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580996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跟着时代走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抓住感觉手新形势师德建设之我见跟着时代走 抓住感觉手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以德治国”方略,基础道德教育是“以德治国”的基础,是决定国家、民族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对新世纪建设人才至关重要。中小学阶段是孩子思维发展,情感与志向和道德养成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所受到的教育、培养和塑造,事关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学校教师担负着教育学生的重要责任,教似的道德素质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体素质的形成。当今的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当今的社会,是以知识人才为争夺焦点的社会。在新形势下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道德品质,才能达到时代的要求?根据粗浅的研究和体会,我认为,应该注重于以

2、下三个方面:一、以德育人以德育人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学校德育就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道德观念和明习惯,包括正确的政治观点,如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等;也包括最基本的为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如诚实、礼貌、明、友善、信誉、责任等;还包括良好的心理素质,如正直、勇敢、勤恳、豁达、公正无私、意志坚强等。以德育人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提高道德批判和选择能力,面对当今社会价值取向多样化,教师采取的方法、形式和内容选择是决定育人成败、效果优劣的根本所在。美国教育哲学家约翰杜威曾经说过:道德之完成有两大“瓶颈”:其一是“由社会规范转化为个人自觉及普

3、遍原则的建立”,其二则是“由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鉴于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但接受能力和可塑性强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育人教育:第一,运用堂教学进行中华民族的美德教育。对于小学生说,深奥、枯燥的道德术语只能令他们“百思不得其解”,最好的方法是把哪些高尚的道德情操、美好的心理情感借助于人物和事,以故事形式表现出,让他们在欣赏美中受到美德的熏陶,为培养良好的品德与健全的人格奠定基础。例如语教材中的“司马光砸缸救人”、 “邱少云烈火中严守纪律”;数学教材中的“圆周率的发现者祖冲之”;音乐教材中的“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些内容对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将使他们终生受益。

4、在教学中,我们就要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有效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明是非、讲气节、知廉耻、重操守、守信义,既传授了知识,发展了学生智能,又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养。第二,开展有益的内外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社会现象、正确分析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等现象特征,提高他们独立自主的判断、选择能力和自我教育、约束、保护能力。社会现象是复杂的,由于学生个体的家庭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个性的差异,必然会出现不同角度、不同思维方式和不同的结论。这正是教师在育人活动中需要着力研究的问题。首先,教师要通过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问题情境”,如班会、周会、讨论会、答辩会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去面对现实、体验生

5、活;其次,要给予学生说话的机会和权利,鼓励学生独立思维、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任何人不得越俎代庖;更不能以任何方式扼杀学生的思维兴趣。要让学生自己去反思对错,比较美丑、权衡善恶,最后达到认识的升华。此外,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构建展示自己的舞台,启发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新、不辞辛苦,向着自己设立的目标迈进,直至取得成功。例如举办书画展览,开展小创作、小发明、小实验活动,举行诗歌、作朗诵会等,让学生在参加活动的同时,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第三,构建“联合育人”体系,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基础道德教育。学生系统的道德教育虽然自学校,但他们的道德品质也会受到现实生活的影响。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学校德育

6、会显得苍白无力。教师要密切配合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用诚、信、美填补学生的生活空间,预防各种错误思想和不良因素侵蚀学生幼小、天真的心灵。二、以德律已当前,我国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它对人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无不产生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必须明确认识其现象为教育工作带的不利因素,努力学习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现代教育理论,以德修身、严以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从身边的言行小事做起,从现实的生活做起,重道养德,修身立范,言传身教、以自身的高尚情操影响学生,为自己的学生做出表率。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这是师德建设的核心问题。建立

7、和谐、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以前,提倡“尊师重教”,现在应提倡“尊生重学”。即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志趣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习意愿。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明确我们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教师既是为学生授业解惑的学者,又是为学生指引人生的向导;既是学生推心置腹的朋友,又是与学生共话忧乐的知已。教师要善于深入学生研究、了解学生的需要;又要放开手脚、展开平易近人的笑颜,自觉树立起平等的观念。让学生真诚地认为是和他们共同学习的,是“一个战壕的战友”。这样,学生才能真正觉得自己是自己的主人,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是社会的主人和创造者。其次,要为人师表,以良好的

8、形象感染学生、为他们树立起言传身教的典范。教师要热爱自己的事业,把教书育人作为神圣职责,甘愿奉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甚至一切。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态,干好“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事业。时时处处不以“师者”自居,不以“长者”自傲。要有正确的爱生观,知之深、爱之切;要全面关心学生,让学生在真爱中体会真爱,学会真爱。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世界上没有别的职业比医生和教师更富有人道性了。 ”教师要以欣赏的眼光评价学生,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要让“晴朗的天空”永远浮现在你的脸上,让学生时刻都能从你身上取得快乐。第三,要公正无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穷的,他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甚至是一个眼

9、神、一个手势都汇集在他的人格里,可以催人向上,激励人生;也可以让学生心负重荷、消极抵触;甚至可以使其一 蹶不振、毁灭前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从管理者、组织者变为协助者、参与者。地位平等了,但身份没有变:教师仍然是老师。因此,更要洁身自好,不要玷污“老师”的形象。一要公正无私不近亲厚友、平等对待学生;二要正确评价自己,善于听取别人(包括学生)的批评;三要廉洁从教、远离“铜臭气”和“脂粉气”,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三、以德兴教教师的道德素质,包括公众道德和职业道德两方面。其中,职业道德修养尤其重要,它是从事教师工作的直接需要,决定着教师工作的成败,进而决定

10、着教育事业的兴衰。因此,一个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人格素质,还应具备良好的政治、业务、技能、知识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并使之发挥最大的作用,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效益日益提高,才能使教育大业兴旺发达。做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做到以下几点:其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质,深厚的化底蕴,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坚定的事业心、责任感。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进而向着高层阶段探索攀登。同时,要不断克服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形成稳定的心理素质。其二,要有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义务教育程和教法都在不断改革,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新的教育形势向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把学习作为终身需要,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其三,要顺应时代的发展,由“辛苦型”向“科研型”教师转变。要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规律,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的特点;研究怎样利用各种教育资、不断提高教育效益等等。以德育人、以德律已、以德兴教是新的教育形势下教师必备的道德素质,是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具体体现。广大教师 只有具备了这些素质,才能信心百倍地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教育重任,满怀豪情地开拓教育发展的新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