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143102 上传时间:2018-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论文-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 . 论经济全球化中的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潮流。在区域经济一 体化实践中,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成功的样板,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了 重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经济不平衡发展的规律下,东亚要真正体 现自身的力量,就必须有自己的区域合作组织。而要实现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构建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关键。因此,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内部经济联系向前 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应对外在挑战和谋求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必经之路。 一、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一)经济全球化加剧国际竞争。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引用越来越频

2、繁的一个概念,简 单而言,经济全球化是跨越民族国家政治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它意味着世 界经济中各国的经济开放度增加,相互依存、依赖关系加深和推动区域经济一 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一个过程,它是民族性或地方性在减少的过程,也是各国 普遍推行的贸易、投资及经济自由化的一场运动,这一过程是由市场利益的诱 惑或竞争威胁所驱动。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的报告称,经济全球化涉及到诸如 运输和通讯成本等自然壁垒,以及关税、配额和外汇管制等人为壁垒的降低, 并因此对贸易和投资增长作出贡献,它是经济活动更大程度扩散和劳动分工日 益国际化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已成为显著的历史趋势与发展潮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贸 易自由化,

3、即各国间贸易障碍的减少,包括关税的不断降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 消;二是金融国际化,即各类国际性金融市场的形成和各种国际性金融机构的 迅速发展;三是生产跨国化,即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发展导致生产国际分工的深 化,跨国化生产成为当代世界生产的主要形式。冷战结束后,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各国间的经 济交流日益密切,逐渐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融合的有机体。因此各国都在集 中力量进行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展,导致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强,东亚各国为了自 身的生存和发展,不得不携手合作,以集体力量共同迎接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 严峻挑战。经济全球化

4、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会带来机遇,也会带来挑战。1997 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其实就是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带来挑战的一个具体案 例。这个教训使东亚各国深刻地认识到,要抵御和减少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负 面影响,必须加强区域合作,而东亚区域合作的关键是中日韩三国的合作。所 以,中日韩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中日韩三国的必然选择。(二)经济全球化加快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当今世界经济秩序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并存状态。 既有WT0为中心的全球贸易秩序,又有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rA)等 为代表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

5、,区域经济一体化是 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必要初始阶段;另一方面,从深层次和根本性来说,区域经 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生活国际化和全球化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对内自由 化,对外部经济存在较大的限制,有可能带来一种新的保护主义,而不利于经 济全球化发展。因此,在越来越有意识地构筑自己的经济圈来展开竞争这一大 背景下,东亚国家单打独斗的劣势越发显现出来,如果东亚国家继续游离在区 域经济合作进程之外,无疑会有损于各国的利益。在日益激化的竞争面前,各 个国家都在寻求进一步消除贸易障碍、提高竞争力、缓解国家之间的经济摩擦 和矛盾的途径。因此,各国积极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实践,根据世界贸易组织 的统计截至2004年

6、5月1日,世界FTA件数为107件。可见,中日韩三国为了 各自的利益乃至东亚经济的发展,也要加快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步伐。(三)东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亚地区的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发展是东亚 聚合的一个主动力。在东亚先是日本经济的起飞,然后,出现“四小龙”经济 的崛起,接着是东盟的经济快速增长,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地区经济增长的“雁 型模式”和链条。中国实行经济改革开放政策,转向市场机制后,经济持续增 长,使东亚地区产生了更强的内在联系机制。据统计,截至20世纪90年代末, 东亚地区的内部贸易已经占到50%以上,同时,地区内部的投资和技术转移也 得到很大的发展。经济上的相互

7、连接生成了越来越强的地区共同利益,这是推 动东亚加强合作的一个内在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渐催生了东亚意识,反过来 进一步推动东亚经济合作。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经济崛起正在创造一种新的 地区经济联系格局和经济增长动力机制。20世纪90年代以来,作为地区经济 增长领头雁的日本,其经济一直低迷,使得在“雁型模式”基础上的地区经济 联系增长链断裂。但是,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向地区提供的市场增大, 新的链条正在生成。这种日益增强的经济联系是东亚地区经济合作的内在驱动 力。20世纪末,亚洲金融危机给东亚经济以沉重的打击。但是,东亚经济近年 来仍是全球经济的亮点,其中,以中日韩为核心的东北亚,又是最活跃的

8、经济 区域之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为世瞩目自不必言,韩国是从金融危机中恢 复得最好的国家之一,而长年裹足不前的日本经济,也出现复苏迹象。更重要 的是,三国经贸往来在近年连创新高、相互的贸易依存度越来越大。在这样的 背景下,东北亚区内区外都对中日韩的自由贸易趋势充满期待。在全球区域集 团化的潮流下,中国、日本和韩国这三个比邻而居的国家,进行经济联合是大 势所趋。中国、日本和韩国是东亚三个最大的经济体,三国关系的任何变化都会立 即吸引各方注意,这些关注不仅来自于亚洲,也来自于整个世界。在全球化步 伐加快和不断蔓延的区域主义的推动下,三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中日韩三国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亚洲区域

9、合作和交流水平,为了稳定、和平和亚洲 的发展,三方关系需要尽可能地加以改善,共同致力于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中日韩经济一体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东亚国家特别是东北亚地区,一直处于相对松散的经济组织状态,长期以 来没有形成统一的区域性贸易合作组织,这种游离于区域贸易安排之外的状况, 无疑给东北亚国家不利影响。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占东亚总GNP的90%左右, 名副其实的东亚地区经济合作或经济一体化缺少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的参与 是没有多少意义的。因此,中日韩经济合作,无论对东北亚经济合作,还是对 东亚都具存重要的战略意义。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还是从地缘经济上说,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有走向区 域经济一体

10、化的条件,但是,中日韩三国至今还没有形成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组 织。这一状况大大制约了本东北亚经济一体化进程,削弱了东北亚地区的国际 竞争力。当然,中国、日本和韩国都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成员国,但是, APEC仍然属于一个比较松散、非制度性的、覆盖地区过于宽泛的经济合作组织, 根本无法与EU和NAFTA相匹敌。中国、日本和韩国三国之间还没有形成经济合 作的制度性安排,这正是东北亚区域内市场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西欧和北美的 最直接的原因。从诸多方面来看,中国、日本和韩国的经济合作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及比较 优势。总体上说,日本是具有先进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韩国是具有一定先进生产

11、技术和研发经验的中等发达国家;中国是转型时期的 刚刚步人工业化时期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三国具有广阔的合作前景。(一)经济层面。第一,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上分析,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 在三国人力资源上,具有最大的战略资源优势。此外,中国在自然资源、资本 资源等方面也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日本和韩国在知识、技术资源上则明显强于 中国,而中国知识、技术资源十分匮乏,尤其是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韩国和 日本相比差距甚大。中日韩三国资源禀赋的互不相同,形成了不同资源的比较 优势,有利于三国间通过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分工获得比较利益,进而发展成为 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则更有利于达到利益最大化。第二,三国产

12、业结构层次逐渐趋同,急需重新调整和国际分工。中国、日 本和韩国三国经济虽然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但是其发展模式大同小异,即以 出口为导向,以制造业为中心。其中,重化工业中的钢铁、汽车、造船、石化、 机械、煤炭等生产居于世界前列;轻工业中的服装、鞋类、家电、小五金、半 导体等出口也遍布世界各地。过去,日本的材料产品、中国的消费晶、韩国的 中间材料产品的三角分工结构,随着中国经济技术的突飞猛进,中国在中间材 料产品和零部件产品领域的竞争力在逐渐增大,从而使得中国、日本、韩国三 国在国际市场份额占有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加快东亚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必然趋势。而这种趋势客观上要求

13、三国间应统筹 兼顾,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框架中,进行有序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国际分工。第三,中日韩三国进出口贸易结构,既有互补性又有竞争性。东亚区域各 国贸易中,区域内贸易呈持续增长势头,随着中国、日本、韩国三国在国际贸 易中所占比重逐渐增加,总出口中,三国之间的出口比重也有所上升。这不仅 意味着三国进一步挖掘相互间的贸易合作潜力还有很大余地,也说明东亚地区 经济一体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东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发 展很快,区内贸易占的比重如此之大,都呼唤着东亚的投资合作。同时世界各 地的经济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地区内部的贸易迅速发展,经济增长势 头强劲的情况下,是开展投资合作最

14、好的时机。东亚经济的比较优势和经济的 高速增长,都对中日韩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二)政治层面。任何一种区域合作的成功,都需要一定的政治条件。在国际和地区组织中, 霸权政治、强权政治愈来愈少了,但大国政治和实力原则仍然通行。主要表现 在一些大国和强国作为核心国家在组织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目前,世界上富有 成效的国际组织,几乎都是核心大国相互合作,共同发挥核心作用。在较成功 的地区性组织中,核心大国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欧盟中的德国和法国,北 美自由贸易区的美国和加拿大都发挥了这种作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也不例 外,需要核心大国的作用。没有中日韩三国的合作,就很难形成核心作用,东 亚

15、区域经济合作也就停留于主要以市场力量推进的一体化,而自发性的市场驱 动,往往难以控制区域经济纠纷与贸易摩擦的进一步升级。因此,为了东亚区 域经济的合作,也要求中日韩三国在政治上达成共识,日本要正确认识历史问 题。(三)文化层面。区域一体化的基础中,存在一种共同的文化和地区的认同意识,如“欧洲 意识”和“美洲意识”等。作为一个地理概念,东亚指欧亚大陆太平洋沿岸的 边缘或半边缘地带,包括中国、朝鲜半岛、日本和东南亚。从历史上说,这个 地区的文化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宏博深邃,源远流长,具 有内在的共通性和相当强的内聚力。传统的东方文化是东亚社会发展的深厚根基,是东亚区域文化认同形成的

16、 基础,挖掘东亚传统文化中良性资源,有利于东亚区域的整体发展。三、中日韩三国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现状中日韩三国之间的区域经济合作,目前大大落后于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三 国的经贸合作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建立区域合作经济体系的构想则 起步更晚,基本上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才提出。目前三国的合作机制只是局 限于“对话”框架内。但三国相互之间的双边合作则已经迈出了步伐。日韩方 面,1998年10月,韩国总统金大中在日本访问期间,首次提出了两国应在新世纪建立新的双边关系的建议,1999年3月,两国共同发表了以通向21世 纪更紧密的日韩经济关系为题的研究报告,日韩双方都认为通过振兴两国贸 易、投资等经济活动和加强彼此的经济联系、可以巩固双边经济伙伴关系。为 了达到这个目的,两国必须尽可能消除存在的各种障碍,并同意在投资促进、 税收条约、标准认证部门知识产权部门和WT。新一轮谈判等领域开展合作。中 韩方面,2000年10月中韩两国首脑决定探索两国中长期经济合作方案,2001 年双方就共同设立21世纪中韩(韩中)经济合作研究会事宜达成初步协议, 同意共同加强中韩经济的中长期合作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