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249162 上传时间:2018-03-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公务员还是铁饭碗吗?“ 毕业时,看不起那帮考公务员的同学,但是这么多年在社会打拼,让我明白稳定而且长期有保障的 生活,才是我需要的。”太原男子孙远年薪已达 15 万元,但还是参加了当地今年的公务员考试。几千人竞 争一个岗位的情况,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吧。对于劳动不分贵贱的说辞,大家也都能接受。但是,当事 实和道理码在一块的时候,相信只剩下纠结的份儿了。当“铁饭碗”和职业自豪感对撞的尴尬发生,这背后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境况?相信可以从很多现实中剖析出来。【身份焦虑】 个别职业的资源垄断与“拼爹”叠加虽然其他职业或低学历也可能带来高收入,但由于学历的标签作用和个别职业对社会资源的垄断,导 致身份焦

2、虑的加剧;而另一方面,各种“二代” 、“拼爹”现象层出不穷,又让身份焦虑更为凸显。对自己行业的抱怨、对编制的趋之若鹜,背后反映的实为社会上逐渐蔓延的“身份焦虑”。近日,一则“研究生毕业回家种地,老父气绝服毒” 的新闻引发人们思考。在外人看来,新闻中这名研 究生有点“高不成低不就” ,只想找一个“体面的工作”,否则宁愿先回家务农,最终让父亲觉得“蒙羞”。找不到“体面工作” 宁愿待业,这一下子又勾勒出当今“就业难、企业招工难” 并存的怪相。有评者不无 感慨的叹道:这种社会成员都对某一种职业趋之若鹜,或对某一种职业无人问津的现象,有利于中国社会 的发展吗?这种现象其实由来已久。早在 2007 年,有

3、人在上海市对 4000 户家庭做了一次入户调查,发现 他们中仅有 1% 的人愿意做工人,众人最期待的工作是公务员。而这似乎也不难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在收入分配不太均匀的格局下,职业的身份外衣往往决定着由薪酬多少带来的“阶层定位”。必须承认,不 同职业带来的社会评价是有差别的,石油、电力、银行的从业者和普通民企职工当然不可相提并论,吃 “皇粮” 的公务员独成体系的福利待遇也令人艳羡。如何消除某一行业高高在上的待遇差别,才是缓解求职 跑偏现象的根本之道。这种收入差距,也易让人联想到普遍存在的城市焦虑心态。此前,月薪多少会让你在相应的城市生活不惶恐?这样一份调查引起公众广泛关注。调查数据显示,

4、 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需 9000 元左右,而成都、大连等二线城市则在 5000 元上下浮动。果真如此吗?一 位在二线城市生活的网友表达了自己的心声:“我的收入只有 2000 元左右,但生活还不错,该有的都有了。 ”在他的眼里,“ 钱是永远没个够的”,只要合理安排,即使收入不高,生活也完全可以放松地过。与此同 时,几个月前,一名银行员工在网上发帖抱怨说,自己年薪 20 万元在北京生活压力依然很大,感觉生活 在社会最底层,这样的“哭穷帖” 引来的只是嘲讽。对此,新华社每日电讯曾刊文指出,工资表象背后的身份焦虑才是根本症结。腐败问题、贫富差 距其实是个人惶恐被隐蔽的深层原因。因为与惶恐相对的是确定

5、性、是希望,很多人感到“惶恐”是因为对 未来缺乏把握。如今职业选择集中化甚至窄化,竞争成本升高,再者公务员等个别职业催生了大量“失意 者”,职业焦虑自然会演变为个人“ 惶恐”的一部分。文章写道,虽然其他职业或低学历也可能带来高收入,但由于学历的标签作用和个别职业对社会资源 的垄断,导致身份焦虑的加剧;而另一方面,各种“二代” 、“拼爹” 现象层出不穷,又让身份焦虑更为凸显。 【福利诱惑】 铁饭碗的“防火墙”功能并非所有人的晋升渠道都是畅通的。尤其在名额有限的编制问题上,更是如此。由于保障的缺失,编 制之外的人往往没有归属感,而为了一个“事业编制” ,毕业生们争当清洁工也就不难理解了。扫大街,曾

6、经是不求上进的孩子被家长微博指着鼻子骂的时候,恨铁不成钢的“ 代用语”。在部分人的评价坐标中,向来以“嗤之以鼻” 来形容的扫大街,在数千名大学毕业生、甚至硕士毕业生 那里却成了香饽饽,这种反常来自哪里?在这里,还是前文提到的“编制”这个东西。有数据显示,自 1996 年实行辞退制度以来至 2003 年 8 年间,全国公务员辞退率仅 0.05%,人员流动 率为 1.25% ,是名符其实的“ 铁饭碗”。有评论人士认为,铁饭碗的“含金量高” ,或许并不体现在账面上,而是体现在隐性福利上,小到一块 肥皂,大到一套住房,从医疗到社保,从机关幼儿园到形形色色的部门福利该人士还以国外的情况进 行了比较。根据

7、美国联邦审计总署的调查,美国只有 3%的大学生表示毕业后可以考虑应聘公务员。是他们的觉 悟问题吗?非也。美国公务员的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均低于私企,法律管得严,公众盯得紧,岗位油水少。“最美女教 师”张莉莉曾经没有正式编制,当她救人的壮举感动了社会以后,当地才将她转为正式员工。显然,并非所有人的晋升渠道都是畅通的。尤其在名额有限的编制问题上,更是如此。由于保障的缺失,编制之外的人往往没有归属感,而为了一个“事业编制”,毕业生们争当清洁工也就 不难理解了。对于这种编制的改革,早就有了。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前不久,中国红会“试水” 改革。最终,公众最期待的“去行政化” 遭遇巨大阻力,推不下去,到底如

8、何 改革?据说相关部门还要继续“研究” 。更有甚者,一些事业单位甚至“突击增编、囤编制” 。这些迹象表明,社会观念中的“编制崇拜” 一时还 难以消除。有材料这样描述一些单位的“福利诱惑” :从机关食堂既丰盛又有营养的“免费午餐” ,到央企的福利分 房,到电力部门的抄表工年薪十万,到铁路职工坐火车从西安到深圳只需 2 元;从过年过节的购物卡,到 每年获政府财政补贴数千万元的机关幼儿园而这些福利待遇,不在体制内的人,是享受不到的,体制外的人只能望洋兴叹。【风险分布】 并不存在完美的职业很多人对自己现状的抱怨是否来自对其他行业的期盼过高?产生倦怠情绪的职场人,如果能跳出自我, 看到其他行当的艰辛,消

9、极情绪会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得到有效缓解。 改革开放前,在具有高度计划性的经济体制下,人们并不存在择业问题。而随着市场导向的就业方式 来临,在就业机构选择上,单位意识和“皇粮” 意识曾很大程度地被淡化。但如今,随着就业压力增大、资源向个别行业集中,人们的择业心理时常向某些传统取向回潮。近日,敦煌网 CEO 王树彤在谈到年轻人追求安全感问题时,称曾发过一条微博:“年轻人不要试图追 求安全感,周遭的环境从来都不会有绝对的安全感,如果你觉得安全了,很有可能开始暗藏危机。”与之 观点相同,有智者给大多数基层公务员的职业生涯算过一笔账:中国公务员,起步 22 岁+试用 1 年+ 科员 3 年+副科

10、3 年+正科 7 年+ 正处 11 年=47 岁,大多一辈子只能到正科。假如在衙门里呆几十年,才混到正 科级,碰到精兵简政的风潮,你可怎么办?这其中道出的其实也是行行有风险的道理,并不存在完美的职业。由此不难想到,很多人对自己现状的抱怨是否来自对其他行业的期盼过高?大部分初涉职场的人,满怀向往投入现实时,往往会发现没想的那么简单。比如很多爱游戏的人羡慕 游戏测试员,但入职后才发现这个工作却苦到家了。比如,和其他工作比,测试枯燥且薪水低,经常加班 有时到凌晨三四点,身心俱疲等。的确,又有哪个工作那么完美呢?网上曾流行过一组“不要再抱怨你的工作了”的图帖,曝出了几组世 界各地形形色色的工作镜头有的

11、人踏着摇摇欲坠的梯子,爬上电线杆修理电线;有的人上半个身子钻 进水里,去疏通堵塞的下水道; 有个兽医裹着雨披,大半个身子钻到大象肚子里看到这些图片后,有不少网友才感叹“好好珍惜已经拥有的吧!行行都不容易啊!”【幸福之问】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缓解焦虑?有评论认为,将职业分成三六九等,并因此用来左右自己的择业选项,表面上是求平等,求尊严,其 实只会形成更大的不公平,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与秩序的失范,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个体的内 心和谐与幸福。中国有句俗语:“树挪死,人挪活。” 意思很明白,个人履历上的丰富经历能体现更多自我价值、自我 提升。但在现实中“人挪死” 也不是不存在。上个月,有媒体

12、对部分公务员调查显示,38.53%受访者认为“现实与预期相差太远”。潇湘晨报的 调查显示:2013 年全国公务员考试,最热岗位国家统计局重庆调查总队合川调查队业务科室科员比例达 9567:1。一边是国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另一边是部分公务员选择辞职下海创业,其中的纠结超出很多 人的想象。可见,单纯在体制的根源上追究是不合理的。2 月 25 日的艺术人生现场,主持人朱军抛出了一个问题,针对目前即将走上岗位的大学毕业生, 当理想与现实规则发生冲突怎么办呢?作为过来人,于丹结合亲身经历给出了一个答案。 于丹 24 岁直接读完研究生后,被分配到一个乡村的小印刷厂,在那工作的一年半时间里,学的东西

13、派不上用场,根本不知道自己下一步会怎样,心情非常沮丧。有一天,于丹听到车间主任在电话里说:“不接不接,这个活儿给几倍的钱都不能接!”一问,原来对方想印一本医学古文(甲骨文)的书,可以给高于正常几倍的报酬,但车间的人哪里认识 甲骨文?于丹就说,你给我看看吧。当时就和车间另外两个北大古文毕业的男孩子,把这本书包下来了。当任务完成后,他们三个的地位就彻底改变,那些朴实的工人大微博 哥们自动给他们的自行车打气, 大姐们就给他们做各种好吃的,或是为他们拆洗棉被。于丹生活上从此就和工人们完全融合到一起了。据说,目前很多职场人士对自己的工作都不满意,因此很多人的跳槽频率很高,其实这都是由过于理 想化的“ 职业理想” 造成的。法国启蒙哲学家卢梭曾对物欲太盛的人作过评价:“十岁时被点心、二十岁被恋人、三十岁被快乐、 四十岁被野心、五十岁被贪婪所俘虏。人到什么时候才能只追求睿智呢?”有专家就指出,如果能跳出自我,看到其他行当的艰辛,消极情绪会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得到有效 缓解。当然,话又说回来,一个正常而健康的社会,应当是职业无贵贱。有评论认为,将职业分成三六九等,并因此用来左右自己的择业选项,表面上是求平等,求尊严,其 实只会形成更大的不公平,并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与秩序的失范,不仅影响社会稳定,也会影响个体的内 心和谐与幸福。( 记者 肖明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造价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