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323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让让“焦点访谈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课堂精神走进政治课堂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堂有政治特色的质疑教学实践思考内容摘要:有疑问的堂是流动着智慧的堂,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本试从质疑在政治教学的重要性、应把握的原则、政治堂上如何为质疑创造条及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阐述质疑与政治堂教学的关系。关键词:质疑 能力 政治堂有疑问的堂是流动着智慧的堂,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新的程理念强调,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不断开发创造潜能,发展科学思维能力、竞争能力

2、、社会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质疑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创造性思维培养有重要意义。而在与时政、热点紧密联系的政治中参透质疑精神,其实质类同于让“焦点访谈”精神走进政治堂,培养学生凡事较真的精神,能很好地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一、质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重要性1、质疑可有效开发学生政治思维能力调查发现,高中学生对政治这门程一直存在着一个明显误区:政治学习几乎是背诵的代名词,学生中普遍流行“平时不用功,考前用背功”。政治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不到充分体现。他们就像知识的容器,被动接受教育,创新思维被禁锢,思维的火花无法点燃,难以形成创新意识。而质疑可以有效克服这些缺点。质疑必须

3、先有自己的见解,必须对原的知识有所怀疑,在此基础上经过思考、分析综合,以达到否定原有知识中不合理的成份之目的。主动质疑、敢于否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2、质疑可有效培养学生政治思想素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形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审判情趣,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高中阶段的青年学生已经具备强烈的独立意识,他们的批判性心理质疑心理发展迅速,喜欢唱反调,敢于批评,勇于批判,如引导及时,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追求进步的个性培养。如

4、杨丽娟崇拜刘德华,追星二十余载,耗尽财力物力,搭上父亲的老命,发人深思。将其引入价值观教育堂,通过对这类事的反思、质疑,既活跃了堂气氛,又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重要性。结合政治教学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理论联系实际,不再是纸上谈兵。3、质疑能有效激发学生政治学习兴趣“学起于思,思于疑”,当学生以政治家的批评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时,他们总想让自己的见解去说服别人,同时也说服自己。他们会不断去学习去钻研,对自己的见解也会反复揣摩,寻找其中的漏洞,然后加以修补和完善。而政治教学中哲学原理的学习,无疑是学生增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强大利器,在质疑过程中,尝到甜头的他们对

5、政治学科的兴趣必然大增。比如,美国深陷伊拉克泥潭不能自拔,对美霸权主义深恶痛绝的中学生深感快意的同时,肯定乐意追究美国为什么要攻打伊拉克?伊拉克目前的局势将对美伊两国乃至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等等。通过用政治知识的质疑,同学对此类问题的认识将更加清晰,他们能不对政治学科感兴趣吗?二、政治堂引入质疑教学时应把握的原则1、敢于质疑,但不全盘否定套用政治学科本身的哲学观点: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基础上吸收了旧事物中合理积极的成分,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不合理的成分而产生的。质疑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因此否定是质疑时必须坚持的,坚持否定才有机会创新。但否定不是盲目全盘

6、否定,而是对一些不合理成份的否定。例如面对国内市场上房价持续高涨问题,有同学质疑市场的经济规律和政府的调控作用,认为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政府调控的不力是当前市场与政府在房价居高不下背后显露的软肋。面对这样的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不能否认市场经济和政府的积极有效的作用,即市场需求对房价调节与政府调控在抑制房价过高所采取的措施,它们在抑制过高的房价涨幅中的作用还是不可低估的。2、质疑与创新相结合质疑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为了发展。由于客观世界的无限性而人们认识受现实条制约,有一定局限性,认识有合理的也有不合理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理论“地心说”曾是公认的真理,哥白尼不但敢于挑战“权威”,质疑“地心说”

7、,同时没有忘记发展新的学说,最终创立“日心说”。质疑若不与创新相结合,则会停留于表面而失去其价值。政治教学中同样如此,如普通高中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 2 第二单元第三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对“形象工程”进行质疑,但如果质疑仅仅停留在对某些公职人员弄虚作假的不良风气,而未让学生提出解决此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措施上,是不是只养成学生在政治堂上发发牢骚的习惯,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因此结论不言自明,要创新!要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政府应该如何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实事?三、积极创造条、营造质疑氛围1、故意设置小陷阱利用教材中的一些情景资料进行“误导”,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拘泥于经验

8、、教条,批判地接受事物,提高学生观察敏锐性,培养学生爱钻“漏洞”善于“捕风捉影”揪住不放的习惯。如在“矛盾的特殊性”教学中,本人给出“苍蝇是益虫”的论断,同学们十分惊讶且“震惊”:老师怎么连这样起码的常识都不懂了呢?他们纷纷查找资料, “质疑”这一观点。最后,还真有同学找到了:在澳大利亚,真有由苍蝇进化的吸食花蜜的昆虫,可以为牧场、果树、农作物授粉,他们得出结论:澳大利亚的这种“苍蝇”是益虫!由于矛盾的特殊性,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巧妙设置问题,引起学生质疑问题是一切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产生质疑先要有问题,没有问题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但问题从哪里呢?于教材、于知识的

9、前后联系、于现实生活、社会热点。问题材要有质量,能挑战学生的思维。例如在高三政治教学有关我国的对外政策时,我借用美国的一本畅销书大国威胁论 ,让学生分析中国的威胁在哪里?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感兴趣,尽力找到依据,说明“中国不会威胁世界”,若能提出有说服力的证据,这是和美国学者叫板!学生的表现没有叫我失望,他们做到了。政治教学中,多设计这类问题,能充分调动他们质疑的精神,他们会拿出“焦点访谈”水准的。3、合理引导,评议释疑教师组织学生把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同时注意认知和情感交融,使情、知互相促进,深化教学过程。具体操作时应改变只由教师评价学生的习惯,多让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教

10、师应根据实际需要而变化讨论形式,或个体之间辩论或交头接耳议论,或以小组为学习单位进行讨论,让他们充分参与,畅所欲言,形成持久活跃的群体参与气氛,把交流不断引入深层。学生在质疑过程中会出现错误,教师需及时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纠正偏差,但总体上应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增强学习动力,消除负面影响。教师要针对学生感到困难和关键的地方进行重点进行讲解。最后教师可以口头或书面方式设计适当作业,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学习方法去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知识迁移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要求学生要阅读外书籍时也深入思考,提出问题,养成质疑的习惯。四、质疑探究应注意问题1、质疑不是搞形式主义,政治堂

11、教学要培养学生思考能力,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不是搞些热热闹闹的花架子工程。在堂教学中质疑不仅仅是为了活跃堂气氛,而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自觉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时要关注学生的言行,不要让堂成为不良言行的聚集地。对一些错误言行及时引导,切不可打击和报复,影响学生探究的积极性。2、正确处理堂中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在堂教学中,教师实施质疑教学时容易走两种极端:一种是被学生牵着鼻于走,学生问一句,教师答一句,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对学生的质疑不理不睬,学生问完后,教师依旧按自己的意愿上。因而,教师在堂上应注意整理疏疑,分类释疑,才能真正落实质疑。笔者认

12、为:运用“质疑教学法”进行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在堂中提出探究的问题,营造质疑的氛围,创设探究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探究,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探究的目标,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有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确立,把德育融合在政治的教学中,使学生在质疑中不断调整自己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通过“质疑教学法”实践为国家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比崔永元更棒的!附:参考资料:、普通高中程方案实验 版、深入生活体念,有效驾驭堂教学 李力科 第三期 、浙江省普高新程实验,学科实施意见 版、思想政治品德学生创新个性培养 曾怀君第。期 、创新教育新探 李世海 高兆宏 张晓宜 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