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96673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4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3.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必修 1.3.3 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新课程必修一模块第三章第三节教学内容,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和完整,进而从生命系统的角度认识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为以后的学习做铺垫。同时,教材的设计也创设了有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究分析、交流与探讨中对细胞核的的重要性以及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有深刻的领会,也让学生体验了生物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和过程。2、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对细胞的结构已有了初步的认识,经过前面内容的学习,学生对

2、细胞各部分结构和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需要引导学生形成统一的认识,构建知识的整体性。3、设计构思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以“ 问题探讨 ” 入手,引发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兴趣,指导学生分析资料进而总结出细胞核的功能。借助多媒体和自制教具增加教学的直观性,引导学生探讨细胞核在结构上有哪些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结合前面的知识,形成认识细胞核是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细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阐明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过程与方法: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分析资料。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在合作与交流中分享解决问题后

3、的愉悦。【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2、教学难点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课时分配】1 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教具【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细胞内部像一个繁忙的工厂,在细胞质中有许多忙碌不停的“ 车间” ,这些 “ 车间” 都有一定的结构,如线立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溶酶体等,这些都是细胞器。我们知道这些细胞器内部进行着有条不紊的生物化学反应,并且彼此之间互不干扰。那为什么细胞能够如此精确而有序的进行这些生物化学反应呢?一个工厂要正常运行,必须要有厂长的正确领导和控制,可以说厂长是一个灵魂人物,是整个工厂的核心,那么在细胞这个工厂中,它的灵魂,控

4、制中心是什么呢?答:细胞核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最容易注意到的就是细胞核。除了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等极少数细胞外,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一般来说,一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多核的。如鼠、兔的肝细胞含有10 个或 10 个以上的核,而人的骨骼肌细胞中,细胞核的数目可多达数百个。动物细胞的细胞核直径一般为510um,植物的为 520um,低等植物则为14um。这些不同形态、不同数目、不同大小的细胞核都存在于细胞质中。在对细胞核的形态、大小等有一定了解后,我们再回到细胞核是如何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上来,也就是细胞核的功能是什么呢?一、细胞核的功能(详)资料分析资料 1:黑白美

5、西螈的核移植实验科学家用黑白两种美西螈(一种两栖动物)做实验,将黑色美西螈胚胎细胞的细胞核取出来,移植到白色美西螈的去核卵细胞中。移植后长大的美西螈,全部都是黑色的。问:从这个实验可以发现美西螈的皮肤颜色由什么决定?是细胞核还是细胞质?答:细胞核问:为什么是细胞核而不是细胞质呢?答: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是由细胞核控制的,因为细胞核中有DNA,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 上有许多基因,控制着生物的性状。资料 2:蝾螈受精卵的横缢实验科学家用头发将蝾螈的受精卵横缢为有核和无核的两半,中间只有很少的细胞质相连。这样,就相当于把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部分,实验组上无核的一半,而对照组

6、是有核的一半,那么产生的结果是什么呢?答:有核的一半能分裂,而无核的一半则停止分裂。问: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答: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问:那么是否真的是这样呢?我们继续往后看。当有核的一半分裂到1632 个细胞时,如果这时有一个细胞核挤到无核的一半,则这一半也会开始分裂,最后两半都能发育成正常的胚胎,只是原来无核的一半发育的慢一些。从后半个实验,我们发现我们的推论得到了证实,即后半个实验验证了前半个实验。通过这样的一个验证实验我们就更确定我们的推断了。即细胞的分裂、分化与细胞核有关,或者说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没有细胞核,细胞就不能分裂、分化。资料 3:变形虫的切割实验

7、科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将变形虫切成两半,一半有核,一半无核。无核得一半虽然仍能消化已经吞噬的食物,但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发生反应;在电子显微镜下,也会观察到高尔基体、内质网等细胞器在退化。有核的一半情况则大不相同,照样摄食,对刺激仍有反应,失去的伸缩泡可以再生,还能生长和分裂。这时,如果用显微钩针将有核一半的细胞核钩出,这一半的行为就会像上述的无核的一半一样。但如果及时地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问:若再植入同种变形虫的另一个核,各种生命活动又会恢复。在这个实验中,哪部分是对照实验,哪部分是验证实验呢?答:前半部分,后半部分。由此我们可以坚定的得出我们的结论:细

8、胞核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即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在资料 2 与资料 3 中,都设计了对照实验和验证实验,从而为我们的结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那你们是否可以为资料1 设计一个对照实验和验证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结论呢?请大家课后讨论并拿出一个方案。资料 4:藻的嫁接实验和伞藻移植实验伞藻由 “ 帽” 、柄和假根三部分构成,细胞核在基部,请大家观察这两个实验,并与同小组的同学讨论一下,这两个实验又说明了什么?伞藻嫁接实验:去伞藻的帽,将两者的柄切下来,交换嫁接到对方的假根上去,可得到与原来一样的帽。伞藻核移植实验:将菊花形帽的伞藻的核移入到去核并去帽的伞形帽伞藻的假根中去,得到与菊花形帽伞藻一样的

9、菊花形帽。从资料 4 分析得出生物体形态结构的建成主要与细胞核有关。问:通过对这四个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细胞核有什么功能呢?答: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结论:大量的事实表明一个共同的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我们把细胞核的重要功能总结如下: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细胞核在细胞生命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正是如此,有人把细胞核比喻为细胞的“ 大脑 ” 。那么,细胞核为什么能够成为细胞的“ 大脑” 呢?按照生物学中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重要观点,我们认为:细胞核能够控制细胞的代谢和遗传,是与细胞核的结构分不开的

10、。二、细胞核的结构(略)将有丝分裂间期的真核细胞进行固定和染色,再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以发现: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质等。学生阅读 P32页图 2-157 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一核膜1、双层膜结构。2、有很多小孔,叫核孔。蛋白质、信使RNA等大分子物质可以自由通过。这样,通过它,细胞实现了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膜与内质网相连,附着了大量的多种的酶。二核仁1、“ 最显著的结构 ” “ 折光性 ” 较强,与其他结构很容易区分2、有丝分裂过程中,核仁呈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相关科学研究表明,这一现象和核糖体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三染色质1、一种极细的丝状物,因容易被碱

11、性染料染成深色而得名。常说成“ 染色质丝 ” 。2、其成分主要有两种:蛋白质和 DNA3、与染色体之间得关系:“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互变过程:细长丝状,交织成网状;细胞分裂前期;高度螺旋化,缩短变粗染色质染色体圆柱状,棒状;细胞分裂末期;解开螺旋,变细变长染色体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 DNA的主要载体。 DNA 上贮存着遗传信息。在细胞分裂时,DNA 携带的遗传信息从亲代细胞传递给了子代细胞,从而保证了亲子代细胞在遗传性状上的一致性。总结:遗传信息就像细胞生命活动的“ 蓝图” ,细胞依据这个 “ 蓝图” ,进行物质合成、能量转换和信息交流,完成生长、发育、衰老和凋亡。也这是有了这

12、张 “ 蓝图 ” 储藏在细胞核里,细胞核才具有控制细胞代谢的功能。因此,对细胞核功能的较为全面的阐述应该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板书设计】细胞核 系统的控制中心一、 细胞核形态、数目、大小二、 细胞核的功能资料 1 结论:生物体性状的遗传主要由细胞核决定。资料 2 结论:细胞的分化、分裂与细胞核有关。资料 3 结论:细胞核是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资料 4 结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的建成与细胞核有关。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三、细胞核的结构(1)核膜(2)染色质: DNA 和蛋白质(3)核仁(4)核孔【教学反思】从总体上看,本节课

13、较成功的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能注重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提倡探究性学习方式。本节课的设计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参与性。通过资料分析、分组讨论、识图阅读、师生交流等多种方式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运用多媒体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帮助学生分析和理解,引导学生逐步揭开细胞核功能和结构的秘密,在探究分析中体会科学实验的方法和思路,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在导入方式上以 “ 问题探讨 ” 入手,引发学生对细胞核功能的探究兴趣,在学生做出假设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正确结论的产生要依靠事实,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实验的必

14、要性。根据实验的思路与方法(1、4接近, 2、3相似),对教材中所设4个实验进行了灵活的调整,将实验4 调整为实验 2,有利于学生在分析中得出结论,也有利于学生对实验方法的领悟。在实验的分析上,设计了新的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分析,有目的的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将有用的知识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分析、思维和表达能力。用生物学语言描述实验和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学生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本节课上,学生的这些能力都得到锻炼。多媒体课件及自制教具的使用,增强了直观性,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实验与相关的知识,攻克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难点是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教学中以此为

15、主线,贯穿整个堂课。引导学生分析资料得出细胞核的主要功能的结论后,进一步揭示功能与结构的适应关系,遵循:假设-分析功能 -揭示结构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结论,这样的模式达到 “ 认同” 的要求层次,使学生在自己的分析和讨论中逐渐清晰的认识细胞核的重要性。课堂上还注意对学生的激励性的评价,对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主动性都有帮助,每节课都有遗憾的地方,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方式还可以多样化,比如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具可以作为学具,让学生动手实践,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课堂时间就难掌握了。新课改刚刚起步,以后的路还很长,需要我们每一个人不断的摸索与创新,今后还要再接再厉,与各位同仁一起携手共进,多向老师们学习,希望自己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