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2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742680 上传时间:2018-02-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2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读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2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读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读2010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2010 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有感2010 年,各地区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对经济拉动 作用明显增强。其中,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东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超 万元,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最快,为 17.8%。城乡消费市场同步活跃,消费 结构进一步升级。各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投资的地区结构进一步改善。各地 区外贸进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贸易顺差仍集中在东部地区,但占全国的比重下降,其 他地区占比上升。随着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企业在华投资向中西部地 区进行新一轮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大幅增长,贵州、四川、重庆、云南等西部

2、 省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居前。各地区“走出去”战略步伐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创历史新高, 海外收购主要涉及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生产和供应业、专业技术服务业等领域。区域经 济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各具特色。东部地区加快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经济 发展活力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加快开发开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经济圈进一步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区域经济金融合作加快, 对全国经济辐射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各地区节能降耗工作取得进展, “十一五”规划确 定的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等相关约束性目标基本如期实现。各地区金融业稳健运行,对 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加大。居

3、民储蓄存款增长放缓,企业存款增速回落,存款呈活期 化态势。本外币贷款增速高位回落后总体走稳,贷款节奏趋向均衡,信贷投放结构不断优 化。各地区贷款投向基本符合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对个人消费以 及中小企业、 “三农”等经济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金融机构贷 款利率稳步上升,金融机构利率定价制度建设加强。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加快发展,农村金 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各地区融资结构进一步改善,29 个省份直接融资比重上升,中西 部地区债券发行规模保持快速增长。各地区继续加大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社会信用环 境不断改善,区域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此外,金融业为社会提供大量就

4、业机会、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促进 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这些都不同程度地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金融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金融在经济运行中所处的重要地垃不仅体现在其对经济发 展的促进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整个经济体系正常运转的冲击也显示出它对经济的负面 效应。1997 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更使人们认识到金融的稳健发展对于全球经济与社会稳 定发展的重要性。金融活动中的不确定性令金融风险客观存在在经济生活中,只要存在不确定性,风险 就存在。金融业是高负债经营的产业,自有资金所占比重小,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将其对零 散储户的流动性负债转化为对借款人的非流动性债权来实现。但这有两个前提条件:一是

5、 储蓄者对金融机构有信心;二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高效 FB 确。由于不能确 定这两个条件能否满足,金融风险就客观存在:一方面,由于市场信息不对称性和市场经 济主体对客观认识的有限性,即使银行经营稳健,储户能认识到全体不挤兑更利于集体利 益,但在面临“囚徒困境”时仍可能为降低预期风险而参与挤兑;另一方面,由于市场经 济主体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金融机构管理者趋于采用高风险、高收益的投机策略,以致金 融资产质量下降。同时贷款者也可能采用不正当手段,如欺骗、违背合约以及钻制度的空 子来不合理占用资金。致使金融机构对借款人的监督有限。金融对经济运行的广泛渗透性、扩散性使金融风险具有很强的传染性首

6、先,金融机构 作为储蓄和投资的信用中介组织,它的经营失策必将连锁造成众多储蓄者和投资者蒙受损 失。其次,银行创造存款货币扩张信用的功能也令金融风险具有数倍扩散的效应。再者, 银行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把所有银行联在一起,任一银行的支付困难都可能酿成全系统的流 动性风险。最后,信息不对称会使某一金融机构的困难被误认为全金融业的危机,从而引 发恐慌。金融的这些特殊性令其风险相对其它行业而言具有快速、面广的特点。使局部性 金融困难能快速演变成全局性金融动荡甚至经济危机。 金融资产的高度流动性金融风险的隐蔽性以及金融危机的突发性令金融风险易于剧 变成金融危机并严重危害经济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国际金融市场的迅

7、猛发展以及科技进步令各地区金融资源融 合和互动的规模加大、速度加快,一国或一地区的金融风险能很快传染到别国或别的地区。 与此同时,信用存在的有借有还、借新还旧、贷款还息等特点以及银行垄断或政府干预等 外在因素又很容易将其掩盖,使其得不到及时解决并日益严重。待到这种金融风险渐进累 积到一定程度才爆发时,就已演变成金融危机,并加剧对经济和社会的坏。1997 年亚洲金 融危机来势之猛,使马来西亚的人均国民财富水平倒退 10 年,使泰国的国民财富损失近一 半。这场危机还使 1998 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降低 1 个百分点,意味着比前一年下降 1/3.而危 机的成因就在于长期累积的金融风险的最终爆发。因此,

8、金融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双重的。它既能极大支持经济发展,又使客观存在 的金融风险演变成金融危机破坏经济发展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加大。合理地发展金融能促进 经济发展,更利于化解金融风险,预防和抑制其对经济发展的阻滞作用。特别是对于发展 中国家来说,要赶超发达国家,充分正确地用好“金融”这一杠杆、稳健发展金融尤为重 要。报告建议,为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应改变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 格局,有效发挥市场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促进提高地方预算管理的规范性和透明 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地方政府融资风险。据报告介绍,当前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呈现五大特点:东部地区平台个数较多, 中部、西部地区县级平台

9、占比较高;平台贷款增速稳步回落,公益性项目贷款平稳收缩; 贷款方式以抵、质押为主,5 年期以上贷款占比超过 50%;贷款主要投向公路与市政基础 设施;平台贷款在人民币各项贷款中占比不超过 30% 。报告披露,截至 2010 年年末,全国共有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1 万余家,较 2008 年年末 增长 25% 以上,其中,县级(含县级市) 平台约占 70% 。报告还指出,2010 年,全国各地区本外币存款增速趋稳,比上年均有所下降。年末, 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分别为 42.3 万亿元、10.9 万亿元、12.6 万亿元和 5.1 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8.9% 、21.4% 、22.3%和 18.3%,增速较上年分别降 低 8.8 个、5.9 个、9.1 个和 7.2 个百分点。报告称,去年各地区居民储蓄存款增速趋缓,企业存款增幅回落较多。下半年受物价 增长较快、居民理财意识增强等因素影响,储蓄存款增速略有回落,增势总体平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