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35545221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84.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带来的几点思考 摘要摘要摘要摘要 新课程的实施,给所有的老师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新课程的“度” ,如何把新课程的要求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字关键字关键字关键字 新课程;教育目标;多媒体教学 课标 指出: “大众数学” 必将为我过 21 世纪上半叶中小学数学教育的主旋律。“大众数学”下的数学教育体系所追求的教育目标是: (1)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2)让人人掌握“必需”的数学; (3)让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要会学“以后”的数学,学习“终身学

2、习”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同时也注意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上应该有更新更深层次的思考。 一、学习新的课程观,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师、学生共同存在于课程之中,是课程参与和开发的主体,是课程的创造者,教学不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更是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交往、互动,教师是学生式的老师,学生是老师式的学生,师生共同发展。有了新的课程观,就必需树立与新课程合拍的教育理念,但同时要注意“过犹不及”的道理,不能使课堂教学从一个误区走入另一个误

3、区。 1、课堂教学过于注重模式 有些教师认为,既然新课程要求我们要师生互动,不能“一言堂” ,因此就在教学中用不断提问和“小游戏”来替代。我们说我们要注重启发式教学,但绝对不是提问式教学,我们不能以满堂问代替满堂灌。启发式教学是在教师的诱导、点拨下,使学生通过亲自尝试探索,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将新的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的在发现过程。显然,提问式教学是贯彻启发性原则的有效手段,但两者不是等同的,而且,如果问题的设计欠缺合理化、科学化,提问随意性过大,不但不能起到启发的效果,还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2、培养学生个性过于注重“活跃”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教学确实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4、,但是现在不少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或公开教学时,过分讲究课堂的排场,这样,学生学习的热情是高涨2了,数学课堂气氛是活跃了,可谓师生同乐。误以为“乐”了就是“新理念”了,即错误地理解成:兴趣了、掌握了、个性得到发展了。其实不然,浮华的背后是什么都没有,一堂课下来学生什么都没有掌握好,谈何发展?当然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是主体发展所必需的,但数学课堂必须有充实的内容,表面文章做不得。数学教师也不能哗众取宠,要有的放矢,只有这样,学生个性的发展才不是一句空话。 3、课堂教学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是万能的,任何一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它可能对解决某一问题行之有效,但对于解决另一问题就无效,

5、为此我们要正确选择。就目前数学教师的教学情况看,大多数教师喜欢用多媒体教学,这不是坏事,至少说明我们的教学手段更丰富了,教学理念更先进了,但是我们不应该每堂课都去用多媒体教学,它仅仅是教学的辅助工具, 而不是主要手段。 教学内容中, 一些不易被学生接受、 理解的,较抽象的,可借用多媒体教学,但我们不能刻意追求,更不能过多的追求多媒体制作的花哨。过于花哨的多媒体容易使学生的注意力转移,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那么在什么时候选择多媒体比较恰当,这是值得每一个老师思考的问题。在空间图形这一块内容中,更多的老师喜欢用多媒体,觉得把空间图形在多媒体上一放,形象、生动、直观,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我个人认为不完全

6、是这样的。因为空间图形的学习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创造能力的,如果只是简单的在多媒体上一放,不用思考一看就懂,那就无所谓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了。 二、重视“数学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数学生活化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学生理解数量的抽象及应用过程,并体验数学的价值,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因此,这要求数学教师能从数学的需要出发,去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进行教学。 1、联系客观实际,积累数学知识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的饮食起居都离不

7、开数学。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生活化,能从身边常见的事情中挖掘数学知识,并适当进行拓展、深入。 同时, 也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数学, 把生活中的数学经验带进课堂。 比如,在学习“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让学生多举身边的事例,可以用某个含有字母的代数式来表示。比如请同学们发散思维,编一道可以用2ba +这个式子表示3的应用题。这时候,课堂气氛相当活跃,第一个同学说: “我第一天花了a元钱,第二天花了b元钱,这两天中,平均明天花多少钱?” 第二个同学说: “有一块梯形的农田,可以把它看作是上底为a,下底为b,高为 1 的梯形,那么这个农田的面积是多少?”第三个同学说

8、: “七(7)班有a名男生,b名男生,站成两排,每排有多少人?”同学们的发言很积极,很多例子是我备课时没有想到的。但从中又可以发现问题,比如第三个同学的回答,就有不妥当的地方,如果分不下怎么办?此时有可以将题目延伸,可以分成“ba +为奇数时”和“ba +为偶数时”两种情况进行讨论,适当把题目的难度提升,也训练学生在考虑实际问题时要思考全面。 2、回归生活天地,解决实际问题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让课堂教学更接近生活,使枯燥的数学课堂生动起来,的确不是一件易事,但以同学感兴趣的事情为例,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就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例如,在见

9、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时,我把应用题编进生活中。从周末,我和家人去旅行为话题,首先,设计路线计算时间,设计了一道行程问题的应用题。然后,算固定费用(车费、住宿费) ,出了一道简单的应用题。再次,用我口袋里还有多少钱,还有几个地方没有去玩过, 每到一处的门票是多少为例, 请同学计算我口袋里的钱够不够用。最后,以请同学帮我设计实惠的游玩路线为结束,请同学计算各种不同路线所花费的费用,并比较哪种比较便宜。在最后,其实涉及到的知识最丰富,而且有前面的简单的知识做铺垫,同学们算起来是游刃有余啊。 新课程给所有新老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其把它作为压力,不妨把它看成是给教师提供了更广阔发展的空间。有挑战才有机遇,如何把握,那就值得我们勤思考、多总结、深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