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158288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基础知识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观练习题(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苏公务员资讯网(http:/www.jsgwyw.org/ ) 简答题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3、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历史的统一。4、现代生产力系统包括哪些要素? 如何理解“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5、简述现代科技革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6、从共产主义作为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说明共产主义并不渺茫。7、如何理解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 如何理解社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 人的自觉活动之间的关系?8、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以 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两手抓“的重要意义。9、

2、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具体表现。10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参考答案:1、答: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实践是整个人类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 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一切真知来源于实践。但对每一个人来说,不可能事事都去实践。接受间接经验也是 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而间接经验也是源于别人的实践。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 和流的关系。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是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首先,变化发展着的实践不断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 研究。其次,实践给人们提出新课题的同时,也不断提供大量有关的经验标准以及新的认 识工

3、具,使人们能不断解决认识问题,使认识不断向前发展。再次,实践还改造了人的主 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人在实践活动中,不断使神经系统受到新的剌激, 从而逐渐改变和完善了神经系统的功能和结构,使思维能力和认识能了不断提高。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人们在实践中形成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 了客体的本质和规律,是否具有真理性,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检验。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有效地改造世界。2、答: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应注意以下原则:(1)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这是由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决 定的。它是非对抗性矛盾,可以通过社

4、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改革的目的是兴 利除弊,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2)改革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过程。改革必须在党领导下,按 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3)改革是依靠人民群众,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主义变革过程。(4)改革是在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中的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必须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 社会环境,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5)必须确处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之间的关系。四 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3、答:认识的辩证过程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具体

5、的历史的统一,它们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苏公务员资讯网(http:/www.jsgwyw.org/ ) 的统一是具体的,是指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符合,是在社 会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它们的统一是历史的,是指主观认识随着社会实践 的发展而发展,与不断发展着的社会实践相适应。人们的认识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 都是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之间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思想认识落后于社会实践, 是保守主义,是右的错误;超越社会实践,是冒险主义,是“左” 的错误。毛泽东指出:“我 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一切离开具体历 史的 左 的

6、或 右的错误思想。 ”4、答:(1)生产力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的能力。生 产力的要素或成分,按照一定的比例和形式结合起来,形成生产力的整体功能,就是生产 力系统。生产力系统由独立的实体性因素、运筹性的综合因素、渗透性因素和准备性因素 四类要素构成。独立的实体性因素包括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以生产工 具为主要内容的劳动资料、劳动过程中被加工的劳动对象;运筹性的综合因素包括经济管 理、分工协作、预测决策等;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准备性因素主要指教育。(2)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应用科学等。自然科学本身是关于自然界 的现象、性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

7、理论体系,是一种社会意识形式,一种精神现象,因而不 是现实的物质生产力。但是自然科学又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它是对生产力发展水 平的直接反映,是由生产力直接决定的,是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必需 的物质资料的一种精神力量。把它应用于现实的生产过程,它可以渗透到生产力系统的其 他各要素中去,转化,为物质生产力,推动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因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5、答:现代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必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1)现代科学革命主要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的创立,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 建立,高分子物理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材料科学等。现代技术主要指电子

8、技术、原 子技术、分子设计技术、材料合成技术、空间技术、生物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海洋工 程、激光技术、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革命是包括科学和技术两方面的革命。现代科技革 命,使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军事、思维才式、生产才式等方面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 化,也必然会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之得到丰富与发展。(2)现代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给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巨大影响。现代科技革命在许多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使得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活动达到 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深化和括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宇宙观。现代科技革命所取得 的丰硕成果,证实、充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系列基本原理。现代科

9、技革命提 出的许多新的问题,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进步和发展。6、答:(1)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事业。共产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即科学社会主义理 论,是同空想主义相对立的;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是人们最理想的社会制度,是同资本主 义制度对立的;作为一种运动,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实践。(2)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壮丽的事业,同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艰巨的事 业。它的实现需要经过亿万人民群众几代甚至几十代长时间的自觉努力奋斗。我国人民正 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就是世界共产主义实践的一个部分。从歹史发展总趋势来 看,从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来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每一成就, 都是

10、对共产主义事业的一份贡献,都是向着共产主义这一宏伟目标的迈进。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说,共产主义并非可望不可及,也并不渺茫。(3)我们一定要树立起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恕,用百折不挠的精神,顽强奋斗,就一定 能把共产主义事业推向前进。7、答:(1)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就是说,人类社会的发展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苏公务员资讯网(http:/www.jsgwyw.org/ ) 也象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辩证的过程,具有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性。但是也应看到,人类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正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实践活 动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历史,形成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规律。(2)社

11、会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是统一的。表现在:首先,任何人都不能自由地选择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但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 要去改变原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其次,人们根据目的和需要从事社会活动,但社会活动将引起什么样的社会结果,自 己是意识不到的。这是因为,这种社会结果是由各种社会因素和各种社会力量相互作用所 形成的“合力“造成的。再次,人们所以能在活动中达到预期的结果,是由于主观符合客观,正确认识客观规 律,而且,人们预想的目的,在最好的情况下,也只能基本实现,而不能完全实现。最后,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作为社会的经济基础又决定上层建筑。8、答:(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在复

12、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矛盾存在,这些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中有一 种属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的矛盾,这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是次 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主要矛盾规定和影响着次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 要矛盾解决得好,次要矛盾就可以比较顺利地得到解决次要矛盾解决得如何,反过来影响 主要矛盾的解决。其次,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地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即主要矛盾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基于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要首先抓住和解决主要

13、 矛盾,同时又不可忽视次要矛盾,统筹兼顾,并且还要注意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转化, 不失时机地转移工作重点。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关系的原理,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 意义。当前,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虽将在一定范圈内长期存在,在某种程度上还可 能激化,但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经 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 平,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巩圄社会主义制度,为其他各种社会矛盾的顺利解决创造有利 条件。另外,我们在

14、集中力量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其他社会矛盾,坚持一 余列“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 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全面进步。(2)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不仅同一事物中的各个矛盾是不平衡的,而且同一矛盾双方的力量也是不平衡的,其 中居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 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才画和次要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首先, 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的;矛盾

15、的次要方面也制约和影响矛盾的主要方面。其次,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 地位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随着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转化,事 物的性质也就发生了变化。更多详情请查询江苏公务员资讯网(http:/www.jsgwyw.org/ ) 基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这种关系,我们在分析问题时,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抓住主流、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同时也不能忽视支流,并且注意主流和支流的转化。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的形势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16、,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社 会经济以较快速度持续发展,社会稳定。我们取得的成绩是主流,是主要的。但是前进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那是支流,是次要的。因此,我们要继续坚定信心、巩固 成绩,同时也不忽视支流,防止支流向主流的影响,集中力量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 “两个文明” 一起抓,将我国的四化建设推向新阶段。9、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 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它的发展与社会存在并不总是保持着一致和 平衡。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变化发展的非完全同步性。主要有以下两种畸形:首先,社 会意识往往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其次,社会意识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