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上传人:姜** 文档编号:350849 上传时间:2017-01-24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6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二 政治生活 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 考纲 展示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 ;(5)我国的宗教政策。 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考点突破 热点聚焦 基础整合 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基础梳理 一、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 。 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 的义务 ,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各民族共同繁荣 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 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 , 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

2、治权的制度。 (2)自治地方 :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旗 )三级。 (3)自治机关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 。 (4)前提和基础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 为前提和基础。 (5)自治权 : 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 :立法自治权、 、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其他自治权。 各少数民族聚居 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国家统一 自治权 变通执行权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必然性 社会基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 ,“ 、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点。 政治基础 :各族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 的民族关系。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显著的优越性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3、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 。 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大杂居 相互依存 当家作主 民族自治地方不包括民族乡 ,自治机关不包括自治地方的司法机关。 特别提示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 (1)我国是多宗教国家 ,信教人数比例不大 ,绝对数字不小。 (2)在社会主义社会宗教还将长期存在。 (1)实行宗教 政策。 (2)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3)我国宗教坚持 的原则。 (4)积极引导宗教与 相适应。 信仰自由 独立自主自办 社会主义社会 (1)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对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 的宣传教育。 (2)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科学文

4、化知识武装自己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无神论 我国宗教信仰自由 ,并不是不对宗教进行管理 ,而是维护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共同的利益。 特别提示 四、中国发展进步的政治制度保障 (1)构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 、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 (2)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 。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1)坚持把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同 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等具体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理论体系 实现途径 根本保障 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把 的民主制度同基层民主制度有机结合起来。 (3)坚持把党的

5、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有机结合起来。 (1)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国家层面 依法治国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考点一 考点透析 (1)新型民族关系 原因 我国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关系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民族现状 :历史遗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状况依然存在。 民族 平等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 ,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各民族人民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

6、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 ,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民族 团结 表现 :我国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 ,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意义 :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 ,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是社会稳定的前提 ,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各民族 共同 繁荣 表现 :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原因 :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1)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3)每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

7、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易错辨析 1.(2014年天津文综 ,8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辨析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2.(2012年江苏政治 ,17B)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辨析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辨析 :民族平等是促进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1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高考扫描 :2014年天津 ,8,选 ;2014年安徽 ,5,选 ;2013年北京 ,34,选 ;2012年江苏 ,17,选。 典例导引 (2014年天津文综 ,8

8、,4分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47个聚居民族繁衍生息。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 ,实现了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大团结 ,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与合作的密切程度前所未有。正是这种大团结、大统一、大交流 ,有力地促进了新疆各民族经济和文化的迅速发展。这表明 ( ) 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颠倒了民族团结与民族平等的关系。材料强调 ,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加强民族

9、团结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 , 符合题意。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错误。答案为 C。 考点二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考点透析 见附表 基本原则 基本政策 区别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联系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制定和实行我国民族政策的基础和理论依据 ,而我国的民族政策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是对基本原则的具体落实 ; 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从而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则有利于维护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 ,实现各民族的团结和

10、共同繁荣 易错辨析 1.(2014年天津文综 ,8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辨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2.(2014年安徽文综 ,5 )民主团结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辨析 :自治权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 辨析 :民族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 ,依法享有充分的自治权。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 2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高考扫描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 ,15, 选 ;2011年重庆 ,34,选。 典例导引 (2014年新课标全国文综 ,15,4 分 )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一国政府为了实现各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而实行的一种财政资金

11、转移或财政平衡制度。 2010 2012年 ,中央财政对 8个民族省区 (即 5个自治区和青海、贵州、云南 3个省 )的转移支付总额达 26 055亿元。国家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是 ( ) 提高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的主要手段 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的措施 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与国家整体利益的表现 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举措 A. B. C. D. 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央财政对 8个民族省区转移支付 ,坚持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有利于协调少数民族特殊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 ,也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 符合题意。上述举措

12、与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地位及自治权无关 , 不符合题意。答案为 D。 技法指导 采取 “ 定向排除法 ” 解答组合类选择题 自治权是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 ,不能随意地扩大和缩小 ,可见错误。所以依据错误 ,由此我们可以排除 选项。然后对比 选项 ,因为都包含 ,所以只要区分和就可以了。 考点三 我国的宗教政策 考点透析 政策 注意点 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实质是使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自由选择 ,成为个人的私事。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这里的 “ 正常 ” ,其实就是指在宪法、法律和政策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活动。宗教不能干预国家行政、教育、司法等。中国共产党党员不能信教

13、 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并不是要限制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而是为了保护公民的这项权利。不法分子利用宗教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和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 ,这些情况的存在使得国家有必要对宗教事务依法进行管理。以宗教为幌子或者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的违法犯罪活动 ,都不是正常的宗教活动 ,对这些活动的管理并不是侵犯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 我国的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我国的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并不是要阻止宗教界开展对外交往。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 ,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一部分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放弃宗教信仰 ,而是对他们进行 “ 两个要求 ”“ 两个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