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522845 上传时间:2018-03-17 格式:DOC 页数:147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7页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7页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7页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7页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学概论”课程教学方案(1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艺术艺术学概学概论论”课课程教学方案程教学方案(一)(一)第一章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本质与特征文 字画 面上编上编 艺术总论艺术总论第一章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第一第一节节 艺术艺术的本的本质质 一、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 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 第一种,第一种, “客客观观精神精神说说”。 。认为艺术是“理念” 或者客观“宇宙精神”的体现。古希腊哲学家 柏拉图是较早对艺术的本质进行哲学探讨的学 者。柏拉图认为,理性世界是第一性的,感性 世界是第二性的,而艺术世界仅仅是第三性的。 德国古典美学集大成者黑格尔,对艺术本质的 认识同样建立在客观唯

2、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上。 中国南北朝的刘勰认为文是道的表现,道是文 的本源。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 “文”只不过是字幕上编上编 艺术总论艺术总论中编中编 艺术种类艺术种类下编下编 艺术系统艺术系统1 “艺术学之父” (德)康拉德.费德勒(1841-1895)2艺术学包括三方面:-艺术理论、艺术史、艺术批评-音乐学、美术学、舞蹈学、电影学、戏剧学-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文化学、艺术管理学等。第一章第一章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本质与特征第一节第一节 艺术的本质艺术的本质一、关于艺术的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字幕第一种,第一种, “客观精神说客观精神说”(叠)(

3、叠) -柏拉图肖像 2载“道”的简单工具,即“犹车之载物”罢了。 这样一来, “道”不仅是文艺的本质,而且是文 艺的内容, “文”仅仅是作为“道”的工具而已。 显然,这种“文以载道”说同样把艺术的本质 归结为某种客观精神。 第二种,第二种, “主主观观精神精神说说”。 。认为艺术是“自我意 识的表现” ,是“生命本体的冲动” 。德国古典 美学的开山祖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 家们的天才创造物,这种“自由的艺术”丝毫 不夹杂任何利害关系,不涉及任何目的。他强 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 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康德的这种意志自由论 成为后来的唯意志主义的思想来源之一。处在 19世纪

4、和20世纪转折点上的德国哲学家尼采, 更是将其推向极端。尼采认为,人的主观意志 是世界上万事万物的主宰,也是推动历史发展 的根本动因。在尼采那里,主观意志被说成是 主宰一切的独立实体,本能欲望被夸大为具有 无限的能动性。尼采是从美学问题开始他的哲 学活动。在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中, 尼采用日神阿波罗和酒神狄奥尼索斯的象征来 说明艺术的起源、艺术的本质和功用,乃至人 生的意义等等,它们成为尼采全部美学和哲学 的前提。在我国古代的文艺理论批评史上,南北朝时代是文学日益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抒 情言志的特点得到重视。但是,这个时期有的 文艺评论家把“情” 、 “志”归结为作家艺术家 个人的心灵和欲

5、念的表现,根本否认文艺与社 会现实的联系。宋代严羽的“妙悟”说和明代 袁宏道的“性灵”说,也是把主观精神的表现 和抒发当作文学的艺术本质特征。 第三种,第三种, “模仿模仿说说” 或或“再再现说现说”。西方文艺思 想史上,从古希腊以来, “模仿说”一直是很有 影响的一种观点。这种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现实 的“模仿” ,发展到后来,更认为艺术是“社会 生活的再现” 。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在人类思想 史上第一个以独立体系来阐明美学概念,成为 在他之前的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字幕第二种,第二种, “主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 (叠)(叠)康德肖像 字幕第三种,第三种, “模仿说模仿说” 或或“再现说再

6、现说”(叠)(叠)3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他首先肯定 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仿” 现实的艺术真实性。与此同时,亚里士多德进 一步认为,艺术所具有的这种“模仿”功能, 使得艺术甚至比它所“模仿”的现象世界更加 真实。俄国19世纪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雪夫 斯基从他关于“美是生活”的论断出发,认为 艺术是对生活的“再现” ,是对客观现实的“再 现”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基本论点是艺术反映现 实,但他所理解的现实生活,不仅包括客观存 在的自然界,而且包括人们的社会生活,使其 更加具有深刻的社会内容。 中外艺术史上还有“形象说” 、 “情感说” 、 “表现说” 、 “形式说”等

7、多种颇有影响的说法。 历史上不同时代的思想家、美学家和艺术家们, 都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去探究艺术的性质 特点和基本规律,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颇有意 义的见解。 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 人类社会生活从总体上可以划分为物质生 活与精神生活两大组成部分。为满足这两种生 活所分别进行的生产活动,称作物质生产与精 神生产。物质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它的成果构成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精神生产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它的成果构成了人 类的精神文明。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 生产,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它的成 果构成了人类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宝库。 马克思明确提出了“艺术生产”的概念,

8、 将“艺术”与“生产”联系起来考虑,从生产 实践活动出发来考察艺术问题,把艺术看作是 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这在美学史和艺术史上 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举。 “艺术生产” 理论对 于揭示艺术的起源和艺术的发展,揭示艺术的 性质和艺术的特点,以及揭示艺术创作、艺术 作品、艺术鉴赏这样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的奥 秘,都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艺术艺术生生产产”理理论给艺术论给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哪些学研究提供了哪些亚里士多德肖像 字幕二、艺术本质问题的科学理论基础马克思肖像 4启示呢启示呢? 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 性质和特点。 首先,从艺术的起源来看,艺术生产本身 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才

9、从物质生产中 分化出来的。人类最初的艺术品常常同生产劳 动实践有着直接的联系,它们或者是劳动工具 如精致的石器、骨器等,或者是劳动成果如用 来作为装饰品的兽皮、兽牙、羽毛等。只是随 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艺术生产 才逐渐独立出来,这些劳动产品也逐渐从满足 人的物质需要变为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艺术的 起源可能有多种多样的原因,但归根结底,以 劳动为前提,以巫术为中介,艺术的起源离不 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其次,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 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 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 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 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

10、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 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 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 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 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艺术生产 的突出特点,是把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强 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并融 会到艺术作品之中。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身 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 殊的精神生产,当然就更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 造性劳动了。艺术生产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 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艺 术生产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造,只有当艺术家 调动他强烈的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

11、时,才 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从 这种意义上讲,艺术必然是心与物的结合、主 观与客观的结合,再现与表现的结合。 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字幕“艺术生产艺术生产”理论的启示理论的启示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第一,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性质和特点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不平衡关系”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奥秘原始社会的画面图像或博物馆陈列物画片 5“不平衡关系”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 形态,它的发展不能脱离一定时代的物质生产 条件。

12、一定时代艺术的发展,从最终原因上讲 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艺术生产作 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19世纪的俄国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 秘。艺术生产理论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 鉴赏这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作为一个完整的 系统来研究。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 阶段” ,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 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 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艺术鉴赏则可 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 ,它是欣赏主体 (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 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 对整个

13、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 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 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在艺术生产 的全过程中,生产作为起点,具有支配作用, 消费作为需要,又直接规定着生产。艺术作品 被创作出来,是为了供人们阅读或欣赏,如果 没人欣赏,它就还只是潜在的作品。因而,艺 术生产适应着欣赏者的消费需要来进行艺术创作。同时,艺术欣赏反过来又成为刺激艺术生 产的动力,推动着艺术生产的发展。可以说, 整个艺术系统中,这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它 们自身的独特规律,正是我们艺术学研究的核 心。 “艺术的特征”一节,阐述了艺术具有的 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一、形象性。一、形象性。

14、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形象性。 哲学、社会科学总是以抽象的、概念的形式来 反映客观世界,文学、艺术则是以具体的、生 动感人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艺术 家的思想情感。各个具体艺术门类,它们所塑 造的艺术形象可以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雕 塑、绘画、电影、戏剧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字幕第二,艺术生产理论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普希金肖像 列夫托尔斯泰肖像 字幕第三,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字幕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字幕第二节 艺术的特征一、形象性二、主体性三、审美性6赏者可以通过感官直接感受到,而音乐,文学 等门类的艺术形象,欣赏者则必须通过音响、 语言等媒介才能间接地感受

15、到。但无论怎样, 任何艺术都不能没有形象。 第一,第一,艺术艺术形象是客形象是客观观与主与主观观的的统统一一。任何 艺术作品的形象都是具体的、感性的,也都体 现着一定的思想感情,都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 素的有机统一。对于不同的艺术门类来说,艺 术形象这种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具有 各自不同的特点。对于雕塑、绘画等造型艺术 来说,往往是在再现生活形象中渗透了艺术家 的思想情感,这种主客观的统一,常常表现为 主观因素消溶在客观形象之中。而另一些艺术 门类,则更善于直接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 间接和曲折地反映社会生活,这些艺术门类中 主客观的统一,则表现为客观因素消溶在主观 因素之中。 第二,第二,艺术艺术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形象是内容与形式的统统一一。任何 艺术形象都离不开内容,也离不开形式,必然 是二者的有机统一。艺术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