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数学教材分析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34700582 上传时间:2018-02-2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下数学教材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二下数学教材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二下数学教材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二下数学教材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二下数学教材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下数学教材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下数学教材分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分析,教学内容,课时安排,野营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信息窗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信息窗2:除法竖式的写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野营有余数的除法,1,教学内容:信息窗1:有余数除法的意义、算式的写法及读法,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信息窗2:除法竖式的写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并会用竖式进行计算。2.能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合作、交流、表达,体验成功的快乐。,教材的基础和地位: 1.知识基础。

2、有两个重要基础: 一是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被除数、除数、除号、商)、被除数是0的除法(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一个情境写出三个算式。 二是表内除法:除法竖式(能够整除)、25的除法、69的除法、倍。,2.教材的地位。有四点:(1)系统认识有余数除法的开始阶段;(2)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较为完整的除法认知系统(既有整除的,也有不能整除的);(3)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础;(4)是解决问题的基础。,信息窗1 关于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教学,通过“平均分”的操作活动,引出有余数的除法,并认识其含义,能整除,不能整除,1.收集整理信息,提出问题,分组操作。 面

3、包9个4人,黄瓜13根4人,胡萝卜14根4人, 香蕉17根4人,西红柿16个4人 ,饼干18片4人, 苹果12个4人,酸奶15瓶4人,枣19个4人,2.用数学语言描述分的结果:9个面包平均分给4人,每人2个,还剩1个,3.用除法算式表示 。,4.强化对有余数除法含义的认识。,5.回顾反思:观察算式发现了什么?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都与什么知识有关?,板书设计,信息窗1 关于余数比除数小的教学,1.承接绿点内容,进行观察:除数都是4,余数是哪些数?,2.如果除数仍然是4,要分19个枣,余数可能是哪些数?会不会是4? 如果是4了,可以怎样处理?会不会比4大?如果比4大,又可以怎样处理?先推理分

4、析,再分一分验证。,3.如果除数是5,猜猜余数可能是多少?为什么?写出算式,操作小棒验证。,4.随便找一个一位数,猜猜余数是多少,再验证。,5.回顾反思:根据什么来猜有多少余数的,余数可能是几的? 那么余数和除数有什么关系?,信息窗2 关于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教学,教学难点:商是几?怎么想到商是5的?,假如224的商不是5而是4或3、2,余数分别是几? 224=5 2 4(5)22正确计算 224=4 6 4(4)22错误计算 224=310 4(3)22错误计算 224=214 4(2)22错误计算,要保证计算的正确性,就要思考4( )22,虽然除数4乘5、4、3、2都能小于22,但只有4乘5才

5、能满足要求,( )内要填的数是5、4、3、2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也才能保证余数会小于除数。,商5写在哪里?竖式中的20怎样算出来的?在实际问题中表示什么意思?余数2又是怎样算出来的?在实际问题中表示什么意思?,智慧广场,教学内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按简单周期规律排列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解决简单的问题。2.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数数、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3.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感受。,教材的基础和地位:1.知识基础:一是图形排列规律(一年级),二是几个为一组(二年级上),三

6、是本单元学习的有余数的除法。2.教材的地位:(1)使“找规律”类型的知识又得到了拓展;(2)进一步完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教学内容:信息窗1:千以内数的读写法,计数单位千的认识。信息窗2: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计数单位万的认识。信息窗3:数位不同的数的大小比较,数位相同的数的大小比较,认 识近似数。信息窗4:整百数的加法,整百数的减法。信息窗5:估计。,手拉手万以内数的认识,2,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百、千、万,并能说出各数位的名称及顺序,识别各数位上数字的意义;会读、写万以内的数,能够用语言和符号来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初步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正确口算整百、整

7、千数的加减及几千几百加减几百。2.经历用万以内的数表示事物数量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经历用万以内的数估计事物数量的过程,进一步发展估计的意识。3.通过用数来描述现象,交流信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观察、归纳、推理的过程,初步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严谨性与合理性。在学习算盘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教材的基础和地位:1.知识基础。有两个重要基础:2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数的认识。2.教材的地位。有三点:(1)万以内数的认识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2)是数的认识领域的扩展;(3)是今后学习万以内数加减法的重要基础。,教学建议:,1.数感的培养是教学要

8、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2.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3.课前调查与实践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活动与表象抽象与升华解释与应用,一个小正方体表示1,一条小正方体数数多少个小方块排起来的?表示多少?一个十、两个十、一直数到10个十,现在是多少?10条小方块拼成1板,1板表示1个百。一个百,两个百10方块组成了一个大正方体,10个100是多少?,把“一千”看成一个整体,想一个办法把 “一千”记录下来。,用文字(10个100是1000) 写数(1000)加法算式 乘法算式 画计数器,想想1000个人会怎么样?1000张纸大约有多少?,信息窗1,写数、读数教学 尝试与交流抽象与升华,写数时,按照计

9、数器上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写出各个数位上的数。,读数时,百位上的数是几就读作几百,十位上的数是几就读作几十,个位上的数是几就读作几。,难点:末尾有0、中间有0的认读写,重视数数在认数中的作用,信息窗2,信息窗3,(1)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立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模型 。,(2)要有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 。,(3)引领学生回顾总结比较方法。,看数位的多少、借助标准数、数的组成、数数、分别找近似数,信息窗4 关于整百数的加减法,探究估计方法的必要性,补充类似的情境例子,总结方法,信息窗5,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独立尝试计算,学习通过估一部分来推想全体的估计方法,教学内容:

10、信息窗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毫米与厘米的关系;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分米与米的关系;厘米和毫米,厘米和分米的简单换算。信息窗2: 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千米和米的关系;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3,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

11、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教材的基础和地位:1.知识基础。有两个重要基础,一是20以内数的认识与100以内数的认识。二是厘米、米的认识2.教材的地位。(1)千米、分米与毫米认识的开始阶段与结束阶段;(2)使学生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3)是今后学习面积单位与体积单位的重要基础。,教学毫米,1.引出毫米;2.借助直尺数出毫米 ;3.明确毫米与厘米的关系;4.感知1毫米的实际长度;5.感知几毫米的长度。,教学分米:1分米和米的关系,借助米尺 。,教学千米:1.引出千米。铁路、河流等标示牌等。2.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 千米表象的建立往往与时间密不可分3.扩大感知背景,继续体会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