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8287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科研论文: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科研论: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孩子的积极主动性内容提要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以幼儿掌握技能为重点,要求孩子按照老师的范画去模仿,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像不像作为好的评价标准,而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呢?好像变得可有可无。其实成人指导孩子绘画的时候,应该多鼓励、肯定孩子的表现,应该为孩子的想象添上一对翅膀,让他们在创作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而不要再以自己的标准衡量孩子画的“像”还是“不像”。只有让孩子在充分自由、愉悦的氛围中表达和表现,他们才能表现积极,体验到蕴含于艺术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激发美的创

2、造力和想象力,从而养成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纲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积极的情感表现在哪里呢?一、在孩子们喜欢的绘画形式中二、在表现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能力当中老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三、老师应为幼儿提供和谐的环境,带动幼儿积极的情绪四、养成观察的习惯, 带动积极创作的体验五、 我们还应该给予孩子之间多交流的机会,学习同伴之间怎样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关键词幼儿 绘画 激发 积极主动性人类的绘画总是以涂鸦开始,家长会为孩子的第一张涂鸦惊喜、惊叹。但孩子长大一些后,我们就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场景:节假日一些家长会为孩子报名去学习“正规

3、”的美术班,点、线、面、色彩全部都得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完成,孩子原的灵性逐渐消失了,画画的兴趣也没有了;在幼儿园的绘画教学活动中,一些教师还是习惯以幼儿掌握技能为重点,造成孩子在绘画中也有一种心理依赖,往往按照老师的范画去模仿,家长也常常以画得和老师像不像作为好的评价标准,而幼儿自身的创造性呢?幼儿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也就是绘画时幼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常常被成人忽视了,认为只要幼儿能模仿得像就行了。只重视结果,而忽视了在绘画过程中,幼儿自身情感活动的发展在绘画中的积极推动作用。这种情感活动有哪些内容呢?我认为,它包括对事物的正确感受和理解,以及对美的事物的向往和表现欲望等,这是幼儿绘

4、画过程中一种潜在的动力。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积极的情感表现在哪里呢?一、在孩子们喜欢的绘画形式中自由绘画活动开始了,孩子眼里立刻放出了光彩,迫不及待地坐到桌前,男孩子画的是迷宫、坦克,各种的超人、怪兽,而女孩子呢?更多的是画蝴蝶、公主、五彩的花。有的还一边画,一边叫你看:“老师,你看,这是 XX 超人,他正在打这些怪兽,你说好看吗?”嘴里问你“好不好”,神情却得意自信。看到孩子完全沉浸在创作的兴趣中了,你也会受到他们愉悦的情绪感染,心里甜丝丝的。其实他们知道自己要画什么,并努力尝试用最真最直接的表现方法,体现自己心里的感受,这就是孩子在绘画中积极情感的一种体现,这说明幼儿已有了要表现美的愿望及粗

5、浅的表现美的能力,有一种努力表现和希望得到肯定的积极情感,与那种不得不按老师的画去模仿的绘画相比,幼儿显然更轻松、更自在、更乐于接受,画起也更投入、因为从一天始,幼儿就是自愿的,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按自己的理解,去大胆地去表现,每一幅作品对于孩子自己说,都是美的,都是最好的。画面中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情感。二、在表现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想象能力当中孩子是纯真的,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他们的想象力又是很奇特的,在孩子的笔下,花草树木,鸟兽虫鱼等一切都是充满生机活力的,丰富多彩的。毕加索曾经表示:我用了一生去学画画,却无法再像一个六岁的孩子一样作画了。大家看,其实很多世界级的大师,

6、他们的画与孩子们的画如出一辙:不像。因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我们会看到孩子画黑色的天空、云朵;给老虎画一把能遮住整个身体的长长的雨伞;留着漂亮的卷发,被夸大的头部,腿却细如牙签的妈妈这些夸张在幼儿的画中是常见的,他们往往对自己看得最仔细、印象最深、认为最重要的东西画得较大,这也是一种创造,因为没人要求他这样画,而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理解、想象、表现。在这过程中,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于是我们相信,其实每个孩子天生都是大师,只要给予他们大胆地、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的机会,他们渐渐就会展现“大师”的风范。综上所述,情感一直就存在于幼儿的绘画

7、过程中,一个好的老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积极的情感,让它贯穿于幼儿绘画的始终,成为创作的动力。那么,如何更好的激发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积极主动性呢?在纲要中指出了对艺术的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2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4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品,体验创造的乐趣;为幼儿创造展示自己作品的条,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和相互欣赏。我们知道,要做到以上几点,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相信让孩子在生活中观察

8、,在生活中体验,然后给与孩子最充分的创作自由,持之以恒,才会使孩子在绘画中表现得更积极主动,并慢慢形成良好的自主创作习惯。同时,老师的引导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老师是幼儿的支持者,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创造氛围,以激发孩子的创作积极性。一、 老师应为幼儿提供和谐的环境,带动幼儿积极的情绪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中,与老师朝夕相处,往往会自发地对教师的模仿、认同,在不知不觉下接受教师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情感必须是积极的、肯定的,老师积极、投入的情绪会带动幼儿、感染幼儿,会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在绘画中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丰富的想象。教师一句亲切的提示,一个赞许的眼神

9、,都能使幼儿增强自信,老师要及时的鼓励幼儿、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充分地说说参观的感受、困惑,然后鼓励他们将感受大胆的表现出,此时老师应对他们的作品给予更多肯定、鼓励,即使在作品中没有发现特别令成人“满意”的地方,也千万不要急躁,幼儿只有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才会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我们就是要让孩子画他自己想画、愿意画的东西,让艺术成为孩子表达情感的方式。只有在无拘无束的创作中,孩子才能体会到艺术带的快乐。也只有得到成人的鼓励和肯定中,幼儿才会迅速地建立起自信心,尽情的联想和创作出他们眼中的美的事物。二、养成观察的习惯,带动积极创作的体验绘

10、画这一艺术活动,既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高于生活,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在这活动中,让幼儿养成善于观察的习惯, 这对于他们能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带孩子去参观社区里的公园,不同的季节分别去看一看,景物有什么不同?老师引导孩子说出四季里大自然是怎样变化的?指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学习观察它们因时因事的细微变化;写生也是不错的一种形式,我曾经带孩子们到社区里有特色的仿古街道或是公园里去写生。临行前要给孩子们交待清楚活动的要求:我们要画的是什么主题?观察它的什么东西最有特色?在绘画中让孩子自己去观察或者思考,或者讨论,或者走动、比较,然后大胆画出,慢

11、慢的,就是一种生活的积累,创作经验的积累。三、我们还应该给予孩子之间多交流的机会,学习同伴之间怎样交流,相互欣赏,共同提高欣赏美的活动也是能使幼儿的创作更具有个性。我们可以举办一些亲子活动,和家长一起去参观艺术画廊、博物馆、陶瓷艺术等。让孩子之间、师幼之间以及家园之间,通过更多的合作、交流,更快更好的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 让孩子充分感受到艺术形式的丰富,艺术感染力的强烈。回之后,经过相互谈论、分享心得体会,幼儿就有了积极创作的欲望,可以通过自由地、无拘无束的涂抹,勾勒,尽情地联想、创作、表现出他眼中的大千世界,他们的进步会是惊人的,可喜的。通过交流、分享,幼儿更愿意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推动积极的情感发展。参考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