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4622731 上传时间:2018-02-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高考试题特点浅谈高三政治复习策略大理州民族中学 李顺昌高考前要复习好政治,必须方向明确,重点突出,把时间用到最该用的地方。不仅要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更要明确怎么备考。以下结合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特点以及学生答题常见错误,浅谈一下政治学科的备考要求和复习策略,特别是四、五月份冲刺阶段的备考复习策略。透析近几年高考文综试题,政治学科既较好地保持了命题本身应有的连贯性和稳定性,同时又力求创新,做到稳中有变,变中求新。从总体上看,试卷都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突出主干知识,充满着深厚的人文色彩。(一)关注社会热点,充满时代气息。从热点的选题来看,整个试卷内容几乎全部是本年度国际国内所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2、等方面的重大事件,试题内容新颖,充满着时代感。主要表现在:一是以“我”为主。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都是以我国有关的社会热点切入。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非关系的发展等;二是经济热点比重较高。如:“一号文件”和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等;三是社会热点具有长效性的特点。如:解决“三农问题”、国企改革、全球能源日趋紧张、我国的对外政策等等,在往年的高考中均有所涉及,今年的高考也不会回避;四是热点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高考文综政治学科的主观题几乎没有考单一热点的,都要把几个相关性较高的热点联系起来考查学生。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和

3、谐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世界(建立国际新秩序)等。(二)突出教材重点,重视主干知识。主干知识通常是在知识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既有学科特色,又能够和当前的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紧密联系的。近几年高考试卷均重视主干知识的考查,而且考查的内容没有超出考试大纲或考试说明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基本是学科内的教学重点和主体知识,具有基础性。如:2007 年第 24 题和 2008 年第 24 题均涉及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与价格的关系,2008 年第 34 题涉及政府履行国家职能等。这些试题的答案,与教材的论述基本一致,体现了“题在书外,理在书中”的高考特点。(三)弘扬传统文化,蕴含人文精神。高

4、考越来越强化人文精神的考核,试卷通篇人文色彩浓厚,具有相当高的可读性和观赏性。如 2007 年第 28 题的漫画、第 40 题第 6 问的图表,2008 年第 28 题的反倾销事件和第 33 题的恩格斯名言,把觉悟提高渗透于知识考察之中,避免了生硬的政治说教。既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对学生进行了民族精神教育。如 2006 年第 40 题第 6 问青藏铁路建设、2007 年第 30 题孔子的“福兮,祸之所伏”名句等等,都关注学生的人文素养,蕴含着浓厚的人文色彩。 (四)注重能力培养,综合分析相结合。从试题本身来看,强调考查考生的学科应用能力,要求考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搜集、处理信息和获

5、取新知识的能力,融会贯通,引申迁移,灵活运用知识,能将所学的各学科知识进行合理的构建与提取,使之能有效地用于解决问题。如:2007 年第 39 题“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力求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8 年第 38 题“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等,要求考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回答设问,即通过多角度进行分析、判断、评价,综合地将能力体现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一)明确高考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2、调动和运用知识所谓调动知识,

6、是指对原有资源的支配。调动和运用知识,即通过对信息的接受和反应启动原有的知识储备,再经过分析、判断、推理、归纳等思维过程解决问题。3、描述和阐释事物描述事物即表现事物的形态或状态,阐释事物即对事物的说明和解释。描述和阐释事物就是通过思维过程把握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使用简明、准确的学科术语予以表述。4、论证和探讨问题即对学科知识的总体把握程度;答案组织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对问题的研究和探讨。(二)关心时事政治,关注社会生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政治高考不会远离热点,抓好热点复习是政治复习的必要环节。考生掌握时事政治热点,既有助于提高时事题的分数,又有利于对主观题中时政材料的理解。在最后阶段要利用好手

7、中的中学生时事政治报、时事资料手册等,保持较高的时政敏感性,对影响较大的时事重点关注,做到事事明、件件清,这对时政题的正确选择,以及拓宽眼界全面地答题将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指导学生了解国际国内重大时事政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背景材料,联系教材知识,思索和把握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可能命题的角度和思路,从而能开拓自己的视野,能运用教材的相关知识点,多角度、多层次地去认识、分析、评价社会经济、政治现象。 (三)夯实基础,落实考点,系统地梳理教材,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高考背景材料千变万化,问题的设计角度也多有不同,但题在书外,根在书中。在掌握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还是有必要要求学生将

8、分散在教材各课、各节、各框中的知识点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览全书,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知识结构网络,理清教材的主线,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特别是要将重要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默背一遍。教材的基础知识点要能默写出关键词;基本理论能写出大的层次的意思;全书的章节、知识框架在脑海里要思路清楚。学生在这个阶段很容易疏远课本,考点也变得若即若离,因此提醒学生一定勿忘经常回顾考点,对考点要做到细、全、熟、实,充分利用好考试说明的范围,将考点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落实。比如说,哲学的四部分是如何划分的,都包含哪些基本原理?又比如说,政治常识常考的主干

9、知识是哪些?还要进一步扩展到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渗透,全面理解其真正内涵。 (四)适当选做真题,强化考前训练,进一步提高审题和解题能力。适度的试题练习及强化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对知识运用的熟练程度。考生在后期复习中尤其要注意解题思路、方法技能的训练,同时,要把知识学活、用活。政治课本上的理论观点即使背熟了也不见得掌握了知识,应努力使之内化为信念、思维方式,培养独立分析问题的态度以及扎实的分析问题能力。这段时间的试题要做,但不是盲目的做,选择有针对性的试题去研究,探索。要认真分析每一道题答案的合理性,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答案而不是别的,阐述出理由,找出根据

10、,而这个根据就是教材中的内容和材料的结合。注意多思多问,注重综合,掌握科学的答题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把知识与设问相结合,这也是得分的关键。 政治题一般放在最后,时间掌控不好、前松后紧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素。最后阶段,有针对性地进行限时限量的训练(50 分钟内完成高考政治题量)是很有必要的。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以便最后的复习巩固。具体措施:(1)在教师指导下研读典型的高考试题,找出组织答案的规律性并加以借鉴;(2)遇到问题经常多角度辩证地思考,努力培养自己辩证的思维品质;(3)了解高考题型的一般特点和解题思路

11、、方法技巧,提高答题的得分率;(4)加强专项训练,尤其是自己薄弱项目的训练,通过练习提高解题技能。(五)反思总结,回归书本,突出主干,关注盲点。政治命题是以能力立意为主,但从不回避热点和焦点问题,整个试题以各学科主干知识为考查主体,以热点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为中心,使试题根植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既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又使考生有话可说。因此,指导学生复习时应抓住时政热点和重点知识的交汇点,突出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理解必考点,了解选考点,关注近几年高考未考过的知识盲点。 复习中一定要正确处理好“学”与“思”、继承与创新、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不断地尝试以某一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三农问题”

12、)为主题展开综合论述,能够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剖析,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逻辑性;加上通过针对性的重点习题的解答与分析,不断进行反思,深入探究有哪些问题与这一主题相关以及这一主题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从而建构对该主题的总体认识,培养从整体的角度思考问题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问题,你可以不会答案,但不能不会思考”,如何思考,关键是学会反思,用哲学原理来说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指导学生注意对做过的练习进行整理、重新审视做题的思路、方法,比如利用好自己的错题本,将曾经做错的题再做一遍,做到题题清。教材基本内容是否成竹在胸,是正确解题的基础。是否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将直

13、接关系到考试的全局。因此,在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中,要注意回归书本,经常重温课本,所谓“常回家看看”。遇到问题及时翻书,找到它的来龙去脉,强化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把握。切记不要忘记教材,要坚持以“本”为主,牢牢掌握教材基本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六)注重格式,规范答题,力求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主观题本身的特点、高考网上阅卷的形式及高考阅卷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注重格式,规范答题,最大限度地获取分数。因此,在平常练习和测试的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以下答题意识:一是时间意识。训练中要控制每个专项的答题时间,避免由于时间安排不当造成会做的题无法完成。建议:12 道选择题必须在 10 分钟内完成,非选择题必须在4

14、0 分钟内完成;二是审题意识。准确审题是答题的关键,训练中要培养抓“关键字、词、句”,归纳“中心思想”的能力;三是清晰意识。注意答案的要点化,层次性,序号化,用所学知识的术语规范答题,并注意语言的精练,做到“点、清、全、简”(即有知识点、逻辑清晰、回答全面、叙述简洁)。训练中要努力培养知识的取舍选择能力,在解答主观题时,要常常反问自己,有没有比这更好的答案?有没有离题?有没有答到点子(关键)上?力求内容与形式的最完美的结合。比如“1+1 解题方法”或一对一答题思路(一个知识点对应一个材料)、“三步骤解题方法”(哲学原理方法论材料分析)等,都要给学生教会。审题不清、判断不准确、解题不规范是很多考生的软肋。在审题能力上,要养成仔细审题的好习惯;注意命题设问的指向性要求;要学会读懂材料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要能够读懂数据、图表、漫画中所包含的信息;做主观题时,要有层次,分段写答案;哲学题不能简单地罗列原理,要抓住重点展开论述;多层次(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办)地去分析论述;观点和材料结合中要注意准确运用学科术语、热点问题中的关键词。总之,“知识是基础,审题是关键,方法、技巧是保证”,这是解答政治题的三要素。只有掌握这三要素,才能要做到时政热点与课本知识相结合,生活观察与理性分析相结合,夯实基础与提高能力相结合,学科内综合与学科间联结相结合,内容正确与形式完美相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