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57529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入研究深入研究 全面分析全面分析 道出精彩(二)道出精彩(二) 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对说课的审视与反思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从一定意义上讲,教学过程就是强调重点和突破难点的过程。因此,确立教学重点、难点成为教学设计的一个关键,也是说课活动必须阐述的一个内容。要确定重点、难点,就必须搞清什么知识是重点、分析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是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指有共性、有重要价值(包括认知价值、迁移价值和情意价值)的内容。从化学学科来看,教学重点知识,主要包含了核心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核心技能(化学实验技能、化学用语书写技能和化学计算技能)和核心的思想观点(微粒观

2、、运动观、分类观)等。这些内容的学习不仅有利于知识本身的系统化,而且还有利于学生能力水平的提升。 所谓难点,就是学生难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学习难点是如何形成的呢?一般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没有知识基础或者知识基础很薄弱;(2)学生原有的经验是错误的;(3)内容学习需要转换思维视角(如从宏观到微观) ;(4)内容抽象、过程复杂、综合性强。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特点的内容,都可能成为教学的难点。 下面是一位老师在初中化学绪言一课的说课内容: 绪言是学生首次接触的化学课,本课的学习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态度、动机等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因此本课教学重点之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

3、的学习动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概念是今后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它将直接影响元素化合物的学习。特别是化学变化,它是化学研究的核心,贯穿化学学习全过程,因此这一内容是教学的又一个重点;此外,本节学习是在实验基础上进行的,实验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手段,而认真、有序地观察是实验的关键,因此借助实验培养学生实验观察的目的性、有序性是本节课的第三个重点。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化学,头脑中的感性材料积累是有限的,这就使概念的形成过程由感性经验上升为理性认识的过程有了障碍,要准确理解两种变化的区别、正确判断两种变化有一定的难度。所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准确判断某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

4、化学变化成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该案例不仅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价值准确定位了教学重点,而且根据学生经验水平分析了教学难点,因而成为说“教学重点难点”中较为成功的范例。 一些有特色的说课,在分析教材重点、难点的同时,还分析了教学关键点。所谓关键点,指的是教材中对顺利地学习其他内容(包括重点、难点)起决定性作用的知识。分析这一内容很有意义,因为关键点往往是学习与研究其他知识点的枢纽,是众多学习矛盾中的主要矛盾。准确把握教学关键点往往在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四、说“学情” 深入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在于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但仅仅把握教学目标和内容是不够的,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情况制约着学习的

5、开展,影响着目标的达成。因此,学情分析也是说课必需突出的一个方面。如何分析学情呢? 由于学习不仅受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和技能水平制约,而且还受学生的认知风格、能力状况和学习兴趣等影响。因此,一个好的说课方案,应尽可能从学生的“已知”、 “未知”、 “能知”、 “想知”和“怎么知”等五个方面综合分析学生情况,这些方面都是因材施教的基础。 1学生的“已知”。这里的“已知”是指学生已经具备的、与本节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等。明确这点很重要,它决定了教与学的起点。 2学生的“未知”。 “未知”是与“已知”相对而言的,它既包括通过学习应该达成的终极目标中所包含的未知知识与技能等,还包括实现终极目标之

6、前的过程中所涉及到学生尚不具备的知识与技能等。 3学生的“能知”。 “能知”就是通过这节课教学,学生能达到怎么样的目标要求。它决定学习终点(即学习目标)的定位。 4学生的“想知”。所谓“想知”,是指除教学目标规定的要求外,学生还希望知道哪些目标以外的东西(注:学生学习中,往往会通过提出疑问来体现“想知”。当然,学生的“想知”可能会超出教学目标或学生的认知水平。如果真是如此,课堂教学可不予拓展,但建议给学生一个提示性的交待或利用课外时间作个别解答) 。 5学生的“怎么知”。 “怎么知”反映学生是如何进行化学学习的,它体现学生的认知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下面是某老师在硝酸的性质说课中所描述

7、的“学情”: 硝酸是氧化性的酸,既有酸性又有氧化性。学生在初中化学中已初步接触了硝酸,知道它是一种常见的酸、具有酸的性质。在化学 1的学习中,学生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知道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和构成物质中心元素的化合价有着密切关系。这些知识为硝酸化学性质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此外,经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从物质类属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和“通过实验探究”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因此,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硝酸化学性质是完全能够实现的。当然,教材只介绍“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中+5 价的氮被还原”,并未分析为何不同浓度的硝酸与铜反应得到的还原产物不同、不同浓度的硝酸其氧化性存在差异等,这些内容将会成为学生的疑点。此外,由于受知识水平的限制,学生对教材中提到的硝酸“常用来制备染料、塑料、炸药”也会感到困惑。 该案例从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和学习方法等角度分析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并对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疑点(“想知”)进行预测,较为深入、全面地分析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是一个较为成功的案例。 作者 福建 杨梓生 湖南 喻建军 河南 李志鹏此文发表在素质教育报化学专刊教师版第 10 期总第10 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