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72263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7章战国秦汉考古(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7 章章 战国秦汉考古战国秦汉考古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3 3五铢钱五铢钱20152015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 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 分之一为一铢。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五年开始铸造,钱径 2.2 厘米左右,面纹“五铢” 。 魏、晋、南北朝、隋朝都曾铸造五铢钱,在重量、纹饰等方面略有变动,基本沿袭了汉五 铢钱圆形方孔的形制。3 3秦半两秦半两20152015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秦国统一六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货币,在秦国原

2、半两钱的基础之上改进而 成。秦始皇在统一六国后,下令废止战国后期六国旧钱而通用秦半两。 “秦半两”青铜币以 “圆形方孔”为货币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圆代表天圆, “圆形方孔”即象征着古代天圆 地方的宇宙观。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公元前 336 年)起算,到秦灭亡(公元前 206 年) , 秦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 130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秦半两”为通行货币,结束了我 国古代货币形状各异、重量悬殊的杂乱状态,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 “圆形方孔” (又称孔方)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多年。铅釉软陶铅釉软陶20142014 年中央民族大学研年中央民族

3、大学研 答:答:铅釉软陶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表面有铅釉的陶器。铅釉陶以粘土作胎, 铅釉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 700 摄氏度左右即开始熔融,温度较低,属于 低温釉陶。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 但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汉代铅釉陶器都是明器,无实用器,这可能是因为烧成温度低, 器体不坚固及铅釉对人体有害不宜做实用器的缘故。5 5三省六部三省六部20142014 年浙江大学研年浙江大学研 答:答: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的政府机构设置制度。萌芽于西汉以后,尚书省形成于东 汉(初称尚书台) ,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

4、完善,它 是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是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指尚书省下 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中书掌机要、 发布政令;门下掌审查政令、签署诏书;尚书省是政令执行机关。3 3文景之治文景之治20142014 年浙江大学研年浙江大学研 答:答:文景之治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 西汉初年,民生凋敝,国库空虚。汉高祖为此曾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至文帝、景帝统治 时期,一方面“重农抑商” ,发展农业生产,鼓励入粟输边,另一方面进一步实行轻徭薄赋、 约法省刑的政策。使人口增殖,荒地垦辟,国家财政收入提高,

5、社会经济也迅速恢复好转,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 。故旧史家将文帝、景帝统治的这一时期誉之为“文景之治” 。2 2黄肠题凑黄肠题凑20142014 年浙江大学研年浙江大学研 答: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及贵族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型结构墓。黄肠 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题凑即指以黄芯的短柏木枋顶端向内垒成墓壁,四壁的柏木枋皆与最近的棺壁垂直,题凑之内另有木椁。题凑之制在东汉时 期随着大型多室砖墓的盛行已趋于消弭。5 5玉衣玉衣20142014 年西北大学研年西北大学研 答:答:玉衣又称“玉匣”或“玉柙” ,是汉代皇帝和贵族的殓服。因等级不同而有金缕、 银缕

6、、铜缕之分,这些材质考古中都曾发现。最著名的两件是中山靖王刘胜和梁孝王墓中 发现的两件金缕玉衣。河北满城汉墓出土两套保存完整的玉衣,各由 2498 和 2160 片玉片 以金缕编缀而成,金缕用量为 1100 克左右和 700 克左右,每块玉片的大小和形状都经周密 设计和精细加工。河南商丘永城梁孝王墓也发掘出土金缕玉衣,现藏于河南省博物院。玉 衣殓葬制源于春秋战国,始于西汉末或东汉,魏文帝黄初三年(222 年)废止。4 4新郑彝器新郑彝器20142014 年西北大学研年西北大学研 答:答:新郑彝器是中国春秋晚期的郑国青铜器群,于 1923 年在河南新郑发现,据推测为 一座大墓的随葬品。已知有鼎、

7、簋、鬲、尊、壶、罍、舟、洗、盘、匜、钟、镈和兵器等, 共百余件,其中有大牢九鼎、七鼎各一套,簋 8 件一组,与礼书所记九鼎配八簋的制度相 符,表明墓主是郑国地位很高的贵族。5 5博山炉博山炉20142014 年山西大学研年山西大学研 答:答:博山炉又称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是中国汉、晋时期汉族民间常见的 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博山炉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 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 而得名。6 6墓志墓志20142014 年南京大学研年南京大学研 答:答:墓志是置于墓前表明墓主人生平的石制或砖制碑。墓志一般出于

8、帝王陵和世家豪 族墓中,按质地可分为石制和砖制两种,它的作用和墓碑一样,是把墓主人的生平、埋葬 情况和后人对他的颂仰祝祷勒之于石,埋之于地,以期千秋万载,永世流传,铭志不忘。 所不同的是,墓碑大多是树于地上的,而墓志则埋于地下。墓志的出现晚于墓碑,它的起 源应在西汉,到东汉即发展得较为成熟。7 7汉代铁官汉代铁官20142014 年北京大学研年北京大学研 答:答:汉代铁官是中国汉代管理铁的冶铸事业的机构。中国古代官职与机构往往同名, 铁官一词有时也指官职。汉武帝推行盐铁官营,于元狩四年(前 119)以东郭咸阳、孔仅 为大农丞、领盐铁事,专营盐铁。于弘农、河东、河内、南阳、蜀、辽东等郡,连京兆等

9、 共四十郡,悉置铁官,均隶于大农。主铸造铁器,不产铁的地方,亦置小铁官,隶郡县。 东汉时悉隶郡县。6 6铅釉陶铅釉陶20142014 年北京大学研年北京大学研 答:答:铅釉陶是指西汉武帝时期出现的一种表面有铅釉的陶器。铅釉陶以粘土作胎,铅 釉以铅的化合物作为基本助熔剂,大约在 700 摄氏度左右即开始熔融,温度较低,属于低 温釉陶。它的主要呈色剂是铜和铁,在氧化气氛中烧成。铅釉陶在东汉时期极为盛行,但 到目前为止,所发现的汉代铅釉陶器都是明器,无实用器,这可能是因为烧成温度低,器 体不坚固及铅釉对人体有害不宜做实用器的缘故。3 3燕下都燕下都20142014 年北京大学研年北京大学研 答:答:

10、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遗址,建于战国末期燕昭王时代(公元前 311 年) ,现今位于河北省易县境内。燕下都遗址是已知已发现的战国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分布 在平原上,两河成为天然屏障。城址呈长方形,东西长约 8 公里,南北宽达 4 公里。城址 中部有一道隔墙,将城分为东、西二城。东城分为宫殿区、手工业作坊区、居民区、墓葬 区、古河道区五个部分,文化遗存相当丰富,保存较好。西城为一防御性的附城,遗存较 少。城址内除出土有铜器、铁器、陶器、石器等生产、生活用具外,还发现有许多兽首陶 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构件。5 5买地券买地券20132013 年中央民族大学研年中央民族大学研 答:答:买地券

11、,又称冥契、幽契,是东汉中后期出现的具有鲜明道教文化特征的随葬文 字材料,放在墓内意在保证死者对墓地的所有权不可侵犯。根据史料显示,买地券源于西 汉,盛于东汉,券文刻写或笔写于砖、铁、铅板、石板等物品上,常用砖和石,南宋还有 铁铸的买地券,形制、大小和墓志相像,有的还有盖。出土的买地券在清末才受到金石学 家的注意。1918 年,罗振玉将他所收集的 19 种地券汇编成地券征存 。4 4居延汉简居延汉简20132013 年中山大学研年中山大学研 答:答:居延汉简是内蒙古和甘肃交界的居延峰燧遗址出土的汉代简牍。1930 年西北科学 考察团发现 1 万余枚,现藏台湾省台北中央研究院。19721976

12、年甘肃居延考古队发现约 2 万枚,藏甘肃省博物馆。内容多为汉代边塞屯戍档案,另有书籍、私人信件、历谱等。 其数量、内容皆超过敦煌汉简,是研究汉代历史的重要资料。8 8五铢钱五铢钱20132013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五铢钱是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货币,是用重量作为货币单位的钱币,在 我国五千年的货币发展史上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 分之一为一铢。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五年开始铸造,钱径 2.2 厘米左右,面纹“五铢” 。 魏、晋、南北朝、隋朝都曾铸造五铢钱,在重量、纹饰等方面略有变动,基本沿袭了汉五 铢钱圆形方孔的形制。2 2都江堰都江堰201

13、32013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都江堰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水利工程。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岷江上游 340 千 米处。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与其子于约公元前 256 年至前 251 年主持修建。引岷江水 灌溉成都平原,兼具防洪、水运、城市供水等多种效益。经过历代整修,两千多年来,都 江堰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8 8郭城与宫城郭城与宫城20132013 年西北大学研年西北大学研 答:答:郭城与宫城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平民与贵族分区居住城市划分。郭城是指平 民居住区,宫城则主要是王室、贵族居住之所。宫城与郭城内都有手工业作坊。这种宫城 与郭城分开的都城建造模式一直为以后历代都城所沿用

14、。6 6燕下都燕下都20122012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燕下都是指战国中、晚期燕国都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易县东南。从历年出土的兵 器铭文看,该城的繁荣时期主要在燕昭王(公元前 311 年279 年) 。公元前 222 年,秦灭 燕,下都废弃。1930 年,以马衡为首的燕下都考古团开始对老姆台进行了发掘。古城平面呈方形,城市分为东西两个部分,东城是燕下都的主体,和西城都略呈方形。宫殿建筑以 武阳台为中心,武阳台以北,依次有望景台、张公台、老姆台诸夯土台基,是其主要的宫 殿区。在东城的西北隅有两个公共墓区。宫殿区周围出土大量陶制泄水管道和瓦当、筒瓦、 板瓦、陶井圈等。城内有制铁、兵器

15、、骨器作坊遗址,居民区有制铁、兵器、铸钱、烧陶 作坊遗址。3 3失蜡法失蜡法20122012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失蜡法是春秋晚期偏早出现的一种铸造技术,将易熔化的黄蜡制成所需器形的蜡 模,定型后用细泥浆多次浇淋,并涂上耐火材料使之硬化,制成铸型。烘烤时黄蜡熔化流 出,留下泥范型腔,进行浇铸。6 6孝堂山墓祠孝堂山墓祠20122012 年山东大学研年山东大学研 答:答:孝堂山墓祠是东汉墓地祠堂。墓祠位于山东省长清县孝堂山顶,是中国现存最早 的地面房屋式建筑物。墓祠主要记录祠主的经历和车骑出行、庖厨宴饮、狩猎百戏等图像。 孝堂山墓祠画像以阴线雕刻为主,技艺纯熟、简练传神,是汉画像石

16、中少见的精品。2 2曾侯乙墓曾侯乙墓20122012 年四川大学研年四川大学研 答:答:曾侯乙墓是战国时期曾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附近。从 出土的镈钟鸣可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为公元前 433 年或稍后。1978 年谭维四主持发掘。 该墓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平面多边形,无墓道。椁室与墓坑的形状一致,分为东北中西四 个室。主棺置于东室,分内外两层,均为木质。墓主尸体有多层丝织物包裹,骨架周围有 玉器、骨器、角器和小件金器等随葬品。此外,还有多名殉葬女性。其中发现的青铜器确 认了中国掌握失蜡法铸造技术的年代要早到战国早期。4 4梓宫和便房梓宫和便房20122012 年西北大学研年西北大学研 答:答:梓宫和便房都是汉代高等级贵族的主要葬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