这样的探秘中:“这是火车的声音”“这是心跳的声音”“这是青蛙在叫”“这是昨晚的下雨声”一堂

7、下,孩子们对节奏有了新的认识,更对竹乐器有了深刻的认识。三、趣味童谣,竹韵呈现童谣是每个孩子还未进幼儿园就已经学会的本领。一般童谣朗朗上口,但许多童谣教材枯燥,幼儿兴趣也不是非常的浓烈,于是我在选择童谣上都会选择些趣味性强,幼儿比较感兴趣,熟记童谣及朗诵童谣的节奏我采用以下几个策略。策略一:趣味童谣,激发兴趣有一首台湾童谣小毛巾 ,歌词诙谐,曲调朗朗上口,速度适中,非常适合幼儿结合打击竹乐器边敲边唱。我将这首童谣带进了我的堂,童谣的每段歌词前两句是重复的, “小小毛巾爱玩水,洗了眼睛鼻子嘴”,左边孩子敲竹子,右边孩子做出洗眼睛、鼻子、嘴的动作,之后根据所唱出的身体部位做动作。然后左右互换,孩子

8、们在歌唱、打击、结合歌词做动作的时候既要保持基本动作,又要逐渐增加新的动作,已发展幼儿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使活动更有趣味性。策略二:家园同步,巩固技能在日常活动中,老师会在活动中教给幼儿童谣,但在堂中老师的指导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把童谣的图片及孩子们的表现发到班级网站或班级 QQ 群,引起班级家长的重视,幼儿在家长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很快能够学会童谣的背诵,班级 QQ群发挥很大的作用,教师鼓励孩子将自己学会的童谣通过语音发送到 QQ 群里,激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孩子们你发一条,我发一条,大家相互比赛着,班级幼儿很快就能把这首童谣熟记在心,教师一周一首童谣的任务也能如期完成任务。策略三:自主体

9、验,乐在其中一日活动中,幼儿会有很多的自主时间,为了不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等待和时间浪费,我在班级投放些竹制乐器,供幼儿学习和表演。1 时间自主为了不让幼儿没事可干,避免时间上的隐形浪费和消极等待现象,孩子们可以利用活动后、午饭前等自由时间,在教室里拿取教师事先准备的竹乐器进行敲击,孩子们你敲一敲,我敲一敲,活动劲头可足了。2 环境自主教师在音乐角及班级幼儿便于去放的地方进行竹乐器的投放,竹乐器种类多,数量多,幼儿可根据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选择。在环境创设上,我以自由敞开式为主,这样孩子在活动中会没有约束感。在活动中,我请幼儿尝试着不同的乐器,感觉高低音、强弱音及不同的节奏,用不同的乐器打击出不同

10、的效果。然后孩子们可以分组进行练习。第一组是响板组,第二组是竹琴,第三组是双响筒、分别有一位节奏好的孩子带领幼儿根据童谣节奏进行打击。双响筒一般是四分之二节奏为主,竹排琴一般放在间奏进行演奏。响板清脆悦耳,一般为主旋律节奏。这样孩子们分工明确,又不会争执,也能很快的体验到合作的成功。3 形式自主孩子们在活动中,可以自由选择表演方式。可以相互合作敲击,也可以敲击与演唱相互配合,也可以让竹乐器和童谣结合起,这样既激活了幼儿的思维,调动了积极性,又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记得在音乐角活动中,教师事先为幼儿准备些竹乐器图片,供幼儿插卡片使用。幼儿可以幼儿根据自己独特的理解及节奏感进行编配,例如有这样一首童谣

11、:摇啊摇摇啊摇,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外婆格纺棉花, 舅舅格摘枇杷,看到客人嘎嘎笑。这是一个非常完整的四分之二节拍,幼儿打击朗诵起也非常的稳。舅舅格摘枇杷,同等节奏,看到客人嘎嘎笑,最后一句在嘎嘎笑上可以做点变化节奏,可以一字敲击一下,通过节奏的敲击,也可以告诉欣赏者童谣表演结束的意思。通过节奏的敲击,也可以告诉欣赏者童谣表演结束的意思。四、欢乐竹竿,精彩绽放我园还开展了竹竿舞教学活动,我将这个教学活动扩展到班级幼儿的日常练习中,孩子们通过有节奏的敲打竹竿,熟悉节奏。(一) 简单节奏初尝试。在竹竿舞表演中,幼儿首先要掌握简单的节奏,这样才能为他们接下的竹竿舞学习打好基础,因此,我们通过多种形式

12、的练习,让幼儿逐步掌握敲打节奏。1 单人练习学敲法。我们在区角中投放各种节奏乐谱等材料,如二拍子、四拍子等节奏型和易拉罐、鼓棒等材料,让小朋友一边拍手一边用“分开、合拢”唱出敲打的节奏,一字一拍,也可用“拍膝、拍手”表示。在熟悉用手拍打节奏的前提下,我们利用鼓棒作为敲打的道具,进行节奏的敲打练习,由单人练习双人组合合作练习,激发幼儿学习竹竿舞的兴趣。2 双人配合练节奏。利用长竿学习敲法:(敲竿动作)持竿者相向地双手各持一条竹竿的尾端,面对面,下蹲,每只手分别提住两竿的端头,随音乐,以同样的动作,有节奏地敲击竹竿,并加上口号“开 合 开开 合”,让幼儿熟悉竹竿的敲打节奏,互相进行合作练习。沒有拿

13、竹竿的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原地击掌,听音乐、口令进行击掌或比划敲竹竿动作;听音乐并伴有跺脚和跳跃动作,从而为掌握敲竿和跳竿节奏打下基础。(二)基本步伐多体验。我在实践中发现:回晃动的竹竿对孩子说存在一些压力,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我们调整了竹竿舞的教学进度:由平面上跳固定的竹竿舞上跳开合的竹竿上跳进行过渡。1 平面上学习基本脚步的跳法。首先,在地面上画若干相距 0 厘米的平行线,为了能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相应的水平上有所提高,我根据班级孩子能力的强弱,把孩子分成若干组,配上节奏( ) ,并加上口号(里 外 里里 外) ,先由老师带领几个能力强的孩子练习,再以强带弱,使他们逐步学会平面上同个节奏的

14、跳法。2 在竹竿上练习竹竿舞的跳法。(1)在固定的竹竿上练习。我们首先将两根竹竿相距 0 厘米平行分开摆在竹架上,让孩子在固定的竹竿上学跳竹竿舞,幼儿在不开合的竹竿中有节奏的进行跳跃练习,让孩子慢慢适应在竹竿上学跳竹竿舞。其次,把多人跳的长竹竿改编为两人跳的短竹竿,由教师一带一学跳逐渐变为幼儿带幼儿学跳。这样,让幼儿的心理有了一个很好的缓解。(2)在开合的竹竿上练习跳法。方法:教师首先带领能力强的孩子学跳竹竿舞,接着由能力强的孩子带动能力弱的孩子学跳竹竿舞,并逐步加上手部动作,上下肢统一配合,找准节奏,进竿果断,既能有舞蹈的美感,又能体现竹竿舞特有的魅力。一段时间后,孩子们会边念童谣边敲了,经常自由组合着敲打,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每当竹竿舞活动开始时,他们个个欲望高涨、配合默契,清脆的敲击声与欢笑声汇聚在一起,犹如一只只小鸟挥舞着灵动的翅膀,个个展现出最杰出的一面,享受着成功的喜悦。幼儿园的竹化与孩子们的音乐活动融合在一起,不仅激发了幼儿对音乐表现的兴趣,同时也挖掘了幼儿的探索精神,孩子们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中,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他们的艺术萌芽正在悄悄地绽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