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教案1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381945 上传时间:2018-03-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政以德》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为政以德》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为政以德》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为政以德》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为政以德》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政以德》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政以德》教案1(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政以德为政以德教案教案 1为政以德教案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为政以德”的积极意义。 2、掌握重点言字词,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 3、背诵积累名言、成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德”的内涵,搞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古今异义。 三、前准备 本节是选修论语选读的第一,在前应布置学生去寻找有关孔子和论语的资料,在内进行交流,让学生对孔子和论语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这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好论语选修。第一教时 设计意图: 开始学论语应对论语与孔子有个比较全面的了解,要培养学生学生自我检索资料的能力。教师在作充实与总结时,要根据学生的发言,灵活处理。要注意对学生发言中一些似懂非懂的问题

2、作此解释,因为这个年代实在很遥远。为增加学生的兴趣,教师也可对孔子的出身、在鲁与季氏及阳虎的纠葛、周游列国的经历及论语的成书及影响适当多讲一些。这些故事性强,很吊学生胃口,有利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挑选两位同学跟据所搜集资料介绍一下孔子与论语 ,教师可作以下的补充与总结: 论语是以记载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要从总体上了解论语 ,必须了解孔子其人;而了解孔子其人,又必须以论语为主要依据。 孔子(公元前 1前 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东曲阜东南)人。孔子三岁时,父亲死去,他跟母亲过着较艰苦的生活,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鲁国是一个礼乐之邦,完整地

3、保存着西周的化传统,孔子自幼就受到周化的熏陶,成年以后又以好礼、知礼闻名于鲁国。孔子自曰:“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年过三十,就退出仕途,在家授徒设教。其学既非当时一般人之所谓学,其教亦非一般士人之所谓教,至是孔子乃成为一教育家,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特立创新的以教导为人大道为职业的教育家。年轻时曾做过小吏。从事教育,整理诗 、 书 、礼、乐,学生越越多。定公八年(公元前 02 年)季氏家臣阳虎作乱失败,叛鲁奔齐。次年孔子开始出仕,由中都宰而为司空,又升为大司寇。当权后,他“张公室,抑私门”,打击操纵国政的大夫的势力,一心想改变“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的局面,与当权者季氏发生了矛盾。季氏又接受

4、了齐国的女乐,迷恋声色,三日不朝,孔子便毅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到别的国家寻找实现政治理想的机会。但他的思想被认为不合时宜,虽受人尊敬,但不受重用。晚年应鲁人之召而归鲁,鲁国以国老待孔子,虽遇事多有征询,又不听用其言。孔子也不求仕,专心于古代献的整理工作。 “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等的爱。孔子的仁爱思想,既以宗法等级的人际关系为基本内容,又包含了原始人道主义的成分,这两方面的内容不是简单地拼凑在一起的,而是有着现实基础。在政治方面,孔子以恢复“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

5、周盛世为追求目标,他怀念周公,欲从周礼,幻想“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在教育方面,孔子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完整的思想理论。他主张以德育为先,全面发展。主张“有教无类”,并亲自实行。在哲学方面,他提倡中庸之道,认为过犹不及。他的思想博大精深,复杂,有积极的成果,也有消极的东西。在当世他不愧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后世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语以记言为主,故称语。论是论纂的意思。 论语成于众手,记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传弟子,也有孔门以外的人,但以孔门弟子为主。 论语的内容被分散地一条一条记述下,集腋成裘,经过了一个不断编集的过程。 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集为篇,与

6、之间、篇与篇之间并无严密联系,只是大致以类相从,并且有重复的节出现。 2、疏通意,掌握重点词语 建议:有注释、有译,在疏通意上教师不必花太多时间,重点应注意常用的且古今有异义的词语及成语与名言。 1、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斯 指示代词:这 于斯三者何先 逝者如斯夫 有美玉于斯论语 连词:就,那么 如知其非义,斯速而已矣,何待年。 (孟子滕 公 ) 句中句末语气助词:哀我人斯(诗经豳风 ) 相 赞礼之人:端甫,原为小相焉论语 扶盲人走路的人:今由与求也相夫子 则焉用彼相也论语 观察,视:相鼠有皮,人而无仪 (诗经相鼠 ) 劝 勉励,奖励:惩恶劝善 (左传 ) 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论语 劝告,劝说:劝

7、秦王显岩穴之士 (史记商君列传 )时 按时: 使民以时 学而时习之 论语 就 靠拢,接近:陈力就力,不能者止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论语 完成,成功: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伤仲永 成全,成就:然嬴欲就公子之名史记 何以为:表示反问。其中疑问代词“何”表询问,动词做谓语,语气助词“为”加强询问语气。可译为:“还用做什么”“为什么要”“有什么呢”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光传 信 诚信,言语真实: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曹刿论战 信任:民无信不立论语 道德 先秦道德两字很少连起用的,道是道,德是德。 “德”表示好的行为的成果和作用。古人解释“德者得也。 ”因此孔子讲的“为政以德”是好行为的成果。道的

8、本义是人走的路,然后再引申出方法、引导、道德等意思,如 : 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之以政 道千乘之国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论语 国家:西周与春秋,周天子名义上拥有整个天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天子再把土地分封给宗室、子弟、功臣,天子所封的就是诸侯国,那时国就是指诸侯国。诸侯国君又把国内的土地分给宗室、子弟、功臣。这些封地就叫做“家”。所以孟子说:“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 社稷:“社”是土神, “稷”是谷神。在农业社会土地和粮食关系民生和国家政权,是至关重要的,古代皇帝和诸侯都祭社稷,后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无乃尔是过

9、与:“无乃与”,是表示反问的一个问式,相当于“恐怕吧”。 “过”是指责的意思, 过秦论的 “过”也是这个意思。“过”的宾语是“尔”,即你们。 “是”是我们在本所要掌握的一个重点实词, “是”在言中最基本的用法是指示代词,解释为“这”,后面的“是社稷之臣也”“是谁之过与”“夫如是”都是这个意思。老师特别要提醒同学注意, “是社稷之臣也”这个“是”看起非常像现代汉语表示判断的“是”,其实不是,到汉代以后, “是”才有用于表判断的,如“问今是何世”“不知木兰是女郎”等。 “是”在古中也有表示与“非”相对的概念,如“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至于本句的“是”也是代词性的,复指前面的“尔”,起提宾的作

10、用。同样的用法有“惟余马首是瞻”“惟命是从”“惟利是图”等。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比辟世之士哉?” 既之,则安之:中“”和“安”都使动用法,意思是使远方的人归顺以后,就要使他们生活安定。现在这个成语是指既然了,就要安下心,跟原的意思有些不一样。 愚不可及 是可忍孰不可忍 设计意图: 这里所列的字重点在有古今异义的,且是常

11、用的。对古今异义的重在比较,教时还可再补充点例句。对常用的如:“社稷”、 “国家”、“道德”,教师可作更为广泛的阐释。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这句话主语是“君子”,谓语是“疾”,宾语是“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难点在理解宾语的意思,用现在的话说是心里明明想得到某样东西,却不肯直接说出,即“舍曰欲之 ”,然后找一个借口,编一套理由把它拿过,即“必为之辞”。这种态度是君子讨厌的,不但个人的道德不应该,政治的道德更不应该。孔子首先骂冉有的这种态度。 成语:祸起萧墙 分崩离析 鸣鼓攻之 2、背诵并深刻领会以下句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 设计意图: 这些名句与

12、成语,意蕴深刻,至今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极富生命力,所以先要学生背下,然后慢慢品味其意思。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第二教时 本教时主要在总体上探讨意与孔子的思想,教师应学生充分发言,然后作引导归纳、总结。 探究一: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有没有矛盾?怎样理解“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这句话? 从孔子“均无贫”、有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等言论看,孔子是认识到足民的重要性的,不能由于他的去食主张就否认他的足民思想。去食一说,是在特定的语境下对教民思想的强调。孔子认为,于统治者而言,如果道德不行,不受

13、百姓爱戴,失去了老百姓的信任,就失了作为统治者的最根本的条,这是一票否决的事。这也体现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朱熹说:“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而不失信于我也。愚谓以人情而言,则兵食足而后吾之信可以孚于民。以民德而言,则信本人之所固有,非兵食所得而先也。是以为政者,当身率其民而以死守之,不以危急而可弃也。 ” 探究之二:孔子的两个学生在季氏家做官,季氏是他们的“老板”,为什么有军事行动要跑告诉孔子? 同学们各抒己见,但对孔子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不大了解。他那个时候的师生关系与现在不同。当时并没有党派组织,但但子与学生们相当于一个

14、党派,孔子是其精神领袖,弟子们对孔子有宗教性的崇敬。打一个比方,孔子相当于某一武术流派的掌门人,弟子没有一事敢不向他报告。孔子对学生是一种道德的感召,学生不敢骗他。这两位学生是季氏的家臣,是人兼武职带兵的。季氏想吞并颛臾,他们参与其事。他们不是不知道季氏的野心,他们受孔子的影响,又是孔子的高才生,内心也觉得季氏这事做得不对,而且做出一定要挨老师骂。可是这两人到底不是孔子,认为季氏这样做似乎也未尝不可,因而没有坚决反对,但又怕孔子知道以后吃不消,于是两个人拭探孔子的意向。 探究之三:孔子为什么反对季氏攻打颛臾 孔子的理由有三:一是颛臾是先王封国,不可伐;二是颛臾在邦域之中,不必伐;三是颛臾乃社稷

15、之臣,不当伐。第一点是从历史上讲的,第二点是从地理上讲的,第三点是从政治地位上讲的。颛臾这个国家是五百年前周武王分封诸侯时建立的国家,是社稷之臣,是周天子所领导下的一分子(周天子把它封给鲁君)怎么可出兵去打它呢?你季氏根本没这个资格。这些小国大多是上古帝王贤哲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中华明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在这些小国中仍然保存继承了其祖先的优秀品德、风俗习惯。孔子推崇周化,也不歧视小国化。在他看,三代先王保存这些小国的祭祀血食,表现了三代尚德精神。若将这些小国消灭,不仅是它们的悲剧,亦会使自己因失德而走向灭亡。 孔子的时代,天下已呈礼乐崩坏之象。当时周天子号称拥有天下,实际上只控制

16、着自己的都城。而诸侯国君也步其后尘,大夫们一个个扩张自己的势力,国家呈尾大不掉之势,国君变成了傀儡。如鲁国在鲁襄公十一年由三桓“三分公室”:鲁大夫季孙、孟孙、叔孙三家贵族将鲁国一分为三,各占其一。后,随着季氏家势的强大,又四分公室,季氏独得其二,季氏又做鲁国的卿相,拥有鲁国的实权。颛臾,是鲁国的附庸,它是当年周天子封给鲁国的属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在当时鲁国公室被瓜分的情况下,颛臾倒是鲁君的势力范围。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季氏发兵讨伐颛臾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一种试探性的武力示威,其真正目的是要削弱鲁君的实力,最终篡夺鲁国政权。孔子以其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识破了季氏的阴谋,同时也有力地批驳了冉有的观点。孔子的理想社会是西周初年,孔子的政治偶像是周公旦,其毕生使命是“克己复礼”,恢复周公所制定的“礼”。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