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325459 上传时间:2018-03-14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14.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一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一、适应的定义适应:细胞和由其构成的组织结构、器官,对于内外环境中各种有害因子和刺激作用而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称为适应。二、适应的类型(一) 肥大:1、定义:由于功能增加,合成代谢旺盛,使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2、类型: (1)生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和内分泌性肥大(2)病理性肥大:代偿性肥大高血压心脏病内分泌性肥大地方性甲状腺肿大3、后果: (1)适当肥大,功能加强( 2)超过代偿性,失代偿(二)增生: 1、定义:组织或器官内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常导致组织或器官体积增大。2、类型: (1)生理性增生:代偿性增生、激素性增生(2)病理性增生:内分泌

2、障碍性增生、再生性增生、过再性增生(三) 、萎缩: 1、定义: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2、病变特点:体积变小,重量减轻,硬度增加,颜色变浅,功能减退3、类型: (1)生理性萎缩:胸腺青春期萎缩、生殖系统中卵巢子宫及睾丸更年期后萎缩( 2)病理性萎缩:营养不良性萎缩例:长期饥饿、恶性肿瘤全身性萎缩压迫性萎缩例:肾盂积水肾萎缩失用性萎缩例:四肢骨折后久卧不动患肢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去神经性萎缩例: 脊髓灰质炎肌肉萎缩内分泌性萎缩例: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萎缩等(四) 化生:1、定义: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称为化生,通常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

3、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2、类型: (1)上皮组织的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肠上皮化生(2)间叶组织的化生损伤的定义:损伤指当机体内外环境改变超过组织和细胞的适应能力后,可引起受损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结构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的异常变化一、损伤的原因与机制: 1、细胞膜的破坏 2、活性氧类物质损伤3、细胞质2 内高游离钙的损伤4、缺血缺氧的损伤5、化学性损伤 6、遗传变异二、损伤的形式和 形态变化(一)可逆性损伤1、定义:细胞可逆性损伤,旧称变性,是指细胞或细胞间质受伤后,由于代谢障碍,使细胞内或细胞间质内出现异常物质或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的现象,通常伴有细胞功能低下。2、形式: (1)

4、细胞水肿原因:缺氧、感染、中毒好发部位:肝、心、肾病理变化:镜下观:颗粒样变、气球样变肉眼观:受累及的器官体积增大,包膜紧张,切面外翻,颜色变淡(2)脂肪变:原因:感染、酗酒、中毒、缺氧、营养不良好发部位:肝心肾病理变化:肉眼观:器官体积增大,淡黄色,边缘圆钝,切面呈油腻感镜下观:细胞质中出现大小不等的球形脂滴,大者可充满整个细胞而细胞核挤至一侧,苏丹三染色呈橘红色脂滴(3)玻璃样变性:细胞内玻璃样变好发部位:肾小管(玻璃样小滴) 、肝细胞( Mallory 小体) 、浆细胞(Rusell小体)纤维结缔组织玻璃样变肉眼观:灰白色,质韧半透明镜下观:胶原蛋白交联变性、融合,增生的胶原纤维增粗,其

5、间少有血管和纤维细胞细动脉壁玻璃样变肉眼观:血管壁增厚,变硬,弹性减弱,管腔狭窄镜下观:血管壁因血浆蛋白渗入而呈均质、红染,无结构蛋白物质(四)淀粉样变(五)粘液样变(六)病理性钙化: 1、定义: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称为病理性钙化,其可位于细胞内或细胞外。2、类型: (1)营养不良性钙化:体内钙磷代谢正常部位:坏死或即将坏死的组织(2)转移性钙化:全身钙磷代谢失调部位:正常组织(二)不可逆性损伤定义:当细胞发生致死性代谢,结构和功能障碍,便可引3 起细胞不可逆性损伤,即细胞死亡1、类型:凋亡和坏死2、坏死: (1)定义:坏死是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2)基本

6、病变:核固缩、核碎裂、核溶解(3)坏死的类型:凝固性坏死好发部位:心、肝、肾、脾坏死区:灰黄、干燥、质实肉眼观:灰白色、质较硬、周围有暗红色充血出出血带镜下观:细胞微细结构消失,而组织结构轮廓仍可保存液化性坏死好发部位:脓肿、脑软化肉眼观:组织液化样呈半流体镜下观:死亡细胞完全被消化,局部组织快速被溶解纤维素样坏死好发部位: 结缔组织和小动脉壁镜下观: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无结构物质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好发部位:四肢末端和外界相通的内脏特点:一臭二黑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类型干性坏疽湿性坏疽气性坏疽发生条件动脉阻塞,静脉通畅动静脉都阻塞深部肌肉开放性创伤部位四肢末

7、端内脏深部肌肉形态特点干燥、皱缩、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明显肿胀, 乌黑恶臭、与健康组织分界不清呈蜂窝状,有捻发音,恶臭对机体影响较轻严重最严重(4)坏死的结局:溶解吸收、分离排出、机化与包裹、钙化3、凋亡:是活体内个别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表现形式,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方式,在形态和生化特征上都有别于坏死4 4、凋亡与坏死的比较凋亡坏死机制基因调控的程序化细胞凋亡,主动进行意外事故性细胞死亡,被动进行诱因生理性或轻微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病理性刺激因子诱导发生死亡范围多为散在的单个或多个细胞多为聚集的大片细胞形态特征细胞固缩, 核染色质边集, 细胞膜及细胞器完整

8、,膜可发泡成芽形成凋亡小体细胞肿胀,核染色质絮状或边集,细胞膜及细胞器溶解破裂生化特征凋亡早期DNA 规律降解为180 200bp 片段,琼脂凝胶电泳呈特征性梯带状DNA 不规律降解,片段大小不一,琼脂凝胶电泳通常不呈梯带状周围反应不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但凋亡小体可被邻近实质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引起周围组织炎症反应和修复再生凋亡小体有无第一章 损伤的修复一、概述1、修复 : 组织损伤后,由邻近健康组织的细胞分裂、增生进行修补恢复的过程。2、修复的形式:(1)再生:参与修复的细胞分裂、增生现象。(2)纤维性修复:通过肉芽组织增生,填补组织缺损,并逐渐转化为瘢痕组织的现象二、再生(一)分

9、类:生理性再生和病理性再生(二) 组织细胞的再生能力: 1、不稳定细胞:再生能力强如表皮细胞、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等。2、稳定细胞: 再生能力较弱包括各种腺体或腺样器官如肝、胰等的实质细胞及间叶细胞及其分化出的各种细胞。3、永久性细胞:再生能力极弱神经细胞、骨骼肌细胞及心肌细胞。(三)各种组织的再生过程1、上皮组织的再生:(1)被覆上皮:基底层细胞分裂增生(2)腺上皮:基底膜未破坏 残存细胞分裂完全恢复腺体完全破坏 难以再生5 2、纤维组织再生:成纤维细胞分裂增生3、血管再生: (1)毛细血管:以出芽形式(2)大血管:修复由结缔组织增生连接,形成瘢痕修复4、 神经组织的再生:脑及脊髓内的

10、神经细胞 胶质瘢痕外周神经损伤 两侧的神经鞘细胞增生三、肉芽组织(概念、作用、成分)1、 概念:由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肉眼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2、 肉芽组织的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2)填补创口及其它组织缺损(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它异物3、肉芽组织的结局(三少一增多) : (1)新生毛细血管大部分闭合消失(2)成纤维细胞数目减少,变为纤维细胞,产生越来越多胶原纤维(3)炎细胞减少并逐渐消失4、瘢痕组织与肉芽组织的区别瘢痕组织肉芽组织组成纤维细胞、新生毛细血管闭合消失,各种白细胞减少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各种白细胞大体苍白

11、、硬、干、缩小、瘢痕疙瘩3、 鲜红、颗粒状、湿润、平坦第三章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1.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局部循环血量异常、血液内出现异常物质、血管内成分逸出2.充血:器官或组织因动脉输入血量的增多而发生的充血,称动脉性充血,是一主动过程。3.常见的充血类型:(1)生理性充血(2)病理性充血:炎症性充血、减压后充血4.充血病变镜下:局部小动脉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肉眼:体积大,颜色鲜红,温度升高(大、红、热)动脉性充血是短暂性的血管反应,通常对机体无不良后果。5.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6 称淤血,又称静脉血充血。是一被动过程。原因:静脉受压;静脉腔阻塞

12、;心力衰竭(左心衰竭,肺静脉压升高,造成肺淤血。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常见有肝淤血。)病变镜下:局部小静脉和毛细血管扩张肉眼:大、紫、凉后果: (1)淤血性水肿( 2)淤血性出血( 3)实质细胞萎缩变性坏死( 4)淤血性硬化6.肺淤血 :由左心衰引起,左心腔内压力升高,阻碍肺静脉回流,造成肺淤血。病变 肉眼:体积增大,重量加重,切面可见红色泡沫样液体渗出。镜下: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1)可见水肿液,严重时可见红细胞(2)可见心力衰竭细胞;(心衰细胞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肺质地变硬,肉眼呈棕褐色,称为肺褐色硬化。临床变现:明显气促,缺氧,发绀,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

13、。7.肝淤血 :多由右心衰竭引起病变 肉眼:肝肿大,包膜紧张,切面红黄相间,称槟榔肝 。镜下: (1)中央静脉及其周围肝血窦高度扩张充血(2)小叶中央肝细胞萎缩坏死消失,小叶周边区肝细胞脂肪变性。结局:长期慢性肝淤血8.出血:血液从血管或心腔逸出,称为出血。包括破裂性出血和漏出性出血。9.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 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称为血栓形成。所形成的固体质块称为血栓。10 血栓形成的条件 :(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2)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漩涡); (3)血液凝固性增加。11 血栓类型:(1)白色血栓:位于延续性血栓的起始部,即血栓的

14、头部。呈灰白色,质粗 硬,与发生部位紧密连接。主要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构成。 (2)混合血栓:位于延续性血栓的体部。呈灰白与褐色相间的条纹状结构。 由血小板小梁和红细胞构成。7 (3)红色血栓:延续性血栓的尾部。肉眼上呈暗红色,与血管壁无粘连,较 易脱落,形成血栓。 (4)透明血栓:主要发生在毛细血管,又称微血栓。主要由纤维蛋白构成, 故又称纤维素性血栓,常见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12 血栓的结局:(1)软化、溶解、吸收( 2)机化、再通( 3)钙化13 血栓对机体的影响:(1)阻塞血管( 2)栓塞( 3)心瓣膜变形( 4)广泛性出血14 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

15、腔的现象称为栓塞。阻塞血管的异物称为栓子。15 栓子运行的途径 (小测)(1)静脉系统及右心栓子肺动脉主干及其分支肺栓塞(最为常见) (2)主动脉系统及左心栓子阻塞于各器官的小动脉内 (3)门静脉系统栓子肝门静脉系统的栓子 (4)交叉性栓塞 (5)逆行性栓塞16 栓塞的类型:血栓栓塞、脂肪栓塞、气体栓塞、羊水栓塞17 血栓栓塞:(1)肺动脉栓塞: 95%以上来自下肢膝以上的深部静脉后果:中、小栓子多栓塞肺动脉小分支:无明显后果大血栓栓子栓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可致猝死大量小栓子广泛性栓塞肺动脉小分支:可致猝死(2)体循环动脉栓塞: 80%来自左心,动脉栓塞主要部位为下肢、脑、肠、肾和脾18 脂肪

16、栓塞:常来源于长骨骨折、脂肪组织严重挫伤和烧伤后果:直径 20m 的脂滴栓子可引起肺动脉分支、小动脉或毛细血管栓塞直径 20m 则可通过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最常阻塞脑血管19 气体栓塞:大量空气迅速进入血循环或原溶于血液内的气体迅速游离,形成气泡阻塞心血管,前者为空气栓塞,后者为减压病。(1) 空气栓塞多因静脉破裂, 外界空气进入血流所致。 若少量气体进入不引起 严重后果;大量则因可致猝死。8 (2) 减压病亦称沉箱病, 压力迅速减小时, 氧气、二氧化碳和氮气迅速游离形 成气泡。其中氧气和二氧化碳易被吸收,而氮气溶解迟缓故引起气体栓塞,又称 氮气栓塞20 羊水栓塞:分娩过程中罕见的严重并发症,可引起肺循环栓塞,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抽搐、休克、昏迷甚至死亡。羊水栓塞的证据是肺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有羊水成分。(一)梗死 : 器官或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称为 梗死。 (二)梗死的原因和条件1、原因: (1)动脉内血栓形成 ; 外来栓子栓塞(2)动脉栓塞(3)血管受压闭塞(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