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669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脊椎动物排泄系统比较排泄系统:中胚层的中节产生,它在结构上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四部分;发生阶段可分为前肾、中肾、后肾三种类型。1). 肾脏的几种类型无羊膜动物肾脏的发生:前肾( 胚胎期 ) 和后位肾 (成体 ) ;羊膜动物三个阶段:前肾、中肾( 胚胎期 )和后肾 ( 成体 ) 。前肾:体腔前端背中线两侧,前肾小管肾口前肾管泄殖腔或泄殖窦。血管球和肾小管之间体腔联系。中肾或后位肾:中肾(吴氏体)是羊膜类胚胎时期前肾之后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后位肾是无羊膜类成体的肾,位于体腔中部和后部,与中肾结构相同。血管联系与体腔联系并存。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是动物排泄功能的一大进步。后肾:羊膜动物成体

2、的肾脏,发生时期和生长的部位都在中肾之后完全血管联系脊椎动物肾脏进化趋势:肾单位的数目由少到多,肾口由有到无,由体腔联系到血管联系,发生的部位由体腔前部移向体腔的中、后部。2). 输尿管与膀胱输尿管七鳃鳗的中肾管即输尿管,仅有输尿作用,与生殖无关。软骨鱼另外形成多条副肾管输尿,而中肾管作为输精管。硬骨鱼的中肾管仅作输尿之用。两栖类的中肾管即输尿管,在雄性兼作输精之用。羊膜动物的输尿管即后肾管。膀胱圆口类、软骨鱼、部分爬行类( 蛇、部分蜥蜴和鳄) 和鸟类 ( 鸵鸟例外 ) 全无膀胱,导管膀胱由中肾管后端膨大形成,见于硬鳞鱼、硬骨鱼泄殖腔膀胱由泄殖腔腹壁突出而成,见于肺鱼、两栖类和哺乳类的单孔类。

3、尿囊膀胱由胚胎时期尿囊柄的基部膨大而成,少数爬行类( 龟鳖、部分蜥蜴类、楔齿蜥 ) 和哺乳类。4)排泄系统的比较文昌鱼 90 余对发生于外胚层的肾管来执行排泄功能,无集中肾脏圆口类集中的肾脏 (胚胎期前肾,成体后位肾) ,只输尿鱼类:胚胎期前肾,成体后位肾淡水鱼体液浓度高于外界水环境,水不断地渗入体内,肾脏不断地排出浓度极低的尿液,才得以使体内水分平衡;肾小体数目极多。海水硬骨鱼体液浓度低于海水,机体面临失水威胁,它们大量吞饮海水,体内多余盐分通过鳃上泌氯腺排出;肾小体非常退化或消失。海水软骨鱼的直肠腺亦可排出体内多余盐分,同时其血液中积累大量尿素,使得其渗透压高于外界, 多余的水分则由肾脏排

4、出。雄鲨的中肾管仅作输精之用,而由另外形成的副肾管输尿。两栖类:胚胎期前肾,成体后位肾吴氏管在雄性兼有输尿和输精之用,在雌性则仅作输尿之用。羊膜类:胚胎期前肾和中肾。后肾形成后,后肾管为输尿管;雌体的中肾管退化,而雄体的中肾管则专作输精管之用,成体为后肾, 后肾管为输尿管。爬行类的后肾位于腰区,体积通常不大。 鸟类的肾脏特别大,在比例上甚至超过哺乳类,其皮质厚度大大超过髓质;而肾小体的血管较哺乳类简单:鸟类的排泄物以尿酸为主,其肾小管和泄殖腔都有重吸收水分的能力,尿液随粪便排出。许多海鸟、 海洋爬行类以及干旱地区的蜥蜴和蛇类都具有盐腺以分泌含盐液体,以排出盐分。 哺乳类的排泄物以尿素为主,主要的排泄渠道是通过肾小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